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近身狂医 >

第170章

近身狂医-第170章

小说: 近身狂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进了国术馆,这里人虽然少,但是面积却是比一般的大学都不小,甚至比一般的著名学府还要大的多,一路走来,路上冷冷清清的都看不到一个人。

    “周老,国术馆目前有学生多少人啊?”唐昊是在找着话题,他和周博文本来就因为蓝光耀而结识,大多是文字上的一些交流,其他的自然是谈不上知道。

    此时自然不可能用文学方面的东西来说话了,那不是成了傻瓜了么。

    唐昊的话语刚一落,见到周博文的神色都变了,就明白自己说错话了,当即道。

    “不好意思啊,周老,我这个只是嘴巴随口一说,童言无忌,大风吹去,您别介意。”

    “呵呵,唐师傅这话到是有趣,童言无忌,大风吹去,实不相瞒啊,如今国术馆所学之人,不过120余人,唉。”说到最后一句,周博文却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120人?”唐昊虽然早就知道如今的国术早已经破败没落了,没想到人竟然少到如此地步,才120人?这么夸张。跟自己想象的上千人有很大的差距。

    现在随便一个院系的人都是数千甚至上万。

    如此大的学院,竟然只剩下去去一百多人,实在是让人觉得震惊。

    “走,进去在说。”周博文带着唐昊穿过了几栋大楼,随即来到一个古声古色的院子里,一走进去,这里的人到是多了一些,不过大多是**十岁的老人,在这里几乎看不见头发不白之人,全部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

    “这些人差不多就是我们这一届国术馆的学生了,而且这也是最后一届了。”说到这里,周博文满脸的无奈。

    走进了周博文所属的馆长办公室,这里的馆长也就相当于大学的校长,只不过称呼不同而已。

    周博文的办公室陈设到是极为简单,一张老式的沙发摆在靠左手的位置,中间一个茶几,上面到是放了一个香炉,右边则是一排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种书籍。《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还有《弟子规引》等等这些,藏书之丰富实在是让唐昊为之咋舌,而且这里仅仅只是馆长办公室,还不是藏书的地方。

    正中间一张老式的书桌,后面放了张椅子,上面不像是普通的校长那般放置着现代化的东西,而是放了支笔在砚台之上。见到唐昊注视着这些,站在一旁的周博文却是一直微微笑着,也不阻止。

    见到唐昊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周博文也是笑眯眯的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我这环境如何。”

    “不错。”唐昊点了点头,这到是发自真心的话语。

    “既不错,我就希望唐师傅能过来帮我一忙了。”

    “周老,只要我唐昊力所能及,自当不会推辞的。”

    “好,如此甚好,哈哈,是这样,老夫这里还缺一国学讲师,现如今懂国学之人自视甚高,不懂国学之人却是不懂装懂,实在是贻笑大方,让人不屑。”

    “国学讲师?呵呵,晚辈不行,这个晚辈可做不到。”唐昊连连摇头。

    “唐师傅此言差矣,君子自谦视为美德,过于自谦,就为自傲了,唐师傅,千万不要如此啊。”

    听到周博文这话,唐昊到是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谦虚一点,反而不行了。

    “唐师傅,实不相瞒啊,后天就是国学交流大会,到时世界各地的国术大师都将汇聚一堂,我不想在我有生之年,在这最后一届国术交流之上丢脸啊。”

    “周老,我不明白的是,您为什么一直说这是最后一届啊?”

    “唉,你也看到如今之景了,老夫虽有心,却无力回天,现如今不说那青年,就当是壮年又有几人懂得国术国学之本?如今社会不注重国学,即使老夫在有心,也徒呼奈何啊。”

    “您的意思是,这届以后,国术馆就要关闭或者是改作他用了?”

    “不错,那个黄玉老儿实在是欺人太甚,仗着西医欺负我华夏无人么。”说到这个人的时候,周博文显得非常气愤,一旁的唐昊却是听的有些无语了,国学和西医本就没什么联系,不过西医弄在原本的国学馆上,这确实有些恶心人了。

    明知道周博文对于西洋人的东西深恶痛绝,还要将这国学馆改成西医大学,这确实是有些欺人太甚了。

    “周老,我自当答应了。”唐昊心头一热,点头应承了下来,不为别的,就当是周博文一腔为国热血,自己也得帮这个忙。

    “先生大义,自当我一拜。”说着周博文弯腰鞠了一躬。

    “周老,万万不可,你我同为华夏之人,为华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为分内之事,如何能周老当此大礼呢。”

    “呵呵,好,好啊,我华夏之人如果人人都若唐师傅,华夏如今还怎容得他人欺负。”

    “周老,晚辈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有话尽管说。”周博文微微颔首。

    “如果要想振兴我华夏国术,照如今这样子没落是注定的,我想提出改革不知周老是否同意。”

    “改革?如何改革?”周博文到是没有反对唐昊之意。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周老自当明白古时读书人之苦,远胜现在千百倍。但是古人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有功名利禄刺激着他们,古时要想出人头地,科举应试就是必经之路,才造就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之事,而如今不读书,也照样能混个出人头地,甚至比读书更强,而且社会风气,向钱看,向后赚,这是如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恕晚辈直言,如今之国学,一无功名利禄,二无任何可用之处,只剩一精神财富,又怎么能吸引人呢?”

    “先生请说,老夫洗耳恭听。”出乎唐昊的意料之外,对于唐昊这番在以前可能是大逆不道之话的言语,周博文却是没有大怒,而是脸色平静,似乎因为如今的困境,也让周博文幡然醒悟了,在继续坚持以前,只能是走往绝境。

    “所以,如今国术,要想真正振兴起来,就如同公务员一般,要让人看到好处,何为好处?一为权,二为钱,两样都没,怎么能吸引人。”

    “先生所言甚是,只是这权钱,老夫说了不算。”周博文不由摇头苦笑。

    “我明白,不过以周老的影响力,要想让学国学之人弄个没有实权的虚职轻而易举吧。”

    “先生这话如何说?”周博文却是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唐昊却是笑了。

    “如今大学教授遍地都是,而且一文不值,不过却是薪水极高,人人都趋之若鹜,教授本是虚职,为什么人人如此向往呢,因为他名声好,钱权皆有,哪怕只是个虚名。”

    “那先生的意思是?”周博文到是摸到一点门路了。

    “讲师。”唐昊说的蹬地有声。

    “我们可以在国学馆设立讲师,如同教授,薪水就为月薪3万,享受副院长级别待遇,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权又解决了钱。”

    “先生之意我大致明白了,只是这级别好办,老夫批复就是,可是这薪水从何而来?难道让老夫厚着脸皮向子女索要么?这个老夫可是万万做不出来啊。”

    “呵呵,不需要如此,我有一办法,周老不需要向子女索要,既可以有钱发讲师薪水,又可以让人趋之若鹜,拼命应聘。”

    “哦?是何主意。”

    “考讲师之费。”

    “考讲师之费为何要钱?这样一来,岂不是没人敢来了么。”周博文却是有些不明白。

    “呵呵,周老,您的思想进入了误区,我就不喝您文绉绉的讲话了,跟您直说吧,现如今华夏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考职称哪样不要钱?不要钱的别人反而还不信了,在如此的环境下,我们收取考讲师费自是理所当然,也没人能说出个二三五来。”

    “唐师傅这话说的是有些道理,可是我们如何才能让人明白我们要招聘的讲师,他必须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能进入,我们又该如何让别人知晓这其中的好处呢。”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医者先医心() 
“很简单,讲师之能力自然由周老您来判定了,至于宣传之事,则交由我吧,周老您尽管放心吧,先去安排好人,免得等下人太多了挤爆了国学馆了。”

    对于唐昊这话,周博文却是有些不相信的,国学馆范围之广,在整个燕京大学里首屈一指,没有任何大学的面积能比的上国学馆了。

    这里容纳数十万人都不在话下,平时国学馆里,来个几百人都是非常了不起了,更别说数十万人了,如果是三十年前还有可能,现在吗,也只能是回顾下以往的历史了。

    对于周博文脸上的表情,唐昊自然是明白,他是有些不信的,换做自己,肯定也是有些不大相信的。如今国学的没落,就连国学大师自己都没信心了,又谈何其他人呢?

    唐昊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挽回所有人的信心,如今的国学知识强调所谓的精神财富,而不给人实际的财富,试问这样的国学又如何能让人有兴趣。

    至于什么之乎者也,唐昊到是不怕,只要有钱,有权,在难念的书都有人愿意去读,更别说华夏的这种应试教育,早就教出一批老夫子了。

    从国学馆出来,唐昊到是没有急着回去,而是直接在附近的网吧上了下网,直接弄了几个帖子,然后支付了广告费用,如果不是时间紧迫,唐昊根本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打出轰动的广告效果。

    如今的华夏人工实在是太过便宜,随便花钱请一支水军就足够了,只是一万块钱不到,就搞定了所有的事情,接下来就是等人上门了。

    唐昊又花钱请了一支专业的保镖队伍,1000人,唐昊花了100万出去,这些钱都是必须要花的,现在的人,看的就是门面,没有门面,谁愿意去,至于那些托更是必不可少的,像这样的人,随便一抓一大把,到处都是。别说100了,50都有人做。

    反正别的不会,做下应声虫,凑个人数,还是一大把的人。

    唐昊只是花了一个小时,就搞定了一切,保镖1000人,至于群众演员则是几万人,

    一切忙完以后,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想了想,唐昊还是没有回去,而是等在了国学馆门口,此时正是关键的时候,那些专业的托自然不会一下就过来的,而是分布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大声的议论着国术馆三万月薪招聘讲师的事情。

    像这样流动的广告宣传,比那些固定的广告牌,以及网络上宣传要管用的多。

    毕竟很多可能有真才实学的人,没空上网,或者恰巧没有看到那个广告,这样一来,那个人才明显就是失之交臂了。

    十分钟不到,立马就有人过来了,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这个人外表看上去有些落魄,头发也是乱糟糟的,像是几天没有洗过头一般。

    身上的衣服也是有些脏乱。

    “这里招聘国学讲师么?”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虽然落魄,但是却是极为有礼貌,一点也不失礼节,虽然是问话,但是站着离唐昊身前大概一米左右的位置,这样说话的声音恰好让唐昊听到,又不至于让自己无法控制的口水飞到对方身上。

    唐昊顿时有些意动。

    “是的,你是来应聘讲师的是吧,我到想问你几个问题了。”

    “请讲。”中年男人却是点了点头,也没问唐昊为什么要考校他问题。

    “何谓国学?”唐昊张口就问了一句,一个国学讲师如果连国学是什么,那就真的是让人笑掉大牙,忍俊不禁了。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孙诒让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华夏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中年男人一番话却是说的文绉绉,答的非常合理,

    唐昊心里点了点头,脸上却是面无表情。

    “国学新著三部曲为哪三部。”

    “《国学纵横》、《国学览胜》、《国学探疑》。”中年男人依旧是毫不迟疑的一口应答了上来,看他那不假思索的样子,到是肚子里真有点存货之人。

    “最后一个问题。国学经典之经部分为哪几类。”

    ““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还有《弟子规引》”中年男人回答的到是和唐昊在周博文馆长办公室里,所看到的一样。

    随即唐昊点了点头。

    “你的初试通过了,你站在这里帮我一起筛选人吧。”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唐昊开口询问了一句。

    “黄学义。”

    “好的,黄先生,现在帮我一起筛选应试之人吧,你觉得可以之人,让他帮我们一起再次进行筛选。”

    黄学义有些奇怪的看了眼唐昊,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快就让自己初试通过了,不过黄学义却是头脑反应极快,并没有问那些废话,看来熟读国学到没让这个人脑子变得迂腐,值得向周博文推荐。

    一下午的时间,筛选出了300多人,这还是第一天,到第二天的话,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口相传,来这里应试的人想必更多。

    而且初选之下,就能筛选出这么多人,证明国学还是非常有市场的。

    唐昊将黄学义引荐给周博文,就回去了,接下来的事情,就靠周博文了,至于后天之事,唐昊到时自然不会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