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独孤皇后 >

第31章

穿越之独孤皇后-第31章

小说: 穿越之独孤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明敬又想起李氏。汉李陵归降匈奴后,又在匈奴成家立业。他的混血子孙后来迁居蕃汉杂处的陇西成纪。从东西魏的对峙到北齐、北周的长期战争,使陇西李氏的征战天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于是,崛起了将门三李,也即是李虎、李迅以及李一家。李贤、李弼属“八柱国家”,此时已趋衰落;而李虎一家,正处在上升期。

    李虎有两个弟弟,兄弟三人都是周文帝宇文泰创业时的战友。非同寻常的战友,可任腹心之寄。三弟李穆,在芒山之战中智解宇文泰之围,有救驾功。这一家人与宇文泰父子的亲密关系,即尉迟迥家也颇为不如。

    如今,李虎虽是去世,但大儿子李询、二子李崇都是大将军,幼子李昺虽然只是个右小宫伯,但是前途不可限量。倘若由李昺的三叔李穆出来辅政,五个王爷和尉迟迥都不敢异议。

    然而,齐王宇文宪与代王宇文达同李穆也亲如一家人,由李穆辅政,恐怕也容不下独孤明敬!独孤明敬在地上走来走去,感到自己四面八方都是通往死路。

    独孤伽罗说:“为何非得旁人辅政不可?难道父亲挺身而出不行?父亲做梦都想当上大冢宰,如今最大的官位空着,摆在他的面前,让他去坐,我不信他不肯。”

    独孤明敬也很为难:“这个我自然知道,可是眼下……皇后和太后的母族不得辅政。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是绝对不会让父亲辅政的!”

    伽罗说:“姐姐,那是前朝北魏的法制,大皇子虽然是长,却不是姐姐所出,过几年他长大了,难保不会反对姐姐。不如由爹出来辅政,姐姐垂帘听政,那大皇子即便将来长大了,也不敢为难姐姐!”

    不一会该吃晚饭了,一个小宫女端了酒菜进来,另一手还提着灯。她点燃了房中的灯火,瞥了两姐妹一眼,便提灯退了出去。

    独孤明敬心里苦地很,一口气连着喝了两大杯酒,脸都泛红了。伽罗夹了一块圆片状的东西慢慢嚼了起来,皱起了眉头,埋怨到:“这些宫人看你温和总是拿这些不新鲜的菜来糊弄!”

    独孤明敬苦笑着:“等你哪天当了皇后,你就知道了,这宫里的日子苦啊!三宫六院都是你的战场,七十二嫔妃都是你的敌人,你稍微有点要求,别人就说你奢侈。你要求节俭,他们就说你沽名钓誉。这些委屈我还受得住的!”

    伽罗不吭声了,闷头喝酒。

    “怎么了,你不高兴了。”过一阵,独孤明敬说。

    “我就看不惯这些!”伽罗说,“凭什么男人就该三妻四妾的,一夫一妻有何不可?我最恨男人宠妾忘妻!姐姐你就是太温柔太厚道了,才会弄得他们都欺负你!”

    独孤明敬苦口婆心:“伽罗,你也成亲了,女子该守妇道,遵从三从四德,以后这样的话快别说了!”

    伽罗不服气:“姐姐我偏要说,文皇帝宇文泰的皇后冯谕公主贤良淑德可是却被宇文毓这个名义上的儿子逼死。孝闵皇帝宇文觉的皇后元胡摩温婉恭顺却被宇文觉宠妃逼得出家当尼姑。要我说,夫妻二人绝对要誓无异生子。”

    独孤明敬被伽罗的这一番话惊到了,拿着酒杯的手不住的颤抖。伽罗握住明敬的手腕:“姐姐,坚定一点,如果你不下定决心,稍一松口,就会成为任他们宰割的鱼肉!”

    明敬仿佛不认得伽罗,莫名其妙地望着神气严肃的伽罗,然后摇摇头,说:

    “垂帘听政,这我实在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想安安分分地将小公主养大成人!”

    “你真的就愿意这么交出自己手中的主动权?”独孤伽罗大为失望。

    独孤明敬依然喝着闷酒,过了一阵才说:“宇文毓在,谁都不敢动我;他一升天,谁都要杀我。由其他皇亲国戚出来辅政,我死定了……横竖不过这条命,他们要就拿去!”

    听到明敬这么绝望的口气,独孤伽罗这才害怕了,她怯怯地问:“姐姐真的一线生机都没有?”

    独孤明敬叹了口气,说:“有一个人,倘若我全力以赴将他推出来辅政,或许会让我当他的助手,这是一步活棋,也只有这一步活棋了!”

    “这个人是谁?”

    “杨忠!”

    第二天独孤明敬以送妹妹独孤伽罗会婆家为由拜访了杨忠。 杨忠料定独孤明敬非来不可,当日宇文觉、宇文孝伯、宇文神举、尉迟运落难,都曾求助过独孤明敬,可是她却见死不救,如今骑虎难下,走投无路,非得请他出来辅政不可,换任何人两人都是死路一条。

    他默默地将两人让进了书房。

    独孤明敬开门见山说:“

    宇文毓危在旦夕,大皇子才四岁,必得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出来主持全局才行,否则,天下要大乱!”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杨忠淡淡地说。

    “杨大人乃国之勋戚,你看由谁出主朝政为妥?”独孤明敬问。

    杨忠说:“宇文招、宇文纯、宇文盛、宇文达、宇文邕均可。”

    两人都一味摇头。

    他又点了尉迟迥、李穆、司马消难……

    独孤伽罗打断说:“我等窃计,非父亲大人出主朝政不可!”

    “此事万万不可!当真不可!”杨忠很吃惊,也很真诚地说。

    这不等于说他无移鼎之心,其实自宇文毓当国以来,他的所作所为便一直围绕这个中心转,并且已经步步向帝座逼近;但他万万料不到这个宇文毓年纪轻轻,在他还未准备就绪之前便要撒手人寰。

    杨忠的根基尚未扎实,势力还极有限。如今,尉迟迥盘据原来北齐大半土地,李穆与韦孝宽占有剩下的小半,司马消难据有原来梁朝江北的九个州,宇文贤控制关中,王归统制西蜀,地盘几乎全在他人手中!

    此外,五个王爷皆封邑万户,都有实力。杨忠韬晦多年,羽翼未丰,贸然出头,有如蛋中未成形的小鸡,急欲破壳而出,岂非凶多吉少?

    想到此,杨忠神情凝重,连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他的态度完全出乎独孤明敬和独孤伽罗的意外,两人默默交换一下眼色,均感茫然。杨忠不愿出主朝政,独孤家的前途当真不堪设想。

    两人又劝了一阵,杨忠还是执意不肯出主朝政。

    独孤明敬想起昨晚伽罗说的话:既然杨忠不为,与其坐而待毙,还不如自己主动垂帘听政,说不定冒险成功,前途倒是不可限量!

    这时杨忠反劝说:“皇后娘娘垂帘听政,也颇合适。”

    独孤明敬毅然决断,说:“杨大人能出主朝政,那是再好不过,我等自当极力赞助玉成;倘若大人观望不前,我虽不才,也只好勉为其难了。这不是我贪权,只是形势所迫”

    这话一抛出来,杨忠、独孤伽罗都很震动,都很意外。但是杨忠最终还是拒绝冒险。

    劝说杨忠没有达成,让姐妹二人心灰意冷,在伽罗的劝说下,明敬又回到娘家独孤府,想求父亲独孤信出朝主政。刚到独孤府,没想到太傅赵贵也在。

    听了独孤明敬的话,独孤信陷入沉思:眼前出主朝政虽然风险极大,但仍不失为大好时机甚至是唯一契机;倘若放弃眼前这个良机,宇文毓一死,群雄必四面而起。

    那时尉迟迥、李穆、司马消和诸位王爷一拥而上,便再无我独孤信染指之处了,而独孤明敬的倒台,十有八九还将票及我独孤信了!

    独孤伽罗对独孤信注视了一阵,肃然言道:“爹您老当知,时不可失,机不再来。你若不挺身而出,一旦群雄割据,天下再次四分五裂,到时大家都后悔不及了!”

    这话一出,独孤信上进之心又增了三分。窃取天下向来无十拿九稳的,窃取天下一向是场豪赌,成败各占其半,以此观来,的确不可坐失良机!

    独孤伽罗想想昨日独孤明敬对她说的话,不禁怯意顿生。望着独孤信说:

    “爹,要是您都不能保护大姐,那还有谁能保护大姐呢?该当机立断了!”

    杨忠决断道:“我的两个好孩子,如果爹再畏缩不前,便对不起你们两姐妹了;但今为多事之秋,往后还望赵太傅也能鼎力支持……”

    “那是当然!”赵贵慨然道。

    “自当义无反顾!”独孤明敬说罢,如释重负。

    此事刚刚决议,中使便来急召,召独孤明敬回宫。

第51章 独孤天下() 
来传旨的太监透露,宇文毓已是弥留状态,要立遗诏了。独孤明敬心里慌乱,紧紧握住伽罗的手:“伽罗,你愿不愿跟姐姐一起冒这次险?”伽罗用力地点点头。

    在御榻旁边的,除了独孤明敬、独孤伽罗外,还有大司马独孤信和八柱国。大司马宇文护问:“王爷和皇子们都已经到场,皇上准备将皇位传给拿位皇子?”

    宇文毓似乎已经有点神志不清了,他颤抖着伸出手,指着站在一旁人群中的宇文邕。宇文护心里有一丝窃喜,他又问:“皇上是准备传位给蒲州刺史宇文邕?”

    此刻宇文毓虽已奄奄一息,但还能发出微弱的声音。为了让他有说话的力气,宫人进了参茶,但才刚一喝过,非但声音没了,连点头摇头的气力也没有了。

    赵贵突然跪下:“皇上,自古以来父死子继,传位给兄弟最终只能引发同室操戈,祸及大周啊!”独孤明敬哭着:“皇上,你就不管我们的孩子了吗?”

    需要赶紧绕过这个话题,让宇文毓没有反悔的机会,独孤信和赵贵这些人没有翻盘的机会。宇文护说:“皇上,臣将辅政的人选一一说来,请您筛选首肯:尉迟迥……李穆……宇文护……司马消难…杨忠……越王宇文邕……”

    宇文护念了长长一列名单,宇文毓听了无有反应,没有点头,没有摇头,也无好恶形之于色。他是完全丧失了表达能力,还是对人世看破了,对身后的万事全不关心了?

    总之,他对身后四岁的大皇子托付给谁无有交代便撒手了。

    在场的人似乎愣在当场。

    赵贵说:“我刚才看到念到独孤信名字时,先帝似乎微笑了一下……”

    “是是是,我也看到了!”伽罗赞道。

    宇文护摇摇头:“我没看到?”

    赵贵对宇文护的话浑若无闻,又说:“皇上既然对其他人不笑,单对独孤大司马微笑,看来是属意国丈,要他出来辅政!”

    独孤明敬道:“这个自然,托孤于皇长子外公那是再稳妥不过了!事不宜迟,那你赶紧按先帝的意思起草遗诏!”

    “是!”赵贵偷觑了宇文护一眼,便草诏去了。

    独孤信只是默默站着,一言不发。

    诏成,以独孤信总知中外兵马事,京师诸卫并受指挥。

    独孤明敬签署后,请八柱国连署,但除去赵贵之外的其他上柱国拒绝连署。

    于是,只盖着独孤明敬的皇后大宝任命为独孤信为顾命大臣的遗诏便这样出笼了!

    独孤信受命辅政是昨日下午末时,这是独孤家最大的事,便让次子独孤善去唤长子独孤罗前来议事,但独孤罗拒绝拒绝前来,却如下一句冷冰冰的话:

    “卫国公之爵位恐怕都保不住,爹难道还想干灭族的事?”

    在大喜的日子当头被长子淋了一瓢冷水。独孤信怏怏地入宫,下了三道指令:一、秘不发丧;二、戒严,内宫有进无出,外城无路引不许通行;三、升次子独孤善为司马上大夫,协助窦荣定卫戍京师。

    独孤信出宫回府路上碰到了元欣。元欣是他少时国子监受业的老同学,已知他受诏辅政,却无片言只语相贺,但道:

    “公无党援,有如立在洪水中的一道土墙,大危也!”

    老同学出语一片精诚,但与长子独孤罗的话完全一致。长子的夫人是文帝的女儿顺阳公主,他全然站在宇文氏一边成为自己的政敌,出语诅咒并不奇怪。

    而老同学元欣也这么说,不能不使独孤信震惊了。震惊的是:朋友与家人对独孤信当前的处境,看法完全一致,都认为非常危险。

    独孤信不得不三思他面临的危险。是的,潜在政敌们的势力太大,执政必有惊涛骇浪!是否待自己羽毛丰满之后再图进取?有道是退一步天宽地阔……

    这时,奉命前往笼络八柱国的独孤善回来了,独孤善回禀说,除了赵贵之外,没有一个将军愿意辅助父亲。

    与此同时,宇文护这边派宇文邕去十二将军家里的人也回来禀告:十二将军的意见差不多,大势他们也知道一点,只要宇文家的天下不落入独孤家手中,即蒙关照,舍命陪君子就是了。十二将军说愿受驱驰,万一大事不成,也不辞灭族!

    宇文护听了大受振奋,虽然他没有受诏书辅政,而且如果四岁的宇文阐即位,独孤明敬绝对不会让他辅政。但是十二将军这些新贵们手里有府兵,只要他们愿意支持他,宇文护就有翻盘的机会。

    宇文护当即言道:

    “速请十二将军来相见!”

    “是!”

    “且慢!这十二将军虽然只是下柱国,但你务必以上柱国之礼相待;否则,请不来。”

    “侄儿明白!”宇文邕坚定地说

    宇文护望宇文邕的去影,不觉叹了一声。

    当初宇文觉当朝的时候,一心想将宇文护拿了,自己好执掌大权。宇文护不得已帮着宇文毓把宇文觉拉下台。宇文毓上台之后玩起了鸟尽弓藏的那一套,将宇文护排挤出了朝堂,做了个徒有虚名的大司马。

    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之知道争风吃醋,兄弟几个一直为了些芝麻大的小事争个不休不止,幸好有这个侄儿,否则,连个臂助也没有了。宇文护想:或许他是个不错的皇位候选人!

    十二将军很快就陆陆续续地来了,寒暄了几句,即转入了正题,元赞问:

    “大司马有何忧愁,可让我等分忧?”

    “大忧愁!”宇文护道。

    而独孤信和两个女儿也在皇后的望贤宫开会。独孤信将眼前困境摆了出来:如今天下实为八个上柱国所控。宇文护控制太行山以东十个州,元欣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