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独孤皇后 >

第27章

穿越之独孤皇后-第27章

小说: 穿越之独孤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这是实情。”吕苦桃微笑地点点头,“那一日,宇文护复职升官,兴冲冲来到咱家,你说什么来着?”

    “我也没有……连宇文觉的名字也没提!”

    “你说:宇文兄啊,你虽然超拜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我却不敢恭贺呀……”

    “我是这么说。”

第44章() 
“万一宇文觉铤而走险,您是皇上的第一个心腹,首当其冲的便是你大人了。所以,往后的路子还长呢,我对你说的祝贺还是留在以后吧!”

    “我是这么说的?”

    “原话虽有出入,大意是不会错的。”

    “这……这话没错啊,全是据实而言。”

    “于是,过了没几日,宇文觉便被皇上当殿缢死了。不久,五个皇弟也被赶出帝京,分别就国去了。”

    “这……跟我的话有关?我可一句也没对皇上说,只是对宇文护随便说说而已。当时,在场的,除了宇文护,便是你了。莫非你跑到皇上那里……”

    “屁话!你别糊弄妾身了!现在的八个皇弟,宇文觉排行最高,论才德,论威望,论权势都足够篡权夺位,所以,他早是皇上的一块心病,也是宇文护的一块心病!宇文护当年丢官,其实便是宇文觉的作用。你的话,不仅对宇文护是一个震动,皇上听了,也一定震动!”

    “我没有对皇上说。”

    “但宇文护听后是一定会对皇上说的。他这个人急功近利,自然不会说明话是你说的,他必定会对皇上说:臣近来寝食不安,诚团一事始终放心不下……”

    “哈哈!对宇文护,你倒是一清二楚……”

    “可是,对你这个夫君就不太清楚了;但是,齐王也是你的一块心病,你是想杀宇文觉的,因为,早在五年前,他就对文帝说过,杨忠,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杨忠听了默然许久,终于喃喃道:“说我有反相的,不止宇文觉,还有于谨、元欣……多着呢!”

    “关于宇文觉的死,朝野私下还有什么猜测?”杨忠的心情忽然凝重起来,“该不会胡猜到我的头上吧?”

    “这你倒可以放心。大家都以为,齐王的被杀,与三年前太子征伐吐谷浑那件事有关……”

    “哦……”杨忠放心了。所谓征伐吐谷浑“那件事”的本末是:周文帝为了让太子多加历练,令他率军征伐吐谷深,这个十七岁的太子才德无闻,常有非议,又怎能当此重任?

    于是,文帝又派上开府仪同大将军于谨与东宫官正元欣从行,一切攻伐之事自然也委任于谨与元欣了。太子闲着没事,不免生出事端来,不仅经常与宫尹宇文护酗酒闹事,还多次外出虏掠吐谷浑姑娘,拉入帅帐。

    这等劣迹,于谨、元欣回来时都一一向文帝奏明。文帝怒不可遏,当即将太子和宇文护二人打得皮开肉绽。其时,齐王宇文觉在旁,不仅主张杀掉宇文护,还建议从此以后,禁止酒人东宫。

    杀宇文护未行,只是免职处分;宇文毓身边的随从伴读一律打五十大搬,逐出皇宫。可怜是,当时十二岁的杨坚是太子身边的伴读之一,因为这事被杨忠逐出家门,只能寄住在奶娘家里。

    但禁酒的事当日便实行了。太子喝酒早已上了瘾,一日不喝丢了魂,三日不喝简直要命,却强忍了整整两年滴酒不进,他恨得直咬牙。

    吕苦桃见杨忠心情不错,大着胆子说:“老爷,两年前坚儿才刚刚被接回家里,当日先皇一句话,就成了皇上的伴读,又无缘无故地被连累遭了那么多罪……”

    杨忠脸色突然变得很差:“你不是不知道皇上是个什么混账玩意,他父皇文帝归天的那一日他竟说:早就该死了!对父亲都恨到这地步,对宇文觉、元欣、于谨等人的仇恨就更不用说了。他一直对民间坚儿有天子之相的传言耿耿于怀……

    吕苦桃心里也有些胆寒,尤其是,当皇上听说以上数人屡次向父皇进言‘太子非社稷之主’之后,不仅恨上加恨,还怀疑这些人是图谋不轨,想推举宇文觉当父皇的继承人。

    卫王宇文直死后,宇文觉算是父皇最大的弟弟,有功有德,有权有势,他不想顺水推舟当皇帝吗?于是,太子登位称帝之后第一个要收拾的便是这个大叔齐王宇文觉了。

    所以,齐王便是由于“那件事”被杀了。杨忠当时对宇文护的那一席话不过是巧妙地启动了宇文护和当今皇上的杀机而已。这件事操作得不留痕迹,实在是他的杰作了。此刻,重新想起这些往事,心中不免暗暗得意起来。

    独孤信望着躺在床上,熟睡的伽罗,撅着嘴睡态甘美的样子是那么可爱。崔氏端着一碗粥进来:“老爷!”独孤信将食指竖在嘴前:“嘘!小点声,睡着了!”

    崔氏将碗放下,坐到伽罗身边:“哎,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跟小时候一样!睡觉还流口水!”独孤信帮伽罗掖了掖被角,起身和崔氏一起到餐厅去吃晚饭了。

    待两个人走了之后,伽罗才缓缓睁开眼睛,她早就已经已经醒了。这一天太辛苦了,又是烈日暴晒又是风吹雨淋。伽罗起身轻轻推开这二楼面向庭院的小窗,庭院和长廊都显得格外寂寞,远处的明月也早已经升起。

    李昺将那碗水递给她的时候,伽罗和李昺的缘分似乎早已经注定。但是,自己并不是真正的伽罗,此刻她自己也无法明白为什么会对李昺有那么异样的感情!

    独孤信虽然位极人臣,桌上却只有三样菜:一碟肉酱、一碟咸萝卜、一碗豆牙汤而已。这不光是当时民穷财匮到了极处,也是独孤信的节俭出了奇。

    席间,崔氏突然诡秘地笑道:“前不久,你的两个宝贝的儿媳妇大吵起来,可有所闻?〃独孤信奇怪地瞪了妻子一眼,他向来不将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放在心上,这情形妻子不是不知,因何有此一问?崔氏对此并不在意,不过,再不吭声了。饭后,夫妻俩又回到楼上书房中。

    伽罗听到了独孤信和崔氏回房的脚步声,独孤信的书房和伽罗的房间正好对门,木门和纸窗的隔音效果又极差,伽罗站在自己的门口,听对门屋里两个人的对话。

    妻子又再次提起两个儿媳争吵的事。

    独孤信终于不耐烦地说:“我没时间去理闲事!”

    “恐怕你知道他们因何争吵之后,就不会等闲视之!”

    独孤信怔怔地望着妻子,等待她的下文;但崔氏却再也不吭声了,她索性穿过小门,到寝室去了。

    “喂,你怎么不说了?”

    “不知道人家想不想听。”她依然往寝室中走去。

    独孤信赶上前,一把抱回妻子;崔氏撒娇撒痴,乱踢乱喊一气,侍女不知发生何事,连忙推门进来,一愣,赶紧捂住嘴巴,免得笑出声来,同时,退出门去。

    崔氏一乐,终于言道:“一个说,宇文觉乃当今名将,一向无有异心,尽忠本朝,何以见杀?只怕不是皇上的本意吧?另一个说,不是皇上的本意,难道是旁人的用心?”

    独孤罗的媳妇说,这就很难说了,当今天下,想当皇帝的人四处都有,假如我一门有三五个上柱国、大总管,说不定头脑便要发昏,想当起皇帝来了!

    独孤善的媳妇默不作声,但掐指一算,显然是影射她娘家侯莫陈氏了,当即恼道:请公主说明白点,不用指桑骂槐!一个说,我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这样,两个人就闹翻了天。

    听了妻子的转述,独孤信先是吃了一惊,再听下去,却原来是公主怀疑到侯莫陈氏家族陷害宇文觉,心中一块石头顿时落了地,不仅轻轻地嘘了口气,还庆幸有侯莫陈氏家族为他转移世人的视线,这真是妙极了。

    侯莫陈氏这一门当真是八柱国衰落之后天下第一显赫的家族了,受到怀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了。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怎么以前却没想到利用这个家族来转移公众的视线?他很感激妻子的转述给他带来了好消息,不禁亲了她一口,愈发将她抱得更紧了。

    但一转念间,忽叫:“不好!”手一松,崔氏差点从他怀中滚下地来。

    独孤信在楼上徘徊,忧心忡忡地说:既然公主看出有人插手陷害宇文觉,自然旁人也会有这种猜疑,侯莫陈氏树大招风,目标当然是最大,但侯莫陈氏自己总不会怀疑自家人吧?

    恐怕他们很快就会怀疑到我们头上来了;而最为可虑的是于谨、元欣、宇文导这帮人,他们同侯莫陈氏过往密切,自然不会怀疑侯莫陈氏一门了,他们本就对我妄加猜疑,这回更会疑心到我头上来了!

    他重新回到坐床上,神情愈来愈凝重了。又连声说:“不好!不好……”

    坐在他身旁的妻子却不以为然:“怀疑归怀疑,反正你也没有谋害宇文觉的任何证据落在他们手中,便是告到御前,皇上也会证明你没插手此事,更何况他们也不敢告到御前,公然为宇文觉叫屈。”

    独孤信还是不住地摇头,说:“你不知此中的深浅……”

    “有多深?”她反诘。

    “你说,当今天下除了宇文氏皇族、侯莫陈氏家族最为显赫外,第三家是谁?”

    “韦孝宽韦家?不然便是贺兰祥贺家,他有七子五个大将军……再不便是李虎、李弼这两家,但这两家自李虎、李弼过后明显衰落了!”——独孤氏连道四家,独孤信总是摇头。

第45章 李昺的家世() 
“你如何将李贤、李远、李昺三兄弟给忘了?这是你不该忘却的……”独孤信不无遗憾地,魏恭帝三年,周文帝宇文泰准备为自己立嗣。其时泰是北魏的太师,尚孝文帝的妹妹冯翊公主,生下略阳公宇文觉,是为嫡子。

    宇文泰的姚夫人生了宁都公宇文毓,是为长子。长子宇文毓已经娶了他的大女儿,宇文泰生恐立了宇文觉为世子,我会不高兴,好生委决不下。

    一日,宇文泰对朝中公卿征询说:“孤欲立子以嫡,恐大司马有疑,奈何?”独孤信在朝廷里声望很高,朝中公卿听了都不作声,既不想讨宇文泰的好,也不想冲犯大司马。

    就在这尴尬时刻,大将军李远高声宣言:“立子以嫡不以长,公何必疑虑?如果因为大司马碍手碍脚,我这便杀了他!便李远这几句话,才确立了宇文觉为世子……”崔氏大为惊异:“此事父亲从未提起,那李远怎敢这般嚣张,仗了谁的势头?”

    “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这李远是仗了谁的势力,如此嚣张?那时,他才刚刚十六岁,就当了骠骑大将军,我一时也想不起来这个小子什么来头。事后,我仔细打听了一下,才知这李家与宇文氏有极深的渊源。”

    崔氏说:“老爷,你这么一说,我今天进宫给女儿求情的时候,一个青年指点我让我在建章宫前长跪,还给我和伽罗送来了一碗水。这个人好像叫李昺……”

    独孤信说:“李昺,正是李虎的儿子,李穆和李远的弟弟!那是在明敬出生的前三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不久,我被侯景困在金塘城。”宇文泰倾西魏的精锐,前往救援,以李弼、达奚武为先驱,以李虎、念贤为后卫,左赵贵、有李远,于河桥、芒山一带与东魏军对阵。

    东魏高欢也亲率侯景、高敖曹、宋显等,倾东魏精兵对抗,战线绵延数十里,成混战状态,鏖战的惨烈虽事后数十年,参战的人也是谈战色变。

    在混战中,宇文泰马中流矢,一头栽落马下,西魏兵见主帅落马,阵势大乱,成崩溃之势。那时都督李远策马上前,用马鞭抽打宇文泰,吆喝道:浪荡兵,你们的上司何在?

    本来,东魏人以为坠马的是个将领,许多人围了上来,想擒杀他立功,今见一个普通军校敢用马鞭抽他,肯定是不入流的小卒,便掉头往别方冲杀。就在敌人迷茫之际,李穆让宇文泰坐上自己的坐骑突围。

    宇文泰重振旗鼓,与东魏兵再战,结果反败为胜,不仅救出独孤公,也安全退兵回到长安。宇文泰脱险后,与李远相对而泣,他环顾部下,指着李穆说:成我大事者,此人也!于是超升李穆为武卫将军。

    可以说,当时要是没有李穆,便没有宇文泰,更没有西魏和北周朝廷了。有了这一过命交情,李家与宇文泰的关系就非同寻常了。不久,宇文泰四儿宇文泰、六儿宇文觉相继出生,又将两儿寄养在李家,让李贤的妻子吴氏哺养,赐吴氏为宇文氏。后来,宇文泰又作主,将女儿嫁给李远为儿媳妇。最后,宇文泰又让十一子代王宇文达认李远为干爹。

    于是,李氏一门便有二上柱国、三柱国、七大将军!与侯莫陈氏不相上下。”

    崔氏听到这里,连大气也透不来了,恍惚头上压的不是两大家庭,而是两座大山!她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崔氏小声言道:“你说得这么多,归结一句话:齐王宇文觉是李家的养子,李家要是知道宇文觉致死的来龙去脉,必定要同我们结怨,为宇文觉报仇!”

    “李家自然现在还不会将宇文觉之死同我们牵扯在一起。天下人都知宇文觉与当今皇帝以及宇文护曾经有一段纠葛,得罪了皇帝自然不妙。大家这么想,李家自然也作如是观。”

    事情的症结乃在元欣、宇文导、于谨以及侯莫陈顺数人身上,这几个人是个圈子,核心人物便是齐王宇文觉。他们曾得宠于文帝,得意于前朝,并且都说过东宫的坏话,也一致认定我有反相。

    自从新帝登基之后,齐王死了,其余的人都同时失宠了,心中的怨毒是很深的。对于齐王的死,不仅归咎于当今皇上,必定也将我扯上去,只是一时苦无证据而已。

    对此,他们不会甘心的,一定会去寻找蛛丝马迹的。万一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们马上就会挑动侯莫陈氏、李氏两个家族,找独孤家和杨家算账的。伽罗想到这一层,脊背有点发凉。

    崔氏问:“你可曾留下一丝蛛丝马迹?”

    独孤信回答:“人要作事,总会留下一点痕迹。我那一日同宇文护说的那席话就是了。在正常的情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