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铁腕 >

第62章

重生之铁腕-第62章

小说: 重生之铁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长天仔细研究了自己分管的各个部mén的主管领导之后,张学林这个人初步纳入了他的视线。

    关于第一点,从任职履历上看,张学林应该是符合的。

    关于第二点,他暂时还不能确定,这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分析,张学林能在吃力不讨好的农办主任这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待上七年,说明他在这个岗位上还是比较称职的,具有一定的能力。否则,他应该早就被调走或是撤职了。

    关于第三点,可以确认的是:他没有强大的背景,还不会经营官场关系。

    这个人和冯长远、郭青云的关系应该是好不到哪里去,否则,应该早就获得了升迁。

    这一点,对赵长天来说很重要,他目前的境况决定了——他不能放心使用一个派系sè彩鲜明的人物。

    基于以上这些考量,赵长天才慎重的选择了这个人。

    当然,同对待王军的态度一样,对他还需要对张学林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以确定是否给予重用?

    赵长天选择的第一个考察地点是万家乡,这是昨天就已经确定下来的。

    熟悉了相关资料再加上王军和张学林的介绍,赵产天对万家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万家乡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乡,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乡。

    全乡包括20个自然村,两万多人口。

    这个乡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多元,远低于全县人均400元的平均水准,更是无法和当时全国人均600多元的均值相比。

    这样算起来,一个五口之家的年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去掉提留费之后,一年下来,只有几百元的可支配xìng支出。这样的家庭,其贫困程度可以想见。

    而这种家庭,在万家乡是普遍存在的。

    :

第一百二十四章 他的决心() 
第一百二十四章他的决心

    万家乡位于昌县的西北山区,距离县城接近五十公里的路程,同另外两个乡镇加起来合称‘西北沟’。

    顾名思义,西北沟的意思就是——这三个乡镇位于山沟里。

    其地理环境非常恶劣,改革开放之后,才修建了公路。但这条公路,由于种种原因,修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只有一半铺了沥青。

    剩下的一半还是土路。

    从县城到万家乡,前一半的路程是柏油路,路况还可以。但后半程的另一半全是土路,经过几年来的雨水摧残,路况已经惨不忍睹

    随着逐渐接近万家乡,路况开始越来越糟糕,坑坑洼洼已经不足以形容。车子开在上面,颠簸得厉害。

    而且,期间还有两段盘山路。

    赵长天几乎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聚jīng会神的开过了那两段路。

    赵长天估计,如果是新手开车,在这样的道路上,翻车的可能xìng非常大。

    就这样,经过接近一个xiǎo时的艰难路程,赵长天终于抵达了万家乡。

    赵长天没有惊动以万家乡党委记高大林、镇长王力强为首的一干镇政fǔ领导,他打算先去各个村子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再说。

    在张学林的带领下,按照预先的计划,几个人先到了周村。

    周村的收入水准在万家乡属于中下游,每年只能完成接近百分之三十的提留费任务。

    村子在两坐山之间,车子开到山口的位置,就不能再继续往里面开了。山口的xiǎo路只能勉强容纳一辆马车通过。

    张学林在前面引路,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向着村内走去。

    “赵县长,周村的jiāo通相比万家乡其他村,还算是不错的,起码村子主要是建在平地上。像大王村和xiǎo王村基本就是在山坡上,连马车都无法行驶。

    那里的老百姓运送东西的时候,基本就是依靠肩抗背拉。

    条件稍好一些的,家里有驴、骡子、马等大牲畜的,情况还好一些。但在万家乡,这样的家庭实在是太少了。”

    张学林充当着合格的讲解员。

    对于这个中年汉子来说,他对于此行颇有一些无奈的感觉。

    在他看来,这个刚上任的年轻副县长,这一次考察有一些公式化的味道。他不认为,此行能有什么真正的收获。更不认为,通过一次考察,就能真正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张学林在这七年的农办主任生涯中,算上赵长天,已经先后经历了四任主管农业的副县长。

    几乎每个副县长,在上任之初,都会走上这么一遭。其中有三个,都是拉上自己作为陪同。

    对于他来说,每一次都和这次一样,他都会兢兢业业的把自己所知的东西向对方进行认真的讲解。他也曾一度渴望,对方能够真正的做一些实事。

    他并没有指望这些副县长能够真正的提高农民收入,他认为那太不现实。姑且不论对方是否有那份抱负,但实际上却超出了对方的能力范畴。

    他只是希望,他的上级能真正的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很不错了。

    但每一次的希望,最终都变成失望。

    几个副县长,除了刚开始还有那么一点做些实事的想法,基本上一、两个月之后,了解了农村各个乡镇的糟糕状况之后,就开始偃旗息鼓。

    他记得上任副县长王平曾经跟他这样说过:“张学林,不是我不想为老百姓做些事情。为官一任,谁不想留下一些可供人们谈论的业绩?但没有钱,我什么也做不了,有了什么想法,也只能是空想而已。”

    对此,张学林虽然不是完全认同。但他认为也确实有着相当的道理。县里的财政状况的确很差,根本无法拿出钱来用在老百姓身上。

    但张学林并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用钱来解决。他也曾经满怀热忱的提出过一些不需要钱的想法,但统统都犹如石沉海底,没了任何消息。

    因此,到了如今,他是真的有些心如死水了,不再有曾经的那些天真的想法。

    “学林,要想富,先修路,我知道县财政可能拿不出钱来,修柏油路可能是奢望,但乡里和各个村为什么没有组织老百姓简单的修缮一下各个村的土路?”

    赵长天的声音打断了张学林的思绪。

    “赵县长,眼下我们走的这条路,就是几年前乡里组织修的。但每年的雨季一到,都会对路况形成破坏,所以,就是眼前的样子了。”

    “那为什么乡政fǔ没有继续组织人手修建?”

    “赵县长,没有您说的那么简单,现在的老百姓人心不齐,由于是义务修路,彼此之间会互相攀扯,只要有一个人不来修路,其它人就会有意见,就会出工不出力,甚至干脆就不来。

    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难以组织。据我所知,前年万家乡还组织过一次全乡范围内的修路,但情况非常不好,人员根本没有发动起来,原来的路况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听到这里,赵长天点了点头,“学林,我明白了,看来我们是任重道远啊。”

    在说话间,几个人已经走进了周村。

    触目所及的范围内,一栋栋破旧的房屋参差不齐的散落在这条宽广的山间大夹缝中,几乎没有一栋是新盖的房屋。

    前面十几米的地方,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在那里玩闹。看到赵长天几个人之后,都lù出了好奇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赵长天随意的看了一眼,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而且,补丁还非常多,非常显眼。其中有一个眉请目秀的xiǎonv孩儿,身上的衣服几乎就是一块块的布拼凑起来的一样。

    在孩子们的注视下,几个人向他们走去。

    “xiǎo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几岁了?”

    到了孩子们面前,赵长天微笑着冲着xiǎonv骇问道。

    “我叫玲玲,八岁了。”

    xiǎonv孩儿脆声声的回答。

    也许是赵长天的微笑看起来很和善,xiǎonv孩儿没有向一般的农村孩子那么怕生。

    “上学了吗?”

    “没有。”

    “为什么没上学啊?”

    “我家里没钱让我上学。”

    “你家里平时都吃什么啊?”

    “吃高粱米饭。”

    “怎么不吃大米饭啊?”

    “我家里没有大米,去年过年,我妈买了一斤大米,大米饭真好吃。”

    说到这里,xiǎonv孩儿脸上上lù出了向往的表情。

    几句简单的对话之后,赵长天对xiǎonv孩和她的家庭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那句“大米饭真好吃。”让赵长天感觉有些心酸。

    一年下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上一斤大米,这种日子确实很困难。这也就难怪,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补丁了。

    赵长天遗憾的mō了mō兜里,有些惋惜身上没带着糖果之类的东西。否则,他真想给这个叫玲玲的xiǎonv孩几块。而给孩子钱,显然也不妥当。

    离开了几个孩子之后,几个人继续向村里迈进。

    此时,是上午10点多,也许大部分村民都在山上干农活呢,因此,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村民很少,还都是以老人和孩子为主。

    赵长天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应该能有机会遇到昨天去县里上访的那些老百姓呢。

    现在的情况说明,那些老百姓可能都上山干活去了。

    赵长天随意的找上一个老人,老人从外表看起来至少有60几岁。

    “大爷,你好啊,我是县里下来考察的工作人员,向您老打听点事儿,行不?”

    赵长天微笑着向老人说道。

    “啊?还是别向我打听了,我啥都不知道啊,你去找别人问吧。”

    老人一边说,一边摆手,好象赵长天是瘟神一样。

    赵长天感觉有些郁闷,在这种情况下,他总不能死皮赖脸的缠着老人吧。

    当赵长天又找上了另外一个老人问话时,结果却是如出一辄。

    第三个、第四个,情况都是如此,赵长天意识到,这其中恐怕有问题了。

    “赵县长,情况不对啊。看来,这些老百姓似乎被什么人警告过了,否则,不会如此的排斥我们啊。”

    张学林皱着眉头,有些疑huò的说道。

    “是有问题,很可能是王力国做的手脚。”

    赵长天语气非常肯定。

    “赵县长,王力国这个人我知道,可他一个村支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呢?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张学林显然有些怀疑赵长天的判断。

    “学林,你是不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所以才会有疑问,我和你简单的说说吧…。。”

    赵长天大致的把昨天发生在县政fǔ前面的事情做了介绍。

    无论是张学林,还是王军,听完了赵长天的介绍之后,内心都受到了触动。

    虽然对方的语气很轻松,但对于眼前这个年轻的副县长,都转变了先前的看法。

    尤其是听到对方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了那样的承诺之后,更是有一种心灵受到了震撼的感觉。

    作为两个在昌县官场hún迹了多年的老油条,他们怎么会不知道赵长天那几句承诺的分量。即使他只是说说而并不打算去做,那也是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的。

    何况,他们从赵长天的语气中,已经感受到了他的决心。

    到了这时,他们已经明白了赵长天来周村的真正目的。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风暴袭来() 
第一百二十五章风暴袭来

    事实上,赵长天有自己的考量,如果他打算切切实实的做一些民生工程,打算在短期内提高昌县的农民收入,那么,解决掉几个问题重大的官员,从而达到敲山震虎、树立个人权威的目的,他才能顺利的把一些计划推行下去。

    在张学林和王军看来,不说赵长天的行为是否卤莽,也不说他最终能否成功,光是这份魄力,就已经足以另这两个人感觉高山仰止了。

    尤其是张学林,他的层次比王军要高一些,所了解到的官场内幕自然也更多,也就更清楚其中所蕴涵的风险。

    在心里修正了对赵长天的看法之后,张学林的语气变得更加恭谨了。

    “如果是这样,那赵县长您的判断就应该没错了。根据我的了解,在周村,除了王力国,包括村长在内,没有其它人能具备这种影响力。”

    顿了顿,张学林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根据我对王力国这个人的了解,他非常可能侵占了扶贫款,估计他的哥哥王力强也好不了,甚至整个万家乡的干部干净的也没有几个,甚至层次更高的,也大有人在。”

    说到这里,张学林停了下下来,注视着赵长天,他想看看这个年轻的副县长听到如此恶劣的情况之后,态度上会不会有所转变?

    但另他有些失望的是,他根本从对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来。

    “学林,看来我们很难在这里了解到有用的资料了,你和我说说这里老百姓的收入情况。”

    赵长天放弃了刚才那个话题,转向了另一个他同样关心的问题。

    张学林内心虽然还有些纠结刚才那个问题,但对主管领导的提问,还是做出了比较专业的介绍。

    根据张学林的介绍,结合了自己的理解之后,赵长天对于周村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晰、客观的认识,如果把周村和大河镇相对比,两者之间的差距大得惊人。

    由于jiāo通非常不方便,所以基本没有外来的客商到万家乡收购农产,而是长期由几个黑心的本地人把持水果收购,这几个人又形成了利益同盟,在这种情况下,万家乡包括周村的水果价格被压得非常低。

    以去年为例,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苹果作为比较,周村苹果的价格与大河镇比起来,相差了接近三倍,也就意味着,在同等收成、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收入差了三倍。

    再加上在农yào、化féi等物质的供应上又远远不够,因此,在收成上又受到了很大影响。

    同样的一颗果树,也许在大河镇能产出1000斤苹果,但在周村,估计达到400斤产量都非常吃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