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

第94章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第94章

小说: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州知府大喜,但还不相信地说:“哪来的援军,武昌城都没多少兵,怎么肯来救我们?”

    “老爷是真的,是湖北按察使江大人江忠源来了。”下人赶紧解释。

    黄州知府在下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上了城墙,一看果然有一支清军从北面而来。

    自从太平军出了湖南,去了天京。江忠源就一直在湖北及附近省份剿匪,太平军的胜利鼓动了各种会党、帮派纷纷起义。

    江忠源先前的表现得到了咸丰的器重,让他配合附近州县助剿,他先后剿平通城、崇阳、嘉鱼、蒲圻的叛军,生擒叛军首领刘立简、陈百斗、熊开宇等人。

    这次胡以晃来势汹汹,江忠源深知黄州的重要性,黄州一丢,武昌就危险了,武昌再丢,湖北又将动荡起来。

    “让围城的队伍收回来。”胡以晃不敢怠慢,虽然他握有五万大军,但围城的队伍只有两万人,其他队伍还分散在周围县城。而据他观察面前的江忠源的队伍有一万人上下,不敢轻敌。

    让胡以晃没想到的是,江忠源竟然敢以少击多,主动进攻。当天晚上,他趁胡以晃的大军零零散散还没有收拢完毕,派出数百死士点燃了胡以晃大军粮库。

    胡以晃没了粮食只能退兵,江忠源趁此机会各处调兵增援武昌,暂时稳定住了湖北的情况。

    江忠源干得漂亮,咸丰看在眼里,湖北情况刚定,又派他去安徽,对付已经几乎拿下徽北全境的燕王秦日纲,并提升他做安徽巡抚。

    江忠源短短两年多时间,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县令做到了正二品地方大员,干活分外卖力。刚接到咸丰的旨意,当天就开拔大军去了安徽。咸丰这次没看错人,江忠源的军功的确卓著,太平天国从永安起就吃了他不少苦头,蓑衣渡被他差点进入绝境,长沙保卫战江忠源又有护城之功,可以说江忠源是一步一步凭着军功升上来的,他练的湘勇表现的确亮眼。

    此时的安徽秦日纲进展也相当顺利,拿下了庐州(今合肥)以北的所有大小州城。不过在他南下准备攻克庐州的路上,撞上了江忠源。

    两人所带人马差不多,都是两万上下。不过江忠源所占地势就高,地利上占点便宜。

    “燕王,怎么是不是等附近的兄弟一起靠过来,再开战?”属下建议道。

    “这些清妖不堪一击,明天就压上去,消灭这帮清妖。”秦日纲自信有些过头,这和他之前在徽北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有关。现在不但是他,连他手下的太平军都很膨胀。

    自信是好事,但过于膨胀就容易中计。江忠源派出一支诱饵队伍,秦日纲就很耿直地上钩了,当他被江忠源切断了退路,被围在了两条河之间后,才发现自己大事不妙。

    秦日纲在尝试了几次突围,都没有奏效,反而被杀伤了很多有生力量。几日后,秦日纲吃完了所带不多的粮草,军心彻底稳不住了。

    “让儿郎们上吧!”极富战场经验的江忠源看出了太平军已是强弩之末,果断地对秦日纲所部发起了总攻。

    秦日昂两万多人最后只剩下一千多人渡过河去,逃出生天,其余人全部战死,秦日纲在亲兵们死命掩护下才捡了一条命。

    这一战太平军元气大伤,江忠源又乘胜追击,收复了徽北所有的城池,把秦日纲的队伍赶出来徽北。

    秦日纲的残军败将退回天京,东王杨秀清大怒,立刻撤了他刚封不久燕王的爵位,贬为顶天侯。

    在芜湖练兵已久的杨小山终于等来了东王新的命令。

    这一天,杨小山的大帐内,陈玉成、李秀成、韦俊、李世贤、林启容等都赶来过来,听说今天世子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杨小山拿出东王的命令,用手猛地一扬道:“兄弟们,轮到我们上场了!”

    下面诸将欣喜若狂,在芜湖这里都憋得太久了,自从进天国就没有休息这么久,在战场上厮杀惯了,一旦休息反而有些不适应。听到要打仗的消息,人人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色。

    “太好了!终于有仗打了。”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世子,去哪打?”陈玉成是最兴奋的人,连忙问道。

    “去徽北,燕王在那边遭遇了麻烦,几乎被清军打得全军覆没。”杨小山脸色也不好看,毕竟是友军,燕王失败也是太平军的重大损失。

    “清军谁带的兵?燕王虽然不善计算,但勇猛上还是天国数得上的强力战将。”李秀成很好奇地问道。

    “是江忠源,此人算是老相识了。咱太平天国吃了他不少苦,此人有勇有谋,大家决不能掉以轻心。”杨小山可没有小看这个江忠源,虽然他曾在永安战胜过此人。

    “世子,你说怎么打吧,咱们都听你的。”韦俊道,众人对杨小山的能力都是深信不疑的。

    “不瞒大家说,我还没想好,但这个江忠源是我们天国的大敌,咱们最好要找个机会除掉此人,不然他将成为我们天国的大患。”杨小山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和清军交手,虽然胜多败少,但清军中也有聪明人,他们也在不断进步。

    但杨小山心里知道,要消灭此人的难度太大,这个人越来越小心,上次蓑衣渡那么大优势都能忍住不追击。前线日子又先后击败豫王和燕王,士气正是最高昂的时刻,自己想赢没那么容易啊。

第193章 两军对垒() 
江忠源的大军击败秦日纲,把太平军的势力赶出徽北,士气到达了顶点。朝廷为了嘉奖江忠源,赐他霍隆武巴图鲁勇号,又给江忠源打了一针鸡血。

    咸丰还把陕甘总督舒兴阿调来给他换防,命他向太平天国的天京出发,彻底消灭太平天国。

    于是江忠源和杨小山前来阻击的队伍在徽北蚌埠一带撞见了。这下可是针尖对麦芒,双方都是彼此阵营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是一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两军很有默契,不玩虚的,选择了一块空阔地摆开阵势,准备来一场硬碰硬的血战,就是要短时间分出胜负。

    “大哥,怎么还没回营入睡?”深夜正在巡逻的江忠濬看到哥哥还坐在营外,望着月亮沉思,连忙过来询问。

    “忠濬,你对我们面前这支太平军怎么看?”江忠源站起身来,把弟弟拉到身边问道。

    “大哥,这支太平军不足畏惧,虽然他们人数和我们差不多,都是两万人左右,但他们大部分都是新兵。这能看出来,很多都是刚成年的半大小子,脸上的稚气还没消失。咱们的队伍可是久经沙场了,从蓑衣渡以来一直都在战斗,还未有败绩,明天我们一定大胜。”江忠濬信心十足,满不在乎地说道。

    “忠濬,你说的不错,他们大部分都是新兵,还没有老兵那样的杀气。但是领兵的人是发匪的伪王杨小山,此人足智多谋,深不可测。不瞒你说,大哥我对明天的仗心里没有底,所以睡不着觉。”江忠源看上去有些忧心忡忡,一改以往信心十足的风采。如今不如往日,现在自己是朝廷正二品大员,多少双嫉妒的眼睛盯着自己,皇帝又对自己青睐有加,现在的自己有些输不起了。他明白从前赢得再多,但一次败仗就能让往日的功绩灰飞烟灭,把他打回原形。

    “大哥,你是怎么回事?我们接连打败了发匪两个伪王了,怕他们什么?大哥,你过于小心了吧,那姓杨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江忠濬不敢相信连战连捷所向无敌的哥哥居然有畏敌的时候。

    “忠濬,你不知道,你哥第一次去广西永安助剿的时候就栽在他的手上,此人有勇有谋,自他们伪西王死后,他作为前军主将从长沙杀到南京,刀锋所指,披荆斩棘,无往不胜。发匪中你哥谁都不怕,唯独这杨小山,你哥实在不知道怎么对付他。”江忠源感慨道。

    “大哥!咱们不是已经摆开阵势了,咱们就跟他硬碰硬,不怕他什么阴谋诡计,就堂堂正正,兵对兵将对将跟他打,我就不信咱们的百战雄师还能打不过他的新兵瓜娃子,那个杨小山就算是诸葛亮再世,也不过是个人,难不成他能变神仙,还能撒豆成兵,弄出天兵天将来?”江忠濬毕竟年轻,一股傲气谁都不服。

    “忠濬。。。。。。”江忠源还想再说什么。

    江忠濬不耐烦地打断道:“大哥,你往日的英武哪去了?明天看小弟我的吧,我明天带兵冲他们的中军,我就不信这杨小山有三头六臂,一个冲锋就让他败溃。”

    江忠源太了解自己弟弟的性格了,他勇武过人,带兵身先士卒。每每冲锋在前,从不皱一下眉头,跟着自己打仗还没吃过亏,不管多硬的阵他都敢往上冲,绝大多数仗都是这么打赢的,希望这次也不例外。

    大战将至,太平军这边说不紧张也不可能,这可是决定命运的一仗,背后就是天京,太平军已是退无可退,这一仗必须赢。

    “秀成,你也来了?”陈玉成看到李秀成也向杨小山的营帐走去,快步上前道。

    “玉成,你也来了!你也来找世子的?”李秀成惊奇道,他们作为前军左右两军的主将同时都来找杨小山。

    “你找世子何事?”陈玉成忍不住道。

    “还不是为了明天的战斗,世子只是做了通常的安排,这么关键的大仗也不事先开个军事会议,咱心里没有底啊。”李秀成有些心里没底。

    “我也是为了这个,如果现在咱手里都是广西的老兄弟,我也不会来,但现在不同往日。咱们手下都是些新兵蛋子,虽然训练了一个多月,但这些人初次上阵,只能打打顺风仗。硬仗估计危险,真到关键时刻可能会顶不住崩盘。”陈玉成也担忧道。

    “连你都这么说,我心里和你想得一样,对面的兵你也看过了吧,一看就是老兵,杀气腾腾的,所以才来找世子说道说道,好定定心。”大家对世子有莫名的信心,只要世子觉得可行,大家就是刀山火海都敢冲。

    “老兄弟都给林凤祥和李开芳他们带走了,也不知道他们北伐顺不顺利。”陈玉成真希望林李两人北伐能够成功,一举端掉清廷的狗窝。

    “听说还挺顺利的,他们两人已经进入河南了,下一步就是河北,离北京不远了。”李秀成回答道。

    林李两人听从了杨小山的建议,没有直接和苏北的琦善重兵集团死磕,而是绕过他,借道安徽杀入河南,走了一条斜线。

    “那就太好了,只要能干掉鞑子皇帝,咱们这里再苦点都成。”陈玉成欣慰道,看来老兄弟们的战斗力果然厉害。

    两人说着说着,就来到了杨小山的营地,营帐内的灯火已经熄灭了,只有亲兵在外面巡逻。

    “两位检点大人,世子早就睡下了,你们还是不要来打搅他了。如果没有紧急军情,还是明天再说吧。”营帐外的亲兵拦住了他们两人,客气道。

    “世子没有命令给我们俩人吗?就没有一句交代的话?”李秀成还不死心道,希望世子能交代给他们点东西。

    “没有啊,世子今天睡得比平常还早点,没有什么其他的交代。”亲兵回答道。

    陈玉成、李秀成听完后,两人相视而笑,他们的信心没有根据地膨胀了起来,世子能这么安心地睡觉,必有妙招,看来明天的大局已定。

第194章 大胜() 
烈日当空,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杂草抵不住太阳的曝晒,叶子都卷成细条了。

    两军相距一千米,分左中右列阵。大战将至,生死未仆,两边都鸦雀无声,相距不远的人甚至都可以听到彼此咽口水的声音。

    江忠源放眼望去,“杨”字帅旗下,那个杨小山居然穿得是便服,手上还拿把折扇在扇风,神情非常放松。

    江忠源感觉受到了侮辱,“就这么看不起自己吗?不把自己当回事?”江忠濬气得更是暴跳如雷,“发匪竟然猖狂到如此地步!”

    “大哥,我忍不了了,我要冲!”江忠濬气急败坏道。

    “等一等,先看看情况再说。”江忠源强按怒火拒绝了弟弟的请求,他心里暗想:“这个杨小山凭什么这么自信,他就这么觉得能吃定我?”

    江忠源没有动,但杨小山动了。他的中军在号角声中,向前突进了五百米。

    看到这里,江忠源有些不能忍了。“这是什么意思?当我大军的面,居然敢单独推进,不怕我就此打掉你这个突前的队伍?这是骑在我脸上拉屎,当我们不存在啊。”但他还是忍住了,他要瞧个究竟,凭什么杨小山会这么狂?敢这么打仗?他的依据是什么?

    看来看去,江忠源给自己找出了他认为的答案,杨小山的中军的确有些不同,最前面的人一看就是老兵,大概有五百人左右,他们用的是抬枪,这个抬枪射程的确比弓箭要远。

    “这么笨重的抬枪,精度又低能发挥什么作用?”江忠源想不通,这抬枪自己也用过,只是守城应急用一下,进攻的时候这抬枪射击频率太低,打一轮对方就能冲过来了,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江忠源最大的软肋他自己并不知道,他是半路出家,没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他的路子都是参考的古书,诸如戚家军的练兵法。他又是从村民械斗发展起来的队伍,他善于小规模的快速突袭,而对大部队的死磕还没有多少经验。

    所以他的队伍没有炮,一是因为他多在野外作战,他的思想里认为不攻城都不需要带炮,因为炮太笨重,运输起来极不方便,二是因为古书里火炮的用法很少,这个时代炮又容易炸膛,他不熟悉就不愿意用,不愿意用就更不懂,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三是因为打得很多仗都不大,很多都是那种开不了几炮,胜负已分的战斗,炮的作用不大,更讲究的是士兵的斗狠和战场纪律。

    杨小山敏锐的抓住了江忠源的这个弱点,他不会用火器就不知道火器的厉害,就不会有多防备,这场仗打得就是双方认识的差距。

    太平军距离五百米开了一轮抬枪,果然精度很差,一百五十多支抬枪的齐射,只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