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门医女 >

第58章

农门医女-第58章

小说: 农门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太爷进屋了,后面的顾明达还有齐长文也都跟着进屋,顾明诚和李氏一件这样,连忙的就跟了进去。顾承勇兄弟几个,当然也是跟着进屋了。剩下各家的媳妇孩子们,这时却都没敢跟进去,一个个的都在院子里站着,小心的朝着窗户里面张望着。

    顾秀丽当然也没有跟进去,她瞪了一眼赵氏,“黑心肝的婆娘,要不是你挑唆着,我就不信我三哥敢这么说话?你生不出儿子来,断了我三哥的后,还敢这么嚣张?你等着,早晚有你好过的时候。”

    文菲此时也在院子里,一听顾秀丽这样说话,就气呼呼的说道,“这人啊,就怕嘴欠,当心成天说别人,到最后还不如人家呢。”

92。第92章 事情落定() 
屋子里,七太爷和他的两个儿子,还有齐长文以及顾明诚兄弟两个,都上炕坐下。顾承忠兄弟几个则是坐在了椅子上,李氏这时候也不敢再张狂了,赶忙的去烧水给七太爷等人泡茶。

    七太爷坐在炕上,很是严肃的看着对面的顾明诚,还有地上的顾家四兄弟。“按理来说,你们家的事情,别人不该插嘴。明诚,我好歹的是你的堂爷爷,有些话,今天就跟你好好的说一说。”

    顾明诚赶紧点头,“七爷爷,您说,您说就是了,我听着呢。”这是顾家的老祖宗了,谁敢不敬重着?七太爷家里也是人丁兴旺的,儿孙满堂,顾明诚有一句话说的不对了,当心人家儿孙打上门来。

    “承忠,你们几个也听着。咱们村子,咱们顾家,也都是有规矩的。兄弟姐妹各自安家了,父母提出来分家,这才能分家。如今你们家还有一个弟弟没娶媳妇,一个妹妹没有出门子呢。眼下,不能分家。”七太爷盯着顾承忠四个,慢慢的说道。

    “你们家也是特别了些,你们爹娶了俩媳妇儿,生了你们这八个儿女。两房的孩子都在一起搅合过日子,再加上那么个后娘,你们哥三个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大家伙也是心知肚明。”

    “这样,今天我既然过来了,也就多一回嘴,给你们做一回主。老五这岁数也不小了,明诚也该赶紧的想办法给孩子说了亲事,他秋天不是还要去考秀才么?这是大事儿,什么事情也不能耽误了老五的功名。老五考试之前,谁也不许再提分家的事情。”

    “等老五考了院试回来,你们该给他张罗亲事就赶紧的,等老五成了亲,这个家就可以分。另外,没分家之前,你们家可不能再这么闹腾下去了。秀丽眼瞅着出门子,家里成天闹得沸反盈天的,这叫人家知道了,亲事还能成么?”七太爷精神不错,人也不糊涂,说起话来有条有理的。

    七太爷说到这里,就盯着顾承忠三个,“怎么样?我这么说,你们仨有什么想法没有?”

    承忠三个连忙摇头,“没有,七太爷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原本他们也就没指望着现在能分家的。

    七太爷点点头,又扭头看了看顾明诚,“明诚,你跟你那婆娘说,以后家里的事情,几个媳妇分摊着来。哪有你们这么欺负人的?也就是老赵家的人好脾气,要是换了旁人,早就打上门来了。别以为人家好欺负,哪天真的把人家惹急眼了打来,我看你怎么收场?”

    顾明诚也赶紧的点头答应了下来,“是,是,孙儿知道了,孙儿这就跟她说。”

    “行,那就把你家婆娘叫来,还有家里这四个媳妇也都叫过来,当着我的面儿,你们定个章程。章程定好了,以后就按照这个来,也省得家里头动不动就闹起来了。”老爷子今天是铁了心要管这件事了,所以才要当面就定下。

    顾明诚有点儿犹豫,原本他是想着不管啥事先答应下来,等老太爷走了再说。却是没想到,这老爷子今天还真是上来犟劲了,顾明诚没办法,只得示意儿子们,去把各自的媳妇都找来。

    不多时候,李氏还有吴氏等人也都进了屋,众人赶紧给七太爷等人都见了礼,然后就在一旁站着了。

    “明诚媳妇,今天我老头子就多管闲事一回。你当着我的面儿,就把家里的事情跟几个媳妇都安排好了。今天怎么定的,以后就怎么做。要是以后再这么成日的闹腾下去,你当心我开祠堂,哪个闹事儿,就把哪个弄祠堂里族规处置。”

    七太爷这话说的可就挺重了,顾家在村子里人口也不算少,自然有自家的祠堂。不过,顾氏的宗祠,可是多少年没有审讯过顾家媳妇了。这要是哪个媳妇被关进祠堂里,可真是丢人丢到家呢。

    李氏这样的人,最是欺善怕恶的,一听七太爷这么说,当下就吓得腿都哆嗦了。“七爷爷放心,孙媳妇一定听七爷爷的话,七爷爷怎么说,孙媳妇就怎么做。”

    七太爷摆摆手,“那行,你就跟你家这几个媳妇商议一下,以后家里的事情都该怎么安排,商议清楚了,就这么定下来,以后不许再更改了。”

    李氏没办法,只好扭头去跟几个媳妇商议。其实这个根本就没啥商议的,村子里的习俗,各家都差不多。一般家里媳妇多的,都是轮班做饭,轮到哪个,这一天家里喂猪喂鸡的活,也要顺手全都做了。

    顾家唯一特殊一点儿的,就是冯氏。之前顾承勇说,他们吃不惯家里的饭菜,所以自己单独做饭吃饭。冯氏当然是不想再跟大家一起搅合着吃饭的,于是就自己主动提出来,家里的猪和鸡以后就由她来负责了。

    李氏觉得冯氏这样还是太轻省了,心里有些不愿意,可是当着大家伙的面儿,也没法再说别的。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顾承勇一家继续自己单独做饭吃,但是家里的猪和鸡全都交给冯氏去喂。剩下的三个媳妇,轮班做饭。当然了,农忙的时候,各家也都要下地去干活。

    当着七太爷的面儿,就这么定了下来,然后七太爷又叮嘱了几句,无非就是说家和万事兴之类的话语。一场闹剧,因为七太爷的出面而平静了下来。事情既然解决,七太爷就让儿子们扶着他下了地,回自己家去。

    顾明诚当然要挽留七太爷还有齐长文等人吃饭的,大家全都拒绝了,只说等着秀丽出门子的时候,他们都过来喝喜酒。顾明诚领着媳妇儿子儿媳们,恭恭敬敬的送走了七太爷,然后众人重新回了屋子。

    “这回你们都满意了吧?一群黑心烂肺的狗东西,养不熟的白眼狼。哼,我就不信了,我和你爹还都活着呢,你们就能反了天去?”七太爷一走,李氏当时便满血复活,沉着脸子张嘴又来。

    “行了吧,你少在这惹事儿了,你当心七爷爷真的开了祠堂,要是你进了祠堂,我可救不出来你。”顾明诚很是恼火,拿起大烟袋来,在炕沿上使劲儿的磕了几下。

    “就这么样儿吧,既然今天定了章程,以后就照着章程来办。行了,这都啥时辰了?还不赶紧吃饭?吃完饭还得下地干活呢,这个时候,有那些闲工夫不如多干点活儿了。”顾明诚大声的说道。

    于是,顾家众人各自忙活着吃饭,顾承勇夫妻从东院离开,回到了西院。“紫玉,以后你怕是不得清闲了,喂猪喂鸡的,都得你干呢。”顾承勇觉得有些歉疚,于是吃饭的时候,就这么说了一句。

    冯氏笑笑,“这算啥?家里不过四头猪,十来只鸡而已,每日弄些野菜馇猪食就行,也不算费事的。不要紧,你别担心。”冯氏的心态一直都很好,这些她早就预想到的,如今这样的生活也算是不容易了,她根本不在乎那点儿活。

    “爹,你放心吧,我们都会帮着娘的。早晨我和四哥去挖菜,这些日子我们不是也都这么干的么?”文平把嘴里的饭咽下去,然后才说道。

    顾承勇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好,我们家老四老五都能干着呢,你们都是好孩子,爹爹很高兴。”说完,顾承勇又看了看其余的儿女们,“你们几个都懂事又贴心的,爹娘真的很高兴,干活多少的,咱们也别计较太多,一家人,还是和和睦睦的比较重要。”

    孩子们都赶紧点头,“嗯,爹放心吧,我们都晓得呢。”

    就这样,顾家的风波暂时止息了,李氏尽管是心里还不舒坦,可是也不敢再闹了。一来是七太爷的话还比较有威慑力,另外也是顾秀丽定亲的日子离着也来越近了。家里要办喜事了,也的确是不能再吵吵闹闹的,不像样子。

    尤其是顾承仁沐休时回来,听说了家里的事情,又把李氏找去,好好地跟李氏叮嘱了一回。这样,顾家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一场闹剧的最终得益者,应该算是顾承义一家子了。赵氏终于不用成天被人呼来喝去,当牛做马的闷头干活。文芳姐妹也算是略微的清闲了一些,只需要在母亲做饭的时候帮忙就好,平日里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针线女红。

    要说吃亏的,也有。那就是徐氏,徐氏以前可是很少干活的,轮到她的时候,她就会想方设法的偷懒。徐氏以为那个什么章程的,不过是吓唬人的东西,轮到她做饭的时候,还是故意偷懒不起。结果吴氏和赵氏根本就不上当了,愣是没人做饭。结果当然是徐氏被李氏一顿臭骂,然后才七手八脚的做了饭。

    李氏现在也回过味儿来了,不再那么偏着徐氏。要知道,顾家早晚要分家,分家以后,老两口肯定是要跟老四老五他们一起过的。到时候就徐氏这样的,还不得把老两口给饿死啊?所以李氏倒是盯上了徐氏,成日的敲打她。

93。第93章 难得平静() 
顾家难得的平静了下来,刚开始大家还有点儿不习惯,渐渐地也就好了。娇颜也从不习惯到适应,渐渐地对于农家生活越来越感兴趣。

    每一天,顾承勇都会寅时初就带着孩子们练功,等到卯时初,文平他们就去挖野菜什么的,娇颜则是回去帮母亲做饭。早饭出锅,冯氏就把猪食倒进锅里馇上,等大家吃过早饭了,正好就可以喂猪。

    地里的活多时,顾承勇就带着文修文齐和文韬三个下地干活,要是活少的时候,就自己去。然后文修他们,或是上山,或是下河的,弄一些野味活鱼等回来打牙祭。冯氏手艺好,又有娇颜帮衬着,每每都能把食物做的很是美味,孩子们吃的自然欢喜。

    娇颜每天上午都去苗素问那边,跟在苗素问的身边,瞧着苗素问给人看诊治病,从中受益匪浅。苗素问教给娇颜医术,也并不是十分的刻板,除了每天必须布置的功课之外,大多数都是活学活用。今天遇上什么样的病人,苗素问就会把相关的病症归纳总结,将其中的关键处给娇颜讲清楚。

    娇颜前世是医学世家出身的,耳濡目染,其实对于很多病症都有独特的见解。虽说后来选择了外科,到底是接触过的东西多,所以现在学习的时候,并不费劲儿,还能提出不少特别的看法。

    苗素问早就知道这个小徒弟不简单,每每有些想法,都会让人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所以这师徒二人,教的认真,学的仔细,两人有商有量,时不时的就在一起探讨,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其乐无穷。

    绍远对于学医并不感兴趣,不过作为苗素问的儿子,他也不至于一窍不通。他对于采药炮制药材什么的,倒是十分拿手,所以就经常的进山去寻找各类药材。不过这个季节,很多药材并非采摘的最佳季节,绍远也就是找一些四季都能采摘的药材往回弄。

    日子仿佛是一成不变,但细细品味时,又是有不少的改变。至少,文芳文菲姐妹,不用再想以前那样成天忙个不停了。文芳姐妹几个,除了赵氏做饭的时候伸手帮忙之外,其余的时候,大多都在冯氏这边学一些针线女红。

    文芳姐妹几个是真心的想要学手艺,冯氏也不藏私,将苏绣的技巧倾囊相授。文芳略微大了些,学这个有点儿晚,文菲性子急,虽然有心,但是总是毛毛躁躁的。反而是文英,虽然才八岁,却是姐妹三个里学的最快的一个。

    文芳姐妹跟冯氏学刺绣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顾家人的,没两天,就被李氏知道了。李氏心里生气,自家的闺女还没能学到那样的绝技呢,却偏偏让几个死丫头给学去了。再加上如今文芳姐妹不干那么多的活,李氏对她们可是十分的不满。

    李氏这种人,她是不可能真正改变的,现在不过是有七太爷的话在那威慑着,还有顾秀丽的亲事在眼前,所以才略微收敛而已。但是,明面上李氏不能再那么打骂文芳几个,暗地里却可以动手修理。

    从那天七太爷扔下话走了之后,李氏就开始控制饭桌上的伙食。媳妇们做饭的时候,都得是李氏出面量米量面,吃饭的时候,也是李氏一手把着分派饭菜。这样,做饭的时候,李氏故意拿出来的比往常少,然后吃饭的时候,李氏又特意分给文芳姐妹几个很少的饭菜。

    文芳文菲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饭量不小,每天都不够吃的,当然不行。文菲有一次没忍住就问李氏,为啥不给她们吃饱。

    李氏却是很理直气壮,说是怕女孩子们吃得多了发胖,以后找不到婆家。以前吃得多,但是干活也多,现在干活少了,就不能再吃那么多了,不然发胖了可怎么办?

    李氏这话,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顾明诚不发话,旁人也不敢再说什么。顾家可是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不能再闹起来。赵氏和顾承信也是没办法,只好自己偷偷地省一口出来,留着给孩子们吃。

    后来还是娇颜知道了,就每天给文芳她们留一些饭菜,然后趁着旁人不注意的时候,让她们姐妹几个赶紧吃了。

    文修他们能打猎能下河的,每天都能弄点儿肉食什么的回来,所以这边的伙食就比东院好一些。当然,有好东西的时候,冯氏也会让孩子们送到东院去一些的,不过那些东西,大部分都到了秀丽和文景文安的嘴里,别人其实也是吃不到的。

    文芳几个本来不好意思在冯氏这边吃东西的,后来还是娇颜劝着,这才每天偷摸的填补一些。这边的饭食不错,几个女孩没用多少日子,脸上就好看了不少。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