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弃妇姜如意-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氏可是瞧见傅伯南的一片真心了,那男子真的是好啊,先前姜如意那般模样,丝毫不嫌弃,这般听到她晕倒,竟是牵肠挂肚站了一宿,一看就知晓不是装的。卢氏是打心底里为姜如意高兴。
“是啊,我们家如意好运来了,如意明日嫂子领你去浴佛节见见慧能方丈,你的身子怕会好的快一点。”
张氏今日便得了李氏的帖子,明日便可以见慧能方丈。
“好!”
姜如意还是话语极少,她的记忆还停留在那一片荷花池,她好像掉进去过,对,不是好像,是真的掉进去过。
第17章 我不傻了()
终于大夏国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到了。
姜如意自是被张氏好生收拾了一番,但见她上身着藕丝衣裳,下着翠菱香草裙,又对镜贴了花黄,轻扫了峨眉,张氏又为她稍稍整了发髻,之后就递了一个幕篱给姜如意带上,由着小暖扶着走了出去。
而五公主娇娜早就到了,她今日一身短打,甚是潇洒,见到姜如意来了,她便翻身下马,笑道:“走,姜夫人那本宫就先领如意先走了,你们跟随在后吧。”
张氏虽是有千般不愿意,可是对方乃是公主,自己再怎么不愿意,也不能忤逆公主的意思了。她关切的望了一眼姜如意,欲言又止。
“无事!”
姜如意朝着她点了点头,随后小暖就扶着她进入了娇娜准备的马车上去了。
一路之上,只有姜如意和小暖两人在马车上,马车之中都垫了上好的波斯毛毯,摸上去甚是舒服了。娇娜则是骑马在外头,终于到了大灵音寺。
今日是浴佛节,对于一直推崇佛教的大夏国来说,这是一年一度的盛典,今日来到大灵音寺的人也相当的多。
但见123言情学子一袭青衫白领整齐划一的站在那里,而那边桃江学院的学子,也远道而来,他们身着白衣黑领站在另外一侧,中间的则是太学院的则是一袭玄衣。这三学院的学生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到了!”
娇娜公主一声令下,示意姜如意可以下来。姜如意依旧由着小暖扶着,带着幕篱,提裙缓步跟随着娇娜公主。随后张氏因心急担心姜如意出事情,就快步的朝姜如意跑去。此时如今正值路口,正巧张氏往这边走,突然众人一阵惊慌,原是有人惊马了,那马好似疯了一般,就朝这边跑来。
其他人纷纷的闪开了,而张氏因一心想要往姜如意这般走,竟是没有发现,等到她发觉的时候,那马都已经到了跟前,马蹄已经高高扬起扬起,眼看着就要踩到了张氏的心口,若是这一踩下去,张氏定是活不成了。说时迟那时快,姜如意几乎如闪电一般,一个纵身,就将张氏推到了一边,然后一个旋身就翻身上马,提起缰绳,就将那驯服住了,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那本来还十分暴躁的马,到了她的手上竟是立马就变得乖巧起来。
而此时姜如意也因动作剧烈,幕篱落地,长发也披散开来,一阵风过,风扬起了她的长发,众人发现驯服此等劣马的人竟还是一名女子,便觉惊诧。
“马,马,马,这马……”
没过多久,就有一小厮急忙忙的往这里跑了过来,见到马已经被驯服,才长舒了口气,而此时姜如意也已经下马,她竟会骑马,而且还很熟练,甚至还会驯马,姜如意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这一双手怎么也不像会骑马的手,一点点勒痕都没有。
“你会骑马?那你可会打马球?”
娇娜十分激动的问道。
“会!”
几乎是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她会打马球,骑着马,打马球。
这个小小的插曲,很快就被浴佛节的热闹所冲淡,而姜如意这件事情也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只是张氏显得十分胆战心惊,心想若不是姜如意,她怕早死了。因而在心里自是将姜如意又看重了几分。
“如意,本宫要先去那边一趟,你们可以随意逛逛!”
娇娜显然是约了重要的人,而姜如意自是不能跟从,正好张氏拿了李氏给的拜帖,准备带姜如意去见见慧能方丈。慧能方丈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见的。若非李氏这个帖子,张氏和姜如意两人是断然不能去见的。
小沙僧领着两人步入了内殿之中,此番慧能方丈正在前厅讲经。
“你们现在这里休息片刻,师父说完经书,便过来。”
小沙僧还信心的给张氏和姜如意两人准备了斋饭。
那小沙僧出去之后,姜如意便听到这院子里面竟有女子的嬉笑之声,她下意识的皱紧了眉头,佛门清静之地,尤其是内院,怎能有女子的嬉笑之声呢。
“师娘,你今日怎生的出来了?”
是方才那小沙僧的声音,随后便响起女子娇媚的声音,“今日太阳好,我便出来了,来了女客吗?”那女子询问道。
“恩,是陈大人介绍的人来的,已经送来帖子,方丈让我将她们安顿在这里,等讲经完之后,方丈自会来寻她们。
“哦!”
随后那小沙僧就走远了,而没一会儿,便有一女子走了进来,那女子掀开帘子就大步的朝里间走来,姜如意方才抬头望着,女子模样只能说是尚可,只是一个寻常的女子。
“你们是陈大人的家人吗?”
女子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样子,她满怀期待想要得到回答。而张氏则是站起身子,摆了摆手:“你,你,你快些出去,这里是你能来的对方,大灵音寺的梵嫂越发的没有规矩了,还不快点出去。”
那女子一听,当即就提裙而走,末了还深深的望了姜如意一眼。
“买点田七吃吃吧,不然你的热病会要了你的命的。”
姜如意见那女子走远,突然开口道,那女子吃惊的回头,十分惊奇道:“你怎么知晓我有热病,你能治的吗?”女子求助似的望着姜如意。
“买点田七粉,用百沸水,服用一个月即可。”
姜如意说完,再次低头不语,再次安静起来,此时她又变成了痴傻的样子。那梵嫂还准备问话,见张氏又要呵斥,她才依依不舍的走开。
“大姑娘,你与她说话干什么,她只是梵嫂,这种女人……”
张氏十分的不耻,何为梵嫂,就是和尚的女人。在大夏这个崇尚佛的国度,僧侣众多,偶尔总是有那么几个僧侣养梵嫂。以前大夏国还会管,随着这样的情况渐渐多起来,其他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只要不出格便好。而方才那个女子就是大灵音寺的一个梵嫂罢了。她这种身份被很多人不耻。但凡清白人家的姑娘,有谁愿意去给和尚当女人啊。
“她,有机缘!”
姜如意望着方才那女子走远,花袅袅,梵嫂出身,大夏著名女将。看到这个女子的这一眼,她的脑子之中就浮现出这样的字眼,方才那个人她也是认识的了。
“就一个梵嫂,大姑娘你以后切莫与这种人在一起,辱没了你的身份。”
张氏还是觉得那梵嫂上不得台面,又想起姜如意以后定然是左相夫人,到时候早晚都是诰命夫人,那身份尊贵着呢,自不能与这身份卑贱的梵嫂搞到一起了。
姜如意却不回答了。张氏又是一声长叹,有时候张氏瞧着十分的正常,有时候瞧着她又是十分的不正常了。一会儿她比正常要聪明到底多,一会儿她又痴傻仿佛什么都不懂。
“方丈这边请!”
慧能方丈终于来了,他一来这里,就坐到了姜如意的对面,姜如意也抬头看向慧能方丈。慧能一看姜如意的面相吃了一惊。这个女子的面相着实的奇怪,明明只有一脉,为何还能活着。
“你是来看病的?”
“是,是,是,慧能大师你帮我们如意瞧瞧,她到底得了什么病,怎么就治不好呢?时好时坏的。你给瞧瞧!”
张氏还是有些许的迷信,再看了那么多的医者都没有用处的情况下,张氏只得来求助与慧能方丈了,希望他可以指点迷津。可是瞧着慧能方丈的样子,貌似有些没谱了。
“事因人立,万事皆虚妄,如眼中有病之人,空中本无花,却因病见花,事如病花之果罢了。”
慧能这一番话说的十分的明白,姜如意一听,当即就扬起了笑容,语道:“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哈哈哈!”
慧能方丈哈哈的大笑起来,对着姜如意便笑道:“非常人也,非世人也,非凡人也,非我人也,姑娘请回吧,你没病。”
张氏听着这两人说话,一句话也没有听懂,而姜如意则是站起身子来了,她自己走出了这里。而张氏自是追了出去,而慧能大师则是望着她的背影。
“孤脉而生。此乃背运之举,视为反骨,乃是大夏之不幸也。”
当然慧能方丈没有对任何人说,他依旧安静的做他的大夏方丈了。
“大姑娘,你怎生走的那般快,你方才和慧能大师说了什么,我怎生的一句都听不懂。”张氏不识字,自然不懂他们之前的文邹邹的话了。
姜如意冲着张氏便是一笑,“他的意思是说我可以好了。”
“什么叫可以好了?”
“就是嫂子,我不傻了!”
第18章 沈氏兄弟()
张氏一听,自是一惊,她赶忙将姜如意拉到跟前,捉住她的手,上下仔细打量了她一番,才说道:“慧能方丈真的灵,才瞧了一回,大姑娘你竟是不傻了,大姑娘你不傻便好,太好了。”张氏竟是落泪,喜极而泣。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姜如意竟还有好的一天,张氏如何能不高兴。她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唯有流泪才是她此刻最真实的心灵写照了。
她想起了她的婆母苏惠,当初也曾在浴佛节上为了能让姜如意好起来。逢人便磕头,受尽了别人的白眼,而今姜如意竟是不傻了。若是婆母知晓了,定会欢喜。
“莫哭,我好,是好事。”
姜如意的话依旧十分的少,她不会安慰人,她知晓张氏对她好,她伸出手去,手里还拿着一张丝帕。张氏摆了摆手,一下子就将姜如意搂在怀里,带着眼泪笑道:“好,好,好事情,我的大姑娘你能好起来,真的是太好了。我对得起婆母,以后就算下去,也有脸见她老人家了,你可是好起来。走,去还愿,今日我可是要多添些香油钱。”
张氏将姜如意的好全部都归功于慧能方丈和大灵音寺。而姜如意也就默认她这一说话,带上幕篱,走出了后殿,前往了前殿。今日乃是浴佛节,前殿异常的热闹。
“那便是内阁首辅——沈松!”
人群之中有人喊道。
然后就有一阵欢呼声。没办法,大夏国民风彪悍,且开放,但凡一个美男子出行,都会引起轰动了。这沈松自也是美男一枚,确切的说,他应该是美大叔一枚。
沈松,大夏国内阁首辅大臣,自小双腿残疾,腿不能行。然他身残志坚,才学过人,久负盛名,后来在南都水灾的时候,献计献策,被当时的南都太守随推崇考学。在殿试的时候,因他双腿不能行,被当时的主考官所罢免,言说他不能为官。幸而当时管太后临朝听政,折服于沈松的斗志和精神,将其破格录取。更对朝臣言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之语。沈松也因此出仕为官,现在更是做到内阁首辅,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扛起大夏半壁江山,被世人言说:无腿行千里,千人不能敌。与其弟沈柏两人,乃是南派的代表人物。
而且沈松此人也是性情中人,沈家治学严谨,而且家风也十分的严谨,一直都有这样的家风,那就是男子一生只娶一妻。不纳妾。沈松的发妻——林氏,乃是娼门出身,江南名妓,当初在沈松求学期间,对他情深意重。沈松当年乃是榜眼,功成名就之后,不顾众人嘲讽,迎娶了林氏,还为林氏请封为诰命夫人。虽说最终朝廷没有批下来。但是他的心思已经摆明了他的态度。
可惜好景不长,李氏多病,在过门的第三年便过世了,也未留下一男半女。当时林氏出殡之时,沈松扶棺痛哭的情景,至今还被人所谨记。而且自从林氏过世之后,沈松也没有再娶,一直关心政事,所以他的一片痴情也被大夏国的文人墨客所推崇,为此还编出不少故事。
内阁首辅与青楼名妓的故事,这么好的素材,自然被人所津津乐道了。与其说,沈松是做官做出名的,倒不如说他是靠这件事情走红,所以当他一出场,自然引起了一片轰动。
“大兄,你当真是受欢迎,这阵势,当真是让我羡慕啊!”
沈柏打趣道。而沈松则是笑了笑:“都一把年纪了,我这算什么,等着左相出行,你便知晓了,那才叫受欢迎,看来我们上京的果蔬又要涨价。对啊,我忘记提前买一点先存了。失策,失策啊。”
沈松这么一说,沈柏当即就哈哈的大笑起来,可不是,每次遇到这样的大型活动,左相傅伯南一出行,那些小姑娘俏媳妇的,看到傅伯南,都纷纷投掷水果,甚至还有不少男子也久慕左相风采,也采买水果,这样就会造成大夏国上京果蔬涨价,也因此称为左相效应了。
“听说,左相与姜家的姑娘订亲了!”
沈柏随口便来了一句。
“姜家的姑娘,你说的是那个姜家?上京姜家,难不成是姜将军的姜家吗?”
沈松下意识的皱眉,上京姓姜的高门屈指可数,即便是姜如海的家中,也算不得上是高门。而如今以左相傅伯南的身份,在上京什么样的女子都可以找,而且他的婚事也一直都所有的人盯牢了。大家都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才可以得到傅伯南的青眼。
毕竟这些年间,傅伯南无妾侍,无通房,而且他每每出行,也会遇到一些行为大胆的女子,对他投怀送抱的有之,在他面前佯装跌倒的有之,对他恶意辱骂的有之,都是想要吸引他的注意力,可惜左相大人眼光之高,从来都是视而不见的,权当没有看见,可是伤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