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笔字吕布可不是第一次写了,其实前世的时候他就有练过毛笔字,以颜柳为师,有时候师古欧阳,或者玩玩狂草,当然后者是玩不转地,只是此时吕布来了兴致,突然想起了自己前段时间有空会临摹一下的蔡邕的飞白体,干脆就以这种字体来写,也不需要纸了,直接就在这包间内那粉刷一新的灰白墙体上洋洋洒洒一番。
未几,便成诗一首,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五原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诚可谓,吕布此时心情之最佳典范。
……
不久之后,相国府上,当朝太师、大将军董卓显得很是心烦意乱地在自己榻上翻滚来去,夜色将深,如今算是休息时间,然而他辗转反侧却未能成眠。
这一次却不是因为没在皇宫没有温香暖被睡不下去,而是心情不爽。
吕布自己没有办法求得董卓放其出去,偏偏张辽、华雄等人都约好了一般来为吕布求情,董卓知道这种事情就算不是吕布指使他也肯定知道,总之和他脱不了关系。
实际上在自己心里面,董卓也清楚吕布这样的大将、猛将将他放出去的作用更大更明显,而且听说最近并州军被吕布收拢整合得越发严整,虽然心中警惕但董卓也没法说什么,他又不能够公然向并州军伸手,但显然若在这过程中能够借机将吕布打发出去同时控制其和并州军直接联系,也不失为一个手段。
可是自己的安全呢?越是到了如今的高位,董卓越是关心这一点、担心这一点,这不是胆小,而是谨慎、是警惕。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廷尉李儒拜访,实际上李儒进相国府是不需要通报的,只是现在董卓休息时间,为防打扰还是要先通知一声,董卓自然让人将他请上来,反正他也睡不着,和李儒说说事儿也不错。
“岳父……”李儒一来,就先叫了一声,而后就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文优,莫非你也是来劝我?”立刻条件反射想到了吕布的事情,董卓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恼怒,不过翁婿二人最近关系缓和之后又多了几分亲密,所以董卓并没有真的发脾气。
李儒摇摇头,不置可否,董卓口气不好反倒让他放松了下来,只笑道:“岳父可听说了今日奉先在那英雄楼干了什么?”
“英雄楼……这倒是没有听过。”董卓摇了摇头,英雄楼他知道,可谁知道吕布在那里干什么,最近他可都快变成三国版的宅男了,这件事恐怕也不是多了不得的大事,他没主动问起吕布行踪和事情自然没人来告诉他。
李儒笑着说道:“岳父是不知道,奉先今日在英雄楼题了一首诗……”
“哦,什么诗?”
“一种新体诗……五原飞将令……”
。。。
第十三章、谋划()
(今明两天培训班都要上一整天的课,很累也很忙,不过因为书友“圣灵飞羽”童鞋的催更票,明天还是努力两更看看,还要感谢书友“圣灵飞羽”、书友“永生皇国”的打赏,以及书友“cerryleeon”的评价票支持,谢谢大家;今天两更完毕,求票~)
当吕布从李儒口中听说董卓终于肯放自己、在战事来临之时允许自己上前线去,而不用只是一直护卫在他身边时,吕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个问题自己苦恼了很久,想来想去却还是不得其法,没想到李儒一出马,就搞定了。
不过李儒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吕布立刻觉得这恐怕也没那么简单,他说道:“虽则儒劝说了岳父,岳父也答应了,但却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由奉先选出一个代替者来,就算没有奉先这般厉害,却也要足够保障岳父在这洛阳城中的安全。”
吕布心道了一声果然,其实他清楚,这个条件或许干脆就是李儒向董卓建议,然后再向他陈说一番利害,才能说动他,当然前提是自己答应这个条件——只是……除了自己,还有什么武将是适合来当董卓的护卫地?
要说起来,典韦应该是很合适的人选,可典韦这人吕布不放心啊,太不稳定了,对自己暂时又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吕布根本不放心将他放给别人用。
至于并州军中,张辽的武艺很好,可是战场才是他最该去的地方,吕布也不可能那么自私为了自己而让这个属下兼好友没了出征机会。
“那华雄怎么样?”想了半天,吕布突然想到华雄在虎牢关以自己的杯具成就了关羽的名声,现在两人怎么也算是朋友了,有机会自然要拉人家一把,所以就这么建议。
谁知道李儒却摇了摇头,毫不留情拒绝了:“华将军乃我西凉军先锋,到时候定是要随军出征地,奉先就不要想着他了。”
“那张绣呢?”
李儒继续摇头,“岳父不太喜欢张绣此人,若不是张济乃是西凉老将,与岳父交情甚笃,也不会用他……”
“那徐晃?”
这回李儒干脆连回答都没有回答了,直接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吕布,吕布也立刻察觉到了自己这个提议的问题,虽说上次自己挑战徐晃无形中提高了他的名声,但人家现在就在荥阳城,算是抵御讨董联军的前线,而且还是杨奉的心腹爱将,十分看重哪里能够随便调过来?
吕布很无奈,看着李儒隐隐地得意,不由苦笑道:“我就知道没那么容易……”
李儒笑道:“那是自然,否则岳父肯放你,儒也未必肯放你。”
看着他此时的笑容,吕布怎么看怎么感觉那么坏呢——坏胚!
关于董卓保镖的合适人选,吕布最终还是没有想出一个来,最后只能和李儒商量一下,干脆退而求其次,换了另外一种“交易”方式——
董卓早就有训练出一支自己专门的近卫兵马的打算,这样一支兵马,既能够随时拉上场战斗,同时也能够保障自己安全,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可以说是比吕布这样的超级武将还要合适的“保镖”,吕布就是董卓列为这支队伍统帅的第一候选人,不只是领兵还有练兵。
实际上原先那个吕布除了统帅能力,本身练兵能力也不差,陷阵营现在的成果,可不完全是高顺所造就出来,而现在的吕布或许没有经验,但他有着继承于前身的技艺和来自于后世的见识,这方面能力恐怕会比原来只高不低。
李儒会这么设计自己,打的算盘吕布当然能够知道一些,不过他也有着自己的打算,彼此勉强算是各怀鬼胎,反正这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那支队伍正式开始组建和训练,自然还是要到这一次战争之后,而这支队伍,暂时被命名为:“飞熊”。
……
初平元年三月末,大汉相国府董卓召集手下诸寮议事。
李儒首先谈起了当今局势,并进行了分析,而十八路号称诛国贼、清君侧的军队如疾风骤雨而来也令在座诸位只是听着都感觉凭空一股巨大压力。
便只是每支只有万人,也有十八万人的规模,更何况他们号称五十万大军。
“相国,布以为,当今必须尽快收缩防线,让在外的李傕、郭汜、张济等几位将军尽快回来,在洛阳周边设防线,段煨守长安也恐生变,相国当另择一悍将辅助,布举荐韩德,韩德素有勇名,且胆大心细,依仗长安城利,防守绰绰有余,只需长安守住,洛阳至少无后顾之忧。河东牛辅将军有我部将曹性、成廉襄助,镇守亦不在话下,待咱们稍有余地,即可彻底将那郭太残余歼于河东之外。咱们最大威胁,便只剩这来势汹汹的十八路诸侯联军。”
说起来,十八路诸侯联军还是吕布首度提出来,毕竟他们打出的是“讨董联军”的旗号,但不得不说对这个说法董卓、李儒等人都是深以为然。
所谓除佞保君,不过是为各自利益所找的一个光鲜的外壳来遮掩,只能骗骗三岁小孩,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李儒倒是有些惊讶于吕布的战略眼光,不过或许是这些日子来吕布已经给他带来了不少惊讶,此时似乎已经习惯了倒没多少感觉。
但李儒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反驳吕布:“奉先说得有理,但那只是一般情况。李傕他们此时最好还是在颍川一带游走,若可能绕道陈留也未尝不可,长安段煨那里也不必担心,长安可做我等退路,但若过分注意也是舍本逐末容易拖后腿,让段煨维持现状就行,只是长安城里那些世家必须小心,让牛辅多加注意和防备,必要时可以直接以武力震慑然后接手长安,若有反抗或捣乱者,格杀勿论。但最让我担心的,反而是西凉……”
为什么担心西凉?虽然西凉曾经是董卓经略之地,但那也是一个百战之地,那些时不时侵扰的胡人就不用说了,西凉羌到时可能因为与董卓一直以来的关系同时只要董卓肯送点东西维持交情就不必担心,但西凉也有其他势力,比如马腾,比如韩遂。
马腾也是那十八路诸侯联军之一,只是因为他在西边,所以此时并不在那联军帐中,而是在董卓大后方潜伏,随时可能出来咬上一口。
不过吕布还注意到了李儒第一个建议,这时候再一深想下去,突然想到李儒要得恐怕不只是防守,因为他显然看得很清楚,敌人的弱点,十八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看上去势力很大,基本上每一支队伍都有万人以上,加起来十几万大军,可实际上内部联盟基础实在是脆弱的可怜,大概除了孔融这样的极个别人,恐怕大部分人都会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而不够尽心,这种天然的矛盾十分具有利用价值,对董卓他们来说当然是很有利的;吕布本来提出让李傕他们回来,也只不过是因为想到了历史上董卓死后后来这些董卓残余势力因为在外面群龙无首,于是在贾诩建议下攻打长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以说对北方一带民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不象是现在被董卓派出去劫掠这种程度可比地,现在想想让他们在外面并非没有道理,对董卓来说无疑也是为将来留有更多余地。
本就知道自己弱项的吕布就不说话了,等于默认李儒所说。
这时候有人问道:“这联军浩浩荡荡,对周围造成了不小的威慑,一路过来莫有敢挡之者,我们应该在哪里阻击他们?至少,也不能够让他们推进太多,否则就要直接威胁到洛阳了……”
李儒和吕布对视一眼,双双大笑起来,其余人有些莫名其妙,董卓更干脆毫不客气问道:“文优、奉先,你们可是想到了什么,莫再故弄玄虚,都说出来吧……”
李儒和吕布几乎是异口同声道:“成皋(虎牢)!”继而又是相视大笑,默契尽在不言中……
。。。
第十四章、初启战端(上)()
(第一更到,感谢书友“独孤夜瑶”的评价票支持……真是无语泪凝噎啊,下周又要继续裸奔,为什么为什么,肿么了肿么了,连续三周了啊OMG到底要到什么时候?唔,受伤的心灵需要安慰,票票有木有,“鲜花掌声”在哪里?)
在并州军军营里,吕布将自己手底下贾诩和陈宫两大谋士都叫了过来议事,先是讨论了会儿如今时局,而后他就将今日在相国府诸人所议之事对两人都说了一通,听完贾诩道:“那李儒想的不错。”
陈宫也不由赞道:“这李文优,倒是有些手段。”言语间显然有些钦佩,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谋士之间因为智谋相同也容易产生惺惺相惜之感,毕竟聪明人都是高傲的,而能够碰上同一个层次的人物不容易,难得碰上一个当然情绪不同。
吕布对这两个家伙有些无语,干脆开门见山请教道:“文和、公台,那依你们二人之见,此次诸侯联军来袭,布又应当处于什么位置?”
贾诩、陈宫对视一眼,贾诩笑道:“便由公台来说吧。”
吕布知道这家伙性子,也无所谓,看着陈宫示意他来说。
陈宫也不推诿,直接说道:“既然决定在虎牢据守,那虎牢自也应当能抵挡住一段时间。不过将军不可早到此地,即便董卓催促,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不管虎牢能抵挡多久,将军也都不必太过心急,只消静待虎牢关消息即可。若情况不急尽可以慢慢而去,若情况紧急,那就再做打算也不迟。”
这是一个保存实力的方法,虽不合吕布心意,但却是逆耳忠言。
虎牢关因其地形,用来作为防守据点尤其是如今讨董联军和董卓军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算是非常合适,只是这一次联军浩浩荡荡,势力极大,而董卓的西凉军大多属于骑兵,本来其实就不怎么善于守城,所以想要被动防守难度都很大,说不得就是一个城毁人亡之局,即便是李儒赶到也未必能够起到太大作用。
吕布现在还处在发展实力阶段,董卓就算允许吕布出征,显然也不会让吕布直接带着并州军上战场,所以吕布更需谨慎行事,在对联军有把握之前,那就能不战就不战。
至于为什么都不提到荥阳城?很简单,他们都不觉得荥阳能够坚守得下。
之前在那次相国府议会上也有人问过这个问题,李儒的回应是报以苦笑,而后就开始解释为什么连布置下了荥阳防卫的他自己都觉得不行,即便已经命人发消息去警告令其加紧注意防守了,却也来不及去改动防守,而且现在改说实话也已经来不及。
李儒本来关于荥阳的防守设计漏洞实在是太大了,也算是他无心之失,那时候大概也没有想到那么多,即便是顶级谋士,出这样的错也并非不可理解,毕竟他不像是吕布对现在情势发展早就已经看透和预料,而他的内松外紧之策看似寻常,但很容易就会被有心人利用起来,偏偏又碰上了杨奉这么个草包,就是吕布本来还想到荥阳有徐晃在,未必会那么差劲,但再一想到徐晃现在还没有独当一面,还只是杨奉的部将,顿时对这点也是深以为然了;至于作为监军的董璜则根本不在考虑之列,按照以往来看,他能够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
至于当初为什么又到底是谁将杨奉派到了荥阳去,现在谁还有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