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香-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当我谢家府邸是什么地方?今日不说个清楚,你莫想离开。”他声音极冷。
崔锦却是笑了。
“我非当年的我,五郎莫不是以为谢家府邸能困得住我?”
而就在此时,阿墨匆匆走进,说道:“郎主,大事不好了。忠义王带了人在外头闹着。”说着,他看了一眼崔锦。
这一看,不由惊呆了。
两年没有见到崔氏,竟变化如此大,虽说容貌不曾改变,但眉眼间却添了股朗朗英气。
崔锦说道:“想来五郎此刻也不愿与忠义王撕破脸皮,阿锦先行告辞。”
阿墨看向谢五郎。
谢五郎甩袖道:“让她走。”
她微微颔首,也不曾欠身行礼,便施施然地离去,那神态那动作,完全不像是被掳来的,反倒更像是被请来做客的。
。
谢五郎简直是被气坏了。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崔锦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他曾说让她可以肆无忌惮地活着,可他没有说过让她在自己面前肆意妄为!枉他还想着要给她台阶下,结果一转眼,她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她说了那么多,言下之意不外乎是,哦,她不在乎他了。
谢五郎前所未有地感到愤怒!
她怎么敢这样对他?
可在愤怒过后,谢五郎又冷静了下来。
阿墨此时走进了屋里。
谢五郎坐在窗边吹着冷风,阿墨上前,说道:“郎主,崔氏跟忠义王离开了,”顿了下,他看了看谢五郎的脸色,补充道:“到东街后,崔氏与忠义王分开了。另外,今日掳走崔氏时,崔氏早已有防范。崔氏估摸着猜到了是郎主的人。”
所以,他想着,今日崔氏的目的约莫着是来气郎主的。
谢五郎冷笑道:“翅膀长出来便敢乱飞了,燕阳城又岂是洛丰?”
阿墨附和道:“郎主所言极是,崔氏也只能一时嚣张……”方才她真真是太嚣张了!瞧瞧她说的是什么话?阿墨又说道:“郎主,那如今……”
谢五郎道:“我不快活,她又怎能快活?”
☆、第九十四章
崔锦站在窗边。
窗外的不远处正好是院中的枣树,光秃秃的枝桠上长出了嫩绿的叶芽,仿佛在一夕之间;春回大地
“大姑娘安好?”
阿宇打量着崔锦,小心翼翼地问了句。
昨夜之事;他听跟着大姑娘的几个暗卫说了。当有人接近大姑娘时,他们早已发现。然而,大姑娘却给他们比了个手势。随后他们只好悄悄地跟着掳走大姑娘的人走,不曾料到竟是到了谢家府邸。
阿宇晓得自家大姑娘与谢家五郎之间的事情,是以格外忐忑。
崔锦淡笑道:“何以不安?”
阿宇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提起谢五郎三字。
仿佛识破了阿宇的心思,崔锦连头也不曾回,便说道:“若是你想说谢五郎的话倒是可以安心,如今他不会对我如何;而我也非当初崔锦。传令下去,自今日起严加防守,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定不会轻易罢手。”
说着;她转过身子;歪了下头;对阿宇笑吟吟地说道:“以前我只能想方设法地隐忍,如今能光明正大地与他交手,想想都有些兴奋呢。”
阿宇抬眸看了崔锦一下。
“嗯?你想说什么?”
阿宇说道:“大姑娘似乎特别高兴。”
崔锦反问:“为何不高兴呢?以前我只能仰望他,如今我可以平视他,兴许再努力一些,他便只能仰望我了。这样的反差,我如何能不高兴?”
阿宇似是还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咽进了肚里。
他道:“祝大姑娘旗开得胜。”
此时,有侍婢走进,禀报道:“大姑娘,今日又有新的拜帖,比之昨日少了一半。”阿宇听了,望了崔锦一眼,说道:“兴许是知晓了昨夜的事情。”
新鲜出炉的巫女被困谢家府邸,忠义王气势汹汹前去救人。
乍听之下,其间的关系委实容易让人琢磨,也值得令人细细考量谢家对巫女的态度,今日拜帖少了一半,显然是受了谢家的影响。
崔锦不以为意。
她问:“今日汾阳崔氏可有派人来?”
侍婢回道:“还是四房的人过来。”
崔锦淡淡地道:“都拒了。”
“是。”
待侍婢离开后,阿宇琢磨了下,问道:“大姑娘是倾向于崔氏?”
崔锦说道:“本是属意于李氏,然,经过昨夜之事,”她微微一顿,“我改变主意了。”
。
谢五郎这几天过得很是不顺。
府里头的下人仆役们都晓得自家主人这几天心情不佳,遂连走路的脚步都刻意放轻了,个个恨不得学会水上飘的功夫。昨日一仆役在外头走快了几步,发出了不轻的声响,将屋里头的郎主吵醒了,因此被打了十个板子。此事一传,所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阿墨苦着一张脸迅速穿过长廊。
走到屋檐下时,他脸上的五官皱得紧巴巴的。好一会,他深吸一口气,以豁出去的姿态大步走进屋内。
谢五郎倚窗而坐,手中在把玩着拇指上的黑玉扳指,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闻得脚步声,眉眼微动,语气不轻不重地道:“人呢?”
阿墨默默地在心里叹了声。
“回禀郎主,崔氏忒么狡猾,身边有不少武艺精湛的暗卫,皆神出鬼没,一时半会难以再次掳她过来。”他自己都觉得邪门,那崔氏在边境打滚摸爬两年,来到燕阳后,不仅仅整个人的气度都变了,而且还愈发本事了,竟是将郎主身边的高人通通都抵挡住了。
阿墨说道:“崔氏与忠义王一联手,郎主,实在是有些困难呀。”
话一出,阿墨顿时懊恼极了。
瞧瞧他,说什么忠义王,郎主现在最不想听到的便是“忠义王”三字了。
他咽了口唾沫,补充道:“不过郎主放心,崔氏身边的暗卫武艺是精湛,但总有一日会疏于防范……”阿墨更加懊恼了。瞧瞧他,又说错话了,这不是在打郎主的脸么?
哎,其实也不能怪他。
这几日为了将崔氏带来给郎主见一面,他们当心腹下人的可是费劲了心思。只有鬼神才晓得为何那崔氏变得无坚不摧了,连着三次都被她躲过了。
如此一来,他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脑袋晕乎乎的,能不说错话么?
谢五郎皱起了眉头。
阿墨刚想说些什么,就只听谢五郎轻轻地哼了声。
“她竟是打这样的主意。”
阿墨只觉一头雾水。
谢五郎的眉头松缓开来,他说道:“将暗卫撤了。她既然要以巫女身份出现,我便如她的意思。”
“阿墨愚钝,不知郎主的意思是……”
谢五郎说道:“她当初不过是恼我不给她正妻之位罢了,如今这些小把戏不过是告诉我,她崔锦亦有能力当我的正妻,所以才闹这些小脾气。她决意如此,我奉陪一回又如何?”
待事了之后,再好好地“拷打”,敢这么跟他玩,不严重惩罚她一次,他就跟她姓崔!
阿墨恍然大悟。
可仔细一想,他又觉得不对。他那天怎么看崔氏都不像是在跟郎主闹脾气呀。不过这些话阿墨却是不敢说出口,他瞅瞅自家郎主一副笃定的模样,心想……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郎主这样的天之骄子,崔氏怎么可能不喜欢?怎么敢不倾心?
郎主都倾心于她了,她又怎么能不倾心回郎主呢?
“郎主打算如何办?”
谢五郎道:“再过几日她便要以巫女身份出现在朝堂之上,算起来,我也很久去过朝堂了。让人备车,我等会要入宫觐见陛下。”
身为巫子,比寻常皇子还要受宠的谢恒,与大巫师有一样的权力,便是旁听政事。然大巫师闭关多年,已是许久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了。虽然没有议事权,但能伴在天子身侧于许多人而言都是求之不得,因为常伴天子身侧还能旁听政事,与天子闲聊时,往往能在无意间左右天子的决策。而偌大的朝堂之上,有这样权力的人也只有巫子谢恒一人,如今还有巫女崔锦。
阿墨闻言,不由拍了拍脑袋。
对了,他险些就忘记了。
与崔氏碰不了面不要紧,抓不到也没关系,她总要上朝的,在朝堂之上,她想逃也逃不了了。
。
春日一到,天气便暖和起来。
崔锦喜爱春日的阳光,一到了早上便门也不出,直接在庭院里伸展手脚,晒着太阳。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像是镀了一层微光。
阿宇买来的侍婢唤作月兰,年纪不到双十,是个手脚利落的姑娘。
月兰每每看到大姑娘此举,都很是担忧。
她以前也曾经侍候过大户人家的姑娘,可那些大户人家的姑娘个个都是极其保养自己的皮肤。晋国以白为美,姑娘家们个个都怕晒着太阳了,即便是初春,出门时必然要打把伞的,哪里像大姑娘这般,天天往太阳底下凑的。
大姑娘五官长得好看,若是肤色再白一些,即便要整个燕阳城第一美人的称号,也不是不可能之事。瞧瞧大姑娘的模样,她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姑娘呢,肤色偏黑尚能如此,若是完全白下来,五大世家的贵女也好,公主也罢,定比不过大姑娘的。
月兰晓得大姑娘不听劝的,是个自个儿有主意的人,她只好暗自忧伤地陪着大姑娘站在太阳底下。
过了会,阿宇走了过来。
“回禀大姑娘,谢五郎那边的人没有任何动静了。”
崔锦说道:“嗯,我知道了。”
阿宇问:“大姑娘,谢五郎那边可是在打什么主意?”自从晓得自家大姑娘有窥测天意之神技后,他便愈发佩服崔锦,对崔锦的命令都是深信不疑。
崔锦瞥他一眼,说道:“不管打什么主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阿宇说:“小人明白。”
崔锦以手遮眼,透过指间细缝看着苍穹上的太阳,她缓缓地道:“再过两日便要上朝了,头一回马虎不得。月兰,备纸墨,我要作画。”
月兰应声。
☆、第九十五章
外头灰蒙蒙一片,星月尚可见。
月兰昨夜听了崔锦的嘱咐,得知今日是大姑娘头一回要以巫女之身出现在那神圣高贵的朝堂上;夜里紧张得不行,生怕次日会出了纰漏;一整夜也不敢怎么歇,不到寅时她便早早醒了,打了水洗脸,精神抖擞地侯在屋外。
相比起月兰的紧张,崔锦这个当事人倒是镇定得多。
“打盆温水进来。”
“是。”
月兰手脚利落地去了灶房,她起来的时候便已经烧了一大盆热水,搁了好一会;如今兑些井里打出来的冷水;刚好是最适合洗漱的温度。
她捧着小铜盆走进屋内。
此时的崔锦已经换好了衣裳。
没有任何纹案的水红锦缎;裁成宽袍大袖衫的样式;脚下是月牙白的云靴;一头墨发披散而下,墨黑的发与水红的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明明是这般简单的装扮;可月兰却看得眼睛眨也不眨的。
直到崔锦转过身时;她回神道:“大……大姑娘;水打好了。”
崔锦擦了把脸,微微一笑:“替我梳妆吧,便梳寻常男子的发髻,将先前洛丰送来的白玉嵌红宝石发冠束上。”
月兰犹豫了下,问:“大姑娘,如此会不会朴素了些?”
崔锦含笑道:“我是去上朝,又非去比美,穿得花枝招展的倒是惹人闲话了,如此便很好。”
月兰恍然大悟。
“奴婢明白。”
。
许久不曾出现在朝堂之上的巫子谢恒今日要来上朝,得知此消息,众多大臣都不由想起了前几日谢家府邸传出的消息。
谢恒光天化日之下抢走了巫女,在谢家府邸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无人得知。越是不知便越多人好奇,适逢今日又是巫女头一回过来,在座众人都心思各异。
当今天子信巫,巫子生在谢家,天子宠信巫族,而大巫师一族一门独大,如今巫女横空而出,背后又是新贵的忠义王,此般格局倒是值得让人思量,也不知会不会从此打破大巫师一门独大的局面。
思及此,在座的朝臣心思各异,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围的人。
此时离早朝时间还有两刻钟,而该来的朝臣已经全部到齐了,他们或互相低语,或探头看向殿外,或暗自沉思,与以往的早朝前夕并无不同。
而就在此时,一道素白的人影踏进了殿内。
登时殿内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一抹素白的人影。
那人正是巫子谢恒。
他身边的随从扶着他踏进殿内,一步一步地走向专设的坐地屏风之前。屏风位于龙椅的左下方,以往谢恒来上朝时所坐的便是这个位置,然而今天却有了一丝不一样。
阿墨低声说道:“郎主,右边也有席位。”
言下之意是,右边就是给崔锦坐的。
而在阿墨话音落时,方才还是鸦雀无声的朝堂起了哗然之声,还有朝臣倒吸了一口气,在谢五郎耳中听来,众人此时是接近于震撼的。
殿外走进了两道人影。
一个穿着水红的宽袍大袖,另外一个穿着崭新的官袍,正是巫女与新贵忠义王。忠义王大家都见过的,是以也不会惊诧,而旁边的巫女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头一回见。
这一见,便是惊鸿一瞥。
崔锦笑着与诸位大臣打招呼,整个人很是随和。
有窥测天意之能的美人亮出笑颜,不少人登时心生好感。当然也有人心中不屑得很,只觉女辈之流玷污了朝堂的圣洁,暗地里不满有之,明面上有敌意亦有之。
崔锦仿若未见,与闵恭一道走前。
她停在了落谢五郎三四步左右的地方。
阿墨低声说道:“郎主,是崔氏与忠义王。”他咽了口唾沫,看着崔锦身上张扬的红色,不禁在心中感慨:崔氏着红衣红裙,着实耀眼呀。
一直不曾吭声的谢五郎缓缓地转身,面向了崔锦。
他迈了一步,两步,三步,在她身前停下,两人之间仅剩一步的距离。他淡淡地开口:“巫女崔氏?”此话一出,显然是要装作不认识她了。
崔锦很快便反应过来,不卑不亢地回了句:“原是巫子,久仰大名。”
两人都装作不认识,倒是让在场的大臣摸不着头脑。
闵恭皱了下眉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