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

第70章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70章

小说: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我叔?

    还不是我爸吗?

    赵保国点了点头,出去了。先去了大食堂,鹅卵石已经烧好了,帮工的还把它包在毛巾里头,整整齐齐的放着,赵保国谢了一回,才拿着回去。塞到赵长青被窝里头,又找饭盒,半天没找着,左福生正搁对门儿那跟高跃民他老娘说话。

    “妈!”

    “啥事儿?”左福生转身冲着屋里问。

    “你把我饭盒收哪儿了?”他一人的时候,饭盒放哪儿就一直有个地儿。现在可找不见了,肯定是他妈给换了地方搁。

    “咋这么笨哪!”左福生跟人说了一声就蹬蹬蹬回屋了,直接就从床底下拖出个盆儿来,里面全是他之前搬回来的筷子碗蝶咸菜瓶子油盐酱醋的。

    “咋弄床下面去了。”赵保国赶紧拿了。

    “不然也没地儿好搁呀!”左福生赶蚊子似的赶他。

    “我一会儿送饭回来。”赵保国来大食堂打了饭,先送到库房去,然后再回来打三份儿,全搁大板子上给托屋里去。

    就黑面馒头,萝卜木耳跟豆腐干儿,肉是没有的。娘俩儿唏哩呼噜吃了,谁也没叫赵长青。

    这饭她肯定吃不了的,就让她睡,睡足了再说。

    吃完了饭赵保国就去收拾碗筷,左福生就一把拍开他的手,道:“还用你来呀?”利落的就收拾出去。

    “你知道在哪儿洗吗?”

    “你当我傻?”左福生直接就冲水房去了。

    看来这情况她倒是摸清了。赵保国笑了笑,把背篓拿出来,提溜着又往库房去。赵二牛跟韩莫生已经吃完了,碗筷都搁地上摆着,他就收拾了拿走,背篓先放这儿,一会儿再过来拿。

    “青青咋样?”赵二牛抬头问了一嘴:“还适应不?”

    “睡得可香了。”赵保国答了,端着碗筷就又走了。拿了回去给左福生,跟她说一声回家里看看。

    “路上当心点儿。”

    “哎。”

    回了库房又被他爸叮嘱一回,这才捞了背篓踏上了回村的路。

    天空依旧昏沉沉的,豆大的雨珠打在水面上,噼里啪啦荡着,跟烧沸的开水似的。

    来到藏木盆的地方,用绳子捆好了,再拖着往村子里去。

    来回跑了两趟,家里的红薯也就搬了一半,明天还得接着搬。全都放到大食堂去了,把王叔乐得见牙不见眼的,虽说这粮食不是他的,但挡不住他见了粮就高兴呀。这种时候,单位里的粮也顶不了多久,回头再去问粮站要,也不定能够呢。所以肯定是越多越好了。

第161章 事成() 
大食堂里人挤人的,热闹得不得了。单位里的同事,基本亲近的亲人都接过来了,不是每家都离得近的,这粮肯定搬不出来多少,就掏钱掏票在大食堂买饭,队都排得长长的了。

    赵保国拿了饭盒,也排在后面儿,前面排着的是小李。

    “你家里人接过来了?”

    小李一脸愁容:“是接过来了。”

    “那咋还不高兴了呢?”赵保国一脸稀奇,见他面无悲色,肯定没出事儿呀。既然人都是安全的,那咋还一脸难看呢。

    “你是不知道。”小李唉气叹气:“我们村儿离这儿七八里路呢,光是人过来就够难的了。这来了人倒是安全了,可家里的粮食都泡水了,按说也是能吃的,但背也背不过来多少呀,这路又不好走,吃完了咋办?就我一人的工资,哪供得了那么些嘴?”他就不能不发愁了,没粮食不得挨饿呀!

    赵保国就安慰他:“这雨肯定得停,到时候就好了。”

    “说是这么说没错。但谁知道啥时候能停呀?”要是粮吃完了还没停,等着喝西北风吗?

    “不用这么愁,政府肯定有安排,还能不管咱小老百姓了?”赵保国自己虽然做足了准备,但对于政府的信任,还是十足的。“头几年那么难,不照样挺过来了?再难也难不到哪儿去了。”

    打了饭大家都拿回去吃,基本没人在大食堂吃的了。这雨没下前,还有些光棍儿就在这儿吃了,当时是一个人。现在这种情况,都接了家里老小过来,还能光顾着自己儿吗?有了家人肯定得一起吃呀。除了韩莫生这个上无老下无小的,赵保国就邀请他到自家一起吃。韩莫生摆摆手拒绝了:“那么大点地儿,转个身都不嫌挤的,我还是不凑那个热闹了。”

    可能他在感怀自己的身世吧,没爹没妈的人,见着人家一家合乐,心里头肯定不能多好受,赵保国也就没强求,端了饭回了。

    赵长青早就醒了,听话的不出去乱走,左福生给她泡了奶粉让她填填肚子,其它的也不敢给她吃。

    “一会儿我去把炉子搬过来。”都一个下午了,应该是烤好了,赵保国把嘴里的饭往下咽:“光喝奶粉也不顶用,还是得吃主食。”

    赵二牛点点头:“明儿个叫小韩跟你一起回家搬东西吧!”

    赵保国愣了一下,道:“这不大合适吧?”到底只是同事,关系再好,也不能这么不见外吧?更何况之前说好了,让他帮着打下手。人家能肯吗?

    赵二牛斜眼看他:“我这当师傅的,还指使不了他了?”

    赵保国眼睛就瞪大了:“爸,你收他当徒弟啦?”这看着收徒弟,跟以后那种不一样。那是得当亲爹一样伺候着师傅,不等三年都不能出师,只有师傅说了成,你才能出师,还得看师傅人怎么样,会不会全心全意的交。

    “嗯。”赵二牛说:“我看他有这天赋,就顺手收了,咋地?你自己个儿不能成,还不兴我找个徒弟继承手艺啊?”

    “谁不许你找了?”赵保国道:“但你这不要打床吗?不带着他让他搬粮食,这合适吗。”

    “又没多少。”赵二牛道:“再说也得等木料运过来呀,明儿个肯定没那么快,到时候再说。”

    赵保国就没话说了,吃了饭左福生就收拾碗筷,赵二牛跟赵保国去大食堂,赵二牛找王师傅去看家具。赵保国直接进后厨看炉子,后厨里就一个帮工在,见他来了就招呼。

    “小赵来看炉子吧?”说着冲他招手,示意他过去看。

    赵保国赶紧过去了,炉子烘得十分干燥了,就冲他道谢:“真是麻烦冯叔了。”这个帮工姓冯,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满脸风霜,一看就是劳动人民。

    冯叔摆摆手:“一点小事儿。”也就烧好的柴火掏出来,往里头放放而已。

    “能不能”赵保国有点儿不好意思,但还是开了口:“借两根柴火?明儿个我再打了还,我妹身子弱,得常用开水备着”话说得含糊,毕竟这有病,肯定不能到处说了。

    冯叔一听,先愣了一下,然后指着角落里的柴火堆:“拿吧,回头还上就行。”几个根柴火又不值当啥,毕竟这大食堂多是用煤炭的,而且他又跟王师傅走得挺近,举手之劳的事情,他要不同意,这不得罪人吗?

    赵保国千恩万谢的,挑了几根大小不一的柴火,提着炉子回去了。

    炉子跟邻居们一样,搁在门外头过道里,靠着墙放着。赵保国又让左福生找了把斧头,就在外头把木柴给劈小了。左福生赶紧把陶罐翻出来,拿到水房里去洗洗,再用抹布给拭干水,接了小半罐子水,就搁炉子上头放着。

    “你也累了一天,赶紧去歇歇,这个我来就成。”左福生把要生火的赵保国撵回屋,自己蹲过道里生火烧水。

    赵长青坐在床边,腿儿一晃一晃的,赵保国坐过去,揉揉她的脑袋,问:“饿不饿?”

    赵长青没说话,只摇了摇头。赵保国又起身去翻箱子,把硬糖找出来。是用手帕包着的,里头没几颗了。他就拿了一颗出来,剥了糖衣塞到赵长青嘴里,让她甜甜嘴。

    就见妹妹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腮帮子这儿鼓一块儿,那儿鼓一块儿的,就像个偷吃东西的小仓鼠。赵保国有点想笑,忍不住戳了一下她鼓出来的腮帮子。

    赵长青愣了一下,猛地拍打他大腿,扭着身子不依,又撅着嘴说他讨厌。赵保国乐呵呵笑着,也不敢多招她,免得动作太大,累着了犯病。

    左福生生好了火,就进屋把面条翻出来,见兄妹俩闹着,就说赵保国:“面一会儿就好,不许再给她吃糖。”

    面下好了,赵二牛红光满面的回来了,大大咧咧的往床上坐。

    “成了?”赵保国一见他这样子,就猜到了。

    “也不瞧瞧你爸是谁,那还能不成?”赵二牛十分得意:“县里的领导都对我手艺赞不绝口的,更何况这儿的了!”

    赵保国也不打击他爸的兴致,只竖了个大拇指。

第162章 全国性() 
这雨就一直下个没完,单位里的同事都接了亲戚过来挤在一块儿住,人挤人的少不了磕磕绊绊,天气又冷,床也不够,天天儿都有人干架。吵架那更常事儿,你踩了我一下,我撞了他一下,一点小事儿就能吵起来,吵起来就能干起来。

    这调解的事儿卢站长就交给了胖婶儿,她见天儿忙得脚不沾地的,刚把这边安抚好,那边又吵起来了,又赶紧过去说和。

    卢站长听了王叔的建议,安排人去木料厂拉货,挨家挨户收钱。抱怨是有的,大多都很理解的交了钱,也有些光想占便宜不出钱的,胖婶儿就只找住单位宿舍的人说:“不给钱也成,但床肯定就没份儿了。”本来厂里让他们接了人过来避水,就已经很能情达理的了。

    为了安排好这些人,特意让货车跑一趟县里,油费都是厂子里贴的,只让他们出自己床的份子钱,做得足够了,任谁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来。自己不愿意出钱的,那肯定是没床分给他,总不能让厂里白贴补他们吧?住过来又没收他们钱,也没说让他们出油钱,连做床请师傅都是厂里帮忙找的。

    就自己的钱还不愿意出了,厂子里又不是冤大头,还能方方面面都照顾好了?就能破这个例子,要不然退了这一步,以后就得退许多步。这家人家不出钱,厂里再给他分了床,那其它交了钱的怎么办?人家肯定不能乐意,到时候闹起来又是事儿。

    所以胖婶儿就很坚决,任是他们怎么说,不出钱就是分不到床,闹事儿的是个三十几年的妇女,见胖婶儿没得商量,就开始撒泼打滚儿了,指天骂地的。不少人都聚拢过来瞧热闹,也有心里藏着主意的,要看厂子里怎么解决,要是人家闹得如了意了,他们肯定也会跟着学。

    胖婶儿当然知道这样下去的后果,脸都黑了,十分坚决:“能让住就不错了,还想让厂里把你们当爹妈养呀?想得倒美,不出拉倒!”说着就挤开人群要走了。

    旁边就有人劝:“赶紧叫你家人起来吧,瞧着笑话多没面子。”这是跟人关系好的。

    那人就黑了脸,叫屋里人把她拉进去,又快步去跟胖婶儿说好话:“乡下人不懂事儿,胖婶儿您别跟她一般计较,这钱该我们出的,肯定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个手帕包,里头装的都是毛票:“要多少钱一张?”

    胖婶儿看了看,道:“咱单位合着去买的,肯定比单人去要便宜,又买得多,打一张吧,五块钱就够了,你要几张?”

    那人手顿了顿,十分心疼的数了一堆票子:“要三张床吧!”家里人口且多着呢,爹娘,大哥一家子,三弟一家子,还有侄子侄女,三张床也是紧巴巴的,又是高低架子床,一张最多住个大人外加两三个孩子,四张才能刚好。可是没那么多钱,得省着用,那就紧巴点儿吧。

    胖婶儿收了钱就又去下一家。挨家挨户的收了完了钱,就上去卢站长家里了。

    赵保国床是够住的,但也意思了一下,交给了胖婶儿两块钱。毕竟他是占了个先机,把厂子里最好的铁架子床给要走了。虽然他是厂子里的员工,但只他一人是,家里人又不是,他一人要了张大点的铁床,不找补点儿钱给厂里,就算厂子里没意见,就怕其它人多嘴。

    卢站长收了钱,又叫王叔找几个员工跟他一起,去县里跑上一趟,一来是为了木料的事儿。二来呢,也是去领导那里问问情况,再有粮食还得想办法从粮站那里多掏一点儿,免得去得太晚被其它单位给分走了。

    木料没拉回来,赵二牛就开不了工。就带着儿子徒弟回家里去,趁着现在还有空闲,赶紧把没坏的,能弄的粮食都弄过来,其它的东西再说。粮食才是最要紧的。

    他就跑一趟,待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两辆大货车就开过来了,一辆装的是木料,另一辆装的都是粮食,所有人都帮着往库房里卸。热闹得不得了,有了口粮才能安心,至于一时半会不用担心饿死。

    王叔一脸唏嘘跟赵二牛说:“幸好咱今儿去了,要明儿再去,连个屁都没有了。”就这一辆货车的粮食,那是卢站长不要脸皮,从其它单位领导那里虎口夺食,一个单位抠一点儿,一个单位抠一点儿给挤出来的,走的时候送他们跟瘟神似的。县里头每个单位宿舍楼里都住满了人,就连单位楼都一样,一间小屋子里,高低床挨着摆满,连个过道都没有了,能住上十来个人。

    “咋分的?”赵二牛问他。

    王叔说:“粮食都不够,说上面正在想法子呢。”说着就叹气:“听说南方那边比咱这儿还厉害呢,地里庄稼早给泡了,乡下房子基本都不能住人,还说要往咱这边儿挪人呢!”

    合着这雨还是全国性的?赵二牛张了张嘴,话都说不出来。

    “有没有说这雨啥时候能停?”赵保国也凑过去问,王叔就摇头:“领导也说不清楚,就说让咱紧着粮吃。”

    看来这难可大发了。赵保国皱着眉头:“咱单位里现在,得有百多号人呢,这一车口粮,再怎么省最多半个月,到时候咋办?”

    “尽量省省呗!”王叔说着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开了口:“卢站长说了,现在全国的粮食都是统一调配,你家之前的口粮”

    赵二牛愣了一下,才说:“没事儿,这么大的灾,统一调配是应该的,都听政府的!”要不然人人都吃不饱,就自家还有得吃,不是惹人红眼吗?到时候犯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