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大明星-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太常刘焉、河南尹王允、御史中丞韩馥、议郎傅變、大将军府掾王匡,侍御史孔融,以及张让府上都送了份礼品,带了份饺子和太平醉去。
刚回到府上,便听裴元绍报说有人来拜访,早已等了多时了。张平心中惊讶,到底谁会第一个来个自己拜年呢?脚下也是不慢,朝院中中堂走去。
进的中堂,便看见两个胖胖的身影。张平赶忙上前,“韩大人,让你旧候了,平实在抱歉。”
“无妨,无妨,国师大人事忙,文节晓得。”韩馥一脸讨好的说道。
“厚德拜见国师大人。”韩实向张平拱手拜道。
来人正是韩馥、韩实父子。
张平见了韩实,心中欢喜,虽然与韩实相交不久,也不过见了两面,但胖子韩实却着实让他没来由的亲近。张平拍着韩实的肩膀说道:“贤弟休要多礼,你我兄弟相称即可,贤弟今日怎么来了?”
“我陪父亲大人亲来给兄长拜年。兄长,瞒我们瞒的好苦,若不是父亲说与我知,我还不知兄长其实叫张平,是太平道的天师,如今更是贵为国师。”韩实口中虽然说的幽怨,但表情却满是兴奋。
“此事实乃为兄的错,当时为兄实有难言之隐,改日见了众位兄弟,我定当好好向众位兄弟赔罪。”
韩实虽然嘴上如此说,但其实却无半点不满,反倒拉着张平说道:“兄长快与我说说,你这一路的故事,是不是特别惊险刺激?”
张平微微一笑,捡能说的将这一路的见闻说与韩实。韩实听得如痴如醉,为张平的际遇惊叹,赞不绝口。张平虽与韩实聊天,却也没忘了韩馥,时不时的聊上两句,倒也相谈甚欢。
韩馥此来为的是与张平打好关系,因此将韩实带了来,靠着韩实与张平的友谊拉近关系,显然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张平将韩馥、韩实送出府时,韩馥笑的很是开心。
韩馥刚走,便又有人来拜访,来人确又是出乎了张平所料。来人正是傅變,张平完全没有想到傅變会来给自己拜年,张平以为自己和傅變虽然并非完全敌对,更因为祭天一事有所共事,但是他与傅變的私交却未必好到了傅變要在大年初一来给自己拜年的程度。
“国师,南容来给您拜年了。”傅變说着让随身家丁奉上礼物。
张平压下心中的不解,热情的拉着傅變的手,和他聊了起来。
这一聊才解了张平心中疑惑,却原来傅變乃是为了这饺子而来,这倒让张平有些哭笑不得。
“国师大才啊,不但能酿出太平醉这等美酒,还能创造出饺子这种美食,不但寓意深远,更是美味可口。只是不知。。。”傅變面色稍有难为情的说道:“不知天师可教南容这饺子的制作方法啊?”
“哦?”儒家可是讲究君子远庖厨,这傅變却来向仔细求教怎么包饺子,这不由的让张平好奇不已,“南容为何要学着饺子啊?”
傅變面色微红,但还是开口说道:“家母今日吃了天师派人送来的饺子,赞不绝口,连吃了好几个,起色也好了不少。敢叫天师知道,家母近些年来身体不适,连日来胃口不佳,未有这饺子让家母胃口大开。所以。。。。。。”
张平听了一笑,“原来南容却是个至孝之人。如此我岂能藏私,定教于南容。另外冒昧的问南容一句,不知令堂所患何病?可曾看过郎中?”
“倒是看过不少郎中,却也差不出是何病症。”南容说道这里面现忧愁之色。
“哦?”张平心中琢磨,这治病自己也许不行,可自己有灵丹啊,若是将傅變母亲治好,以傅變的孝心,就算不投靠自己,至少也能打好关系不是。而听傅變所说,其母应该是年龄大了,身体机能衰退,正好自己这里正有对症的灵丹。
当下张平将手伸入袖中,掏出一个瓷瓶递给傅變。
傅變接过一脸疑惑的看着张平。
“此瓶内有灵丹三枚,你拿回去给令堂分三日服下,令堂之病当能有所起色。”
傅變一脸不信的看着张平,心道郎中都治不好,你张平看都没看过我母亲,只凭我两句话便断言可治,你以为我会信吗?
第四十章 新年伊始(四)()
张平看着傅變一脸怀疑,眼中仿佛在说,骗三岁小孩吧你。张平也不着恼,:“此丹命为养生丸,乃是我为陛下炼制长生丹时意外产出。到底有没有效果,丹药灵不灵,南容不妨拿回去给令堂一试便知。”
其实这哪里是什么养生丸,这就是已经被改名叫长生丹的延龄固本丹。只不过却是张平自己炼制,功效没有系统出品的能够达到完美级别的丹药,以张平的能力却最低也是中品丹药。
傅變一听张平说这是给陛下炼制的长生丹的副产物,心中的质疑倒是小了不少,此丹就算不能治病,但是至少应该不会有毒,为了母亲的身体,倒是可以一试。当下傅變向张平一拱手:“南容谢过国师。刚才质疑国师南容实在不该,还请国师见谅。”
张平摆了摆手:“无妨,无妨,只要令堂能身体康健便好。”
傅變离去后,张平独自在房中看说。却那只人在屋中坐,祸从天上来。
天刚刚黑下来,便有一个小黄门来到府上,言说皇帝急招入宫。
张平赶忙跟着进宫,待看到灵帝刘宏时,灵帝一见到他,便啪的一派桌子,对着张平大声喝道:“大胆张平,你可知罪啊。”
张平一脸迷糊,心中心如电转。自己这有事犯了什么事了?要皇帝这大年初一的深夜把自己拉到皇宫来?不对,若是真犯了什么事,那还用来皇宫,直接就丢天牢了吧。那既然来皇宫,那就不是什么大事。他又微微抬头向灵帝身旁的张让看去,张让视而不见,不过却能从其脸上看出一丝笑意,这让张平心下大定。这说明绝对不会有什么事。
当下张平装作一脸茫然的样子抬头看着灵帝:“微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哼!”灵帝重重的哼了一声,“欺君罔上之罪。”
在张平刚才已经判断不是什么大事的情况下,灵帝这个欺君罔上之罪分明就是吓唬自己,若真是欺君罔上又那还会叫自己来辩驳?
张平一副惶恐的样子喊道:“臣冤枉啊,臣冤枉,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不敢对陛下有半点欺瞒啊,求陛下明察。”
灵帝看了眼张让,张让赶忙说道:“国师大人,你私藏太平醉和饺子,不知敬献陛下,却分别送给诸位朝中大臣,你目中可还有陛下?你拉拢朝中大臣可是想要结党营私?啊!”
张平听了一脸懵圈,这话不可谓不重,不说结党营私,就是不敬陛下都够张平喝一壶的。只是这理由怎么听起来这么不靠谱呢?
“臣。。。臣。。。”张平结巴了半天都没想出要如何回答。
“张平你可知罪啊?”灵帝慢条斯理的问道。
“臣。。。臣知罪。”张平实在找不到辩解的理由,拱着手、躬着身、低着头,却没看到上首的灵帝嘴角带着的笑意。
“既然你知罪了,那朕便要责罚于你。”也不等张平回话,便接着说道:“朕就罚你敬献太平醉一百瓶,以及教会朕的御厨制作饺子。”
“啊!”张平听了这个责罚有点哭笑不得,却不得不向灵帝回禀,不然献不上来可就真是欺君了,“回禀陛下,这太平醉臣此时没有这么多,可容臣些时日?”
“嗯?你还跟朕讨价还价?”灵帝又啪的一派桌子。
张平知道若是不解释清楚,灵帝没准就真火了,赶忙辩解道:“陛下,请容微臣解释,这太平醉实乃臣炼丹的副产物,臣炼丹需要高纯度的烈酒,却苦于无法买到,于是臣只得自己炼制,其炼制之法非常不易,十斤普通酒水也最多只得一斤太平醉。因此臣本身所酿就不多,如今又送出去不少,臣。。。臣实在拿不出一百瓶来。”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灵帝有些痛心疾首,“如此美酒你居然拿去炼丹,阿母,明日采买些酒水给国师府送去,让国师加紧酿制,十日之内给朕酿百瓶出来。张爱卿你可有意见啊?”
张平无语,心说炼丹比美酒重要多了吧。而且为了喝酒居然还让我十日之内酿制百瓶,你当这是打井抽水那么容易啊。但虽然心里吐槽,但嘴上却不敢多说,只能应下,只是言说如今正值过年期间,怕是无处采买。
“毋庸再说,一应所需你都找阿母要,朕只要十日之内看到百瓶太平醉。”说完,一甩袍袖转身走掉了。
张让和张平对视一眼,然后转身追着灵帝去了。
张平回了府上,便马不停蹄的叫来裴元绍、孙夏,叫他们腾出地方,准备材料,又从男弟子中挑了十人专门负责酿酒。他们在钜鹿都参与过太平醉的酿制,自然都知道流程,交给他们也能放心。
如此安排妥当,张平才疲惫的倒在床上,遇上这么一个皇帝,还真是无语。大汉朝药丸啊,念叨这这句张平进入了梦想。
第二日一早,张让便派人送来上千斤普通酒水。
紧接着张平送过礼的各家各府也都送了回礼。这里面包括司徒杨赐、太常刘焉、河南尹王允,虽然张平与他们都有不睦,但面上功夫却都未有缺失。
至于大将军何进派了府掾王匡带着礼物亲自登门,直言大将军本欲亲来,只是府中客人不断,实在走不开。张平也就只当是客套话,听听罢了,却是没有当真,当时与王匡好一番熟络闲谈。王匡一个劲的夸赞太平醉如何如何美味,想要再讨要些,张平却用灵帝要十日内百瓶的话将王匡堵了回去。王匡离开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司空张温派人送来的礼物颇厚,并且带话,感谢张平所助,他日定当厚报。
侍御史孔融亲自上门拜年,孔家人倒是礼仪周到,张平与孔融聊得倒也愉快。孔融并不想自己所想的那般迂腐不知变通,出口子曰,闭口子曰的。反倒是非常健谈,对诸般学说都有涉猎,与张平谈起儒、道之学来,缺失侃侃而谈,别有见地。
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五)()
其后还有一些其他朝中大臣前来拜访,张平与他们有的相识,有的不相识,之所以拜访也不过是出于打好关系,建立人脉的想法。
却说这些前来国师府拜访的人里,有一人是张平所没想到的,这人便是那日在朝会前与他有一面之缘的大司农周忠。他感觉周忠似乎对他颇为亲热,然而言谈中却又未提出什么要求来,却不知道是为何,这让张平有些不解,大概也是想要跟自己打好关系吧。
正月初十一早,张让便带着小黄门拉着几辆空车来到国师府门前。张平听了通传,赶忙迎了出来。
“国师大人,十日期限已至,不知这太平醉可已酿得?”张让板着一张脸声音尖细的说道。
“酿得,酿得,还有劳阿父大人。”
张让闻言,顿时眉开眼笑,“不错,不错,贤侄果然是守信之人,我果然没看错。”
“谢叔父夸赞。”张平也是笑呵呵的说道。
“贤侄,不知这长生丹炼的如何了啊?”
“好叫叔父知道,这长生丹如今正在炼制,十日后当成丹一炉,倒是方知炼成与否。”
张让闻言点了点头,炼丹的事他不懂,但是张平既然给出了一个时间,那自己便也好回复陛下,因此也就不再多问,与张平又说了几句便回返宫中。
正月十五这日,张平一早起来便见府中众人一个个喜气洋洋,似是要过什么节日一般,他不解的唤了裴元绍一问才知今日是元宵节。府中的众人都准备这日去街上看花灯,当然看花灯是假,想要借此看看别人家的小姐、丫鬟才是真的。
张平一拍脑门,这才想起今日乃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这可是古人一年一度看灯相亲的日子,说是古人的情人节更恰当。张平不由心中一热,想到了蔡府中的那个秀外慧中的小姑娘。
想到边做,不过张平却没冒冒然直接就去,而是做了一番准备。下午时分,张平便收拾齐当,溜溜达达的往蔡府而去,到巧的是蔡邕外出访友未归,这倒让张平一喜。待见到了蔡琰,张平拿出食盒,将自己亲手做的一碗元宵递给蔡琰。“琰妹,今日乃是元宵佳节,为兄今日亲手做了一碗元宵,你快尝尝。”
“哦?这元宵可又是兄长所创?”蔡琰一脸好奇的看着碗里圆圆的白糯糯的元宵,双目炯炯的问道。
“嗯,为兄闲来无事琢磨的。”张平再此无耻的将元宵的版权盗了去。“这元宵寓意圆圆满满。”
“唔。。。”蔡琰此时已经将一颗元宵吃下,闭着眼睛细细品味着。片刻后,蔡琰睁开眼来:“兄长厉害,这元宵也跟饺子一样的好吃。”说着便又用勺子舀了一颗放入嘴中。
张平看着蔡琰的样子不由的嘴角上翘。
“兄长不是修道的吗?为何还信起佛来了?”就在蔡琰埋头吃的时候突然问道。
“嗯?”张平被蔡琰这话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脸疑惑的看着蔡琰。“琰妹为何如此说?”
蔡琰见张平不解便又问道:“兄长莫不是不知道这元宵节的由来?”
张平被问的一愣,他还真不知道这元宵节的由来,当下摇了摇头。
蔡琰于是便为张平开口解释。
却原来这元宵节乃是从一百二十年前的汉明帝开始的。当时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点灯观佛舍利的做法,叫做点灯敬佛,于是便命宫中及寺庙里点灯礼佛,令朝臣氏族、平民百姓家家挂灯。随着时间的流转,这种佛教的礼仪一直流传至今。如今虽然百姓多已不知其由来,但却还是有不少士族知晓的。
张平听了,脸上先是一红,然后又是一阵发白。还好从蔡琰这里知道了元宵节的由来,如实自己不知就里的这么过节,被有心人知道了,怕是又是一番文章。自己今时不同往日,一举一动所代表的都是一教领袖,虽然现在没有其他教派在此,暂时也没有发现谁会在这事上与自己过不去,但却不得不防。若是自己一招不慎,这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