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巨宼逆袭-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两年大兴军的作战对象,毫无疑问就是湖广以及两广的清兵,因此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四川贵州两省经营成自己的大后方,这是下一步他要做的事情。
虽然刘体纯、袁宗道和刘玄初都在贵阳,但他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李元利好不容易清闲了几天,但这天早上,一道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咔嚓”一声将他炸了个头晕眼花!
火药厂出事了!制造硝化甘油的作坊被炸了个底朝天,初步确认九人死亡,二十二人受伤。李元利心急火燎地赶了过去,远远地看见那儿已经被士兵们围了起来。
他将马鞭甩得“啪啪”作响,一口气奔到前面翻身下马,顾不得那些见礼的士兵,就快步走向场地中间。
死者已经抬了出来,尸首大多支离破碎,还有两个处于爆炸中心的工人连大块的都没有找到!大营的士兵正准备将那些伤员抬去医护营,李元利连忙上前阻止:“不要搬动!就地搭建帐篷,将他们先遮住,等老神仙来了再说!”
离得近的都死了,稍微远点看样子受伤也不轻,要是搬动的时候让伤员伤上加伤,没死的也被他们给害死了。他在来之前已经派了人去请老神仙,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挽救几条生命。
火药厂的管事就是原来火药局的大师傅,如今也受了伤,不过看他那样子伤得并不重,但现在不是找他发火的时候,先得将那些伤员处理好才行。
老神仙带着他的徒弟和医护营的护士来得很快,但还是没能救回两名重伤员的性命!幸好其余的都活了下来。李元利看着老神仙处理完了所有伤员,给他们喂服了专门配制的特效金创药,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他强压着满胸的怒火,铁青着一张脸对火药厂的管事低声问道:“不是叫你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做吗?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
“元帅,今天早上刚上工没多一会,工人就来跟我说用来给厂房降温的冰没有了,我便走进去叫他们先停下来他们说把最后一点收集好就停,哪知我刚走出厂房,就就爆炸了!”火药厂管事强忍着疼痛,向李元利一五一十地讲述当时的情形。
“尚幸这甘油都是制好一瓶便拿走一瓶,要不然只怕伤亡更多”
制好的硝化甘油最怕的是震动,李元利当初给他们培训的时候就再三要求,在收集的容器下面必须垫硅藻土来防震,而且收集到的硝化甘油马上就要制成安全稳定的火棉和黄色炸药另外保管。
但在它的制取和运送过程中,温度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温度高了不行,甘油在硝化制作时超过五十度就极有可能爆炸,最佳温度是在三十度以下。但温度低了也不行,冻结的硝化甘油敏感度比液体的更高,也容易发生爆炸。
但这个温度很难准确控制,因此李元利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并且教给了他们,按理说所有应该预防的都已经考虑到,可没想到才开始生产不过一两个月,仍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安全事故!
“你先安心养伤,等伤好了再说!”李元利虽然心中恼怒,但也忍气安慰了他几句,毕竟人家现在还是伤员。
火药局的局长,也就是原来火药作坊的管事金大奎耷拉着脑袋道:“元帅,这事是我的责任,是我平时没有教好他们!”
李元利沉着脸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你先将善后事宜全部处理好,该发放的抚恤要一分不少的送到死伤者的家人手中!安抚好他们的家眷。”
“工务司安全监察处的人等一会就到,你配合他们调查事故原因,写一份报告上来!咱们要找出之前的遗漏不足之处加以改善,千万不能再让这样惨痛的事情发生!”
李元利想了想,觉得还是工人没有按要求操作出的问题。重庆的温度虽然不低,而且硝化甘油最怕的就是高温,超过三十度就很不稳定,但自己教了他们硝石制冰的方法来给厂房降温,温度哪里会到三十度?
“老金,你去找一处凉快的山谷,山上也行,重建火药厂!最好是六月天都不觉得热的地方!这甘油天气越热越容易出事,只要气候不热,再严格按照操作条例来生产,那就绝对不会出问题!”
“这一次事故的死伤者,我私人再每个补贴五两银子,算是我的一份心意!”死伤了这么多人,李元利心里有点内疚,只有拿点银子出来补贴下死者家眷和伤者,他心里才好受一点。
栓柱见李元利情绪低落,便安慰他道:“大帅,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又不是你的错!况且现在这世道,哪天不死人?他们有这么多银子的抚恤,就是死了也要感谢大帅呢!”
是啊,这根本就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要想发展,就得忍受这种阵痛!就得要有牺牲的觉悟!李元利长长地呼了口气,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
他马上要到贵州,下一步用兵的对象也远在湖广,而火药军械却还在重庆制造,不说运输成本的问题,就是时间上也要耽误不少,那为什么不在贵州再建一个厂?而且贵州是山区,夏天温度也不高,正适合制造硝化甘油!
贵州的矿产资源也特别丰富,而且种类繁多,完全能够满足现在大兴军的需求!不过四川这边的厂也不能停,到时从长江顺流而下到湖广,比走陆路要更方便快捷。
第113章 春心萌动()
李元利想到此处,便对金大奎道:“老金,咱们还得在贵州也建个厂。你这几天把事情都处理完后,人手抽一部分出来准备好,到时跟我到贵州。那儿是山区,温度低,生产甘油也安全!”
金大奎连忙应承下来。李元利处理完了事情,便准备调头回去把工务司的官员召集起来,将到贵州建厂的事情说一说,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刚转过身来,便发现自己撞上了人,耳边又传来“哎呀”一声惊呼,原来是撞到了医护营里的一名小护士,李元利原来也是见过的,不过印象不深,也记不得她叫什么名字。
这小娘手中提了一个小箱子,被李元利一撞掉到了地上,他连忙弯腰下去要帮她捡起来,口中也连连说道:“真是对不住!我的错!我的错!”
没想到那小娘也正弯腰去捡箱子,这一下两只脑袋猛地碰到一起,引得那小娘又是一声痛呼。李元利尴尬地站起身来揉了揉前额,正要再说两句道歉的话,那小娘却已经站起身来,一张脸通红地对他翻了一个白眼,紧走几步出了营帐。
李元利楞了一下,轻轻嗅了嗅鼻尖残留的幽香。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一名血气方刚的年青人,对于异性从来不会排斥,只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和背负的责任,使得他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近女色。
哪个少年不怀春?李元利眼前不由得闪现了一下刚才那张因羞怯而通红的俏脸。自己在医护营也是经常进出,怎么以前就没有发现这个小娘长得这么好看?
看她身高应该接近一米七,比普通的女子要高出不少,百褶裙下肯定也是一双长腿,只是脚也被裙子遮住,却不知道是小脚还是大脚?
刚才她急匆匆近乎于小跑出去,走得很是稳健,应该不是小脚!
李元利正想入非非,忽听得耳旁有人笑道:“元帅,秀娘还未曾婚配,要不要老朽来保这个媒?”
李元利听得话音,连忙收摄心神转头一看,却原来是老神仙尚炯。
“尚爷爷,此事再说吧。”这老头子也真是口无遮拦,火药厂刚出了事故,里里外外又这么多人,哪儿是说婚嫁之事的时候?
老神仙笑了一笑,也察觉到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转身去看他的徒弟们给伤员处理伤势。
伤员现在都已经稳定下来,等一会就要全部送到南岸大营的医护营中。李元利见这儿没了自己的事情,也就先带着人离去。
他骑在马上蹓了几步,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张通红的俏脸。
“这小姑娘长得倒是挺不错,只是不知道性情如何,如果脾性还好的话,不妨就将她娶进门,也省得奶奶和母亲总是唠叨!”李元利心里暗暗盘算,是不是明天再去医护营一趟,悄悄找人了解一下她的情况。
至于去找人家姑娘搭讪套近乎,那是想都别想,要是被人知道传了出去,绝对要出大事!古代礼教大防严格得让后世之人难以置信,这还是在大兴军中,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儿,才会出来抛头露面做事。
要是大家闺秀,十二岁“结裳”礼之后,就要被深锁闺中,不得见除了自己亲人之外的任何男子,一直到十五岁“笄礼”之后谈婚论嫁,嫁人之后才能有少许自由。
“大帅,咱们现在去哪儿?”跟在身后的栓柱大声问道。
“去大营,好生练练你们的枪法!”李元利抬头看了看天,日头已经到了头顶,正好去大营吃过午饭,然后到训练场去练枪。
现在亲兵们已经全部换上了新枪,这枪和原来的燧发枪又不同,所以还得重新训练。城里地方太小,三百亲兵便轮换着到大营这边来。
栓柱等人自拿到新枪后,个个都爱不释手,连吃饭时也要背在身后,这时听大帅说要去练枪,却是正合心意,马上就拨转马头往大营奔去。
现在重庆、叙州两地都正是抢收抢种的时候,连吃饭都是送到地头。大营里除了驻防的士兵外也没多少人,正是开饭的时间,众亲兵将马牵进马棚,然后便直接往食堂走去。
“饭菜少打点,今天没什么胃口。”李元利对栓柱说了一声,却没有进食堂,而是往自己在大营里的房间走。作为一军的统帅,完全脱离将士们不行,但天天和他们打成一片也不是什么好事。
不一会栓柱便端了饭菜进来,李元利是真没有什么胃口,草草刨了点饭菜便停箸不食,栓柱疑惑地问道:“大帅,莫不是哪儿不舒服?要不去请老神仙来看看?”
“我没事,只是想到火药厂的事情,心里不大得劲罢了。”这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却不好说。
“大帅,咱们连年打仗,死伤几个人算得了什么?前两年咱们战死的兄弟,还从来没有拿过抚恤呢!”栓柱毫不在意地道。大帅以前在战场上也是几进几出的拼杀,见过的死人多如牛毛,哪像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这应该是好事,大帅不再像以前那样没心没肺的了,开始爱惜百姓了。
李元利心里也觉得纳闷,自己也不是那种看见女人就走不动道的人啊,为什么今天总是有点魂不守舍?难道是因为压抑得太久?
“先不管了,顺其自然吧。”李元利站起身来对栓柱道:“走,练枪去。”
训练场离得不远,所有设施都是按照李元利的要求修建的,他有时候没事也会跑到这儿来,借此缅怀一下上辈子当兵的时光。
刚吃过饭,也不能训练大幅度的战术动作,十几个亲兵也不顾太阳正毒,站成一排每人挑了一个靶位就开始练枪法。李元利也拿了一支枪,躲到荫凉处去练习装弹。
至于射击,对于曾经担任过佣兵团中精确射手角色的他来说,无论什么枪拿到手上都只需要几天的熟悉过程。枪要打得准靠的是感觉,而这种东西他从来都不缺少。
虽然现在重庆的夏天没有后世那么恐怖,但六七月正午的太阳还是太过暴烈,只坚持了半个时辰不到,所有人都败下阵来,跑到树荫下去喝水歇息。
第114章 终身大事()
“练得怎么样了?”李元利看着满头大汗的亲兵们问了一句,手上的动作却没有慢下来。
“大帅,今天进展大,差不多都能在一百步外上靶了!”三元兴奋地说道。现在他们用的都是人形靶,这意味着以后就能在两百步外杀伤敌人。
一百步已经有一百多米,能在这么远的距离命中目标,不管敌人用火枪还是弓箭,都只有挨打的份。
“大帅,这枪真是太好了!打得远不说,还打得准。”金彪拍了拍怀中的枪,“就是击针不扎实,最多打几十枪就得换新的,要不然就要哑火。”
“换下撞针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再说什么战斗能让你连续打上几十枪啊?”这是击针枪的通病,他不说李元利也知道,所以在设计枪的时候就在枪托处挖了一个小格子专门放替换用的击针。
众人歇了一会,又都出去练枪。直到日头不再那么猛烈之后,才开始训练战术动作,也就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如何攻击、如何自保,其中包括各种姿势的前进,各种地形的利用以及手语、相互协同等等。
这些都是李元利早就写进步兵操典里的新兵训练内容,但现在换了击针枪,可以趴在地上装填弹药,因此多了匍匐前进、射击,运动中装填弹药、射击等内容。
直到太阳西下,众人才去洗澡吃饭,然后打马回城。
刚到门口,门房老蔡就迎上来道:“帅爷,老神仙都等了您好一会了,现在还在正厅呢。”
老神仙无儿无女,现在也是住在元帅府,每天都能见上几次,现在专门在正厅等,肯定是早上那件事情。李元利一听就来了劲头,把马缰往栓柱手上一扔,三步两步就走进了正厅。
屋子里可不止老神仙一个人,太后奶奶和母亲都在,三人正在那儿说得兴高采烈,只有后面站着的润梅似乎不高兴的样子。
高夫人一见李元利进来,连忙招呼道:“元利,你尚爷爷来问你,是不是看上秀娘了?如果是的话,他就去给你保媒。”
李元利脸皮厚,再说几位都是他的长辈,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他先一一给几位长辈见过礼,这才在高夫人旁边坐了,对她说道:“奶奶,我正想找尚爷爷问下这个事情。您说医护营那个护士叫秀娘?”
老神仙呵呵笑道:“她是我徒弟蒋怀的千金,叫蒋秀娘。这小娘在医护营做事都有一年多了,元利应该认识啊,怎么连别人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平时事情多,哪里去注意这些啊?”李元利嘿嘿笑了一声,说到老神仙的徒弟蒋怀,他自然是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