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无限时空-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鬼子从正南出现的可能性更高,但不能排除鬼子从其它方向出现的可能,除了最安全的正北之外,三个人三个位置,将东西南三个方向全部监控起来,无论鬼子在哪里出现,都避不开三个人的监控。
做好准备之后,刘顺打开对讲机低声说道:“大鸟大鸟,二组就位,完毕。”
很快耳机中就传来了王队长的声音:“大鸟收到,预计敌人一小时之后赶到,注意警戒,完毕。”
“二组明白,完毕。”二班长结束通话,三人小组正式进入潜伏状态。
对进行过相关训练的刘顺和牛磊来说,潜伏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对毫无经验的何骏而言,一动不动地趴在雪地上,还要不间断地观察警戒方向,简直就是折磨!
趴在雪地上可不是件好玩的事,就算身上穿得再厚,凉气还是一个劲地从身下往上蹿,没多一会儿,整个人都冷到了骨子里。
何骏尽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免得总是关注身下的寒气,但不管他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忽略寒冷的目的。
不耐烦地时间,居然才刚过五分钟。何骏心底登时一阵哀号。
二班长耳朵里一直保持安静的耳机中,响起了一个声音:“狙击组就位!”
刘顺时间。下午一点五十二分。
一点五十五分,他又收到了机枪组就位的消息。
两点整。第一组最后一个就位,二班长的目光在附近几座小山和高地之间扫过,其他几组人就在这些地方隐藏,分散的四组人好似织出了一张无形的大网,等待着小鬼子自投罗网。
四个组的分布范围并不大,距离最远的一组和二组,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而这里也不是小区附近那种连绵起伏的山地,而是一片地形相对平缓的小平原。
之所以将埋伏地点选在这里,就是这里地势平缓——地势越平缓。对鬼子的快速行军越有利。
说穿了,王队长是在押注赌鬼子的行军路线。
何骏等人埋伏的小山包,就是个几十米高的大土包;一组的埋伏点是一片坡度不大的斜坡;狙击组埋伏在茂密的树林深处的一个土包上;机枪组的位置在二组西侧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包底部,牛磊一偏头,就能枪组所在的位置。
四个小组可以控制一平公里左右的面积,要不是吃不准鬼子的行军路线,王队长绝不会将几个小组分散开。
也是错有错着,若鬼子依旧沿着盘山道行军,埋伏起来就容易得多。一旦双方交火,倒霉的鬼子兵也会更多。
两点零四分,王队长通报小鬼子位于正南方向七公里左右,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不知道究竟停到什么地方去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何骏只趴了一小会就挺不住了,掩盖在披风下的身体每过一小会儿就要换个姿势,舒展舒展僵硬的身体。
要不是天气太冷。他觉得自己非趴地上睡着了不可,
何骏在无比煎熬之中渡过了漫长的四十多分钟。两点四十七分,二班长收到了一组发现鬼子的通报。
此时四个小组还没有人知道。鬼子改变了行军路线,不是继续沿着道路前进,而是放弃了多余的辎重,只带武器和部分给养,在地图上取直线,以最快速度急行军。
尽管走了几个小时的鬼子已经十分地疲惫,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鬼子爆发出全部的潜力,由于鬼子的突然变向和加速。
雪原上的平均积雪厚度接近三十公分,背风的位置,平均积雪厚度超过五十公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急行军,一个小时能走出两公里就算不错了,然而这些鬼子硬是走出了超过五公里的急行军速度。
王队长不得不取消了原本的袭击计划,重新选择伏击地点。
因为直升机的噪音太强,飞机不能在过于靠近鬼子的地方降落,所以四个小组进入各自的埋伏点之后,才要等这么久的时间。
一组的伏击地点距离鬼子最近,发现鬼子的时候,鬼子正好在南边一片树林里穿出来,双方的直线距离不足三公里。
一班长并未轻举妄动,而是耐心地等待,半个小时后,队列松散的鬼子兵在距离一组埋伏点八百米外经过。
鬼子的尖兵外放五百米,距一组最近的鬼子,直线距离不到三百米。
没有光学瞄准镜,就算射击八百米外的鬼子,也很难击中目标,但以一班长的枪法,击中三百米之内的鬼子几乎就是板上钉钉。
但一班长犹豫了片刻,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
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开枪,一是会提醒鬼子小心埋伏,二是最多只能打死几个鬼子尖兵,不管怎么合算。
一班长很想撤了潜伏点,绕到鬼子前面重新埋伏,但是往身后的坡上爬,八成会暴露位置,因而只能老老实实地趴在那儿干着急。
鬼子继续前进,近千鬼子生命密密麻麻的一片,渐渐脱离了一组的火力范围。
下午三点十六分,电台里出现狙击手的声音:“狙击组报告,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完毕。”
“哪种枪的有效射程?85狙还是81杠?”王队长问道。
“85狙。”狙击手回答。
“是否开火由你自行判断。”王队长回复说,“最好和其他组配合一下。”
“明白。”狙击手观察了一下鬼子的行进方向,“机枪组,情况怎么样?”
“按鬼子现在的行进方向,八成到不了我的伏击区。”毛学明遗憾地说。
狙击手一愣:“我这的射击条件也不好,如果我现在开枪,打死几个鬼子就得马上撤退。”(。。)
209 无名阻击战(为书友混蛋+3级加更)()
狙击组和一组的距离比较近,一旦鬼子大部队转到这个方向,就会远离机枪组和二组,从而跳出埋伏圈。 ∮,
二班长及时说道:“我会在合适的时间开火把鬼子吸引过来,给机枪组创造条件。”
狙击手立即说道:“明白了,我马上向你靠拢。”说罢拍了拍同伴的肩膀,两个人悄无声息地离开潜伏点,用最快的速度绕向二组所在的小山包。
此时已经被鬼子远远甩在身后的一组也离开了斜坡,在树木的掩护下悄悄吊着鬼子的尾巴。
一组的行进速度极快,虽然行进路线绕了个小圈子,但始终没让鬼子甩掉。
集体行军必须压住速度,以免掉队的人太多,小部队的行动则要机动灵活得多,速度也比集体行军更快一些。
刘顺就要到达合适的位置,悄悄地用极慢的动作从小山包顶部倒着退向反斜面,等小山包的棱线挡住鬼子的视线之后,他握了个雪团抖扔向牛磊。
雪团打在牛磊的身边,牛磊一回头,刘顺冲他打了个打开对讲机的手势。
牛磊会意地照办。
刘顺随即翻身坐在雪坡上,用斗篷兜着屁股往下滑,飞快地滑到山包东侧的山腰,用最快的速度爬到何骏身边,小心地探头眼鬼子的位置,压低声音道:“对讲机打开,等我的信号再开枪。”
说罢倒退着离开何骏,迅速爬向事先选好的战位。
何骏把风冰凉的手塞进怀里,捂热之后打开对讲机。但他没把手拿出来,而是继续揣在怀里。用胸膛的温度温暖右手。
下午三点三十一分,鬼子的大部队行至机枪组正面。鬼子主力距离机枪组约五百米,尖兵与机枪组的距离不足百米。
刘顺觉得差不多了,轻声在电台中说道:“准备射击!”
何骏的呼吸猛然间急促起来,他掏出右手塞进手套里,握住冰寒刺骨的拉机柄,用全身的力气缓缓拉开枪栓,一直拉到最后面,才慢慢地一点点放开,直到枪栓复位。
接着他把保险拔到了2的位置。即将开始的战斗令何骏毫没来由地一阵心慌,他赶紧闭上眼睛将肺里的空气匀速吐出去,直到吐无可吐,才深深地吸满一口气。
如此反复几次,心绪终于缓解了一些。
大战将近,说不紧张是骗人的,但何骏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所以他极力平息自己的紧张情绪,等待射击信号。
不仅何骏。所有人都听到了二班长的话,机枪组同一时间推子弹上膛,只等一声令下。
狙击组离鬼子还有些远,超出了81杠的有效射程。但是绝对在85狙的有效射程之内。
时不我待,狙击手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前扑卧倒在地。连呼吸都没喘匀就架起狙击步枪寻找鬼子的指挥官。
一组为了防止被鬼子发现,与鬼子的主力相距较远。一组根本不可能立即投入战斗,一班长不急不燥。指挥组员继续利用树木的掩护前进。
哪怕在战斗开始一段时间之后追上鬼子,也比在81杠射程之外乱放枪好得多。
近了,更近了,眼就要抵达刘顺的心理位置,他不禁咽了一口唾沫,轻声在电台中说道:“注意注意,敌我距离将近四百米,表尺调到四,这个表尺没打过,正常瞄准应该就可以了。”
部队打靶一般都是一百米胸环靶,新兵连的射击教员通常都说表尺一进行精确射击,表尺三瞄靶子下沿进行概略射击。
表尺一精准,一旦瞄准失误就会脱靶;表尺三粗放,不容易打出好成绩,但上靶弹数比表尺一多。
队伍里只有何骏一个人没有从军经历,刘顺的话一则是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二则是为了提醒何骏。
何骏还真没注意表尺的事情,赶紧把枪撤回来,一眼表尺上醒目的“1”字。
他赶紧把表尺扭到4,之后用记忆中最正确的据枪姿势瞄准小鬼子。
心跳不可抑制地越跳越快,何骏紧张得手心全是冷汗。
二班长的准星对正了一个鬼子,自言自语般轻声呢喃:“别打连发,尽量短点射,预备——”
有意瞄准无意击发,他按在扳机上的手指开始预压,刚刚扣紧扳机,耳边突然传来砰砰两声巨响。
刘顺愕然发现何骏居然抢在他的前面开枪,顿时勃然大怒。可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气急败坏的二班长暗骂了一句,赶紧瞄准鬼子开枪,也不管到底打不打中鬼子,就是瞄准了鬼子一枪接一枪地可劲造。
何骏也不是有意的,他实在太紧张了,以至于手指一抽就扣下了扳机,他瞄准的鬼子屁事没有,二十多米外的一个鬼子兵出门没,被何骏一枪打穿了左腹。
或许是何骏心里从来没把小鬼子当人,亦或是玩多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虽然是第一次开枪击倒真正的大活人,可他却觉得眼前的一切如此熟悉,半点也没有打死人的不适感。
何骏发现两枪打完,枪的准星已经偏离目标,干脆随便瞄准一个敌人再次开火。
这时牛磊的枪也响了,老兵的枪法只能算一般,可三发短点射的后两发子弹基本都是乱飞,有一定的几率蒙中目标。
三支81杠的短点射你方唱罢我登场,同时向四百米外的鬼子射击。
然而四百米的距离超过绝大多数战士的射击能力,连续几轮点射打完,三个人一共也没打死几个鬼子。
不过横飞的子弹作不得假,遭到袭击的小鬼子立时趴倒一大片,第一时间寻找敌人的位置。
虽然只有三支步枪在射击,可81杠是用三十发弹匣的突击步枪,而鬼子用的是拉一下打一枪的三八大盖,能连发的只有机枪,还是打五发就得停顿一下的破玩意儿,因此从鬼子指挥官到普通的鬼子兵,全部将三支81杠误认了三挺机枪。
用三挺机枪打埋伏,有这份实力的队伍可不多。(。。)
ps:开书的时候就承诺为护法“混蛋+3级”加更,但是一直以来,都因为各种原因延误,今天先补上一章。
210 无名阻击战(二)()
鬼子指挥官河野知道附近只有两支成建制的武装力量,一是以胡子为主力的义勇军,二是几年前接受易帜改编的边防军。
义勇军作战勇猛但装备很差,机枪几乎没有,而且义勇军都是散兵游勇,大白天伏击一个整编大队的可能性为零。
边防军倒是有这份儿实力,但绝大多数边防军都被压缩在锦城一线,根本不可能跑至荒山野岭来打他的伏击。
河野马上意识到这些人来自于那个神秘莫测的目标。
鬼子指挥官当机立断,当即命令一个中队的鬼子展开冲锋,剩下几个中队的鬼子在友军的掩护下向小山包射击。
打出第一枪之后,何骏脑海中一片空白,一门心思地向鬼子射击,还没打上半个梭子,数百个鬼子就趴在地上开始还击。
三八大盖的射击速度差不假,可当不住射击的鬼子数量多,几百发子弹迎面飞来,何骏分到上百颗。
零乱的子弹卟卟地打在他身前的树干上,就像几十把羊角锤一齐在树上敲,凿得树干木屑纷飞,蒙了他一头一脸,吓得他一缩脖子,再也顾不上开枪。
刚刚把脑袋低下,头顶就嗖嗖地飞过不知道多少发子弹,压得他头都抬不起来。
何骏一个翻身藏到大树后面,急促在喘着粗气,鬼子的子弹打进他身边的雪中咝咝作响,与烧红的铁条塞进雪里的声音一模一样。
若不是何骏的位置比较高,鬼子的子弹打不中大树的根部。说不定他已经被小鬼子打死了。
随着小鬼子的机枪加入战斗,开始有子弹射穿树干,子弹击中树干的声音和雨丝般纷纷扬扬的木屑令他心慌意乱。不知怎么的,居然想起了几天前牺牲的蓝志强和沙毅。
何骏脑海中的一根弦突然崩紧,猛地一轱辘离开大树,依靠山梁的掩护,以最快的速度跑向二十多米外的一丛灌木。
刘顺发现何骏这边的枪声停了,偏头一好骏飞奔的身影。顿时大怒:“何骏,你干什么!”
跌跌撞撞的何骏猛地扑倒在地,一边爬向灌木丛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打一枪。换,换一个地方!”
牛磊听到了何骏的话,马上用最快的速度跑开。
他虽然不想放弃那个来之不易的战位,但这是先列用鲜血换来的至理名言。而且机枪在战斗中必须经常更换阵地。躲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