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大家-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百八十万
七百万!
七百五十万!
七百七十万!
……
报价根本就停不下来,一个人刚喊完,下一个人就刷新了。梁山七器的名头太大,很多人都想出点钱,搏个名声。他们当中,很多人都知道,这种重器,国家不会希望大家私藏的,捐给国家,是最好的选择。
“一千万!那位先生给出一千万,各位,还有更高的吗?”拍卖师在上面吆喝着。
一千万还没保持五秒钟,就被打破了。
杨帆望过去,发现一个中年人,身穿西装、带着斯文的金边眼镜,干脆站起来,报出了一千五百万的天价。
很多人都是汗颜,还能愉快玩耍吗?有你这样报价的吗?
“一千五百万!难道梁山七器,就只值这个数?”拍卖师顾视全场。
很快,也站起来一个胖子,看起来也是一个有钱人。
“两千万!还望何少成全。”
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
得!很多人直接放弃了竞价的念头。这样的大鳄出手,他们根本没有机会。
有人马上认出这个胖子的身份,梁国土是一个房地产商,全国各地都有他的项目,铺得很开,资产接近百亿。
“梁总说笑了,这方大鼎本人也有大用,希望梁总割爱!”何少又加了五百万,完全不把钱放在眼里一样。
接下来,都是他们两个在死磕,周围的人都是围观得心惊肉跳。
最后,让何少四千五百万拿下,创造了何探的拍卖行青铜器的拍卖纪录。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对劲()
梁国土叹了口气,本来那尊梁山七器他是势在必得的。目前,他的一个大工程被卡住,就希望用一件宝物,去打通关卡。
然而,对面的那位何少看样子也是死咬不放,再竞争下去,肯定会得罪人了。他思虑了一会,最终还是放弃,看一会能不能另找他物。
“梁总,承让了。”何少对着梁国土抱拳。
他知道,如果对方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价格上肯定还能往上提的,人家的确不怎么缺钱。因此,这个情他得承下来。
梁国土苦笑:“各凭本事而已,何少不必放在心上。”
“拍卖会结束,我们喝一杯如何?”
“求之不得!”梁国土点头。
拍卖会还在继续,接下来的几件物品都没什么新意,不是特别珍贵,都是十多万、几十万成交的,让梁国土颇为失望。
“下面一件宝物非常珍贵,乾隆粉红锦地番莲碗,相信有见地的人都应该听说过它的大名。好,废话不多说,有请第八号拍卖品。”拍卖师开口道。
趁着推出宝物,大家欣赏的时间,他赶紧拧开一瓶水,喝了两三口。刚才大喊大叫,花费了不少的口水,嗓子还能支撑。
“乾隆粉红锦地番莲碗?”
“那还真是宝贝了。”
“终于来一件看得过去的。”
……
下面的人议论纷纷,看着那小心翼翼展览出来的碗,不少人已经开始围上去。
其实,他们也就上去凑凑热闹。一般来说,拍卖行的鉴定师早就严谨鉴定过,通常不会出错的,毕竟他们不是做一锤子生意,讲究信誉的,没有人会砸自己的招牌。
只见,此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外壁施浅粉红色底釉,其上再锥划蔓草及回纹。粉红釉彩之上,又以各色彩料画出缠枝番莲花,近口缘加饰一圈蓝料回纹,碗心彩画秋葵花一簇,器底以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楷款。
整件作品壁薄如纸,繁花似锦,敷彩淡雅,线条清晰,不失为乾隆官窑的代表作。
不少人乍一看,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好宝贝!”
“真漂亮呀!”
“保存得非常好,很难得。”
……
正当拍卖师准备宣布竞拍的时候,杨帆皱了皱眉,对身边的何探开口道:“这件物品先别拍。”
何探一愣,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物品有问题。”
“什么问题?赝品?”何探微微一惊,如果是这样,那就惨了。
这件物品是他们拍卖行买断的,而不是别人寄拍的,一切损失,都是由他们拍卖行承担。这件宝物,他们可是花了三百多万。
当初,他们的鉴定师都一致肯定,拿出来拍卖,起码能赚两百万。
“怎么来的?”杨帆询问道。
“有个商人,似乎是生意失败了,急钱用,所以才拿出来卖断的。”何探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
这就糟了!杨帆心里想道。
这件物品是粉彩瓷器中的经典作品,在古代皇宫,也是很珍贵的收藏品。拍卖的话,五百万以上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人三百多万放出来,还编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的确让人难以拒绝。
“是赝品?”何探胆战心惊地问道。
几百万可能不会对他造成伤筋动骨,但无端端损失了几百万,就相当于一场拍卖会白干了。
同样上去看了的胡伟等人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认真一看,又发现好像没问题,自己有点神经质了。
“有没有感觉不大对劲?”胡伟询问身边的和尚。
“有这种感觉,但又说不出来。这种感觉,嗯!会不会是……”
两人相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再认真看看。”
感谢古梦瑶的打赏!
两人再次从头到脚重新看一遍,希望找出破绽来。目前,那些这些年轻一辈的,就只有杨帆那家伙能轻易找出破绽,这让他们都十分不服气。
拍卖师十分意外,被负责人喊了下去。然后被告知,这件拍卖品暂时不拍,顿时大惊。这种情况,他工作了四五年,也还是第一次遇到。
“出了什么事?”他询问道。
“物品出了点问题,需要重新鉴定,这不是你的责任,放心吧!现场的气氛,你需要安抚好。”负责人安慰道。
这种情况,他干了那么多年,也是很少见。
刚才,他接到老板的通知,表示现在出场的拍卖品有问题,马上撤下来,他也是大惊。撤下来,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也是声誉上的损失。
不过,如果真的有问题,到时候麻烦更大,对他们拍卖行来说,几乎是灾难。
拍卖师赶紧重新入场,镇定下来开口道:“各位,不好意思!这件拍卖品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我们拍卖行决定暂时撤下来,抱歉!”
这话一出,下面的人就炸了。
“出了什么问题?”
“不会是有大人物看中,直接提货吧?”
“这样的话,拍卖行就太不地道了。”
“是呀!愚弄我们吧?”
“希望他们给一个具体的解释吧!这件宝物,我是准备参与竞拍的。这个时候撤下去,太没有规矩了。”一个大老板开口道。
他说完这话,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给上面的拍卖师施压,纷纷要求给一个适当的解释。
而胡伟他们则是更加肯定他们的猜测,两三个人更加努力检查起来,希望尽快找出破绽,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拍卖行的负责人一看这种场面,不出面不行,拍卖师镇不住场子。他连忙赔笑地走上去,姿态放得很低。
“各位来宾,这次使我们拍卖行的责任,不够严谨,给大家带来了困扰。这件物品我们拍卖行临时检查出问题,为了我们声誉,以及广大来宾的经济避免造成损失,我们决定暂时撤下来。”
其他人听后,都是目瞪口呆,这样都行?
一时间,所有人都十分好奇,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那些自认为功力不凡的人,都纷纷学习胡伟他们,认真检查那件乾隆粉红锦地番莲碗。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看了一会,还是没找到答案,有人开始急躁起来。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是呈仿()
胡伟等人的视线都离不开这件乾隆粉红锦地番莲碗,直觉告诉他们,这件物品有些猫腻,但认真一找,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乾隆官窑善于制作繁密的瓷绘,如“粉彩花卉瓶”已极致地表现出琳琅满目的花朵。相较于“粉彩花卉瓶”。
此件作品似乎更为考究,浅粉红底釉远看似一层薄的素色底釉,近观才发现釉面已先以针状工具逐次剔除底釉,营造出锦地纹。再于织锦的底纹上彩画各种花卉,表现出锦上添花的多层次装饰风格。
“妈的!看来,我们道行还不够呀!”胡伟揉了揉有点发痛的眼睛。
“阿弥陀佛!小僧还得继续修行。”戒贪和尚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罗老则是碰了碰杨帆:“小帆,你怎么看?”
杨帆这个时候也跟胡伟他们凑在了一堆,见他们那么认真,刚才一直没有开口。物品是赝品,这一点毋庸置疑了。不过,这件物品很特殊,正是现在贾老他们努力想要揪出来的呈仿。
“是呈仿吗?”胡伟询问道。
杨帆点点头:“你们换一个角度看,就能突破这道坎了。”
他没准备马上揭穿,而是希望胡伟他们自己看出破绽来,寻求突破自己。
“换角度?”戒贪和尚他们都是微微疑惑一下,暗想:怎么个还法?
“按照你们的思维,肯定是在花纹上面下功夫,努力找出呈仿留下的破绽,是吧?”杨帆对大家说道。
周围的人听了,均是下意识点点头。
“是呀!”
“通常都是这个做法。”
杨帆摇摇头:“那就得转换你们寻找破绽的角度,将视线扩大。人家作为造假大师,肯定不是傻瓜,每次都将破绽落在那些地方的。”
说起来,这个碗人家留下了两个破绽,非常高明,非常了不起,杨帆看了也是敬佩万分,天才呀!
胡伟等人若有所思,戒贪和尚眼睛闪烁。
看到大家那么高的兴致,何探也就吩咐,先暂停十多二十分钟。
“没事!现在那些人不搞清楚情况,肯定没心情竞拍的,还是等等好。”总负责人开口道。
胡伟下意识将那个碗拿上手,不得不说,杨帆说得很有道理。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能够不留痕迹留下破绽的,也就只有那些花纹了。只有在那些地方做文章,大家才难以查找。
忽然,他留意到碗底的落款,器底以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楷款。
胡伟眼神飘然,突然发现自己眼前就只剩下那四个字,眼睛一花,竟然发现模糊的呈字。他一惊,目光凝聚,却发现那个呈字消失了。
“奇怪!真他娘的奇怪了。”
杨帆看他这种表情,就知道他捉到窍门了。
“怎么啦?”罗老等人询问道。
胡伟没有回答,而是尝试重新恢复刚才的状态,眼里就只剩下那四个字,然后将视线微微模糊一下,他又看到了那个呈字。
胡伟非常兴奋:“哈哈!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原来这样,那老小子真是太高明了。”
他口中的老小子,自然指的是姓呈的造假大师。
戒贪和尚的脸就黑了下来,看样子,这家伙已经把握了辨认呈仿的其中一个要领,让他有点心急了。
“阿弥陀佛!轮到小僧看看了。”说完,就不顾其他人的感受,直接拿到手上。
刚才他也注意到,这家伙盯着那几个字看,问题应该就是出现在哪儿了。
“心一定要静,将视线里面其他无关要紧的东西全部过滤。”杨帆在一边指引。
其他人听了,头皮发麻,这是什么境界?反正他们做不到,将外界无关要紧的因素全部透明化,要集中到这程度,难怪能辨认呈仿的人会那么少。
罗老苦笑:“老咯!很难做到这个程度。”
“是呀!要眼力只剩下那几个字漂浮在空中一样,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其他人也是摇摇头,看向杨帆多了几分敬畏。
“佛祖他大爷的!原来是这样。”戒贪和尚很快也发现了问题,表现得很是激动。
其他人无语,佛门出了你这么一个败类,真是佛门不幸呀!佛祖他大爷是谁?
“怎么样?指导一下大家呗!”其他人纷纷恳求道。
戒贪和尚晃了晃他那个光头:“简单来说,就是将那几个字模糊化,笔画就会在脑海中重组,破绽就出来了。高!真是高呀!难怪老光头总说要自己去体会才能真正辨认呈仿。”
杨帆等人又是翻白眼,刚才不敬佛,现在连自己师傅都喊老光头的家伙,真的是个和尚吗?
其他人失望地摇摇头,这样看来,不是谁都能看出来的。
可惜了这么一件粉彩呀!粉彩瓷器是景德镇传统的优良产品。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
这种瓷器让人一看,那就是养眼,让人不由自主喜欢上。因此,在古代就非常珍贵。
“其实,还有一个很简单的破绽。”杨帆笑道。
其他人微微一愣,连忙请教:“敢问怎么看?”
“这个破绽原本以为很高明,但其实很愚蠢。”杨帆开口道。
“哦?怎么看?”罗老急切地问道。
这回,连胡伟他们也是竖起耳朵,目光注视过来。
杨帆让人给他准备一个灯,或者电筒也行。在大家注视下,将整个碗倒扣在那灯上面。灯光在碗里面透出来,整个碗就跟灯罩一样。
这时候,大家就看到一个暗影在洁白的瓷壁上,正是一个呈字。
在场的全都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都知道,要做到这种程度,需要多么高超的手艺。
“我的老天!那姓呈的也太牛逼了吧?”一个中年人惊叹道。
就是胡伟他们也是目瞪口呆,这种手艺,将印记藏在瓷胎里面,需要光线投射出来才能发现,绝对是一个神奇的手段。
“妈的!”胡伟重重地呼了口气。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拍卖进行时()
见大家都是感到不可思议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