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拣宝大家 >

第6章

拣宝大家-第6章

小说: 拣宝大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以后会后悔的,错过我这件宝贝。”

    “哈哈!我就猜到会碰壁。”熊哥笑道。

    求收藏、推荐票!

    那家伙的人品到不能说坏,但赌性已经深入骨髓,而且霉气很重,大家都下意识远离,省得自己被污染一样。

    纪纲没注意脚下,一不小心就扑街。

    其他人不忍目睹,果然是霉神上身的人物,东西没看就让人赶%,。出来不说,还在人家门口扑街,这得多丢脸呀!

    那本书立即甩到杨帆的旁边,出于好心,杨帆帮忙捡起来。

    然而,杨帆目光落在那本书之后,当即发起呆来。他怎都没想到,这本书还真是古董,还有点来头。

    “兄弟,看中我这本宝贝了吧?我敢赌,这一定是宝贝。”

    果然是赌性成痴的人,开口闭口就是赌。熊哥对这人也是醉了。

    “别听他胡扯,他家有什么传家宝?”熊哥不希望杨帆上当,当场提醒,也不怕得罪纪纲那赌鬼。

    纪纲顿时急红了脖子:“我敢打赌,你敢不敢赌?”

    熊哥见那家伙满口都是赌,也有点头皮发麻,有种一巴掌拍死他的冲动:“赌个屁,他妈的!老子又不是你,再在我面前提一个赌字,老子弄死你。”

    纪纲虽然也怕拳头,但关系到自己的赌资,那丝畏惧也就抛在脑后,不再搭讪熊哥,转向杨帆。

    “兄弟,这真是我家的宝贝,我用人品赌。”

    其他人狂翻白眼,暗道:你还有什么人品可言?

    见杨帆有些迟疑跟危难,他连忙加把劲:“我急钱用,便宜一点给你好了。”

    “多少钱?”杨帆终于说了一句。

    “一万。”

    见杨帆毫不犹豫把书送回来,纪纲简直把那本书当成烫手山芋,猛摆手,不想拿回来。

    “五千,五千就好了。”

    “五千?那好吧!”杨帆不像某些奸商,能将价格压低就使劲压,他觉得差不多就好了。

    熊哥都还没反应过来,交易就这么完成,也不再说什么。

    《阅微草堂笔记》就是杨帆手中那本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

    作者名气很大,就是清朝有着铜牙铁嘴的纪晓岚。

    纪晓岚具有幽默感,他跟乾隆帝君臣之间流传许多轶事。

    他私下皆称乾隆帝为“老头子”,后事发,他竟能硬拗成““老”乃长寿之意,万岁长寿为“老”也;“头”为万物之首,天下的元首即“头”矣;“子”乃圣人之称,孔子、孟子均称“子”焉。万岁、元首、圣人连在一起,则是“老头子”!

    杨帆记得古书上记载,纪晓岚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家。

    总体而言,他的一生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银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而且风流倜傥,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

    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可见纪晓岚并没有那么完美。

    这个人在对联上的造诣,古今都是很有名的。

    杨帆读书的时候还看过他的灯谜: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狗狸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

    这本书就是真迹,五千块算是捡个大便宜。

    杨帆如今口袋也是紧缺钱,于是,就急着把这本书转手出去。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回到罗老的古玩店。

    罗老见这家伙又搞到一件宝贝,有点傻眼了。

    “纪晓岚的真迹?拿来看看。”

    他翻开书本,看了十多分钟,终于确定,此为真迹,心中感叹:这年轻人很厉害呀!得知这本书如何得来,对杨帆的运气更是没法说。

    “十五万,你看如何?”

    杨帆点点头,很中肯的价格,毕竟人家也要赚钱的呀!

    “嗯!年轻人就是爽快。”

    十五万数目有点大,也就没有用现金交易。等杨帆离开后,消息不翼而飞,传遍整条古玩街。

    唐大川真的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虽然他身家几百万,但也不能不将十多万不放在眼里呀!

    “狗屎运,又被那小子撞了狗屎运!”王健开口道,但怎么听,语气都是酸味十足。

    几千块他可以不在乎,但以万做单位的,他不眼红没有道理。

    熊哥等人更加震撼,几乎可以肯定,那个不可貌相的家伙真有几分本领。他的铁胆还好说,不是很贵重,十多万呀!他得在这风吹日晒多久才能赚到这个数目?

    “真没想到呀!”

    “哈哈!这下唐公鸡哭瞎眼了吧!”其他人幸灾乐祸。

    。。。

    。。。

    <;div>;

    <;/br>;

第十三章 古墨(求收藏、推荐)() 
路上,杨帆又给小茜转了一万,让她放心用,表示自己现在赚了不少钱。对这个不是亲生的妹妹,杨帆没有太多隐瞒,当然,明目符的事情略过,那事情是谁都不能告诉的。

    “好啦!咱以后都不会穷的。在学校好好学习,下个星期你生日,我到你学校接你。”杨帆交代道。

    两人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相距不远,坐车就一个钟头左右。以往周末,那丫头会经常回来。

    回到家中,草草吃了点东西,一阵困意袭来,杨帆只好无奈地大白天睡觉。他发现,现在睡觉的时间用了一大半,使得他不敢过分消耗精神力。也不知道以后的情况会不会好转,人生一半多的时间用来睡觉,那还有什么意思?

    没有意外,他又做了同样的一个梦,梦里面非常单调无聊,雷打不动地修行。

    一觉醒来,已经是次日。这天,他没有出去,而是呆在家里看书。以前,他就没少跑书店,感觉有意思都抱了回来,反正这些都是旧书,不值钱。用店老板的话来说,都是论斤称的。

    他挺享受这种充电的感觉,觉得日子过得充实,受益良多。

    另外,他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出门远行,走出这个从未离开的登丰市。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出去走,始终会缺少点什么。

    用那些时髦的话来讲,青春是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傍晚时分,他便一个人到附近树木公园散散步,看看那些老头老太太耍剑、跳舞、下棋,也是一种享受。就这么平平淡淡又过了一天。

    齐老爷子的寿宴日,现场来了不少人,几乎都是有钱有势有身份的人。半山别墅周围,全都是名车。

    老爷子本不想大操大办的,但七十大寿,向来都是中国人很重视的,儿女都统一了意见,搞隆重一点,给所有沾上一点人脉关系的人送了帖子。

    杨帆那一身行当,呆在现场有点引人注目,怎么看都很难融入这个场合。要不是他身边跟着齐老爷子的外孙,恐怕都有人要将其赶走。

    大家也是摸准了齐老爷子的爱好,很多人献上各种古玩。

    当然,齐家没有乱收,尽管没人会说什么,但落下话柄终归不好。他们就收取一些亲朋好友的心意,其他的一律过个场子就原原本本敬回去。

    齐老爷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孙子,一个孙女。独女就是周文滔的母亲,很得宠,连带周文滔兄弟在齐家都很受宠。

    大孙子齐向东,长得非常刚阳,几年前就进入军队,目前混得还不错。

    接着就是齐向北,跟着他老子从政,现在担任本市书记办公室的重要职位,很有潜力,以后前途无量。

    最小的齐向南,跟周文滔一样,都是做生意。不过,他在南方开公司,还是高科技产业,资产更不是周文滔这种小打小闹的。

    齐念慈是二姐,在医院工作。她在家中的说话权很重,尤其是周文滔这一辈,就是齐向东这个老大哥,也不敢违逆这个小妹的话语。

    “大哥,老杨,我们过去吧!”周文滔开口道。

    他大哥周文略也是政府公职人员,为人爽直戴着副金丝框眼镜,有点海归精英的味道。

    “哈哈!小帆没紧张吧?这种场合,经历多了就没事。”周文略拍了拍杨帆的肩膀说道。这两天,他就从弟弟口中得知杨帆这个人,颇为欣赏的。

    杨帆看着周围的一切,有种被周文滔坑了的感觉。今天过来,自己好像被大师兄附身一样,遭围观了。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大表哥齐向东,二表哥齐向北,这是三表哥,齐向南,玩高科技的,可怜我就是最小的一个。”

    周文滔介绍了那些老表之后,又反过来介绍:“这是我好兄弟杨帆,表哥你们以后多多关照。”

    今天拉杨帆过来,就是给他凝聚一点人脉,以后行走社会方便一些。

    “能让你小子称兄道弟,不简单呀!杨帆是吧?我们就叫你小帆好了。以后,哥几个多多交流才是。”齐向东一如军中的风格,豪爽好客,很容易博得别人好感。

    “当然不简单啦!晚一点你们就知道。这次外公的寿礼,保证他最喜欢就是我那份。”周文滔也不禁得意起来。

    “你小子先别吹牛,咱们拭目以待吧!”没有人会那么快认输的。

    随后,周文滔等人又拉杨帆去认识了些人,几乎都是年轻人,一个圈子混的公子哥。杨帆的名字慢慢在上流圈子流传,现场甚至有放下身段,前来交朋友的人。

    齐老爷子出现在大家面前,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宴会就开始了。大家一句恭维得比一句好听。

    吃饱喝足之后,来宾们逐渐散去,只剩下一些关系很近的亲戚、老友,世交。

    大家开始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希望博取寿星公一笑,那么今天就荣幸了。

    轮到齐向东这孙辈,老爷子脸上的笑意更浓。杨帆看得出,这个老人真的很喜欢古玩。每一件宝贝,无论贵贱,都很重视几乎都能说出那些古玩的历史内涵来,显得非常渊博。

    齐向东敬上一幅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幅字是他求军区司令给他写的墨宝,并不算古董,但老爷子也没有失望,反而鼓励这个孙子,好好在军队里面历练。

    齐向北献上两块宝墨,那是两块明朝的古御墨,也就是明朝皇帝用的墨,自然非同凡响,令齐老爷子喜意更浓。

    墨锭属于文房四宝之一,近年来,随着收藏门类的增多,曾是文人墨客必备品的墨锭,也被不少藏家关注,尤其是稀少的明、清老墨,收藏价值正连年升温。

    “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这是古墨收藏圈子里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历来书画艺术大师对墨锭的要求都很高,如国画大师黄宾虹对墨更是达到近乎苛刻的地步。

    “好,小北有心了。这两块宝墨,花了不少功夫吧?”老爷子笑道。

    齐向北连忙摇头:“也没有花多少钱。”

    不过,他的确动用了不少人脉,在很多地方收罗。两块古墨,足足花了他一个多月准备。

    。。。

    。。。

    <;div>;

    <;/br>;

第十四章 震惊(求收藏推荐)() 
杨帆看着那两块古墨,还散发着特有的墨香,第一次升起收藏的**。他觉得,以后也找几块,一半收藏,一半用来浪费。

    墨不仅实用,而且也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杨帆记得,它的历史久远,且各种墨品繁多,大致可按照制墨的原料划分为松烟墨、桐烟墨、漆烟墨、油烟墨等。古代制墨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主要工序有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等。

    从2007年在中国嘉德秋拍‘文房四宝’专场,乾隆御墨创下44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古墨等文房用品的收藏价值开始显现,也备受收藏家的青睐。

    目前,古墨极品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即使一些店铺里有藏货,一般也不愿意轻易出手。在拍卖市场上,古墨珍品也非常少见,一旦有此类珍品出现,竞拍者会激烈竞价,最后的成交价格十分惊人。

    齐老爷子将鼻子靠近一闻,笑道:“明朝御墨,很少见了。”

    因古墨难以保存,唐宋墨已很难见到,明墨传世的也极其稀少,价格惊人。

    另外,名家和名人制作的墨身价不凡。唐朝时祖敏、奚超、奚廷珪等8→,。著名制墨匠人,明代皖南歙。县的罗小华、程君房,明末清初的汪鸿渐、叶玄卿、程公瑜以及被誉为晚清四大制墨名家的曹素功和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这些公认名家所制的墨,目前的价格基本在百万元以上。

    而二孙子给他准备这两块,更是极品,有时候可不是钱就能解决的,所以他才说有心了。

    “爷爷,你喜欢就好。”齐向北见老爷子那么独钟,顿时感觉这个月来的麻烦都是值得的。他的那些父辈都是露出满意的神色。

    看见这情形,周文滔难免有点紧张,对自己那件宝贝信心已经没那么足了。

    齐向南送了一座珊瑚,是天然形成的红珊瑚,好像几座陡峭的石山,上面有一些植株,没有经过一点的人工雕琢,非常难得。

    “嗯!不错!”齐老爷子点点头。

    大家都看得出,老爷子最喜欢就是那两块古墨了。

    “你两个先上。”齐念慈有点霸道地指挥周文滔两兄弟,她的性格似乎跟名字不是很搭。按照周文滔的话来说,怎么看都没有仁慈的味道。

    其他人看了,也是苦笑无语。

    周文略送了一个笔洗,瓷做的,算是个不错的宝贝。

    笔洗是用陶瓷、石头等制成的洗涮笔的器皿。它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成水洗笔的器皿,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