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大家-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都没想到,在登丰市能遇到跟他一比的同辈。
“看出来了吧?”
杨帆点点头:“你这两天捡的?”
“嘿嘿!他娘亲的!要不是老子眼尖,可能就错过了。前天你去了朝阳市,我从一个二道贩子手中弄来的,虽然花了十多万,但绝对算大漏。”
另外,这件物品是盗墓贼刚弄出来不久的,有点麻烦,当然他不在乎。
这是一块极品白玉,玉牌一面浮雕着一头五爪玉龙,另一面则是刻画着非常奇怪的花纹,或者说纹路,杨帆跟胡伟都看不懂。
杨帆回忆起刚才这块玉牌传给他的映像,那位雕琢这块玉牌的中年人,完成玉牌雕琢的瞬间,有纹路的玉面如同显示器一样,忽然显示出一头威武的玉龙。这令杨帆非常吃惊,难道宗师的巅峰之作都会如此神奇?
“想什么?”
杨帆晃了晃头:“这宝贝给我把玩一阵。”
“行,你拿着吧!”胡伟也没不让人碰。
杨帆则是想要弄明白,那虚龙映像是怎么回事,不搞清楚,他觉得以后都会惦记。那一幕,委实太过诡异。
“嗯?小帆你在这?”
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杨帆抬头,就看到齐老他们。
齐老走进,就发现杨帆身边的胡伟,顿时一惊,一个个都急刹车一样停住脚步,放佛杨帆身边待着一头恶狗。
他们均是心生疑惑,杨帆什么时候跟那瘟神混在一起了?
杨帆刚要开口,那几个老头急忙说道:“我们还有点事,回头再聚一聚。”
“是呀,是呀!老朋友在那边,过去打声招呼。”
“那老家伙上次答应我点东西,得过去问问。”
……
说完,也不管杨帆什么反应,那些老头全都跑得干干净净。
杨帆嘴巴张了张,他还想让齐老他们看看这件玉牌呢!但谁知他们目光落在胡伟身上就脸色大变。杨帆看了眼旁边的胡伟:“他们好像很怕你呀!”
胡伟撇了撇嘴:“哪能,我跟那些老鬼不是很熟。”
杨帆翻了翻白眼,暗道:信你才有鬼!
说实在,挺郁闷的,写了两个星期,投票的几乎都是老朋友,也跟不上,寄出去的合约也没有动静,没什么动力码字!再坚持一段时间,希望情况会好转。如果读者、编辑等都不大看好,那到时候只能忍疼切了。
。。。
<;div>;
<;/br>;
第二十六章 子冈玉()
参加鉴赏会的同道中人非常多,一半以上还是省外慕名而来的。因为跟在胡伟身边,那家伙人员似乎不大好,既然没有一个人凑过来聊天的。
之前,齐老他们找杨帆,就是想要介绍一些前辈给他认识,毕竟多结识些行内的前辈,以后的路好走一些。
当然,现在杨帆也没有心情去跟那些前辈打交道,一心扑在那块玉牌上面。
“别看了,陆子冈的作品,存世很少。不过,这件龙雕玉牌,我也没听说过,可能不是什么大作,人家闲来无事的作品,也就不为人知。”胡伟开口道。
尽管不是成名之作,但陆子冈的手笔,放在古代同样是宝物,何况今天?而且,看那玉牌的雕琢,刀工明显已经非常成熟,应该是陆子冈登峰宗师之后的作品,那就更加珍贵了。
他说这话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周围的人都能听见。
本来还瘟神一样躲避胡伟的人,听到这话,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眼睛放光地盯着杨帆手中的玉牌。
“哈哈!原来是胡少呀!什么时候到的?”一个老人家爽朗地笑道。
“胡少来了也不喊一声,老朽也好尽尽地主之谊呀!”
“去!去!少来拉交情,我在京城还跟胡少喝了两杯来的,都老朋友了。”
晕!
喝两杯茶就是老朋友?那么老朋友也太不值钱了吧?
胡伟嘴角抽了抽,暗道:感情刚才你们都当我透明。话说,我都来那么久了,也没见你们那么热情过。典型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别以为他不知道,他妈的一个个都是冲着他的玉牌来的。
我去!
杨帆瞠目结舌,原来这家伙那么多人认识的呀!看不出来呀!还胡少,怎么看这家伙都不像是大家族出来的啊!
他倒是很想知道,有那个大家族教出这么一个满口脏言的家伙。
“别套近乎,事先声明,看看无所谓,但转让没门。”胡伟干脆利落地说道。
转让?开什么玩笑?
陆子冈可是琢玉技艺相当全面的一把好手,起凸阳纹、镂空透雕、阴线刻划皆尽其妙,尤其擅长平面减地之技法,能时之表现出类似浅浮雕的艺术效果。
他可是明朝最为著名的玉雕宗师,在当时就为达官贵人所追求,十分名贵,当时苏州还将“子冈玉”与同时代唐伯虎的仕女画相提并论。
胡伟很清楚,明代的手工业管理非常严格,有着森严的等级划分,即使是在“巨匠制度”已遭废黜的明末仍有遗风相袭。在这种情况下,从事卑微琢玉的工匠陆子冈,能够被文人雅士视为上宾,他高超绝伦、巧夺天工的琢玉技艺可见一斑。
陆子冈是用什么工具把玉器雕刻得如此纤巧,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其他人听了,均是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换成他们,也是这种做法,何况这小子还不缺钱,最讨厌就是这种人了。
“呵呵!胡少什么话呢?你的宝贝,我们哪敢觊觎?”一个中年人讪讪一笑。
大家将目光集中在那块玉牌上,杨帆识趣地交出去。他基本上搞清楚这块玉牌,如果没猜错,应该有十二块这样的宝贝,是一套十二生肖圣玉牌。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更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古玩界的泰山北斗,连吊儿郎当的胡伟也端正态度起来。
“原来是你小子,我说怎么气氛不怎么对劲,什么时候溜到登丰市的?你老师可是被气得不轻,回去有你好受的。”贾庆丰乐了。
他是中国古玩界的泰山之一,也是本省古玩的灵魂人物。
接着,也看想那块古玉,白玉的一面,一头玉龙犹如活生生的一样,至少给人这样的感觉。又好似看到巨龙在云层翻腾,在场的人,都干感受到一股磅礴的气势。这就是宗师的手笔,真正做到神似。
他在玉牌的底部,找到“子岗”两个字,结合其他的因素,可以肯定,这是陆子冈的巅峰之作。
贾庆丰看过十多件陆子冈的作品,他所制玉雕作品,多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并形成空、飘、细的艺术特点。
空,就是虚实相称,疏密得益,使人不觉繁琐而有空灵之感;飘,就是造作生动,线条流畅,使人不觉呆滞而有飘逸之感;细,就是琢磨工细,设计精巧,使人不觉粗犷而有巧夺天工之感。
“贾老,你怎么看?”其他人询问道。
贾老微微点头:“是陆子冈的作品,雕琢手法已经非常成熟,在我见过他的作品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这件作品似乎没有记录,反正我没有见过。”他皱眉道。
一件古董,其背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吸引人的一个主要因素。每一件古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为其增值不少。
见其他人都是一脸疑惑,贾庆丰又笑道:“也不必伤脑筋,惊世之作何其之多,谁都说不清楚,有那么一些不为所知的,也不足为奇。”
“真是可惜呀!这位宗师英年早逝,遗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一个老者满脸遗憾。
传说陆子冈有一次在为皇帝制作一件玉雕后,将名字刻在了龙头的纹路上,因而触怒了皇帝,不幸被杀。
陆子冈英年早逝,没有后代,一身绝技随之湮灭。所以传世的子冈玉才稀少无比,后世虽有赝品无数,但经鉴定确实出自他手的子冈玉,不是被摆在博物馆中,就是被藏在私家里,都是有数的几十件而已。
能私人拥有一件,而且还是其巅峰之作,那是很幸运的事情。
因此,大家对这件宝贝都非常眼热,很想占为己有。就连身为古玩泰山的贾老也不例外,心想着怎么弄到手。
就在这时,杨帆插上一句:“这是圣龙玉牌。”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猛地转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杨帆。
“你知道这宝贝的来历?”胡伟表现得最为着急。
“小伙子,知道的话不妨让大家长长见识。”贾老也惊疑道。他看杨帆年纪不大,搞不清楚这人到底有几斤几两。
。。。
<;div>;
<;/br>;
第二十七章 玉魂出窍()
“前辈,您言重了。”杨帆先对贾庆丰礼貌性地说道。
尽管直到得到这块圣龙玉牌的可能性不大,但杨帆还是努力一句。毕竟,这样的宝物不是那么容易遇见的。
“真没有转手的可能?我可是也有点好东西的。”然后,他对胡伟开口道。
胡伟脸都黑了下来:“转个屁手呀!”
至于杨帆说的好东西,谁没有几件?但你既然敢提出来,说明没有他这件珍贵,那就不好意思了。
“赶紧说说来历吧!”
杨帆叹了口气:“陆子冈曾经秘密雕刻出一套十二生肖圣玉牌,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块就是其中的圣龙玉牌。”
他跟大家解释,自己也是从一本古籍上面发现这个信息。而那本古籍正是陆子冈的一位好朋友所作,因此,应该这消息不会假。
其他人也不多怀疑,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典籍无数,就连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也不敢保证将这段历史完完整整记录下来,何况个人?他们没有见过也不足为奇。
陆子冈是明末最为著名的琢玉巨匠,什么起凸阳纹啊,镂空透雕啊,阴线刻划都是登峰造极的手段,尤其他还能刻出浅浮雕的效果。
“不必怀疑那么多,这件肯定是陆子冈的作品就是了。”有老人开口道,他不是一个纠结的人。
其他人点点头,尽管在一个后辈面前丢脸,但能见识一件未知的宝物,也是一种幸事。
“真是太可惜了。照这么说,还有十一件玉牌失传,也不知道何时何月能汇集在一起。据说,陆子冈还有一件玉壶,但均不见踪迹。”另一个老头开口道。
他的作品都有刻款,只是刻的部位十分讲究,多在器底盖里等不明显处。相传明神宗曾命他雕一把玉壶,严令他不准在壶上落款,陆子冈则运用仅凭手感的内刻功夫,巧妙地把名字落在了玉壶嘴的里面。
杨帆伸手去将玉牌夺过来。
胡伟一阵紧张,连忙问道:“你要干嘛?”
“根据记载,十二生肖圣玉牌有一个神奇之处,我只是想要验证一下。”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是眼睛一亮,即使是贾老也不例外。宝贝他见了很多,但如此顶级的宝物,还有神异之处,自然也想见识见识。
“哦!你请你请!”胡伟顿时客气起来。
这股热情,杨帆还真有点毛骨悚然。
杨帆双手捂住玉牌,然后洗手一样来回搓动,一直坚持了二十多次。
在大家的关注下,他松开手,所有人都是瞪大眼睛,包括杨帆在内。
只见那满是细致花纹的一面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头虚幻的龙影在上面游动,半响,那虚幻的影子才散去。这虽然不是很清晰,但足以让这群老头子傻眼。
齐老擦了擦眼睛:“刚才我没眼花吧?”
“可能是我眼花了。”孔老同样还没反应过来。
“老杨,老杨!这是怎么回事?”
胡伟反应过来,马上缠住杨帆,想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还等杨帆开口,贾老就感叹:“不愧是宗师出品呀!这才算得上真正的宗师之作。”
他是见多识广的人,这种情况,并不是头一回看到,但绝对不多见。可以说,踏入宗师门槛,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总的来说,只有将一件作品的灵魂做出来,才是宗师的标志。就好像这件玉牌,会出现如此神奇的一幕,才标志着它是宗师之作。
“贾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询问道。
“这是玉魂!”
听到贾老简单的解释,胡伟脑子瞬间空白,只剩下玉魂两个字。这他老师跟他说过,但以前一直不相信,因为从未见过一件死物还会有灵魂。宗师的作品,他不是没有见过,故宫就有。
“这叫玉魂出窍。玉本身就含有能量,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吧?”杨帆开口道。
大家都下意识点点头,从古至今,玉就被誉为天地精华所化,并不是简简单单虚构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存在,只是能量大家看不到。
“尤其是好玉,但能量通常无踪可寻,无形无色无味。而宗师,他们却能将这股能量体现出来。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些花纹,就是一个关键,这还关乎雕刻的力道、技术等等。当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白玉体内的能量就能通过某个形式体现出来。”
听了杨帆的解说,就是贾老也忍不住沉思起来。
这种观点听起来很匪夷所思,但有根有据,刚才一幕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其实都是杨帆从玉牌的历史中找到的,也是陆子冈雕琢出这块玉牌之后,对他好友所说的,也是对宗师的一种理解。
“你看的那本书还在吗?”贾老有种冲动跟**。
杨帆摇摇头:“我都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不过,可以肯定在登丰市之内。”
这时候,罗老也配合地帮忙解释,这孩子以前是他们古玩街最热衷看书的人,街上摆出来的,几乎都被他翻过。
也正是这样,那些地摊的摊主看到杨帆,都不是很乐意。这家伙老是跑来看免费书,从不掏钱。
“你想想,会不会是在小唐的店里看到的。”罗老开口道。
杨帆还是摇头:“不知道,这三四年看的书有点乱。”
贾老听了,对杨帆这个年轻人非常欣赏,自学成才,如果有个前辈指导,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