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超级月球基地 >

第50章

超级月球基地-第50章

小说: 超级月球基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省听他说六分仪,嘴角无奈的翘了起来。

    “我就是给你找来个那玩意,你知道怎么用么?”说完看了看聂鹏一脸蒙逼的样子,就知道这家伙纯粹是异想天开。

    “先不说你每次用六分仪之前,需要把Hoverbike停下来了。就说六分仪测纬度的公式和查阅天体赤道坐标的步骤,就能麻烦死你。”将Hoverbike的油箱盖拧紧,苏省又开始检查螺旋桨和电机。

    “何况就算是测量出来,实话告诉你,精度不会高到哪里去。比起我做的这套天象观测仪,差远了。你还是安安心心的比着地球的方向开吧,半个小时回来一趟,连检查带休息,用不了几次就找到了。”

    听他这么说,聂鹏也觉得有道理,毕竟掌握一门观测手段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在听到还需要查阅具体数据的时候,就更是觉得头痛了。

    所以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依靠苏省之前教他的办法,将地球当做参照物,等到什么时候地球离开他视界右上角的天空了,距离嫦娥三号也就不远了。

    “哎,你都这么说了,那就闷着头开吧,那里程表你能给我装一个不,至少让我知道开了多远吧。”聂鹏还是有些不死心,退而求其次的问到。

    “里程表?也行,不算很难,找块多普勒测速仪改改就OK,这样吧,你再估摸着开一段,三四十分钟就行,等着回来我给你装上。”苏省琢磨了一下,很快给出答案。

    听到这话,聂鹏也不矫情了,索性抓起头盔,在佳颖的帮助下又披上了他的防尘服,传回了月球。

    第二次行驶的感觉自然就没有了之前的新奇,但是由于之前的经验,聂鹏索性上来就将车速提高到了最大,按照苏省的建议硬生生的冲了40分钟,才找了块比较大的月岩停了下来。

    虽说岩石并不怎么平整,但是比起上次降落时候弄的一身土来说,已经好了太多了。

    又一次回到实验室,发现屋子里三个人都到齐了,正在看他之前录制的天象记录系统的视频投影。

    “聂鹏回来了?”狄哲霄看着连人带车一起出现的聂鹏,走过来将他从车上搀下来,经历过几次地月重力转换的他深切的知道这滋味不好受。

    “快给我来瓶水。”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

    这边有狄爸爸和佳颖的照顾,自然不需要苏省在帮着做什么,他径直拆下这一次的记录模块,转而去了工程部导数据。不一会提着一箱东西回来了。

    “这次偏离的方向有些远,”他开门见山的指着新打印出来的路径说“可能是地球的位置变了之后,靠视力定位有些不准了。”

    聂鹏点点头答道:“是,不像之前那样一鼓作气的瞄准地球的方向开那么简单了,刚才后半段的时候,地球就处在头顶的位置,开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方向感了。”

    “恩,刚才我们研究过录像了,发现这个问题了,想了个解决办法,但是你现在偏理了路径之后,我们需要重新校准一下,你得等一会了。”苏省将新录制的视频连接在屏幕上,一边播放,一边将调整之后的时速盘装在Hoverbike上。

    “什么解决办法?”聂鹏问。

    “星座定位,”狄哲霄接话,“刚刚看录像的时候,我们发觉地球的参照价值远不如星座的大,”

    “意思是,让我根据星座的位置来判断么?”聂鹏忽然觉得这个点子不错,至少在刚才骑行的过程中他就已经模糊的感觉到了。

    “是,这天象记录仪的原理也是根据星座位置来设计的,只不过精度非常高,我们原以为肉眼观测不到,不过看了录像之后,觉得问题不大。”

    “行,正好我也休息一会,喝口水”聂鹏听到有新办法,自然松了一口气,否则茫茫月面让他找到一辆不比婴儿车大多少的玉兔号月球车,无异于大海捞针。

    说起玉兔号,不得不说一下它的外形:整部月球车是一个长方形的盒状物,长1米5,宽1米,高1米,周身金光闪闪,耀眼夺目。目的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支持和保护月球车的腹中“秘器”——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它的肩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

    整体看上去,有些像是微缩版的货车车厢。

    聂鹏从记忆中梳理了一遍玉兔的外形,刚想着要不要先找到嫦娥三号再做扩大化搜索时,就被苏省打断了。

    “装好了,这下能看出时速和里程了。”

    (本章完)

第100章 搬家() 
带着众人来到月球,聂鹏指着眼前四只脚支撑着,正直立在地面上的着陆器说:

    “就是这家伙,38万公里远的地方飞来的。”

    话音还没落下,苏省就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去,只不过跑了没多远,身上的距离报警器就响了起来,将他吓得一个激灵,立刻刹住。

    “至于这么着急么?又飞不了。”聂鹏三人走过去,调侃着说。

    “你是不着急啊,这玩意儿我早就惦记上了,就从视频里见到过,现在找不容易能摸摸看了,能不激动么,赶紧的别墨迹了。”苏省不耐的催促道。

    听着苏省的牢骚,聂鹏浑不在意的笑笑,继续按照原速走过去,绕着着陆器转了起来。

    苏省则不像他那么沉得住气,早已经蹲在着陆器跟前看了起来,那一层如同金箔似的外皮将阳光反射到他脸上,刺的双眼都睁不开。

    “苏工,你悠着点,这东西在这4年了,小心搞断了”狄哲霄看着苏省大有一副爬上去的架势,连忙提醒。

    “坏不了!这玩意结实着呢!”苏省踢了踢着陆器的支撑架,发出咣咣的声音。“这些材料都是低应力合金,就月球上这点温差,想要把它变脆,再来几十年都够呛。”

    说着踩着支架站起来,研究着陆器顶部的设备。

    “苏工,你说这玩意,是怎么从地球上遥控的?”聂鹏已经绕着着陆器转了一圈了,此时看着苏省站在了支架上,也走了过来,用指头敲了敲太阳能电池板,问道。

    “卫星组网加上地面射电望远镜。”苏省头也不抬的摆弄着上面的设备,有些魔怔了似的。

    “哎,都是好宝贝啊,可惜咱弄不回去”

    “快拉倒吧,咱能弄回去辆月球车就不错了,你还想把着陆一起扛回去?”聂鹏听了他的话,无奈的吐槽到。

    “行了,下来吧,你还想扣个天线是怎么的?赶紧找月兔去。”

    “好吧好吧,”苏省恋恋不舍的从上面爬下来,落在地上还不住的回望“眼馋啊,都是好宝贝啊!”

    几人看他这表情,简直就和生死离别一样,不住的摇头。

    顺着玉兔的车辙印,走了不多远,就在岩石后发现了这台巡航车的踪迹,两只太阳能电池板像翅膀似的向着天空,顶部的一台小型雷达耸立着,仿佛随时都会旋转起来,对着地球发出信号。

    这次的苏省没有着急冲过去,而是带着一丝审慎的模样看着。

    “怎么了苏工?这次不着急了?”佳颖打趣到。

    “我在想啊,这玩意说小也不算小,你们是打算把它直接送给国安么?”

    “是啊,有什么不妥么?”聂鹏不解

    “有,“苏省踱着步子走到玉兔跟前,“首先,这家伙在月球上呆了这么久,里面的东西差不多也都到寿命了,经不起来来回回的折腾。

    再说了,搬动的时候难免碰到,我个人建议还是少接触比较好,毕竟指纹皮屑之类的东西,一个有机物分析就能检测出来。”

    苏省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东西白天被暴晒,晚上被速冻,在恶劣环境下操练了4年,还是能不要挪动,就不挪动的好。哪怕是动,也不能直接上手。

    “嗯,说的有道理,那就先让它留在这,等着找好地方之后,直接把它传过去。”听了苏省的话,聂鹏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

    “还有个问题”苏省绕着玉兔转了一圈后,索性在旁边的岩石上坐下来,将刚刚琢磨到的问题讲出来。

    “我琢磨了个问题啊,你们说,咱就打算,把基地放在吕姆克山了吗?”

    “啊?不放那放哪?还不是都一样?”聂鹏不明白他的意思。

    “不,区别很大,我举个例子”苏省指了指天上的地球。接着说。

    “首先,我们考虑一下通信问题,目前的月球通信卫星还没建起来,哪怕是要求最简单的卫星组网,也至少需要连发三颗,时间上我们等不及。

    其次,能源问题,不论现在还是以后,基地的主要能源都将是太阳能,可是月球自转导致的昼夜时长,就将这能源的获取方式局限住了:白天,浪费太多。晚上,一点没有。”

    聂鹏听他说到这里,赞同的点点头,这个问题他早已经发现,只不过这是根源于位置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于是就要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却见苏省继续说道。

    “再次,水源,我考虑过日后的发展方向,无论从哪方面下手,都离不开水,但你总不能一次一次从地球上背过来吧?”他指了指聂鹏,将聂鹏问的一愣。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以前我也没有想到解决办法,但是今天看到你3个小时跑了900公里之后,我觉得我们似乎有个更好的选择。”苏省坐在石头上,言之凿凿的。

    “什么办法?”三人异口同声的问。

    “搬家!”苏省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搬家?你是说搬基地么?”佳颖听他这么说,表示不解。“搬到哪不是都解决不了你说的问题?”

    “能。”

    回答问题的不是苏省,而是聂鹏,他发现经过苏省这么一提示,自己之前的思路似乎全部畅通了,“往北极搬,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说完,看着不解的狄爸爸母女,以及略带惊讶神色的苏省,接着说道:

    “先说通讯问题,现在我们头顶的卫星,走的是极地轨道,由于月球自转的原因,卫星每绕一周,距离我们的经度就会差出一段,也就是说,如果卫星不变轨的情况下,基地和卫星大约半个月相遇一次,可是如果我们搬去极地,卫星每绕一圈,都会经过我们的头顶。

    再说能源,月球上没大气,无论在赤道还是在极地,一块直面阳光的电池板能够转换出来的能量,是一样多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皮尔里撞击坑,那么几乎可以说,我们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这怎么讲?”听出些眉目的狄哲霄模糊的意识到了聂鹏的意思。

    “在皮尔里撞击坑中的山上,几乎全年都能见到不落的太阳,如果我们在那里建立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对后期的帮助将会极大。”接话的是苏省,他顺着聂鹏的意思,将答案说了出来。

    “是的,没有什么地方,比那里更适合建发电站了。”聂鹏点点头,对苏省的意思表示赞同。

    “那水呢?你总不会告诉我说,北极有水吧?”佳颖又问。

    (本章完)

第101章 畅享() 
“月球上不光有水,而且存量还不少”苏省听了佳颖的问题,解释到“只不过是以冰的形式散布在陨石坑中罢了,2010年,NASA的Mini…SAR雷达就从月球北极40多个大小不等的陨石坑里探测到了水冰的存在,储量估计有6亿吨。”

    听着苏省的讲述,狄哲霄和佳颖都新奇,毕竟两人从未接触过月球方面的知识,反倒是聂鹏,听了苏省的描述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算得上是半个月球方面的达人了,有些小得意。

    于是接着苏省的话头,继续讲:

    “另外,还有其他方面,比如稀有资源,记得办公室里挂着的那张月球地图么?北极附近的陨石坑非常多,可以说是大坑套小坑,也许就能发现什么拳头大小的钻石。”说着,还特意朝着佳颖的手上看去,那意思不言而喻。

    “哎呦,这狗粮撒的,腻死我了。”苏省将这一幕全都看在眼里,调侃道。

    “哈哈哈,找到了,咱人人有份”聂鹏哈哈一笑,接着说“以上这些,是从月球基地的外部因素考虑的,如果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说,北极也更加有利于我们。”

    “哦?这怎么讲?”狄哲霄索性也找了块岩石坐下来,准备听听聂鹏的高见。

    “这么着吧,咱先集思广益一下月球基地的用处,我们汇总一下”聂鹏从苏省的口袋里抽出根笔,用鞋底将地面捋出一块平地来当黑板:

    “既然是我先提出来的,我就先说,目前来说,月球基地的生物科研性质是最大的,用于动物,植物方面的培育和观测等等,应该是最容易产生实际意义的行为。”

    看到众人点头,聂鹏在地上写到:生物研究。

    苏省接着说“天文观测,比起太空环境来,虽然月面仍旧有部分杂质干扰,但是如果有人为干预,那么能够采集到的数据远比凭借太空观测要精确的多,并且效率高太多。”

    聂鹏点点头,又写了:天文观测。

    “那?能源方面算不算呢?不是有个什么氦3的东西,据说蕴含的能量很庞大么?”佳颖问到。

    “目前来说,氦3还难以被应用到能源领域里,毕竟核裂变核聚变都没有达到可控的程度,就算是达到了,用海里的氕氘氚作为原料,也足够人类再用个上万年,所以氦3的开采价值不大。”苏省解释道。

    “不过,除了氦3之外,倒是有不少的稀有金属,譬如金属铑,价格是黄金的一倍!在化工、航空航天、玻纤、电子和电气工业等等领域都用得到,虽然用量不多,但是至关重要,我们管它叫‘工业维生素’”。

    “比黄金贵一倍?储量能有多少?”聂鹏听到这里,忽然觉得自己的月球基地貌似就建立在了一个金矿上,不,两个大金矿!

    “地球上的不多,月球上的储量不好估算,我也是在科研文献中查到的,当年美国人带回来的月岩中发现了碘化铑,不知道具体含量,但是用于提炼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