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超级月球基地 >

第39章

超级月球基地-第39章

小说: 超级月球基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着杯子的一人点开提示看了两眼,接着露出疑惑的神色。

    “乔治,来看看这个。”

    他指着屏幕上的提示,对着另一人说。

    “华夏长光遥测卫星变轨通告?喔呕!他们这是搞什么?”被叫做乔治的年轻人坐在转椅上滑过来,看了屏幕后也觉得不可思议。至少在他的印象中,华夏还没有哪颗近地轨道卫星在服役期间做过变轨计划。

    “为什么没有详细的目标轨道?”乔治问端着杯子的人,至少对方的资历要比自己老,也许会处理过类似的情况。

    “军事目的!”马丁一改刚才的散漫状态,将咖啡杯丢到一边,开始检索起关于这颗卫星的详细资料。

    “华夏西昌卫星发射基地,10月19日发射,长光遥测卫星。光学精度为。。。嗯??”看着屏幕上的数据,马丁楞了一下。这些参数明摆着就是一颗民用气象地质观测卫星啊。民用卫星变什么轨?

    然而常年养成的工作习惯,依旧令他将数据记录完完整整的备份了下来,传给了休斯顿在轨卫星调度指挥中心。

    同一时间里,收到这条消息的各国航天部门都执行了类似的操作,但是引起的重视程度就各不相同了,毕竟一颗民用遥测卫星的侦查能力要远远小于军用探测卫星。而就其目前的变轨方向来说,只会越变轨道越大,不存在于其他在轨卫星碰撞的可能。

    老美中午12点,中国正是午夜,难以入睡的聂鹏躺在自己的卧室里,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原因还是由于佳颖爸爸讲的故事。

    显微镜?帮助他人?是要我着力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么?可是根源在哪里?谁都可能遇到困局啊,这种事情要怎么找根源?

    显然佳颖爸爸的提示,为他解决了不少的困惑,可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关于“慈善”这个问题更加深入的思索。他现在犹如困在黑暗中的人,已经嗅到了一丝门外的芬芳,却苦于找不到门在哪里。

    到底是什么呢?

    想问题想到要抓狂的聂鹏索性从床上坐起来,扶着床沿对着空墙,做起了深呼吸。

    这是他每次遇到难题时,做的准备之一。

    几个深呼吸之后,来到桌子前,取了一张白纸,开始提炼自己的想法。

    首先,他所期望的帮助对象,以及佳颖爸爸故事中所说的贫困对象,都是一群身处困境之中,无力改变自己现状的人。

    那么,这群人的特点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共性?

    聂鹏提笔开始写:穷人,饥寒交迫,战争,流离失所。。。

    这些词写了一大堆,但是总结起来只有一条:欠发达。

    那么自己能够做到的又是什么?

    他换了一张白纸,又开始写:太空环境,制药,航天,登月。。。

    越写,思路就越清晰,笔尖逐渐开始将这些词汇串联起来,文字也变得急促而有力:

    技术!航天技术!衍生科技!科技树!新产业!。。。

    是了,问题找到了。他摸到了那扇关上的门。

    如果说之前的他只知道懵懵懂懂的去帮助每一个见到的受难者,那么现在的他终于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套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再说明白点,现在的他将自己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去思考,一切有关于基地建设的问题似乎都豁然开朗,为什么去做?为了谁去做?为什么由他去做?

    这些事需要理由么?

    如果需要,那么就是月球基地的建设,是真正能够从根本上带动社会发展的工程,这样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然,这样的工程自然不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也不现实。

    他目前所需要做的,是以月球基地为基础,将其当作科技进步的催化剂,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绝佳的实践机会,包括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

    毕竟登月工程需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人们要寻找新材料,新方法;开发出更好的工程系统;用更可靠的制作流程;让仪器的工作寿命更长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规律。

    再通过这些新的技术来带动新兴产业,在将新兴产业应对饥饿、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环境污染。

    这就是困境的根源,而他的月球基地,是切切实实的能够让技术产生质的飞跃的原动力。

    思绪到了这里,一切,豁然开朗。

    对自己人生目标十二分满意的他折起面前摊开的纸,满心都是如释重负的放松感,这感觉猛地袭来,不禁让他哈气连天,于是连忙爬上床准备就寝,只是恍惚间想起似乎忘记了什么,略一琢磨没有印象后,也就不再纠结,转过身睡去了。

    而被他忘记的某件事,此时已经在佳颖的心里发酵,那盒买来的“小雨衣”此时被她悄悄的藏在了衣柜里,而那份从女孩向女人转变的期待,却无论如何也藏不起来,她感觉自己就要爆炸了,那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渴望;

    是心动混合了荷尔蒙之后的躁动;

    是求而不得的心悸;

    是痒。

    (本章完)

第75章 形势() 
用被动心态和主动心态去考虑问题时,角度是全然不同的,比如同处在困境时,有人甘于受难,而有人则力求解脱。虽说结果不一定会有什么改变,但是在抗争的过程中,心是会强大起来的。

    一早爬起来的聂鹏并没有急着去见佳颖,一是因为目前的月球基地算是基本完工,这么早去找她除了亲亲我我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能做。

    二是经过了昨晚的头脑风暴后,他找到了此刻最应该瞄准的方向:吸引国家的注意!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这就需要从目前国内的航天体系来说,众所周知,航天工业在目前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即时利益,这东西就跟大航海时代似的,前期航海术发展好了,说不准就第一个发现新大陆了。可是发展方向不好,或者运气没有站在这一边的情况下,投入的钱就真的是洒进茫茫大海了。

    这是一方面,再一方面,航空航天本身就是一项融合了多项领域的高精尖工程,民间资本想要涌入的话,面对的技术壁垒和政策约束不是一般的大,哪怕是咬着牙建成了,又要面对资本收回困难且时间长,缺少可见和明确的客户群体等问题,这明摆着就是花钱买罪受,谁闲着没事会琢磨这方面?

    以上是民间资本远离航天工业的原因,但是在国家方面来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以航天工程对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说,无异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谁的船坚炮利,谁的器大活好,谁就占有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所以哪怕是砸锅卖铁,国家也会咬着牙坚持下去,更何况实际的投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承受。举个例子,把花在航天上的那点钱省下来,摊在十三亿人口的医疗上,每一个人连一包消毒棉球都分不上,有它不多,缺它不少。

    而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收益也确实不小,就从衣食住行来例举:农业上,根据卫星云图和遥感数据预测天气,监测自然灾害,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耕作时间,提前预防自然灾害,减少损失和增产,这关乎衣食;

    利用卫星进行遥测和地质测量已经很普及了,在城市规划上也有一定作用,这关乎住;

    GPS的普及让大到飞机船舶,小到拿着手机的人们出行有了保障,这关乎行。

    所以从宏观角度,长远角度来看,国家队航天的投入收益比能够达到一比十几,还有什么能够稳定的带来这么高的投入收益比呢?

    再说的文艺一些,航天工程在民营与国营间的区别,就是眼前的苟且比之诗和远方的境界。

    聂鹏一边思考着用什么方式来引起国家队的注意力,一边打开电脑,找到早些时候发布的寻求合伙人的帖子,看一看有没有靠谱的回复。

    这一看不要紧,越看越哭笑不得,底下说什么的都有,有要月薪二十万,包他三年之内发射载人航天器登陆火星的;有出资1000块,购买10%初始股权的,更有甚者在下面留言:XXX养鸡场筹资中,寻求投资方,2年回本3年翻番!

    “这都一堆什么奇葩啊?”聂鹏将滚动条拉下去,心中的凉意越来越重,就在将要放弃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篇较长的回帖,分段清晰,标题加粗,有模有样的。

    【民间资本涉足航天工业的可行性随想】……沉睡与苏醒

    看了这题目,他立刻来了精神。

    首先是因为这帖主是他,寻求合作的内容虽说没能引经据典,但也是倾注了心血后的有感而发。尤其里面提到的,关于中国的私人航天公司的展望,是真心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提出的。

    其次,是难得从一群胡吹燎泡的奇葩中,找到了一名认真回答自己问题的人,这无异于伯牙遇到了钟子期,伯乐遇到了千里马,至于说的对不对暂且不谈,光是人家这种行文严谨的态度,就很让聂鹏高兴。

    于是展开全文,慢慢的看了起来。

    文章大意是说,作者是一名曾就职于SPACE…X的海归,前些时候才在科工设计院离职,看到贴主的合作意向,引发了一些对于民营航天可行性的思考,于是就聂鹏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其中包括从底层产业链做起;学习SPACE…X的融资思路;或者以国家订单为出发点,循序渐进的挺近航天发射领域。

    其中不乏一些类似SPACE…X的成功案例,以及NASA对民间航天产业的大力支持,看的聂鹏大呼精彩。

    文章的结尾是一小段话,大致是以目前的投资回报周期来算,想要进行这个项目,必然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否则难以续接,如果贴主真的有意向从事这个行业,他不介意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甚至在下方留下了邮箱地址。

    “人才啊!”聂鹏一字不落的看完全文,顿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虽然不知道对方究竟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但至少最后这句“期望面谈”是明明白白的摆出了合作的姿态。既然是这样,那作为贴主的自己肯定要做点什么回应一下对方。

    照着对方留下的邮件地址发了封邮件,内容很简单,是一张页面顶部的截屏,里面用红框圈出了自己帖子的标题和右上角的登录名,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其后留了一段话,内容是看到了对方的留言,期望详谈。另外询问了电话联系方式,以便于沟通交流。

    帖子回复完,看了看时间,8点不到,于是又开始盘算起当前月球基地的资产:一间露天防尘室,一个密封舱,十二块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一些从韩国顺来的设备。越算越觉得进度太慢,从10月底到现在,两个半月的时间了,就干了这么点事,确实让让有些心急。

    可是心急解决不了问题,这东西就像种庄稼,总不能揠苗助长,若是其中一旦出什么错漏,后续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比如密封舱的安装,前前后后一个多月,也仅仅做完了主体设备,必要的研究设施和监测模块还没有调试。

    “哎,时不我待啊。”

    聂鹏有些着急了。

    (本章完)

第76章 人行善天佑之() 
思路打开的聂鹏现在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脑袋里想的全是如何解决月球基地的运营模式,虽说已经打定主意了要和国家取得联系,可是这联系的方式要怎么做呢?

    总不能让他跑到航空航天总局门口,扯开嗓子喊吧。若是真那么干了,十有八久是会被抓起来送到精神病院里的。

    “头疼啊,怎么办呢?”聂鹏低头自语。觉得越是到这种关键时刻,就越是渴求一个计策百出的智囊,可是目前为止他接触到,能够胜任智囊工作的,满打满算不超过两个半人:

    回复他帖子的那人算一个;佳颖爸爸算一个;佳颖算半个。

    这并不是说佳颖的脑子不够用,而是她脑子不往正地方用,多数的时间都在琢磨稀奇古怪的事情。可是目前来看,能够暂时帮他的,就只有佳颖了。要不然还是去找她吧。

    昨晚从公寓离开的时候,是一个人打车回家的,毕竟当着佳颖爸爸妈妈的面,他实在不好意思和佳颖同睡一起,哪怕已经确认了情侣关系,哪怕已经得到了狄爸爸狄妈妈的认可,可那终究是坚持在心底多年的操守,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抛开的。

    简单来说就是,脸皮薄。

    来到公寓,佳颖一家三口正在用早餐,从美国回来的二老买了国外几乎见不到的油条豆浆,吃的津津有味。在得知聂鹏还没有吃饭后,不由分说的将他也按在餐桌前,佳颖正好借着机会将并不怎么爱喝的豆浆匀给他。

    “叔叔阿姨,您准备在齐市呆多久啊?”聂鹏毫不嫌弃的接过豆浆,喝了一大口,试探的问。

    “啊,不会很长时间的,过几天就要去香港,还有两个IPO的项目需要处理”狄爸爸接话到。

    “这么着急啊?您平时工作是不是很忙?”听到这话,聂鹏没来由的有些失望,或许是期望得到准丈人的指点迷津,或许是有他们镇压的佳颖不那么疯魔。

    “还好啊,刚开始入行的时候很忙,现在只是抓一下主体方向,细节的事情用不到我了。”狄爸爸说,接着又抬起头盯着聂鹏的眼睛问“怎么?有什么需要叔叔帮忙的?”

    聂鹏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这么快就被看出来了,原本打算问狄爸爸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之后计划的,这一被打断,思路就有些不连贯了,于是想好的套路也用不出来。

    “额,是有些问题,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狄爸爸似乎将亲和力技能点满了,他向聂鹏提问的时候,似乎总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诱使聂鹏无法抗拒的讲出内心所想。

    虽说聂鹏此时的志向是远大的,可是并不代表心智是强大的,这与追求高低无关,而与经历成正比。所以此时的他对付狄爸爸这只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