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51章

明统天下-第51章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化王先是义愤填膺的说孝宗受人蛊惑迷恋长生导致民不聊生,太子朱厚照受奸臣蛊惑不顾天下人反对颁布重新分田的诏令。不过两人虽然犯了错误但是错不在他们。他们一定是受到了奸臣们的蛊惑,现在太祖的后代,我安化王要为了大明的江山要起兵铲除奸臣,你们就表个态吧。

安化王话一出,顿时惊得那些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外焦里嫩的。安化王要造反了。这回所有人都意识道了这一点。至于他说的那些像孝宗迷恋长生的事也确是事实。孝宗前几年的确有过一段时间迷恋长生,整天不顾朝政在宫里修炼长生之术,只是没多长时间孝宗就知道了他被那些道人骗了,于是一怒之下把那些道人全都给杀了,之后又开始像以前那样勤勤恳恳的为国操劳了。至于太子颁布诏令重新分配土地,这件事对大明朝还是有好处的,这里的大部分人还是支持的。

不管安化王说的自己有多么的正义,多么的大公无私,这些人是不会信的。但是现在安化王既然这样说了,那自己这些人就不得不表态了。思前想后之后大多数人还是还是决定不支持安化王。在他们看来安化王成功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当今天子深得民心,就是太子爷没有犯什么大错,朝廷经过这么多年修生养息之后现在也是兵强马壮的。就安化王这点实力想要和朝廷扳一下手腕还是不够看的。

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一样被邀请来的大理寺少卿周东和宁夏总兵姜汉了。周东反对很简单,他是京官到时候安化王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还不如现在表现的正义一点,到时候朝廷也会好好的抚恤一下自己的家人。姜汉反对是因为他根本就不认为安化王会成功,到时候安化王失败以后朝廷一定会严惩那些跟着安化王造反的人的,自己家人都在京城,自己一旦造反那自己的家人也就必死无疑了,就是自己在失败之后也免不了一死。既然这样还不如反对安化王呢,虽然这样一来自己今天就必死无疑了,但最起码自己的家人可以没事,说不定朝廷看在自己忠心的份上还会褒奖一下自己的家人。而反对安化王的人差不多都是和姜汉一样的想法,自己死没什么但是不能因为自己到时候让朝廷给满门抄斩了。

古人讲究大义,大多数人都是把国和家放在自己的生命之上。

看到这么多人反对,安化王一怒之下让事先埋伏好的人把那些反对他的人全都杀了。

弘治十九年八月末,安化王联络宁夏都指挥何锦义、周昂等一批军官,突然叛乱,起事后叛军杀宁夏总兵姜汉,镇守太监李增,又派兵杀巡抚安惟学、少卿周东及一批执掌兵权的将领,然后占领镇城“放狱囚,焚宫府,劫库藏,夺河舟,大肆勒索庆府诸王,掠夺金币万计,充做军资。同时分封将弁,把守关隘。接着传檄文“诛奸臣清君侧”。消息传来关中大震。

接着又传来鞑靼小王子率军十五万来犯,陕西、山西、河北三线告急,一时间天下震动。

九月初,朝廷命太子朱厚照为讨逆元帅,杨一清为副帅,太子朱厚照率京军亲征,节制陕西、山西和河北三地兵马。

“禀王爷,大军已经到攻破了三原城。”朱寘鐇的另一个谋士孙景文刚刚从三原城里出来,便来向朱寘鐇报喜。说完还不忘趾高气扬的看了一下站在朱寘鐇旁边的石碧芳。孙景文和石碧芳同作为朱寘鐇的谋士,自然而然的成了对头,毕竟对方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朱寘鐇心中的地位。朱寘鐇对自己手下两个谋士之间的争斗也不反对,只要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掌握住两个人。

“好,好。孙先生不愧是本王的奉孝。”朱寘鐇大喜,攻下了三原,那离西安已经不远了。当下朱寘鐇又是对孙景文一顿夸奖,并并承诺一定重赏。当下朱寘鐇骑着马兴奋的进了三原城。

看着趾高气扬的孙景文,石碧芳恨得咬牙切齿心里想到:“哼,我才不信就你这个只知道拍马屁的庸才会攻下有大军把守的三原城,只怕弄不好你到三原城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不行,到时候我一定要禀明王爷。”

三原城里,朱寘鐇大发雷霆,原来他刚才接到消息甘肃和绥远军队开始向宁夏进攻了。在起兵之前,朱寘鐇本来还以为甘肃和绥远的那些将领们因为朱厚照的诏令的事一定会对朝廷不满进而投靠自己的,想不到不但自己派出去劝降他们的人全都被杀了,他们竟然还派兵攻打自己的老巢宁夏。朱寘鐇焉能不生气,这一下自己就陷入了被动。

朱寘鐇要是知道两地的将领是由于朱厚照的诏令对朝廷有点不满,但是相比之下他们更不看好他朱寘鐇的造反,所以为了自己的家人和自己以后着想,他们果断的杀了朱寘鐇派来的人然后进攻宁夏会作何感想。

“王爷,现在怎么办?”朱寘鐇事先召集了自己的所有将领和谋士,一听到朱寘鐇说宁夏遭到了进攻,这些人立马便议论纷纷的,并且已经有人开始嚷嚷着要回宁夏了。

“计划不变,大军休整一天,明天过泾河,南下西安”朱寘鐇对那些嚷嚷着要回宁夏的人极为不满,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想着回宁夏。

棠梨树下鸟呼风,

桃李溪边白复红。

一百里间春似海,

孤城掩映万花中。

这首诗说的便是泾河。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弯。两河在甘肃平凉附近汇合后折向东南,流经泾川,于陕西长武附近先后纳马莲河、蒲河、黑河等支流,形成辐射状水系,再流经彬州、永寿、淳化,在泾阳张家山界入关中平原,在高陵县陈家滩附近注入渭河。

此时的泾河是朱寘鐇攻陷西安的最后一个障碍,只要渡过了泾河,朱寘鐇便可以直入西安城下。可惜朱寘鐇不知道的是,他是会渡过泾河进入西安,可惜去的方式却和他想的相差甚远。

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会对意外情况产生疏忽而这些疏忽却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要人的命。

对于发生在西安、泾河和三原附近的事情,朱厚照没有过多的在意,他一路经由山西直接到了大明的边关陕西的榆林。

刚到榆林的朱厚照便接到了一个好消息。莱州地震了。

地震了怎么会是好消息呢,不过地震有时候的确也算的上是好消息,就比如当年要是没有一场泰山的地震,就不会有现在的孝宗皇帝了,而大明的中兴也就无从谈起了。这场地震对于朱厚照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一件值得高兴的消息。泰山地震拯救了孝宗,而莱州的地震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朱厚照。

 第八十七章 仇钺的计谋(上)

九月二十四日山东巡抚和莱州知府上报“昨日自城西北起,飞沙扬尘,黑气障空,不见天日。//*/。*夜四更地震,未震之先,有声从西南起,遂大震,既而复震,良久乃止。是日统计莱州民屋坍塌计五千一百间,无一人受伤。”

莱州地震的消息传到京城,先是惊诧朝臣,继而满庭大喜。

虽然莱州发生了地震,导致民屋到他五千多间损失挺大的,但是地震却一人未死,并且就连受伤的都没有,这是何等的荣耀啊。房屋倒了还可以重改,但是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了。对于现在的明朝来说再盖个五千间房屋根本就是不会吹飞之力的,但是如果地震之中死了大量的人,不单单产生的影响十分大,就连抚恤和赈灾这些灾民就会让朝廷大出血一回。

这次的地震首先受益最大的就是大明朝,地震之中不管死多少人死的都是大明百姓,不管有多大的损失,损失的都是大明的国力。现在由于朱厚照的插手,导致此次的地震一人未死,使得此次地震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极大的保留了明朝的国力。

就像几十年后发生在陕西的一场地震,光是地震就造成了七十余万的死亡,造成了史实上有记载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地震。那场地震不单单使得大明人口锐减,也使得大明综合实力锐减几成。

其次就要数朱厚照此次获益最大了,此前他极力的促成了二十万莱州民众的迁移,还因此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攻击,现在事实证明他做的是对的,这不是更衬托的出他的伟大吗。

当然满朝的大臣也很高兴,他们为没有死人而高兴,同样也为可以亲眼见证这场绝对会载入史册的地震而高兴。是的,这场地震绝对会被载入史册的。地震之前朱厚照的所作所为、地震之后的无一人伤亡。这么大的一场地震竟然没有一人伤亡这难道不值得永载于史册吗。

地震之后,朱厚照之前要求成立的莱州地动监司迅速的发挥了作用,首先是将离莱州较近的一些村镇和城市的民众全部后迁五十里,接着紧急从山东各地调集大量的赈灾粮食,抽掉了山东一半的行医大夫成立了一个医疗队。之后又从山东的卫所里抽调了三万军队用于维护治安和参与灾后重建。

两日之后,朝廷在接到山东巡抚上报两日内莱州发生继而地震十余次。此次莱州地震持续时间长久,从九月末一直持续到十二月末,持续三个月之久,共振七十余次。前后共有房屋一万三千四百间坍塌,五十余人受伤,无人死亡。

地震结束之后,莱州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的工作。年初云南地震之后,朱厚照便下令成立了地动监司,当时朱厚照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根据以往地震的经验制订出一套完善的震后重建章程。最后地动监司在朱厚照的指导之下一共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制定出了一套让朱厚照满意的震后重建章程。

十二月末,在地动监司的指导,莱州军民共同参,朝廷大力支持与之下,二十万余莱州军民宫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在新年来临之前终于完成了基本的震后重建工作。共重新建造超过三万间,不但受灾的民众可以在新年来临之际住进新屋,就连一些生活较为贫困的家庭也被分得了一件新屋。朝廷共拨款一百万两赈灾款,二十万莱州人每人皆可领取五两用于维持生活。就连参与重建的那些卫所的军人也都领取了一笔不菲的奖赏。之后孝宗下旨免除莱州三年的赋税。

地震往往预示着无数的人将要家破人亡,但是这次的莱州地震,在孝宗和朱厚照的英明领带之下,在朝廷的支持下,在二十余万莱州军民的共同参与之下,二十万莱州人顽强的战胜了灾难。没有出现家破人亡之后的痛哭声,有的只是莱州人对朝廷感激。(p:历史上的确是有这一场地震,也是震了三个月,当然本书中稍微夸大了一点点。)

莱州地震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朱厚照也松了一口气。现在终于可以全力的对付北边的鞑靼了。

安化王起兵造反之后鞑靼小王子带兵十五万南下侵略大明。但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就是此次鞑靼骑兵只是扰关而不全力攻陷任何关隘。很明显鞑靼人想的是自己先在这里帮安化王牵制大部分朝廷在北方的兵力,等安化王和朝廷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到时候就可以大肆进攻关内,说不定还可以一举攻破北京重现黄金家族的辉煌。

面对这样的鞑靼骑兵,朱厚照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他不和你全面交战,而是不断地派骑兵骚扰各个关隘,一旦明军集中大部分兵力出城决战,鞑靼骑兵就利用自己的速度快速逃走。而明军又不敢深入草原追击,在草原里明军绝对是处于绝对的弱势。而一旦明军回城则鞑靼骑兵又会重新在城外骚扰。

明军明面上的优势就是兵力上占优势,又善于守城,并且由于朱厚照的出现,明军现在火器绝对要比历史上同一时期的火器要好。但是实际上明军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优势。

明朝北方防线连绵上万里,这么长的防线就是有一百万的兵力也不够守的。单说陕西。山西、和河北三地的防线就连绵上数千里,各种大小关隘无数,但是三地边关的兵力才只有三十多万人而已。三十多万人防守上千公里的防线,在兵力上绝对是捉襟见肘的。

而反观鞑靼人,虽然在兵力上只有十五万人,但是对方确是进攻的一方,他们不用担心防守的问题。十五万人既可以分兵进攻多个关隘,也可以合兵一处进攻上千里防线上的任一关隘。两方一向比,明军的兵力上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至于火器上的优势,人家不合你正面决战,你也发挥不出来火器的多少优势。毕竟骑兵要逃跑额时候,火枪上的子弹是不会向导弹一样飞出几十上百里地的。

朱厚照现在就是想方设法逼迫鞑靼人和他决战,然后集中兵力,毕其功于一役。从而彻底改变大明面对鞑靼人只能被动防守的局面。

三原城,此时安化王朱寘鐇此时正在紧张的部署兵力。因为情况的发展已将完全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王爷,现在我们只能派兵加强河岸的防守。由于宁夏遭到进攻现在导致军心不稳,到时候一旦来延廷的大军攻破汾河,则大军可能不战而溃。”安化王手下名气最大的一位将军仇钺说道。

仇钺在安化王起兵之前是宁夏城中的守将,后来安化王起兵之后派人招降仇钺,仇钺先是佯装有病不出城,后来在安化王来使的威逼利诱之下开成向安化王投诚。仇钺虽然在宁夏官职不是最高的,但是论打仗能力确实宁夏的所有将军里最好的。仇钺以前一直跟着三边总制杨一清,深得杨一清看重,更是无私传授仇钺兵法。后来仇钺因功擢为宁夏守将。正是因为仇钺声名在外,安化王在仇钺归降之后,不但没有削了仇钺的兵权反而更加的重用仇钺。凡战必问仇钺。而仇钺也总是表现出一副对安化王感恩的样子。

“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朱寘鐇心惊的问道。朱寘鐇现在都已经有点后悔起兵了,现在他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了,老巢宁夏被攻击,而自己军队的进攻也受阻了,他现在已经开始准备万一要是兵败了之后逃向草原了。

 第八十八章 仇钺的谋略(中)

朱寘鐇原来的计划是自己利用三边将领对朝廷的不满迅速起兵,控制住宁夏的兵马之后再招降甘肃和延绥的兵马,这样最起码自己也可以得到二十余万兵马。(百度搜索,)(。)起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