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王侯家(重生)-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之外,我想这施粥赈灾的事对外说,就说是妹妹的主意。”
洛家姐妹看着柔嘉,觉得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她们完全不认识。
从前的柔嘉,哪里会这样替人着想?
要是有什么风头,她定然要一个人出尽了。
柔嘉抬眸,目光坚定地望着王妃。
从她眼里完全看不出什么野心,只有一片沉静。
她说“到时候有我从旁协助,还有府中管事,更有母亲在,事情定然不会出什么差错,也不会令妹妹费神。这样一来,等到赏花宴之时,那些人听了妹妹这布粥赈灾之举,就谁也说不出半句不对。”
“好。”宁王妃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望着柔嘉,“便依你。”
宁王妃原本想留柔嘉在自己院子里用膳,可是柔嘉得了她的准许之后便说道“那母亲与舅母便继续谈事情,柔嘉先回去了。”
说完朝她们行了一礼,就再次退了出去。
看着她独自一人在这烈日下离开了院子,往她的来处去,洛家姐妹依然没有反应过来。
徐氏看向宁王妃“先前倒是我想岔了,觉得柔嘉素来娇养,如今情况一变,还担心她会让你头疼。今日一见,到底是你教养出来的好孩子,难为她想得出这样的法子来。”
不光解决了她自己身份的尴尬,还宁王妃养育她的恩情,最要紧的是还为宝意挣了名声。
有了这施粥之举,他们宝意回到这京中的贵女圈中来,名声自然就不同。
宁王妃眼角微热,拿起手帕压了压眼角,才对徐氏说“嗯,到底是我们宁王府养出来的孩子。”
还是善良的,更重要的是哪怕遭逢大变,也没有堕了心志。
徐氏倾身靠近了她提醒道“灾民确实快要聚集过来了,柔嘉这提出的搭粥棚的事,你可得抓紧了。”
第一个做这事的人叫率先垂范,等到做了第二个、第三个,那就不稀奇了。
“你说得对。”宁王妃说道,“我这便吩咐下去。”
槐花胡同。
冬雪和刘嫂子一起做好了今天的午饭。
冬雪的手艺向来是好的,而刘嫂子跟李娘子在庄上待了一段时间,也得了她不少教导。
等她们
忙得差不多了,宝意又起身到厨房里去,炒了一道青菜。
这青菜是她从玉坠的空间里拿出来的。
她今日没有在水中倒入灵泉,就想看单独吃从灵泉边的土地里种出来的菜会有什么效果。
青菜下锅,发出滋啦的声响。
宝意身上的衣服如今穿着是好看,可是却不像从前那般利落。
她一手炒菜,一手还得提着袖子。
还好,炒青菜是很快的,不消片刻便出了锅。
宝意端着这盘菜从厨房里出来,冬雪伸手接过,夸赞道“好香啊。”
她只夸了宝意一声,没有说什么郡主不该下厨。
宝意今日出来只带着冬雪,就是因为知道她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对着自己指手画脚,多多限制。
“爷爷。”宝意擦着手,跟在冬雪身后进了屋,“吃饭吧。”
霍老早就坐在桌前等着了,说道“桌上的菜不是够多了,怎么还要炒?”
“那不一样。”宝意一边说着,一边在桌前坐下,“我在我三哥院子里种了菜,爷爷还记得吗?”
那院子里种的菜如今都已经收回来了,尽管是种在普通的土壤里,也是用了混了灵泉的水浇灌的,长得分外喜人。
宝意今日过来,也带来了一部分。
刘嫂子放在了厨房里,宝意刚刚便是偷偷替换了其中一捆,好做给爷爷吃。
祖孙二人坐在桌前,开始用膳。
宝意拿着筷子,第一筷下去就夹了自己炒的青菜给霍老,说道“爷爷尝尝我种的菜。”
霍老本来有些挑食,不过在宝意这里却是完全不存在的“好,爷爷尝尝。”
他夹起青菜放入口中,顿觉满口生香,鲜甜味美。
宝意望着他“爷爷,怎么样?”
霍老直接道“再来点。”
宝意笑了起来,又给他夹了两筷子。
冬雪侍立在一旁,给两人布菜,说道“老先生别只顾着吃菜,也吃些肉。”
霍老于是把肉夹在了菜叶子里,一口吃了下去。
这一顿饭下来,霍老就着这盘菜,把桌上的食物消灭了大半。
他撑得差点打了个嗝,想着真是奇怪,宝意做的菜就是不一样,总是格外的好吃。
而且吃下去之后,还感到仿佛有一团热气在腹中凝聚不散。
他自从得了这病,便是在夏日满身阴寒,最近虽然是有所好转,可也没有这样仿佛有暖流自丹田朝着四肢百骸流淌。
宝意听他感慨了一句“舒坦。”
这从灵泉边种出来的菜,大部分进了霍老的胃,宝意也尝了尝,感觉没有他那么深。
就是平常吃饱喝足之后,浑身舒适的感觉。
她自从有了这玉坠空间,也就是第一次进来的时候饮过那一捧,之后再用的量,都比不上给三哥跟爷爷用的多。
可即便这样,宝意也依然感到自己最初喝下的那一捧水在持续起着作用。
她的记忆力变强了,几乎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感官也变得更加灵敏,甚至连动作也变快了。
从她那次接住宁王太妃,到刚刚写下这篇赋,都证明了这一点。
她手腕上悬着沙袋练字,无论前一日练得手多么酸软,第二天醒来依然不会有劳累感。
若不是因为这样,她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就练出这几十种字体。
这灵泉于她,真是改变了她很多。
可最重要的是——
宝意看着吃饱喝足以后,打起了哈欠的爷爷。
最重要的是它治好爷爷的病,又能治好三哥的腿。
“爷爷。”宝意起身,“吃完饭先起来走一走,消了食再去午睡。”
“嗯。”霍老接受了孙女的关怀,由她扶着到外面走了走。
这烈日照在身上,竟也不觉得刺肤了。
走了两圈,宝意便扶着他回到了房里。
霍老一躺下,很快便睡着了。
宝意交待刘嫂子“若是爷爷没醒,到了时间也把他叫醒。”不然白天睡得太多,晚上他就睡不着了。
刘嫂子应下了,宝意走回外间。
冬雪问“郡主,那我们便回去了?”
宝意却道“等等。”
她来到了书桌后坐下。
爷爷刚才跟她说的那些事,始终在她脑子打转。
宝意抽出一张洒金笺,用最看不出笔锋的簪花小楷写了一封信,交给冬雪。
“姐姐,让个稳妥的小厮把这信送到兴隆钱庄去,就说给他们东家。”
冬雪拿着,也没多问,便去外头寻了个机灵的小厮,把封好的信给了他。
那小厮送的信,独自去了兴隆钱庄,而其他人则上了马车,回宁王府。
兴隆钱庄顶层。
欧阳昭明拿着这封信,看着站在面前的属下“永泰郡主让人送来的?”
“是。”那管事从小厮手中接到了信,立刻便送了上来。
欧阳昭明放下笔,拆了信,在这上面看到了秀致的簪花小楷。
他看清了上面写的内容,坐在书桌后笑了一声。
管事看着他的表情。
他们东家平常这么笑的时候,是要杀人,可是现在看起来却不大一样。
管事于是壮着胆子道“东家心情很好。”
“没错。”欧阳昭明随手把信件放在了一旁,继续埋首于账本,“今年那四百万两分红免了。”
宝意一封信,里头寥寥数语。
说起江南水灾,定下了今年那四百万两分红的去处。
让欧阳大人替她捐出,悉数用在赈灾上。skb6wswl
第56章第 56 章()
从江南来的第一批灾民已经到了城外。
这人少的时候还好; 他们不会进城; 只会在外面待着。
可是等到后面第二批、第三批来了之后,门外聚集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就会成问题。
为了这事,今日在朝堂上成元帝已经听大臣们吵了一遍。
欧阳太尉今日告病没有上朝; 他们就吵得更加没有顾忌。
成元帝的头都被吵得疼了,退朝之后谁也不见; 只留了宁王在书房。
书房里,他跟宁王一坐一立。
直到此时,没人在旁吵吵了; 成元帝才向宁王说了自己的忧虑。
“如今国库空虚。”成元帝叹息一声,“若是国库依然像皇兄在位时那么充足的话; 倒也没有什么关系。”
是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就是皇帝也寸步难行。
宁王只能说道“陛下容臣想想办法。”
若是换了别人在这里,肯定要对成元帝说让欧阳大人从他的私库中拿些银子出来; 替国库出了这笔赈灾银。
毕竟成元帝是君; 欧阳昭明是臣。
欧阳昭明位极人臣; 尊崇无比; 这一切都是帝王给的。
可是宁王在这里; 他为君王分忧,就不会说这样的话。
尽管成元帝依然心焦; 但是看着靠谱的旧友; 也感到焦虑被分走了一些。
带着帝王的期许和一肚子的思虑; 宁王回到了府中。
一踏进屋里就看到宁王妃把府中几位管事都叫来了,正吩咐着什么,而女儿正在小厨房。
宝意自回来之后,虽在府中也有了自己的院子,但还是晚膳是同父母一起用的。
她非常珍惜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而且每日都要亲自在小厨房做一道菜。
她嘴上说着这么多年在父母身边,却没能侍奉,如今都要补偿回来。
实际上,却是为了强健宁王与宁王妃的身体。
原本不想女儿累着,可宝意这般纯孝,宁王与宁王妃也就随她去了。
宁王进院子时,宁王妃刚好同管事们粗略地安排好了布粥的事。
见宁王回来,不似往日轻松,而是一脸忧色,宁王妃便对他们说道“都先下去吧。”
“是。”
管事们同王爷见过了礼,一一从宁王妃的院子离开。
红芍端来了宝意一早准备好的清茶,送到宁王面前。
宁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感到清茶入喉,奇异地抚平了心中的焦躁。
他不由得看了看杯子,然后才放在一旁。
宁王妃关切地道“王爷今日为何如此忧心忡忡?”
宁王叹了一口气,说道“江南水患,如今那些灾民已经逃难到了京城,若是不好好安置,怕会有麻烦。”
这是宁王妃今日第三次听到江南水灾的事了。
第一次是柔嘉来自请搭建粥棚,施粥赈灾,第二次是次子临渊过来,说起城外有灾民汇聚。
他见灾民里有几个孩子可怜,还把自己带着的食物给了他们。
宁王听她叹息道“能让渊儿都愿意分享食物,可想而知,城外的灾民是有多可怜了。”
这些都是大周朝的子民,他们千里迢迢逃难到这里来,是指望帝王能给他们一跳活路。
他们不能把人这样赶出去,可是要安置,又谈何容易?
宁王妃两手交握,置于腿上“这么多人,吃住首先就是大问题。”
“没错。”宁王头疼地道,“陛下的意思,是在城外先临时给他们搭建棚户,让他们暂时住着。”
等江南的水患治好,再让他们慢慢地迁回去,或是迁去别处人丁稀少的地方。
说到搭建棚户,这倒是小事了,军营的兵卒便可以完成,材料也易取。
就是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要如何让他们吃饱饭才是问题。
宁王妃听到这里,对宁王说“说到这个,我要跟王爷说一件事。”
“何事?”宁王问。
宁王妃于是把今日柔嘉来说的那些话告诉了他。
宁王听完,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想不到这孩子竟然有这样的想法。”
谁说不是呢?宁王妃想。
若不是她的母亲陈氏做下了这样的恶行,这便是普通人的女儿,他们宁王府也会继续养着。
同王妃的唏嘘不同,宁王却是越想,越觉得这就是自己要寻的法子。
这京中的高门大户,家底都是丰厚的。
只不过让他们平白拿出来给城外的那些灾民,这些人怕是都不愿意。
可若是有人站出来先做了表率,引得皇上夸赞,再赐下赏赐,那么之后人人都会竞相效仿。
尤其今上的几位皇子都还未成婚,京中想把女儿嫁入皇室当皇子妃的高门大户不在少数。
只要他们宁王府一开了先河,博了贤名,让宫里配合着放些风声,他们为了将自己的女儿推出来,肯定也会跟着这么做的。
宁王越想越妙,最后忍不住拍着大腿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
“王爷笑什么?”宁王妃莫名其妙。
宁王示意她附耳过来,宁王妃听着丈夫的话,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哭笑不得。
她忍到最后,噗嗤一声跟着笑了出来,随即无奈地道“王爷说这话可得小声些,别让旁人听了去。”
为了解决灾民的食住问题,竟是连今上的皇子们都算计。
宁王乐不可支地摆手,道“无妨。”
以他对成元帝的了解,这个无本买卖成元帝肯定会做的。
反正他那几位皇子也是时候选妃了,要是借着这个由头能够缓解一下眼前的窘境,他怎么可能不配合?
何况他们宁王府都做了第一个托,等到那些人回过味来,肯定又要骂他们宁王府狡猾。
尤其是镇国公府,一定跳得最高,骂得最大声。
可他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连这个都不在意了,成元帝还有什么好说的?
宁王想起刚才管事们都在这里,于是问道“刚才我回来,你就是在跟管事们安排这件事?”
宁王妃点头“对。”
宁王说道“好。”旋即又微微皱眉,说道,“柔嘉说要将所有体己都拿出来,用于施粥赈灾,可是名声却都让宝意占去?这样不好。”
这到底是柔嘉的善心。
即便是她觉得自己鸠占鹊巢,夺了宝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