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兴衰-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高球说:“德元帅,刚才我确实喝多了。我刚才的话有些语无伦次。”
德一海说:“你知道就好。”
不过,这时谢高球又觉得他冤枉。他又说了一句。
谢高球说:“不过……,不过。德元帅,您女儿也确实……。您女儿也确实。”
“什么?”
这时,德一海就想到,在七天之前他让他女儿到谢高球那里“去过”的事来了。
德一海“明白”了:谢高球这是赚了便宜卖乖。他说他与我女儿完婚的时候,我女儿已经不是处女。那时我女儿当然不是处女了,我女儿在与他完婚之前的三天前,我女儿到他那里“去过”。
德一海一想到那个,他火又上来了。
德一海说:“谢高球,你别赚了便宜卖乖!你可别把我惹得不高兴了!现在我问你,在七天之前,我让我女儿‘到你那里去’的时候呢?”
“这……。”
谢高球又仔细看了看德一海。
谢高球间德一海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郑重。
这时,谢高球又一想德一海女儿德爱女的为人。
谢高球基本明白了:在七天之前德一海让他女儿到我那里去的时候,德一海的女儿很可能确实是处女!
谢高球心里苦笑了一声。
谢高球心说:在七天前德一海让他女儿到我那里去的时候,我根本就没碰过他的女儿啊!
这时,谢高球就恨上德肥熊了。
谢高球心说:都是这个德肥熊,都是他把我的好事给搅了!
之后,谢高球就与德一海谈了几句别的。
然后,谢高球就告辞了。
******
第二天,谢高球就带着德爱女回绵竹去了。
德爱女回绵竹,才有一段德爱女第二次投江。(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回 德爱女投江(二十三)()
德爱女嫁谢高球了。
这天,德爱女随谢高球回绵竹了。
可是,就在德爱女随谢高球回绵竹的路上,出事了。
******
书说到这里,我们得先说说马从、马大山两个人。
马从、马大山是两个人。
他们是父子俩。
马从是绵竹城外的一个员外。
可是,就在前些时候,马从家出事了。
前些时候马从家的出事,就出在谢高球的身上。
马从家出事以后,当时谢高球也没拿它当回事,谢高球就让它那么过去了。
事后谢高球就回成都了。
谢高球回成都以后就发生了他费尽心机迎娶德爱女的事。
现在,马大山这根“导火索”在这个时候点燃了。
******
下面,我得详细说一说这个马从、马大山的事。
马从原是绵竹城外的一个员外,以前他挺有钱。
前些时候,他遇上谢高球来绵竹筹粮的事了。
谢高球来筹粮,实际就是对有钱的人要粮。谢高球又不种粮,他哪儿来的粮啊?
当时,在绵竹为谢高球筹粮的人,就是绵竹的绵竹令要钱钱。
对于要钱钱这个人,前文书我说过。要钱钱以前也是一个有钱的员外,谢高球来绵竹以后,由于他重礼贿赂谢高球,谢高球就让他当上了县令。
绵竹令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
绵竹令论官职,和县令一边大。由于他的办公地点的绵竹是一个市,所以就叫绵竹令,如果他的办公地点是一个县,那就叫县令了。
要钱钱贿赂了谢高球以后,起初谢高球让他做的不是绵竹令。起初谢高球让他做的是绵竹城南一个叫绵阴的县的一个县令。
不久。谢高球见绵竹的事多,绵竹的事也挺重要,要钱钱也很听他的话。谢高球就把要钱钱调到绵竹来了。谢高球就把之前的那个绵竹令调到绵阴了。谢高球想让要钱钱在绵竹做个典型。
******
谢高球来绵竹以后,他就把在绵竹筹粮的任务交给要钱钱了。
要钱钱接到谢高球的那个筹粮令以后。他就为谢高球筹开粮了。
马从是钱的员外,当然逃不脱要钱钱的罗网了。
这天,要钱钱就带着人到马从家去了。
马从见要钱钱带着人来了,他就非常不高兴。
要钱钱带着人到他家去要粮要钱,他能高兴得了吗?
这时,马从就问要钱钱:“老爷,您这次要的是今年的税啊,还是别的?”
马从想问问要钱钱。这次收的是不是今年的税?如果这次收的,是今年的税,交了就交了。因为税,一年就一次,不交也不行。如果是其它的,那……。那他就不大想交。因为一年一次的税,那是定下来必须得交的。如果不是一年一次的税,过几天要钱钱还回来啊。
要钱钱见马从问,他就有些不耐烦了。
要钱钱的原则是,我如果对你好脾气。谁见了我都敢多说几句,如果我对你坏脾气,我说什么谁就能听什么。
要钱钱见马从啰嗦。他发脾气了,他三角眼一瞪,他就冲马从吼上了:“让你交,你就交,啰嗦什么?你敢不交,你试一试?”
马从听要钱钱这么一说,他也火了。
马从心说:你来向我要粮要钱,我问问都不行啊?
当时,马从说话也没好气。
马从也是之前多喝了几杯酒。
马从也冲要钱钱嚷了起来。
马从嚷道:“你要不说明白。我就是不交!”
马从说的也很对,你到我这里来。你光说要粮要钱了,你要的什么粮。要的什么钱,你不说明白,我能交吗?
要钱钱见马从也冲他嚷,他可不干了。
要钱钱的意思是:我是绵竹令,我是当官的,要是谁见了我,谁都敢大吵大嚷,哪儿行?
要钱钱吩咐手下爪牙:“给我打!”
要钱钱一声吩咐,他手下爪牙就一拥齐上,他们就打开马从了。
当时,马从就让要钱钱等人打了个浑身是伤。
当时,马从就躺地上起不来了。
要钱钱让人打了马从以后,他还不算完,他在临走的时候,他还把马从的家抢了个一干二净。
要钱钱的意思是:杀鸡儆猴。我现在对马从这样,我以后再到别处去的时候,别处的人就不敢不老老实实了。
******
可是,要钱钱没有想到,他这次打了马从,他可惹下了大祸。
要钱钱从马从那里走了以后,没过三天马从就死了。
马从的死:一是因为当时要钱钱打得太重了;二是因为要钱钱打了他抢了他,他气的;三是因为要钱钱把他家抢了个一干二净,他无钱医伤。
******
马从死了以后,他儿子能不为他爹报仇吗?
马从的儿子,叫马大山。
马大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也年轻,他也会点武功。
那天要钱钱到他家去的时候,马大山没在家。那天要是马大山在家,或许他就能把要钱钱揍了。
马从被打以后,马大山也想过,马上就找要钱钱,可由于他爹的伤太重,他爹就他一个儿子,他得在家照顾他爹,他没脱得了身。
马从死了以后,爹的丧事也办完了,马大山就想起要钱钱来了。
******
这时,有人给马大山出了一个主意:“你先别玩武的。你先来文的。你要拿着刀到要钱钱那里去杀要钱钱,你本来有理,你也会变得没理。要钱钱好歹也是朝廷的命官,把你要拿刀去杀朝廷的命官,说你造反,你就是造反。你拿刀去杀朝廷的命官,你不造反,你是什么?这个仇,你要想报,你最好到知府大人那里去告他,你最好以理服人。”
马大山一想:也是。
******
马大山就听了那个人的话,他就写了一张状纸,他就到知府大人那里去告要钱钱了。
知府大人,就是谢高球。
谢高球见有人来告要钱钱,要钱钱是“谢高球家养的一条看家狗”啊,谢高球能不向着“他家养的这条看家狗”吗?以后谢高球还靠要钱钱“看家”呢。
谢高球见马大山来告要钱钱,他不冷不热地对马大山说道:“好吧。你先把状纸放这儿,等本官调查清楚了,如果真有那事,本官自然会为你做主的。”
马大山说:“谢大人。”
谢高球就让马大山回家“听信”去了。
当时,马大山还不明白其中的原委。
马大山就真回家听信去了。
******
之后,谢高球就到成都去了。
谢高球走了以后,马大山还继续在家听信,几天了马大山什么信也没听到,他就到处打听,他一打听,他才知道:谢高球原来是“老鼠精变的”。
马大山就恨上谢高球了。
这时,马大山恨谢高球,甚至超过他恨要钱钱。
马大山知道:要没有谢高球,自己爹死不了。
马大山也知道:要钱钱也只不过是“谢高球家养的一条狗”。
之前,马大山也想过,到要钱钱的府里去刺杀要钱钱,为自己的爹报仇,可他思前想后一想,他还是没那么做。
因为马大山也知道,要钱钱的府守卫森严,要钱钱的府不好进。如果进要钱钱的府杀要钱钱的话,成功的概率不大。那么大的朝廷命官,能那么容易被刺杀吗?就是自己那么做能成功,自己也只能逮一条“小鱼”要钱钱,自己也逮不住真正的罪魁祸首自己的真正仇家“大鱼”谢高球。
马大山心说:我可没有孝英杰那本事,我可不能向孝英杰一样,也把谢高球追得让老婆扒裤子。
这时,马大山就得知谢高球去成都的消息了。
马大山得知谢高球去成都的消息以后,他就想,谢高球去成都,他肯定还会再回来,我倒不如半路劫杀谢高球。
马大山半路劫杀谢高球,谁知道,他错劫了德爱女。(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回 德爱女投江(二十四)()
马大山决定半路劫杀谢高俅。
他就在半路埋伏下了。
他带好了一杆大铁抢。
他就在从成都通往绵竹的一条必经之路上等谢高俅。
他上到了路边的一棵树上。
马大山心说:谢高俅的轿子一从这儿过,我就从树上跳下来给谢高俅穿个大透膛。
一连几天,他就在那棵树上等着。
******
可是,马大山在树上等了几天,他就是不见谢高俅的到来。
马大山心说:谢高俅怎么还不来啊?难道谢高俅知道我要刺杀他,他从其它路上绕过去了?
马大山又一想:不可能啊!谢高俅要知道我要刺杀他,他一吩咐他手下的爪牙,他就能把我抓住,他还用得着躲着我吗?
马大山又一想:莫非谢高俅作恶多端,想刺杀他的人太多,他早被其他的人刺死了?
马大山胡思乱想着。
马大山不知道,谢高俅在成都跟德一海动心眼。谢高俅在成都“生病”,德一海一天不把女儿嫁给他,他的病就一天好不了,德一海两天不把女儿嫁给他,他的病就两天好不了的事。
******
这天,马大山正在树上等,他突然就发现远处来了一队人。
他见一队人两顶轿子,正由远而近向这个方向赶来。
马大山仔细一看:来的是谢高俅。
马大山怎么一眼看出那一定就是谢高俅的轿子呢?
因为谢高俅是知府大人。因为知府大人的轿子与其他人的轿子不同。
在当时来说,只有当官的才配做轿子。老百姓一般是不坐轿子的。老百姓坐轿子,除非是娶媳妇办喜事的时候。在当时来说,老百姓娶亲的轿子,与知府大人、知县大人的轿子也是不同的。知府大人的随从人员也与其他知县大人的不同。知府大人官大,当然他的随从人员多了。
所以。马大山一眼就看出来了:来的一定是谢高俅。
******
这时,马大山暗自高兴。
马大山心说:今天我要是能把谢高俅刺死,那可太好了。今天我要是能把谢高俅刺死,不但我的大仇已报。同时我也为民除了这一害。
马大山早打听好了,谢高俅是一害。
马大山心想:今天我要是能把谢高俅刺死,我就是死,我也值得。
今天,马大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
马大山也知道:如果自己一旦有刺死谢高俅的行为,不管谢高俅死与不死,自己都活不了。谢高俅手下的爪牙那么多,自己一旦有刺死谢高俅的行为。自己还跑得了吗?
******
这时,那队人就越走越近了。
那轿子越来越近了,马大山一看,那两顶轿子是谢高俅的轿子。
在以前,马大山见过谢高俅的轿子。
这时,前边的那顶轿子就来到马大山的近前了。
马大山知道,前边的这顶轿子里,坐的一定是谢高俅。
在以前,马大山见过谢高俅出行,谢高俅出行的时候。有两顶轿子,谢高俅坐前边的那顶轿子里,谢高俅的夫人坐后边的那顶轿子里。
******
马大山见前边的那顶轿子来到他的近前了。马大山心说:现在到了我为父报仇为民除害的时候了!
马大山就从树上跳下来了。
马大山迅速从树上跳下来后,他脚还没等落地,他手里的大铁枪就向那顶轿子扎去了。
这得要快啊。
如果不快的话,后边谢高俅的随从那么多,如果等谢高俅的随从赶上来,自己这次刺杀计划就不能成功了。
这时,大铁枪穿透了轿子,就向轿子里的人刺去了。
轿子的框虽然是木头的,可轿子的大部分地方全是布的。枪要穿透布还不容易吗?
******
单是轿子里。
头顶轿子里坐的不是谢高俅,头顶轿子里坐的是德爱女。
谢高俅怎么让德爱女坐头顶轿子里呢?
谢高俅是想巴结德一海。谢高俅是想在德一海的面前表示,他对德爱女尊重。
谢高俅尊重德爱女。其实就是他尊重德一海。
按说谢高俅是知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