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梦回清明上河图 >

第40章

梦回清明上河图-第40章

小说: 梦回清明上河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下官不敢,只是有钦差大人在此,下官只是协助钦差,尽快搞清楚案情而已!”王孟海见向忠辉一脸怒气,只得好言解释。

    秦桧见二人斗气,也知其中原委,连忙又问这向忠辉:“不知那拜帖可还在千岁手中,可否呈上让本官一览,也好还千岁的清白?”

    那封拜帖要只是一封普通拜帖的话,向忠辉自然愿意拿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可偏偏柳逸玄在那拜帖中提到了那幅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本是宋徽宗密赐与他,世人很少知道,若将那拜帖拿到堂上作为证物,必然会让更多的人得知那幅清明上河图的消息,这堂下看热闹的可都是南来北往文物贩子,也不乏收藏名家,若被他们知道,这幅画的下落就不会再是什么秘密了。

    向忠辉左右为难,琢磨不定,只得推辞道:“那只是一封普通的拜帖而已,不过是几句客套话,也不知被老夫丢到何处去了!”

    向忠辉此言一出,堂上堂下议论纷纷,因为向忠辉口口声声说那是一封拜帖而非私自结交的文书,自己又狐疑了一阵,还说找不到了,别人岂能信他?

    柳逸玄自然知道向忠辉的顾虑,他宁愿被别人误会也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那幅清明上河图的下落,柳逸玄只后悔自己给向郡王惹下这些麻烦,可是后悔也没用了。

    “呵呵,不知丢到何处去了?我看是被销毁了吧!”王孟海岂能信他,在一旁故意问道。

    “你”向忠辉欲言又止,不愿多说什么。

    秦桧坐在堂上听着,也觉得此中定有蹊跷,若是一封简单的拜帖,这郡王为何不拿出来给众人看看,还要推脱弄丢了,于是笑道:

    “千岁,这拜帖送到府上也不过四五日的时间,既然是一封普通的拜帖,我想也没有什么好回避的,还望千岁打发府上的家人回去好好查找一番,若找得到便拿来作为物证,也好还千岁一个清白,当然,若信中涉及有什么*之事,本官也可为王爷保守私密。”

    向忠辉将秦桧说了这话,显然是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也只好听了他的话,唤来王府的管家,说道:“你到老夫书房的文案上去找找,看是否有一封署名‘子虚真人’的拜帖。”

    那管家领了命令,快马回府,秦桧继续在公堂审案,他看了看堂下还有一位证人,便来问他:“你又是何人呐?”

    “小人是京城古鼎斋的掌柜,给秦大人请安了!”钱世良倒是好眼力,一眼认出了秦桧。

    “哦,你还认识本官?”秦桧听他说是京城来的掌柜,倒也几分好奇。

    “呵呵,不知大人还记得否,小的跟秦大人还有过一面之缘!”

    柳逸玄一听这话,倒对这钱世良刮目相看,他一个古董行的掌柜倒是结识广泛,连秦桧这样满腹阴谋从不外出走动的人他都见过,还真是不简单。

    “哦?你何时见过本官啊?我怎么不记得?”

    “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小人是古鼎斋的掌柜,曾给大人装裱过字画,两年前您有一幅字让家人送到小店,小人见那楷书写得方正有致、秀丽狭长,一看便是书法精品,特在装裱完亲自送到府上,正巧那日大人下朝回府,小的在府门口得遇大人,才记得大人的尊容。”

    柳逸玄在旁边听了这话,心里也是冷笑一阵,“瞧这马屁拍的,听起来还让人挑不出毛病!不过他说的也对,秦桧确实写得一手好字,那后世专门用来印刷的仿宋体就是根据‘秦体’为模板衍生的,只是这位秦大人‘人不如字’,没有像他的字那样‘方正秉直’,哎,可悲啊!”

    这秦桧听了钱世良的话,也是一阵欢喜,好话谁都爱听。

    “过奖了,过奖了,今日有老千岁在此,本官那两刷子就不值一提了,不知你来此处,要做何证明啊?”秦桧倒是头脑清醒,连忙问起案情。

    “这个,小人也不知道,是知府大人让小的来的!”钱世良哪里知道自己来做什么证人,这柳家公子和郡王勾结,关他鸟事。

    王孟海忙来解释道:“大人,正是亏了这位京城里来的钱掌柜,下官才识破那柳家公子的身份!”又转身对钱世良说:

    “本官问你,那日你与柳家公子在客栈相遇,那柳家公子是不是叮嘱你莫向别人透漏他的身份?”

    “这个这倒是实情。”他又看了柳逸玄一眼,觉得心里对不起他,要不是自己多嘴,这柳家公子的身份恐怕也不会被这钧州知府识破,不过此时他并不后悔,因为全城都在说柳相国私通钧州郡王,若真有此事,他这也算为朝廷立了功劳,保不准还有奖赏。

    “那日小人在鸿来客栈遇见柳公子,那柳公子起初并未认出小人,小人一番提醒之后他才想起,后又嘱咐小人,莫要将他的身份告诉别人!”

    “哦,既如此,看来你也是个无信之人,不然又怎会告诉知府大人的?”秦桧听了他的话,觉得他也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立马就翻了脸。

    “不是不是,并非小人要向知府大人告密,小人当时只以为柳公子也是来钧州参加‘赏瓷大会’的,估计也想淘换一些上等瓷器回京,并不知他是来私通郡王的,是知府大人见小人与他认识,主动找的小人!”钱世良连忙辩解,显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钱世良!你哪只眼睛看见我私通郡王了,少在这胡言乱语,我看你早已被那狗官收买,故意出卖于我!”柳逸玄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位京城来的掌柜透漏了自己的身份,他一路小心,从未向别人提起过家世,在这钧州也只有这位钱掌柜认识自己,却不想那王孟海机关算尽,背地里偷偷打听自己。

    这钱世良听到柳逸玄的怒喝,也没敢生气,只得好言回道:“柳公子,这怨不得小人啊,是知府大人跟小人打听的,若是小人不招,恐怕”钱世良见知府王孟海就在堂上,有些话还是没说出口。

    秦桧听到这儿,早已心知肚明,这王孟海摆明了是别有用心,不仅暗地里派人跟踪柳家公子,还暗访他的身世,果然是个阴险小人,不过,在秦桧面前,王孟海和朱太师这点心计根本不值一提。

    正在审讯间,堂下走来郡王府的管家,秦桧料想定是向忠辉让家人取来了那封拜帖。

    向忠辉接过那封拜帖,确认了一下,正是柳逸玄那日上门时所递送的。他展开这封拜帖,看到末尾“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又是一脸踌躇,不知该不该将这拜帖送上

第六十八章 对簿公堂(下)() 
钧州郡王向忠辉将那封拜帖握在手中,迟疑不决,他知道这封拜帖一旦公之于众,那幅清明上河图的下落也自然不再是秘密。

    堂上坐着的这位钦差,向忠辉也早有耳闻,这位秦大人是进士出身,虽不知道他在朝中属于何党何派,但却知道他也是精通书画,若他一时生了好奇之心,问起这书画的来历,岂不又要添些麻烦?向忠辉拿着这封拜帖,沉思良久。

    秦桧在一旁看他愁眉不展,有所顾虑,怕是那拜帖中提到什么隐秘之事,于是笑道:“老千岁,这拜帖既然已拿来,何不呈上来让我等一观,若真无什么可疑之处,本官大可将拜帖送回便是!”

    “这个秦大人有所不知,这柳公子来我府中,确实是为了一幅画,这幅画是老夫私人收藏,且在帖中有所提及,老夫怕外人得知,以后保不齐惹来麻烦。”向忠辉无奈,只得道出原委。

    这老郡王酷爱收藏已是天下皆知,府内的书画藏品外界也是猜测纷纷,秦桧听了他的话,暗自里叹道:“都说这老郡王府里藏着些奇珍异宝、书画名帖,今日看来果然不虚,不知这柳家公子要来看的是什么画,既然老郡王不想让别人知晓,我且送他一个人情便好。”

    “哦,原来如此,既然这样,老千岁可将帖子交与本钦差,本官承诺,阅毕绝不与外人提及,不知千岁是否信得过下官?”

    向忠辉哪里信得过他,只是秦桧这话明显是在卖个人情,他奉旨前来查案,若不配合,恐怕他又要上奏君王。向忠辉见他说了这话,只得起身将拜帖送到他手上。

    秦桧忙站起来接过,轻轻打开这封简陋的拜帖,帖上写道:

    “少虚顿首:拜帖一封亲手书,门口小厮傻乎乎,不谈经书不论道,只为清明上河图!”落款是“少虚真人”。

    秦桧看了这拜帖差点没笑出声来,且不说字迹潦草难辨,就是这首诗写的也不伦不类,那像是个太学里的学生写的。他抬头又看了一眼站在堂下的柳逸玄,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知这些学生整日里是怎样读书的,竟写出这类歪诗来!

    柳逸玄看到秦桧瞅了自己一眼,也知道自己丑大发了,这秦桧是进士出身,标准的大宋高材生,看到自己的写的诗,岂不要笑话自己。不过他也没有自卑,因为自己本来就不是他们大宋的人,毛笔字也没练过几天,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这钧州知府王孟海也在一旁伸着脖子来瞧,想看看是不是柳家私通郡王的罪证,秦桧既然已答应郡王不与他人泄露,自然不会给他瞧,连忙合上书信,又还给了向忠辉。

    “柳公子,这‘少虚真人’可是你?”秦桧问道。

    “是的,那日学生到王府去拜访,只是自己一无品级,二无厚礼,王府的几个小厮拒而不见,才出此下策,自称是什么‘少虚真人’,并在王府门房里写了这封拜帖!”

    秦桧听了他的解释,也觉得合情合理,只是这幅清明上河图他倒来了兴趣,这柳家公子跑到钧州,只为了一幅画,实在令人不解,难道这幅画还有什么玄机不成?此时秦桧并未听说过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因为张择端画完之后直接呈给了徽宗皇帝,名字还是徽宗给题的,这幅画自入了皇宫就收于内府,也只有少数几个徽宗的宠臣见过,外界并无人知晓。

    秦桧见这幅画是郡王的私藏,他既然顾虑重重,可见这幅画是他心爱之物,也没再多问,毕竟此次来钧州是为了查案,不是来赏画。

    秦桧对柳逸玄说道:“本官听你所说,倒也合情合理,只是和你一块来钧州的这位公子又是何人?我看他一身秀气,难道也是来看画的不成?”

    灵儿一见这审了半天的案子,终于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了,忙要告知身份,好好吓唬一下这些官员,却不想柳逸玄连忙答道:“他是他是我的表弟,也跟我来钧州见见世面?”

    “你的表弟?姓甚名谁啊?是哪个府上的,为何来到钧州?”秦桧见这二人形影不离,关系定然不一般,这王孟海也曾跟他提及过,怀疑灵儿也是京城里哪位大官的公子,二人一块来钧州送信。

    柳逸玄笑道:“他是我舅舅家的表弟,从苏州来的,在我们府上住着,和我一块读书,所以这次学生偷偷跑出京城,也让他跟着来了!”

    “原来是这样,听你方才之言,看来真是冤枉你了?”秦桧审到这儿,心里也有几分明白,这无非就是王孟海和朱太师联合诬陷柳安国而已,这朱太师在朝为官,一味主张和金兵议和,秦桧也看他不惯,这次又见他诬陷柳安国,自己早已为柳安国感到冤屈,觉得这个案子没什么太多疑团,想尽快结案回京复命。

    王孟海听了这话岂能愿意,连忙说道:“大人,这怎么会是冤枉了他呢?他私自来钧州只为一幅画,岂能让别人信服?我看他就是暗自勾结郡王,企图谋反!”

    “狗官,你休要胡言乱语!假如我真是来勾结郡王,为何光天化日招摇过市进了王府?假如我真是有书信送于郡王,为何送完信不早早离开,还要在这钧州待上两日?难道我父子会蠢到故意给你留下把柄吗?分明是你与你那卑鄙无耻的老岳父暗地里密谋陷害我柳家!”柳逸玄忍无可忍,破口大骂。

    “你你你”王孟海被他问的无言以对,只得又对秦桧说道:“大人,这柳家谋反之事,人证物证皆在,您得禀明圣上呀!”

    秦桧道:“哪有什么人证物证啊,你那些证人都不足以证明柳家与郡王私通!这柳家公子来钧州看画,被你的人误会,我看你就上报给你岳父大人,让他收手吧!再者,这郡王千岁乃是太上皇御封,岂能与他人合谋造反,我看是王大人误会了郡王。”

    秦桧自然不糊涂,这案子明显是两位老臣不和而引起的明争暗斗而已,这在大宋朝堂里比比皆是,没什么新鲜的,只是自己作为钦差,既要完成任务,也不能得罪了别人,只说是一场误会,并不是恶意诬陷。

    向忠辉听了秦桧的论断,也松了一口气,连忙笑道:“秦大人果然明鉴,不能听信了这些小人之言,老夫对圣上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意,倒是某些心怀不轨的奸佞小人,圣上才应该多多防备!”向忠辉显然意有所指,这王孟海也听得明白。

    秦桧对堂下说道:“经本官查明,柳相国之子私通郡王一事,证据不足,不能立案,即日将此二人当堂释放!”然后惊堂木一拍,叫声“退堂!”

    柳逸玄和灵儿听了自然高兴不已,觉得这秦桧还不算是昏官,只是围观的百姓一时扫兴,觉得没什么意思。这王孟海一见要将此二人释放,哪里肯依他,连忙喊道:“慢着!我要将此事报与太师大人!秦桧,我看你早已和柳安国串通一气,故意偏袒柳家父子,看我不奏报太师,参你个渎职之罪!”

    话音刚落,那些企图离开的群众又纷纷围观了过来,正是:人生不顺十之九,你肯罢休我不休!

    (求收藏推荐)

第六十九章 奉旨回京() 
那日公堂之上,钧州知府王孟海不肯善罢甘休,扬言要上报太师府,告秦桧个渎职之罪,秦桧见他不识时务,情绪激动,只得厉声喝道:

    “王大人,本官是奉了圣上的旨意来钧州查案的,任何人无权干涉!你要告本官渎职之罪,尽管去告,本官现已查明,这柳家公子私通郡王一事,证据不足,难以服众,即便到了大殿之上,本官也不怕与那老太师当堂对质!我劝你还是早点收手,免得给太师大人惹来什么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