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秦娇 >

第7章

秦娇-第7章

小说: 秦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蕙芷带着携芳走在去嘉木堂请安的路上,慢慢思索着长房最近有些过分安静的日子。林姨娘居然没有招小丫鬟在背地里嚼舌说闲话,就连岁纷也是每天抄完女则女戒就抄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听说祖母和母亲那里都收到过岁纷手抄的心经。

    林姨娘并不是太安生的人,她生的岁纷和她一脉相承,也不是耐得住性子抄书的人。如今她们两个都这么安静地仿佛不存在,太反常了一些。

    反常即为妖。

    蕙芷一边走着一边极其耐心地抽丝剥茧。

    父亲曾经对她说,如同乱麻的一条线下,找到头再找到尾,拽着两头一抖再一拉,事情原先的样子,就能大概明了。

    可是她觉得。。。哪里会像父亲说的这么容易?但是现在还是按照这个法子冷静地寻找首尾两端。

    沈家的背后是贵妃,然而贵妃如今在宫廷中大权在握,其的目的一定是后位,而她离后位,只差了一个皇子的距离。沈贵妃看中的不是别人,恰巧是明面上和沈家没有半两银子关系的承安侯府,她看中的不仅仅是承安侯府,更是指明了想要岁纷进宫!

    难道沈贵妃和沈家透过林姨娘娘家兄弟递消息给林姨娘,叮嘱岁纷进宫,要的就是岁纷这样模样好脑袋又傻的人选做傀儡,替她生一个能记在名下的孩子?

    然后呢?

    蕙芷想到这里,不由得觉得发冷。

    后宫里的勾心斗角残酷激烈,沈贵妃大权在握,一旦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岁纷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说不定她更会趁机把承安侯府牵扯到皇子党派之争!

    可是现在要进宫的人换成了二房的岁华,阴差阳错地换成了真正和沈贵妃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的姑娘,沈贵妃又会有什么后招呢?

    如今林姨娘表现地这么安静,大概是得到了什么嘱托或是消息。而父亲吩咐的禁足,让她既不能与四姐岁纷见面,又没办法收到外面的消息。当务之急就是要知道谁能在父亲下令的禁足中传消息给林姨娘。

    岁纷作为一枚被沈氏一派放弃的棋子,现在当然是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传给她姨娘,那么只可能是从外面传来的消息了。如果是林姨娘的娘家兄弟听到了什么消息,或者是她兄弟身后的沈家又有了什么决定需要通过林姨娘,那么他们一定会想办法传消息进来。

    母亲虽然将侯府的中馈打理的井井有条,虽不说固若金汤,下人们也算得上十分忠心能干。

    可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掌权者当家者们看不到的犄角旮旯里,总会有一些伶仃琐碎的事情发生,就像生活在角落里的杂草,一时不察,也会生长的葱葱茏茏。

    蕙芷突然想到了针线房,腊月里侯府两房的主子、半主子们都会赶制新衣。针线房在内院来往方便,也时常需要与外院的管事们、京城的绸缎庄打交道,甚至忙碌的时候会找一些相熟店家的绣娘来做些活计,可以说她们如果想内外传些消息,恐怕不是多难的事情。

    她问携芳:“针线房的人最近可去过丛青院?”

    携芳想了想,“腊月十二的时候,针线房的人照例带着几匹布料去了丛青院,给姨娘们量尺寸、挑衣料。”

    “可还有别的人进过丛青院?”

    “碧玉姑娘上个月搬进了丛青院,前几日有个大厨房的丫鬟叫诺儿,去看过她,送了些点心去。两人好像以前十分要好,诺儿在碧玉的屋子里待了两个时辰才走。”

    碧玉姑娘是通房,原是祖母身边得用的丫头,不愿被哥嫂嫁出去还赌账,于是自己使了手段,祖母却大为生气,只许她做丫鬟不许抬做姨娘。

    夏天的时候碧玉进了嘉木堂,开始还是住在二等丫鬟的屋子,没想到到了冬天就安排她搬进了丛青院。

    丛青院是姨娘们住的院子。

    碧玉住进了丛青院,虽然名字不变,到底也不再是个人人能指使的丫鬟了。

    “碧玉和姨娘们之间来往密切吗?”蕙芷皱着眉头又问。

    “碧玉姑娘最近每日都给姨娘们做点心送过去,小意侍奉十分温驯。她是原先太夫人身边的人,心灵手巧,做的东西格外招人喜欢,禁足的林姨娘那里也几乎是每次不落地送过去。碧玉显见的是在丛青院里慢慢站稳了跟脚。”

    大厨房和针线房差不多,都是内外联系密切的地方。

    这么看来,碧玉也值得怀疑。。。。。。

    蕙芷觉得脑袋又有点疼了,这团乱麻怎么好像被她一抖一拉,越来越乱了起来?

    再抬头时已经进了嘉木堂的院门,于是放下了心里的重重思虑,笑着进了正堂给母亲请安。

    ******

    林姨娘坐在屋里给一件月白色的直裰的下摆一针一线极认真地绣上竹节纹。小年眼见就到了,她一定要想办法提前结束禁足、或是求来一天时间能出去传个消息。

    她放下给侯爷做的直裰,拿出一件裁好的荷包料子,不紧不慢地上起里子来,趁着门口看守得婆子换值的间隙,将早就放在袖子里的一张细纸条缝进了荷包面和里子之间的夹层,然后接着慢慢地缝起来。

    然后在纸条的周围缝了一圈高低错落的兰,再穿线、打细密的褶子,最后缀上璎珞和穗子。

    拿着完工的这只圆腰荷包,一点都看不出纸条在夹层里的痕迹。

    这样就好了,她在心里默默地想,简直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即便禁足不能解除,送几个荷包给相熟的姨娘们的本事她还是有的。

    她又继续裁了布、描样子,打算多做几只荷包,送给长房和二房的姨娘们。

第14章 孩子() 
林姨娘裁完了布料,又画了样子,她的手轻轻地抚上自己的小腹。

    只要顺利生下孩子,侯爷那么偏宠她,一定也会看在孩子的面上不忍苛待她。就像当年她生下岁纷的时候,不过一句“世子年纪还小,还要教养着大小姐,夫人哪里有时间再看顾四姑娘呢?”

    大小姐慧荣是刘姨娘生的姑娘,刘姨娘原先是夫人的陪嫁丫鬟,一生下孩子就把孩子抱给夫人养着。

    她可没那么狠心,她自己身上的肉,怎么能交给夫人养?嫡母明面上是不会苛待庶子女,可谁知道背地里能做出什么事?何况王氏还是那么个精明能干的人,她的四姑娘怎么能放心交给她?刘姨娘也是个十分傻的,大姑娘就算记在夫人名下,可明眼人都知道带着“庶”字,再怎么也不会变成侯府的嫡长女。

    何况有个孩子在身边还能将侯爷拉到自己院子里。

    如果有幸生一个男孩,那就再好不过了。长房如今只有世子一个男嗣,姑娘们也不过三位,怎么说都有些子嗣不丰。

    刘姨娘可是真傻,只知道傍着夫人,这么多年也没见侯爷去见过她几次。哪里像她,岁纷还没分院子住的时候,她经常送一些岁纷画的画、绣的帕子给侯爷,而侯爷也总是会过来看一看四姑娘。

    然后歇在她屋子里就十分顺理成章。这样简单的招数,屡试不爽。

    林姨娘一边嗤笑着刘姨娘,一边吩咐丫鬟给她上参茶,又神色颇为得意地看着自己的肚子。

    只要她将消息传出去,三姑娘一旦进了宫,贵人就会安排沈家找人为她的纷姐儿保媒,嫁一处好人家。

    不过是递几句话的事,就能换来四姑娘的好前程,指望着夫人,怎么会给岁纷说一门好亲事呢?

    大姑娘蕙容,顶着嫡女的名头,不是才嫁给了靖忠伯家的三公子么?幼子又不能承爵,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压着,能有什么出头之日?更合何况蕙容从侯府低嫁过去,又是这么尴尬的嫡不嫡庶不庶的幼子媳妇,想想日子大约也好不到哪里去。

    ******

    陪母亲用过早膳后,蕙芷坐在嘉木堂里,前面摆着一架六扇的只有杭州府才出产的双面绣屏,上面绣着开牡丹图,怒放的魏紫姚黄灿烈浓郁,开且半的双娇含苞带羞,间细细的蕊,下绿叶的叶脉,无不绣的分毫毕现,如同置身于洛阳的牡丹园中。

    绣屏舅舅送年礼时送来的,腊月才换上的,映衬的屋子里暖洋洋的,好像真的到了春天里一样。

    蕙芷却没有什么心思在绣屏的绝色上。

    她尽力坐地靠前,手边的茶水几乎都要放凉了,她却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绣屏另一侧管事们的回话和母亲安排各项事宜的声音。

    大厨房的管事妈妈在问今年小年的年夜饭摆在什么地方好,外院的管事也在问要不要请戏班子来唱戏。

    母亲想了想就说不用请戏班子,然后吩咐:“今年二十三的年夜饭就摆在青石晓唱,戏班子今年里没有出什么让人叫绝的角儿,也没人写出漂亮的新戏。二叔不是支了公中的银子养了几个伶人,不若叫他们出来歌舞助兴。好不容易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都有说不完的话,今年就不叫戏班子过来吵闹了。”

    接着想了想又对着外院的那个管事道:“不过请戏班子是往年的惯例了,你先打听着京里可还有不错的戏班子没有?伶人那里也要问问清楚可有现成排好的歌舞助兴?过了晌午我便给你准信,看是用家里的伶人,还是像以前一样请戏班子来。”

    然后那管事退后,母亲接着对厨房的管事妈妈道:“今年的菜要格外照拂太夫人和二房的口味。”

    母亲这样大概是在暗示厨房要多做些三姐喜欢的饭菜吧,蕙芷默默在心里思索。既然三姐在家里的日子不多了,那她以后在母亲这里听完管事们的回事,就多拿着绣样去找三姐好了。

    三姐岁华德容言功样样都不错,刺绣裁衣的技巧尤其叫人喜欢。

    三姐曾经给她做过一件绣百鸟的提缎子比甲,不仅领口袖口十分服帖合适,连缎子上的暗纹提都在中缝上对的严丝合缝。

    这样的手艺,就连好多绣娘裁缝都做不到严丝合缝,宛若一匹没有裁开的布。

    又过了半个时辰,母亲才处理完厅堂里的事情,管事们都拿了对牌回各处忙碌,又安排身边的玲珑去太夫人和父亲那里问一问摆宴时是否叫伶人助兴的意思。

    蕙芷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王氏令人端了羊羹和茶点,对着蕙芷招手:“听了半天,累不累?我本想着过完年以后慢慢手把手教你中馈,没想到你父亲说过年事情又多又细,让你先来学着。。。身体可好全了?”

    父亲大概是知道了她派人查林姨娘的事情了吧?家里出了林姨娘勾结外府的事情,他一定不会坐视不管,而自己的人也出去打探消息,父亲一定是知道了,想让母亲提前教她主持中馈的事宜。

    她摆摆手笑着说:“不累不累,我不过是听听罢了,又不是像母亲这样桩桩件件都要处理,怎么会累?我的好多了,江娘子调理的很好,回头也请她给母亲调理调理身体可好?”蕙芷起身站到王氏身后轻轻地给她揉着肩膀。

    “难为你心,还惦记着我的身体。”王氏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拍了拍自己肩膀上的手,又说:“前几天宫里已经递出话儿,最迟三月份就会选秀女入宫,四月份你哥哥娶亲,明年春天事情多,你现在学这些刚好,到时候也能帮着母亲打理家务,不然只有我和你二婶,一定忙的团团转,以后嫁人了我和你父亲也能放心。”

    蕙芷闻言配合着自然而然地红了红脸,停了手,坐到位置上,低头喝茶,定了一会儿才问:“那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呀?我还没见过夏家的大小姐呢,她是个怎么样的人?”

    哥哥去年与礼部左侍郎夏检夏大人家的嫡长女夏纨婳定了亲,过了更贴。可惜那时候她还不太懂事,并没有跟着母亲去寺庙上香。

    后来她才知道母亲去寺庙上香原来是去相看夏家的大小姐,难怪那次她要哥哥随行,送她上山。

    “你哥哥后天就到了。夏家小姐性子很好,我很喜欢,我正打算过完年约夏家夫人去灵隐寺上香,不若你随我一起去,提前见见,以后也好相处。”

    蕙芷忙不迭地点头答应,又听母亲讲了一会府里的事,然后回了玉华馆,支使绿袖去三姐那里传话,歇了晌她去找三姐绣。

    然后散了头发,听着携芳打听来的消息。

    “林姨娘本本分分地在自己屋子里养胎,做衣服,绣荷包,看门的婆子说她裁了许多做荷包的布料,大多看来像是送给姨娘们的,绣的十分细致。”

    昨日大夫又来给她诊脉,林姨娘果然是有孕了。

    现在只要继续盯着林姨娘,看她以后有什么动静,就可以知道个大概了。只是林姨娘现在却怀孕了,以后有什么事情,顾忌着这个孩子,总有些不大方便处置。蕙芷叮嘱携芳继续盯着丛青院的消息,不仅林姨娘,碧玉也要多注意一些。又嘱咐阿蔓去跟她娘李妈妈传话,近年关了多去大厨房转转,盯着那个叫诺儿的丫头。

    午睡起来,蕙芷就只梳了家常的发髻,拿着两块画好样子的料子去找岁华。

    岁华正在绣一只荷包,看到她过来,连忙叫小丫头上茶,笑着起身招呼她坐下。

第15章 告诉() 
蕙芷就拿出了两块料子,问她样子画的好不好看。

    岁华就和她一处一处地说起来,气氛难得的安静闲和。说完了样子,蕙芷问起她最近的衣食起居,突然颇为窘迫对岁华说:“听说姐姐身边的乔儿做点心很不错,可否请她做几样点心来?看了这么会儿样子,我竟觉得有点饿了。”

    蕙芷是长房唯一蕙字辈嫡女,大伯母对她总是十分娇养,总是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像她活的这么辛苦。

    岁华嘱咐乔儿下去做点心,蕙芷也摆摆手让随她来的携芳站在门外。

    携芳不仅出了门,还带着屋子里立侍的小丫头们都出去,站在院子里的廊下。

    岁华有点惊讶,面上却不动声色。

    乔儿擅长做的点心,从和面到调制馅料,最后成品,至少要小半个时辰,蕙芷竟然让她自己身边的贴身丫鬟也避开,不知道这样的阵势是要告诉她什么,心里无端有些忐忑不安,然后就听见蕙芷异于寻常的沉静如水地声音,和平日娇俏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