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绣-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三章 敬而远之
更新时间2015…1…11 10:02:48 字数:2105
既然答应了卓氏帮她描花样,薛愫一心想着早点完了这事,就不在与古家有任何的牵连了。
华姨娘送来的纸墨她一点也没用,自己寻了张毛边纸,找了图册,慢慢的勾画起来。
才画了五六笔,秦老夫人那边派了一个小丫头过来请薛愫:“老夫人说请薛二小姐过去商议事情。”
薛愫这才记起昨晚淑苓说的事,心想怎么将这个给忘了。不免敲了敲额头,歉意道:“真抱歉,我给忘了。”便要跟那小丫头去沉心堂。
这里闻莺忙替薛愫加了一件衣裳:“今天风大,可别冻着了。”
薛愫答应着,又扭头和她道:“你就留在家吧。我去去就来。”
薛愫跟着沉心堂的小丫鬟,一路往秦老夫人那边去。好不容易到了这边,秦老夫人一身佛青的交领团花长袍,脖子上挂着串檀香木的念珠。贺大太太坐在下首的雕漆靠背椅上。却并不见淑苓。
秦老夫人点头含笑道:“你来了。”
薛愫赶紧向两位长辈行了礼,又歉然道:“昨晚明明苓姐姐和我说过今一早要到这边来,不曾想给混忘了。还请老夫人多担待。”
秦老夫人倒也不深究,薛愫又问:“苓姐姐呢?”
秦老夫人笑道:“她正替我抄经文,预备二十二送到庙里去供菩萨的。只是我见她还没好痊,也不敢太劳动她。”
薛愫眼中待笑:“那不如我也帮着抄些吧。反正在家也没事。”
秦老夫人呵呵笑道:“那敢情好,你愿意帮这个忙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也是件极好的事,算是给自己积福。”
贺大太太见没自己什么事就准备告辞了,秦老夫人点头道:“如今你们大老爷不管这些,但淑荃的事上他也必须得过问。毕竟是儿女的终身大事,你去问问他,看他是什么意思再来回我。”
贺大太太应了个是。
这里淑苓抄了一半的经文,听见了薛愫的说话声,也忙走了出来。秦老夫人和他们说:“这次我打算小住个三五天。你们去给房里的丫鬟说,让给准备几套厚实点的衣裳。山上可比下面冷。”
接着又说了一回当天如何坐车等等。
后来流苏过来和淑苓说王大夫来了,淑苓不敢久留便告辞。
这里秦老夫人让如因收拾了一本《佛说阿弥陀经》,还有抄写经书要用的纸页,一匣抄写时要点的檀香。
秦老夫人又问薛愫:“以前抄过经文没有?”
薛愫摇头。
秦老夫人便将淑苓抄好的给她看,又告诉她:“写前要焚香净身,写的时候要虔诚,安静,没有杂念。不必太赶,能写多少是多少。”
薛愫一一答应着,想着还有十来天,好在只有一卷,抄完不是什么难事,倒也轻松。
后来钱氏过来请秦老夫人的示下,薛愫心想没什么事就告辞了。青柳捧着绢包,跟在薛愫身后出了沉心堂。
“这下小姐就不会觉得无聊,又有事情可以打发。到时候姐姐们跟着小姐去了白水庵,留下我们几个可真是找不到什么差事。”
薛愫笑道:“那不是正好放了你们的假,没人管你们,由着你们疯去。你还可以回家去探望下父母。”
“真的吗,真的可以回家?”青柳眨巴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似有些不大相信薛愫的话。薛愫笑道:“当然是真的,别的事我或许管不了,但这么件小事却能做主。”
青柳立马欢天喜地起来。
过了一条甬道,便是一个交叉的路口,往左是姑父前面的大书房,往后是明晖堂。薛愫想起昨晚姑父给布置的题目,也不知薛恒那首诗姑父给了什么评价,是最末还是一般般。忍不住左边的巷子张望了两眼。
却见那扇小门大大的开着,依稀听得里面有说话声。突然,就见从门内走出一个人。依稀看见了穿着松花色的衣裳。薛愫一怔,虽然隔得远,但那身形,不就是古宜么。再也不敢停留,疾步往右面走去。
青柳几乎有些跟不上薛愫的脚步,在后面大喊:“小姐,等等我!”
薛愫仓皇的一路小跑,好不容易到了明晖堂的外墙根下,薛愫方觉得腿脚一软,跌坐在墙根下。青柳好不容易追上了,连忙扶她起来,一脸的茫然:“小姐,好端端的,你跑什么?”
薛愫想,古家日后傍上了曾家这棵大树,只怕更是冤魂不散。
青柳见薛愫脸色不大好,眼下的情况有些摸不准,也不敢随意多问。
薛愫看了眼明晖堂的屋子,略定了定心,才准备往里面去。青柳忙叫住了她,替她掸了掸裙子上的灰尘。
“我这个样子像什么!”薛愫不免觉得悲从苦来,那个魔鬼祸害了她前世,这一世还要来找她?枉自两世为人,难道连这个人也应付不过去,还说什么挽救她和弟弟的命运,挽救曾家。
想到这里,薛愫慌乱的心倒渐渐的平静下来。她再不惧怕什么,该来的总会来。她就不相信做了两世的薛愫还斗不了一个古宜。
在姑母面前薛愫对古家的事半字未提,神色如常的说了秦老夫人交给她的事。薛太太点头道:“既然老夫人抬举你,你就好好的跟着她。以后对你也好。千万别害怕。”
回到敷春堂,刚坐定,闻莺就上来喜孜孜的和薛愫道:“小姐听说没有,据说我们小爷得姑老爷的称赞了。”
薛愫一听自然也高兴,笑道:“一会儿回来,肯定又在跟前向我炫耀,美得他!”
闻莺又说:“看来我们小爷还真是个读书的料子。薛家的家学好,别家比也比不过。小爷长了面子,就是我们也跟着有脸面。”
薛愫笑说:“多大的事呢,也值得你这么高兴。要是他以后中了举,你不得一跃八丈高呀!”
闻莺道:“小姐这么辛苦的教导小爷,他有所成绩小姐脸上也有光彩,当然是件好事。值得高兴。”
薛愫呵呵一笑,回头见炕桌上她没有描完的花样子还摆在那里,顿时觉得心烦。
第五十四章 家书
更新时间2015…1…12 10:04:58 字数:2143
还没到申时,薛愫就已经将那幅六合同春描好,六只仙鹤各俱姿态,优美动人。
待到墨干,薛愫将纸页卷了轴,拿了一根缎带栓好。叫来了海棠吩咐:“将这个送到福安堂去。”
海棠答应了,笑嘻嘻的接过了卷轴便往华姨娘处而去。
及至福安堂,华姨娘身边的小丫鬟坐在檐下翻花绳,见了海棠连身也没挪一下。海棠上前笑嘻嘻的说:“我是薛二小姐房里的人,奉了我们小姐的命令来送这个来给姨奶奶。”
穿葱绿比甲,梳双鬟的丫头接过了卷轴,起身道:“你在这里等着。”便往正堂屋去。
“奶奶,是敷春堂那边遣人送了这个来。”
华姨娘接了过来,拉开了缎带,展开卷轴看了两眼,眉花眼笑的递给了坐在下首正喝茶的古宜:“宜哥儿,你看看这画如何?”
古宜忙起身毕恭毕敬的接过了,细细的看了几眼,笑说:“倒有些意思,虽然是描摹的,但却精妙传神。”
华姨娘也赞道:“是呢,那么精巧的一个人手下的活当然细致。宜哥儿是没见那架绣屏,无人不赞。”
古宜又多看了两眼,便重新卷好,准备拿回家去带给母亲。
古宜不敢随意打听曾家的事,因此也没问是谁画了这个。
华姨娘接着又道:“送画的人呢?”
丫鬟说:“我知道奶奶肯定有话要问她,让她在外面等着的。”
“快请她进来。”
华姨娘满脸堆笑和海棠说:“替我谢谢薛二小姐。劳她费神了。”又让跟前的丫鬟给海棠大大的抓了一把盘子里的桂圆。
海棠忙谢过。
华姨娘让丫鬟拿了两块崭新的绢子来:“这是我新得的,一次也没用过。就当是给薛家小姐的谢礼。”
海棠替薛愫收下了,又道了谢。见没什么吩咐才离开。
海棠走后,古宜忍不住问道:“这个薛家是哪一家,我怎么没听说过?”
华姨娘笑说:“你打听这个干嘛。不过你不知道也正常。我们太太就是江陵薛氏,这薛家男人死绝了,没有依靠,才来京城投靠了曾家。”
古宜觉得奇怪:“家里没人了,怎么不去投靠外祖,反而来依附姑母家?”
华姨娘道:“听说杜家也早就落败了。我们曾家在京里也有一定的身份。我们太太早些时候天天念,这不总算住到一起了。不过他们薛家的几个孩子我看着倒还好。也不算是小户人家出来的,都还规矩懂事,生得也好看。特别是这二小姐,更是个才貌双全的小姐。”
古宜听着表姨妈如此称赞一个人,微微一愣,倒没往心里去。
华姨娘意识到自己怎么又扯到薛家的事上去了,才又正色和古宜说:“既然你要进曾家的学堂里来念书,就该埋头认真。别辜负了你娘的期望。她这些年不容易,还指望着你有出息。”
古宜也早就听腻了,不耐烦的应了个是。便起身说要告辞,华姨娘让身边的大丫鬟去送送。
这里心中细想,表姐就这么一个儿子可依靠,今后能读出书来,壮立古家的门业,再将媳妇一娶,养两个白胖的孙子就齐活了。不过算来古宜也不小了,要不将亲事早点订下来。只是古家没什么背景,想要借助女家的势力只怕很难。权势一些的人家哪里瞧得上古家。要不退一步,娶一个贤良贞淑的女子就行,不求家世。
华姨娘没有子女可操心,在京中也就古家这么一门算是亲戚,因此少不得将卓氏的烦心事也兜揽了些。这次让古宜进曾家的族学也是她的建议,只怕日后更有许多要操心的地方。
华姨娘想了想,便打算去薛太太那里瞧一瞧。
贺大太太也在明晖堂,桌上放着一封才拆过的信,两人正议事。见华姨娘来了,只点点头,继续她们的讨论。
薛太太道:“算算日子也还有两个来月才到,那时候正冷。得收拾一处暖和的屋子让她们住着才行。”
两位当家太太商议的是关于府里的大姑太太曾绮年底回家省亲的事。大姑太太是秦老夫人的第一个子女,比曾谕大老爷长两岁不到。嫁了信阳府的徐家。如今徐家都在云南的任上,每年回一次京,大姑老爷要述职,大姑太太自然就是回来看望老母亲。
为了接待曾绮大姑太太,每年都将两位当家的太太累得死去活来。薛太太到底要年轻几岁还勉强能撑得住,贺大太太是每次他们一走就要病上半个来月。
这烦恼的事又找上他们了,贺大太太只觉得头疼,往年他们徐家都是住在敷春堂的,今年偏偏给了薛家住,看样子只有重新挪地方。
“要不让他们住大太太那边吧?”
贺大太太忙摆手说:“得了,我还想清静呢。弟妹接待惯了,大姐好像也喜欢和你亲近。还是让她住在这边吧。”
薛太太听了这话却觉得心酸,大姑姐不好伺候,每年贺大太太都(吼着是将这个包袱扔给她,可今年到底有些不同。薛家人住了进来,毕竟有些不方便,颇为难说:“我们这里要小一些,再说敷春堂已经住不下了。想来想去,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只好请大太太帮忙。”
贺大太太想了想方说:“沉心堂后面还有五间屋子,不如收拾出来让他们住吧?”
“哪里够呢,再说又当着穿堂,风大,别说我们,老夫人第一个就不答应。冻坏了她宝贵的外孙外孙女,谁担待得起。我倒觉得鹂哥儿那边的院子大,鹂二媳妇住着也空荡荡的,不如收拾出来让他们过去住着。”
贺大太太便道:“只怕她不答应。”
薛太太笑道:“就要大嫂过去说了。”
贺大太太心里有些不舒坦,可眼下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地。鹂哥儿媳妇移出来,暂时住在她的院子里能勉强应付过去。看样子,今年就将这个包袱扔给她了。
贺大太太此刻就觉得身上不舒服了,实在不行到时候她装病不出门,让薛太太自个儿应付那个磨人的大姑姐去。
P。S:厚着脸皮求收藏呀,还没放入书架的请赶快!
第五十五章 妙真
更新时间2015…1…13 10:03:39 字数:2174
应付了卓氏的事,薛愫便抄起经书来。
虽然以前从未做过,不过倒也不是什么为难的,倒也随心应手。
还不到二十二,就已经抄写完毕。后来送至秦老夫人处,秦老夫人翻看了一回,很是满意,随口夸赞道:“到底是个灵透的孩子。这字写得也好,工工整整的,一看就知道恭敬虔诚。”
薛愫笑道:“我还怕自己写错了。”
很快的就到了二十二这一天,淑苓要陪着秦老夫人礼佛,薛愫和薛忆姐妹俩在薛太太房里用了早饭。又嘱咐了薛恒几句,这才到沉心堂。
秦老夫人出门,贺大太太和薛太太要去相送。
秦老夫人却阻拦道:“你们家里都有事,忙不过来。我看这次就不用跟去了吧,让两个丫头跟着我就行。我小住几天就回来。别担心。”
薛太太又一番嘱咐淑苓和薛愫两个。说来这还是薛愫跟着秦老夫人第一次上庵里去,上一世根本没有过的事。原以为重活一世就是将以前的事经历一遍,看样子到底有些不同。不过若是这一生她也躲在薛忆和伯娘的后面,只怕也没什么改观。
车轿早已备好,秦老夫人扶着两位太太的手上了轿子。薛愫和淑苓俩坐了后面的一辆素盖的翠幄油璧车。后面还有一辆坐着流苏和闻莺。以及同去的玻璃和如因。后面还有一辆驮轿,坐着的是钟妈妈。
薛愫从纱窗张望着外面的景色。时值金秋,田里有赶着收获的农夫,不时的还能看见耕牛走在田埂上,一派自然的野趣。让养在深闺里的薛愫觉得处处都很新鲜。
看了一会子,又听得淑苓咳得厉害,赶紧放下了帘子,端坐好。
“苓姐姐,你不要紧吧?”
“哎,哪年不折腾。我都习惯了。我给你说呀,白水庵里有个小师傅叫妙真的可有趣了。回头我们逗逗她去。”
淑苓那天真烂漫的样子还真有几分可爱,只是因为病痛的关系,脸色显得有些苍白清瘦。娇娇弱弱的,似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