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煮妇日记 >

第4章

煮妇日记-第4章

小说: 煮妇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再来则变成李子,最后才能成功地演绎成小店版村上隆,变成货真价实的樱桃。但估计那个时候,也就是樱桃包包落市之时。就如同上一轮的樱花一般,好不容易从喇叭花熬成了真正的樱花,人家设计师却已经瓜熟蒂落一转身去画樱桃了。所以说这买假货的人千万不要去指摘造假货的人的瑕疵,买真货的人也未见得比买假货的人更高明,而站在局外冷嘲热讽的人更不见得获得了比一窝蜂的樱桃fans更多的快乐。
赶时髦最大的乐趣就是投入,想来这小樱桃的好处就是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眼红或愤怒,或哗然或傻笑,搞得人人都回归童年,一副小孩子一样不服输的心态,呔!谁又比谁更禁不住诱惑呢?
悠长剧集
总有不同的剧集能打发不同的时光,对上班族来说是如此,对闲暇在家的煮妇就更意味深长。如果某段时间是剧集空窗期的话,那一段的人生就显得太不完整了,即使一天过得再充实,可回到家漫无目的地按着电视遥控器,仍然感觉内心孤寂难耐。这实在有点像没有恋爱的日子,日程安排得再满都觉得自己缺点什么。
家里的两个人完全是那种收视率问卷调查出来的典型案例。直到现在我的剧集最爱还是《欲望都市》,就像小时候看《红楼梦》一样,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颠颠倒倒地看,从哪一集都ok。而且每次看都会发现新笑点,以及之前没有注意到的Carrie的某条腰带或者Charlotte的某个包包。它绝对满足了城市女人所有的色欲食欲,无论你心情如何低落都能把你安慰到爽,并且还能给今日出门的服饰搭配做出最生动的友情提示,真要呼吁每一位女性都要在家里备一套作为压箱底宝贝。而先生则守着他的《老友记》犹如《颜氏家训》一般,每天沐浴完毕便就着冰啤酒和腌青豆来上几集。《欲望都市》他是不喜欢的,因为很烦里面的女权主义,而《老友记》能让他感觉自己充满了Chandler一般的幽默感。有时候他太过得意,我就会泼冷水道:“我怎么感觉不到?”先生答:“你知道么,那里面只有Monica感觉不到Chandler的幽默。”
不同时期也会换看不同的新剧集,并且那一段日子便会被剧集中的情节深深影响。日剧《Good Luck》刚问世的时候先生就去买了一套来,因为其中是木村拓哉演的飞行员生活,结果两个人乐不可支地相互念来念去那些航空用语,自以为生活在庞大机舱中。而《汉武大帝》热播的时候更不得了,整天皇上皇后地叫着玩,以至于入戏太深,幻想物业会派宫女来给我们洗脚,云云。所以我们的原则就是不看让心情低落的剧集,否则真会陷入到无边无际的悲哀中去,比如像《蓝色生死恋》这类型韩剧,先生认为我平时每个月借故掉一次眼泪的,看这样的剧集之时一天却能变着法子哭三次,并提出各种让他头疼的爱情Q&A,那是决计要禁止的。
最近的剧集是《CSI》,虽然有着许多血腥的法医工作镜头,但当做Discovery锻炼人的智商和见识也蛮不错的。相信吗,我已经把自己训练到能边看边吃腊肉和肉酱面了。
滚落一地红酒
好友是我和先生共同的好友,大学时和先生住贴隔壁,其生活方式之优雅令人惊奇,而优雅的极致莫过于学生时代的他就会在室内地板上铺满红酒,然后一瓶一瓶享用。这件事情是真是假,至今从先生处也求证不出来,倒是给他自己每天一小杯的红酒构成了充分的理由:既培养气质,又软化血管,你看人家能喝掉一地的红酒,我也就一天一点点嘛。
在家里喝红酒,当然不同于做家务累了之后咕咚咕咚猛灌可乐,喝红酒是要有架势的,并且这种架势可能比起在外面餐馆叫上两杯或者存上一瓶更要来得猛烈。有位著名女酒评人写了好几本书,都意在发扬这种架势。比如书中说要有个好的存酒的酒柜,对酒柜的描述就超过五千字:“最好是专门的电子酒柜。德国的一种一百二十瓶装的电子酒柜:上层18℃,放陈年红酒;第二层16℃,放年轻和丰厚的红酒;第三层12℃,放成熟的丰厚白酒和轻柔红酒;第四层10℃、第五层、第六层……”这段话摘自我一位最喜欢引用的朋友的读书笔记,抄到这里,他也不耐烦了,遂评论道:“好了,你耐烦看,我也不耐烦抄了。”
又或者是像我的那位好友一样,非但要红酒铺地才能引发出酒性,还要Sainte Maure奶酪来配合舌尖律动,并且最好那之前装红酒的橡木桶是来自Bourgogne及相近的罗讷河谷地区的,散发淡淡清香,听着诗情画意的香颂音乐,眼望着新购得的七瓶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在架子上等待着下一次的宠幸,这样的品味红酒被好友说来,才真正有“被上帝套牢的感觉”。否则便是糟蹋了杯中物,像妙玉说的,是解渴的蠢物,跟饮驴饮马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红酒确实是更适合居家的。就如同那位女酒评人号称是嫁给了红酒一般,那是适合长时间撩拨情意的东西,而非蜻蜓点水地调情。品味红酒需要一个家,具体来说,更需要一个斥巨资打造的家。而实惠如我,则是在烧菜的时候打开冰箱偷拿出老公的红酒猛倒几下,让酒香滚落于一锅大鱼大肉之中。
玩偶之家
最早在英国小说里读到某些太太喜欢收藏洋娃娃,那是比较传统的多丽娃娃,脸蛋和手脚都由陶瓷做成,有着中规中矩的英国人面孔和英国人教养,穿的衣服自然也都是淑女们精心缝制的。那时候,为洋娃娃做衣服是每一个养成中的贵妇人的日常功课,甚至这个习俗也流传到了欧洲其他地方。至少在法兰克福,当阿尔卑斯山来的牧羊小姑娘海蒂到了一家有钱人家里时,那家的祖母就拿出一个大娃娃,要她学着给它做件小褂子。
我小的时候,洋娃娃也还是件奢侈品,大人很少买给小孩子玩。但是每逢办喜事,送洋娃娃就是不可少的了,据说包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但现在想来,送的却都是金头发白皮肤蓝眼睛一开一合的女娃娃。那时候流行的是仿制英国多丽娃娃的国产“露娜”,生产洋娃娃的工厂也极其吃香,抱一个西方脸蛋的洋囡囡在手里,仿佛就看见了幸福生活的前景,一家人“可以过得像外国人一样”。
七十年代出声的已经为人妻的女人,前后都没有落到玩洋娃娃的机会,所以结了婚就在小孩的名义下自己买了一堆。我认识好几个这样的妈妈,指点女儿从芭比身上学习时尚穿衣法则,但其实自己眼睛里暴露出的队芭比的爱恋远胜于下一代。1959年芭比诞生,十年后这些女孩纷纷诞生,在她们眼中,不断变换服装的芭比不是让人摆布的玩偶,而是永远的时尚领军人、女权运动领导人和公共知识分子。
去年我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好友送的Blythe大眼娃娃,显而易见的,玩偶稀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当然不会再对四十多岁经历着更年期的芭比感兴趣,因为女强人和完美主义在我们看来,总有点不真实,我们现在对玩偶的要求是,她应该是个有缺陷的真人,越真越好。Blythe有不成比例的大头和大眼睛,却也拥有强烈的表情和不菲的身价,它应该在这几年取代冷艳而高高在上的老玩偶。
忽然发现,女人大都还是在十八岁之后开始感兴趣于娃娃的,玩具供销商也从来只会问母亲的意见而不是孩子的。洋娃娃当然可以称得上是伪玩具,它只求在成年女人处得到认同,那是因为她们总希望自己艳光四射,但又喜欢唏嘘自己被人摆布的命运。可现代的女人大可不必像《玩偶之家》里的娜拉那样选择出走,就连芭比都在去年把相伴四十三年的老公给休了,还有什么童话不能变得坚硬?
不如狗窝
东京目黑区的自由之丘有个颇为神秘的小巷子,伫立一栋小洋房,上面挂着“Home”的牌子,推门进去,原来是个新奇别致的小店,布置成家中客厅模样,却在墙角旁壁炉边啰啰嗦嗦堆积着各种轻型砖、棉花垫、一捆一捆的稻草、一扎一扎的布料和乱七八糟的小桶装彩色油漆涂料。客厅中有三五位太太经常坐着,似在悠闲地晒着太阳喝茶聊天,但其实是在参加名叫“做窝”的专题家政教室。
“Home”提供的做窝培训可谓千奇百怪,从最小的鸟窝开始,到最寻常的狗窝、猫窝、兔子窝,甚至有从美国来的野生动物保护技师专门教你怎样在屋顶上做一个适合蝙蝠栖息的窝,或在河槽边为流离失所的单身河狸造窝。当然,他们也会教你做最有意义的窝:人窝,也就是家居装饰范畴内的种种。“Home”的概念即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最小的做起,用双手营造自己的窝。
这种家政教育的普及看似奇异,但从心底来说,我觉得十分伟大。当代女性如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却唯独缺少自筑其窝的能力。拿养狗来讲,再盯着“宠物”的名头,那汪汪叫的宝贝也只得一个冷冰冰的不锈钢笼子住着,底下拿旧衣服垫一垫,不是不上心,而是人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张大床上铺着宜家买回来的褥子被子,已经是非常讲究的了。但是从“Home”取得毕业证书的太太们的狗就幸福异常,它们的小窝是手编的小篮,最下层垫着彩色碎纸条儿取暖,上面铺着软软的手缝小棉垫,还有一个肉骨头形的小枕头让它们睡觉时搁下巴用。而“Home”甚至教会了太太们怎样做一张自己喜欢的床。当然啦,不用你亲手敲敲打打,只要画好设计图交给工匠就行,你还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床有一个自己姓名首字母形状的床头灯,并在床架上依你自己的心愿画上七个小矮人。
“Home”另有一原则,即从不会要人精简家中物品,而是提倡家居用品越多越好。在一张大桌子上教人做小松鼠御用松果盒的中野女士向我们展示了她自己做的占领了整个小花园的猫爬架的照片:“我呀,我最讨厌家里华丽而空空荡荡,把一切杂碎都藏起来,完全没有挤兑的温暖的感觉,一点不像个家,还不如住在乱七八糟的狗窝里快乐!”
而“Home”的口号就是:让家更像家,让狗窝更像狗窝。
那些令人感动的废物
那些令人感动的废物曾经承载重过我们的梦想,而现在正在侵略我们的卫生间和厨房,如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所言:“废物有置人于死地之嫌。”但是恰恰是我们自己引狼入室的,不是吗?
首当其冲的就是某些厨房用品:榨汁机、搅拌机、冰淇淋机、烤面包蛋糕专用炉、苹果削皮机……你的丈夫会质问你:自从这些东西进家门以后,你有榨过三次以上的橙子汁吗?你有利用过搅拌机做过意大利肉酱吗?你真的就再也不吃外面出售的冰淇淋了吗?你做过一个真正成形的蛋糕吗?你养成了每天饭后给家人削一个苹果的好习惯吗?事实则是:你上次买来一整条甘蔗嘻嘻哈哈榨汁玩,结果某人就花了六倍于你榨汁的时间帮你清理现场;搅拌机当然没有沾过肉味,你就用它来帮自己调了一次蜂蜜柠檬面膜;哈根达斯和星巴克外卖小蛋糕依然是你惯常之举;至于苹果——你当然只喜欢吃葡萄和柚子——什么苹果?
接下来是卫生间用品:除了那些形形色色的按摩球、脚底石、泡泡浴精、足浴粉,最大的废物莫过于那个硕大无比的按摩浴缸了。当然,这不是你的错,家里的另一方也时时会有制造废物的冲动,并且把你购回的所有废物的花费加在一起也抵不过这个大废物的单价。而现在弃置不用的原因则是,用一次按摩浴缸所需耗费的水费及电费是它单价的一半。接下来则是放在浴缸旁边的那个让你看不顺眼的健身机,当然,它成为废物的原因不是费钱,而是你丈夫没时间。接下来就更让人气愤了,那件浴衣啊,长长久久地挂在门背后,从来不曾承了主人的欢,反而经常在你半夜上卫生间时摇摇晃晃地吓唬你。问起某责任人,他却竟然理直气壮地说,什么浴衣?你不知道我洗完澡从来不穿衣服的吗!
当然,更大的废物可能是他赠你的一条丝巾(前提是你已经有三十条了),或者是你赠他的一对袖扣(前提是他已经有十五对以上了),或者是一只乱撒尿的阿比西尼亚猫,甚至就是一个不期而至的婴儿。
当然,我们还是要努力制造废物,否则,怎么可能造得出浪漫。
有时跳舞
虽然我也曾在家里打过羽毛球、跑过小步,并试图练习过棒球,但我始终认为,在家里最安全的最不会让人痛惜后果的运动是跳舞。任凭你再小的场地,即使是站在桌子上或者借用床笫,音乐一响头脑一热,就能让人舞动。伦巴恰恰Hiphop,全都只是心情问题,即使是芭蕾,借用一个稳当的椅子也就够了。
据说舞蹈是缓和中年危机的良药,看《谈谈情跳跳舞》就知道了,这个反映全民健身运动的电影竟然还有日本和美国两个版本。日本的拍得含蓄而家常,里面果然是一群超级业余选手,也可以反映出日本家庭妇女的忧虑,总有一天老公厌倦了,想要出去找乐子了怎么办?而那忧虑的解药是跳舞,有眉目传情也有身体暗示,无形中一切往外逃跑的心愿都满足了,但一曲舞毕就是真结束,总好过真的跨出那极度不轨的一步。
而美国版就不一样了,选的三个男演员,包括理查·基尔在内,都是专业舞男级别的高手,詹尼佛·洛佩兹则代表了一个凡人追求人生快乐和艺术境界的崇高理想。情节虽然雷同但意旨已有天壤之别。老婆以为老公有外遇,雇了私人侦探调查,最后发现原来老公跟那个疑似情妇实际上是纯洁的师生关系,最后大家都学成参加比赛去了。大结局的时候,就连私人侦探都加入了跳跳跳的行列。它代表了一个熠熠生光的梦,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面临一段已经味同嚼蜡的婚姻和一份业已麻木的工作,仍然能站在舞场上穿着锃亮的漆皮鞋戴着典雅的白领结跳一段华丽的快步舞。这样的梦,大多数男人大概都会在做到半途中被老婆的呼噜声吵醒的。
所以说与其做梦,还不如真付诸实行。一个人对着镜子扭捏跳舞好过一个人对着镜子顾影自怜,两个人相对踏出丑怪舞步也好过有一天两个人相对连手都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