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黄河东岸;陈赓接到了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称张宗逊的两个旅到达延安;延安的防御力量已得到加强。目前陈赓部位于胡宗南的侧后;胡宗南担心受到侧击;已将其整编第一师从陕北调回黄河东岸。这样看来;对延安更有效的防御;是在胡宗南的侧后展开一系列战斗;迫使其回援;从而瓦解国民党军对延安的攻击。同时;毛泽东还赋予了陈赓部开辟吕梁地区的任务。
为此;陈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和王震的晋绥军区第二纵队合成了一个战斗集体。陈赓对自己司令部的人强调:“王震同志对党忠诚;斗志顽强;在我们党内是出了名的。大家一定要尊重他。他直爽坦白;爱批评人;在党内也是出了名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发现你们的错误而批评你们;甚至骂两句;你们一定要好好接受;不许不高兴……”王震来了;说话异常直率;他告诫陈赓部的官兵要准备在吕梁山里吃苦受罪。陈赓说:“今后我们缴获的武器弹药;要尽可能的留给吕梁部队。”
解放战争字数:3367字号:大 中 小 为更多地牵制、歼灭偷袭陕甘宁解放区的国民党军;十二月二十二日;陈赓和王震部又向位于晋西南的蒲县发动了进攻。蒲县的战斗打得异常艰难;久攻不下时;三十日拂晓;陈赓部十旅副旅长楚大明率领一个连发起持续不断的冲锋;终于占领了可以俯瞰蒲县全城一个高地;共产党官兵利用过去阎锡山部留在高地上的工事;居高临下;以猛烈的火力扫射城内的国民党守军。一九四七年一月一日;蒲县被攻克。
至此;吕梁战役结束。
吕梁战役不但成功地迟滞了胡宗南偷袭延安行动;还使太岳、吕梁和陕甘宁三个解放区基本上连接起来。战役之所以选在了胡宗南的第一战区与阎锡山的第二战区的结合部;是共产党人看准了国民党军不同派系之间从来相互不配合的弱点。按照国民党军的战区划分;以山西南部中间地带的灵石为界;灵石以南是胡宗南的战区;灵石以北是阎锡山的战区。但是;当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接手晋南防务时;胡宗南不愿自己的兵力过于分散;并没有积极地出兵灵石以南地区;而阎锡山竟然在胡宗南没有接防的情况下;径自将自己部队北撤达五十公里;致使两个战区之间出现了一条宽大的防务空隙。战后;国民党军才醒悟到;陈赓部正是利用这个空隙打了进来。
一九四七年二月;陈赓的第四纵队奉命返回晋冀鲁豫野战军。
王震很想弄点猪肉慰劳一下第四纵队。他对陈赓说:“你们不必走得那么急;两个节(新年和春节)都在打仗;没有过;再住几天;补过一个年吧!吕梁虽苦;给每人弄上斤把肉吃吃;还是能做到的。”陈赓谢绝了:“每人一斤;就是上万斤肉;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吕梁是个新解放区;底子薄;我们还是回太岳区过年吧。”陈赓命令把缴获的重武器全部给王震留下;为此他还亲自检查了移交武器的情况;要求留下的武器必须是完好的;如果机枪缺少零件或者坏了就用自己部队的好机枪换下来。
在晋南遭受挫折之后;胡宗南把攻击重点转向了陕西境内的关中地区;为从陕南直接攻击延安做扫清侧翼的准备。
就在延安周围不断发生战斗的时候;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将要到来。
此刻;中国共产党人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毛泽东的论断不仅党内一般干部难以理解;即使在党的高层领导中也存有相当的疑虑。毛泽东的论断被传达下去之后;有干部给延安打电报;直接问“高潮”到底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解释道:“总形势是:革命高潮快要到来。这种高潮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北伐战争;第三次是抗日战争;这三次都是全国规模的……现在全国规模的第四次革命高潮;可能很快到来。第一次革命高潮无产阶级没有参加领导……第二次、第三次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领导的。这一次高潮是由共产党单独领导的。”毛泽东的依据是:一、内战爆发以来;大举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军已被歼五十六个旅;平均每个月被歼六个旅。如果再继续下去;中国的战场形势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二、蒋管区人民运动正蓬勃发展;全国各大城市的反对内战和团结自救运动的规模超出以往任何时期;反蒋的统一战线不但已经形成而且正在不断扩大。
就在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勾画革命“高潮”的前景时;二月七日;蒋介石在南京的“国府纪念周”上发表了一个讲话;对军事形势的判断也是非常乐观:
至于军事;我党确有把握击灭共产党;以实现中华一统。我从历史上观察;历代的叛贼;妄图拖垮政府;不外有两个途径。其一;割据一方;负隅自固。其二;四处流窜;极力扩大其影响;试图引起各地骚乱。但流寇不能成功;负隅则确是可怕。如今共产党无法负隅;我军要打到哪里;就能够打到哪里;所以共产党绝不能成功。
至少在一九四七年二月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在延安开会的时候;也许谁都没有意料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被称为“红色首都”的小城里召开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了。——不久之后;毛泽东就撤离了延安。直至一九七六年离世;他再也没有返回他住了十年之久的那间充满烟草味道的窑洞。
第四章 战场的腰部
胡宗南:为人民服务处
蒋介石将胡宗南召至南京;详细商定了直捣延安的作战计划。胡宗南意识到他建立“殊勋”的最后时刻到了。
自内战全面爆发以来;国民党军在各地战果不大;部队损失却不小;而共产党军队并没有明显削弱。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决定放弃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在东北和晋察冀转取守势;加强对陕北和山东的进攻。在一九四七年初;蒋介石心目中的“主战场”已经走火入魔地集中在了延安这一个点上。
三月六日;胡宗南秘密登上了前往洛川的专列。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机要秘书熊向晖。
踌躇满志的胡宗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十分信任的这位年轻的军官;竟然是一名中共秘密党员。熊向晖的这一身份直到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五日才暴露出来。那一天;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中的宴会上指着熊向晖向出席宴会的原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张治中说:“认识吧?”张治中说:“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张治中正茫然错愕时;周恩来解释说:“他是一九三六年入党的共产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当年;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主席就先看到了。”
就在熊向晖跟随胡宗南前往洛川之前不久;他刚刚经历了一次风险。负责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周恩来;在一次乘坐马歇尔的专机去南京时;把自己的笔记本丢在了专机上。笔记本中记有熊向晖的地址;在地址的旁边注有一个“熊”字。马歇尔的副官很快就以传递绝密文件的方式把笔记本送了回来;但是周恩来无法判断其内容是否被照相并送给蒋介石过目。周恩来立即设想了几个应急措施以保证熊向晖的安全;包括把他秘密转移到解放区去;或是让他申请结婚并出国留学。但是;观察了数天之后;熊向晖并没有发现胡宗南对他有任何怀疑的迹象。
熊向晖;这位后来成为新中国著名外交官的共产党人;一九四七年当胡宗南全面进攻延安时;他给延安方面不断提供的绝密情报;由于事件的极其特殊;无疑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潜在的巨大影响;尽管后来绝少有人提及那段往事。
毛泽东曾说;熊向晖顶几个师。
胡宗南责成熊向晖起草“施政纲领”时“要比共产党还革命”;以“彻底实行三民主义”为主旨;要点包括“实行政治民主;穷人当家作主”;“豁免田赋三年;实行耕者有其田”;“普及教育;村办小学;乡办中学;县办大学”;“不吃民粮、不住民房、不拉民夫、不征民车”;以及“拥护国民党”和“拥护蒋主席”等等。关于文件的名称;胡宗南说:“不要用‘收复’、‘光复’;那不是革命的字眼儿。要用‘解放’;这才是革命的字眼儿。”同时;根据胡宗南的要求;熊向晖还准备了一台可以随时收听延安广播的收音机;并带上了《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精忠说岳传》等长篇小说。——胡宗南说;仗打起来;就是军长师长旅长们的事了;他只需要等着看捷报。在这期间;于战火中阅读小说方能显出大将风度。
胡宗南于三月九日到达洛川前进指挥所。三月十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旅以上将领作战会议;会议最后确定的攻击时间是十四日拂晓。
胡乔木后来回忆说。虽然毛泽东已做好放弃延安的最坏打算;但他仍对保住延安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三月十日;局势发生了变化。胡宗南的近十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国民党军对延安发起的攻击近在眼前;毛泽东设想的以“内线防御;外线解围”的战术保住延安的计划似乎已经没有了实施的时间。
春寒料峭;彭德怀奉毛泽东之命前往防御前沿金盆湾、三十里铺和富县视察。这一线是胡宗南部自南向北进攻的必经之路;距离延安仅有四十多公里。高高的黄土坡间夹着深深的沟壑;放眼望去;天高云淡。在金盆湾;彭德怀问教导旅旅长罗元发能坚持几天;罗旅长回答说能坚持五天。彭德怀知道这个回答已经是很有勇气了;因为部队的兵力实在太少;而平均每支枪不足十发子弹。彭德怀命令要在保存自己的同时尽力迟滞敌人;在这个前提下争取把敌人阻挡一个星期。彭德怀预感到:放弃延安已经不可避免。
几天前;彭德怀曾提出放弃延安;诱敌深入;将胡宗南主力部队消灭在内线。但是;毛泽东对他的建议没有表态。
三月十一日;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放弃延安的设想;并表示同意彭德怀关于在内线打击胡宗南的建议。毛泽东说;战场可以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
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对放弃延安忧心忡忡;他骑马从枣园赶到毛泽东的住处王家坪;问毛主席“可否设法保住延安”;毛泽东对师哲说“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来;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一番话堪称经典。
但是;对于陕甘宁解放区的百姓来讲;延安确实是让他们舍不得丢弃的无价之宝。
毛泽东在向百姓解释为什么要放弃延安时;他把延安比喻成一个装满金银财宝的大包袱;而把蒋介石和胡宗南比喻成半路打劫的强盗:
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敌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来更主动;更灵活;这样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到了一定的时机;再举行反攻;延安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
共产党人早在几个月前就把最重要的物资进行了转移和疏散;仅高级干部交上来的重要文件和机要处保存的机密电报就达五万多份;根据毛泽东下达的“片纸只字也不要落在敌人手里”的指示;除了集中烧毁的十几箱文件之外;不能销毁的重要档案在万分机密的情况下于保安县的一个农场里藏了十六箱;于清涧县的十家塬子村藏了十三箱。延安还展开了完全彻底的坚壁清野;包括搬不走的家具桌椅也要一根木条不留。在延安方圆二十里的范围内;农民们连碾米磨面的石磨都藏了起来;他们决心把胡宗南饿死在延安。
十三日;胡宗南对延安的大规模轰炸开始了。之后;便是地面部队分多路以密集队形发起的攻击。
三月十六日;胡宗南部全线突破保卫延安的第一道防御阵地。
同日;毛泽东命令陕甘宁边区所有部队统归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和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
为给党政机关和群众撤离尽量争取时间;彭德怀调整部署;白天以少量部队死守要点;夜晚出兵袭击敌人的主力;迫使胡宗南部每日推进不足五公里。此时;依然留在延安的几个外国记者;就放弃延安一事询问表情严峻的彭德怀和神态轻松的毛泽东。彭德怀说;蒋介石除了一点面子之外;什么也得不到。毛泽东则说:“延安当然能守住好;丢了它我们照样能过。”
三月十八日;延安城里已经可以听见清晰的枪声。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已经逼近延安南面的三十里铺。刚刚率部赶到延安的王震立即去看毛泽东;他充满担忧地问:“敌占领延安后;是不是想用重兵把我们击溃;消灭我们?”毛泽东说:“不会的。他是想把我们赶过黄河去。胡宗南可不是你王胡子;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下午;毛泽东、周恩来与西北野战兵团领导一起开会;研究撤出延安后的作战部署;毛泽东说:“敌人要来了;我们准备给他们打扫房子。……要告诉同志们: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敌人大军压境;枪炮声越来越近;延安的大规模撤离却没有发生任何混乱。记者问一个没有跟随母亲转移的孩子“为什么不和妈妈一起走”;这个正在自己准备小行李的孩子安静地回答:“妈妈不在我们的组里。”
傍晚;延安城里响起了一连串的手榴弹爆炸声;彭德怀冲进毛泽东的窑洞大喊:“主席还不快走!一分钟也不能待了!”毛泽东说:“我说过;我是要最后一个撤离延安的。我还要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什么样子呢!”
此时;胡宗南的先头部队距延安只有七公里了。
一九四七年三月十八日晚二十时;毛泽东离开了延安。
最后离开延安的是彭德怀。十九日拂晓;将执行阻击任务的各部队撤退路线部署完毕后;彭德怀才率兵团指挥机关顺着王家坪后沟的一条小路上山了。
十八日;整编第一军军长董钊命令部队全力攻击;黄昏时分;整编九十师推进到距延安七公里处。陈师长异常兴奋;立即命令参谋准确核实左翼整编第一师的位置。不一会儿;他得到报告;第一师在杨家畔的左后方;比整编九十师落后了十五里。陈武不禁庆幸自己的命运竟然如此之好;整个国军有多少个师长;而占领延安这个天大的功劳就这样神差鬼使地落在自己头上了!能得到的赏赐就不用说了;胡宗南已经承诺;首先攻占延安的部队赏法币一千万元;更重要的是;自己很快就会名扬全国;然后直线晋升;高官厚禄;说不定还会永垂青史。
陈师长正兴奋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