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东风染尽 >

第12章

东风染尽-第12章

小说: 东风染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普端起茶杯“这要看我的身体状况。”
“当然,周瑜年轻,很多事情上都需要老将军的指点,如果老将军,明日还是无法移步,周瑜就与众将一起到这里来议事吧。”
“哦,不必,不必,我觉得应该可以去。”
“那好,明日周瑜就恭候老将军,老将军追随孙将军多年,我与伯符将军也情如兄弟,你我深受吴候重恩,此乃上天给予机会报答吴候,还望老将军不吝赐教。”
想来这几句话程普比较受用,他说道“大都督客气,赐教不敢,倒也有几句肺腑之言。”
“老将军请讲。”
“都督也知大敌当前以国事为重,不可因儿女情长而误事啊。”说着看了我一眼。
居然冲着我来了。刚要说话,周瑜止住我:“老将军之言,周瑜谨记于心,告辞了。”
回到帐中,我发脾气“你也太好脾气了吧?你越是忍让,他会越得寸进尺的。”
周瑜笑了笑;“程老将军人不坏,只是有些傲气。这些年来,一来他年纪大了,二来,总是以长辈自居,所以不受吴候重用,他因此耿耿于怀,所以,越是希望别人尊重他,重视他。老将军是个忠心为公之人,我若礼数到了,他就高兴了,我们团结对外才能取胜。”
“好个将相和,你要搏美名,干嘛托我下水?”我很郁闷地看着他问。
他哈哈一笑“总要让他有个机会教训我一下,他才舒服啊。”
难怪他会带我去,哎,以自贬身价来换取团结,这一招真苦。
第二天,程普果然高高兴兴来报到,有了前一天周瑜让大家学习,又亲自去看望,程普得到重视,很是满意。说话做事也正常了。
可是刚一开始议事;火药味又浓了。
程普建议“曹操人多,我建议速战速决。”
周瑜却认为“就是因为曹操人多,我们才不能贸然行事。之前,曹操一路顺利,过关斩将,正想一鼓作气,我们反而不能急,要衰竭这股士气。曹军异地作战,久了,便会人心涣散。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急。”
程普不以为然道:“这么耗着怎么耗得起。”
“云公主,粮草如何。”
我立即恭敬地回答“禀大都督;初步准备了两个月的供给;前期已到了一批,第二批可在三日后到达,随后每七日可以到一批。 ”
程普又道“就算粮草充足,时间久了,我们的士气也会受影响。”
周瑜点点头“老将军说得对,仗是一定要打的,只是要只打局部,韩当,周泰,今日出兵,此战必胜,先杀杀曹军锐气,然后,我们先来一段持久战,敌不动,我不动。”
大家见周瑜说得有理,便一致赞同。
果然,曹军是心急的,他们屡屡派人来挑战,等过了中心,吴军便还击,轻而易举地将孤军深入的船只或打退或捕获。
一个月后,已听闻曹军人心不稳,即将入冬,天气也变冷了,流感也增多了。
一千年前的赤壁大战,居然能亲自体验,而且是跟所爱之人一起,真是荣幸之至。我面临滚滚长江,思绪万千。
罗贯中真的很有才,把赤壁大战写得如此丰富又辉煌,对于赤壁真实的经历,我其实是很失望的,什么群英会蒋干盗书,什么离间计杀蔡瑁张允,草船借箭都是不存在的。一个月过去了;除了小打小闹的战斗;什么都没有发生。
那一日,我回山越置办物资,回来的路上正好碰上黄盖也刚从江东护送粮草回来。
“黄老将军,这么晚了,路上辛苦了?”
“啊,云公主,我们彼此彼此。”
我挺喜欢黄盖的,一个忠厚老者,也是老资历,却不像程普那么多事,待人随和。
到了军营,黄盖问道“大都督休息了吗?”
守卫的士兵答道“没有,大都督经常忙到下半夜。”
黄盖对我说“云公主,我去向大都督交差,你也同去吧。”
我点头道“好,我带回了新鲜的茶叶和点心,正好您跟大都督都吃一些。”
我们相约来到周瑜帐前,一张地图,一盏灯光,一袭白衣,一张认真地面孔,他静静地思索着,那画面真的好美。我和黄盖都不禁停住了脚步。他突然回神问道“谁在外面?”
“老将黄盖押粮回来,前来交差。”
“还有我,锦云也顺利置办辎重归来。”
周瑜笑了“二位辛苦了,这么巧一起回来。”
“我们是否打扰了大都督。”黄盖不安地问道
周瑜立即摇摇头“无妨,正想找人说说话,老将军若不累,就坐一会儿。”
“我带了黄山脚下上好的菊花茶,大都督日夜操劳,黄老将军也一路奔波,喝点茶,吃点点心吧。”
周瑜赞赏道“锦云,你真是细心,老将军,请。”
黄盖坐下“大都督刚才可是在思索破敌之策?”
“正是,老将军可有见教?”
“听闻,曹军不适应坐船,军士大多呕吐,生病,曹操命人将战船首尾相连,这样,我们倒是可用火攻。”
周瑜一惊 “ 老将军所言极是,单船作战,我们占优,可如果曹军战船首尾相连,后面军士可以很快供给,我们便处于下风,所以,我正思这火攻之策。”
“哦,可有用得到黄盖的地方吗?”
“若想火攻,如何能悄悄接近曹操,伺机放火而不被发现?”
“这,的确不易。”
“除非,有人诈降,在曹操身边趁机放火。”
“黄盖愿意诈降。”
周瑜握住黄盖的手 “我刚才也在思索诈降人选,现在诸将大都是年轻之人,唯独老将军乃三世老臣,可以让人信服,又熟悉水战,更是衷心耿耿,可是,此招风险,如果,如果有失,我如何向吴侯交待?”
“我黄盖追随孙将军,受尽吴侯重恩,正思报答,如今,正是我报效之时,请大都督不要犹豫。”
周瑜激动地扶住黄盖;钦佩地对视了一刻;慢慢地点了点头,“如此;我代吴侯拜谢老将军。”说完,便大礼参拜。
黄盖走后,周瑜执笔书写,我轻轻地将披风披在他身上,他抬头道 :“你怎么还没去休息?已经很晚了。”
“你也知道很晚了,你不是答应我会爱惜身体吗?”
他温和地笑了。
“在写什么?”
“诈降书。”
上面写着:盖乃三世老臣,随先主出生入死,却被江东小辈欺凌,小辈不明形势,贸然出兵,妄想以三万之众对决百万雄兵,实乃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盖屡鉴无果,不想玉石俱焚,素闻丞相胸怀若谷,求贤若渴,盖不才,愿择日来降。
“就这样吗?曹操会相信吗?”
“一来,黄盖乃老臣,这班老臣的苦楚曹操应该清楚,这本身就有可信性。 二来,天气渐冷,疾病横生,人心浮动,曹操急于取得胜利回转,这封信应该是他盼望的。再则,曹操一路南下,势如破竹,闻风而降者无数,他早已得意志满。”
“可是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他们不会提醒吗?就一封信就能令曹操相信?不需要苦肉计什么的?”
“苦肉计?”周瑜吓了一跳 “对谁?黄公覆?他有多大年纪?怎能忍受,万万不可,再说,就是打了也没人看见,曹操也无从得知。”也对啊;没有蔡中蔡和诈降;就没人送消息。
看来,历史上连苦肉计也没有。是不是古代人思维简单;人家一说降就相信了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实行呢?”
“等部署好了,就可以了,也就这个月吧。”
“那,你怎知道哪一天有东南风呢?”
“这几日雾气见浓,半月之内应该就会有东风了?”
“难怪人说临江水战有周郎,你真是把水战摸得门儿清。”
“火烧会伤其元气,但未必会迫使曹操退兵,主要的还是看天冷,疾病加上人心涣散,溃不成军的时候,才能使曹操放弃。”
“所以,你说要打持久战,让他们不战自败。”
“三万对几十万,谈何容易啊。”
我深知他的压力与不易,“上天会垂怜你的苦心,此战必胜!”
他握住我的手 :“是啊,上天垂怜,有你在我身边。”
“或许我不该问。”
“什么?”
“你可曾想过主动请缨的风险。”
“怎么会没有想过,但是,难道任由那班文臣劝主公降曹吗?江东六郡是伯符用命换来的,我不能拱手让给曹操,他曾托大乔夫人转告,让我辅佐吴侯,莫负骨肉之情,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更不能再有负所托了。”
“ 那当伯符将军受伤之时;你为什么没有立即回来探望?”
“ 我若知道此事;怎会不回来见他最后一面?”他双手紧握,垂在案上。
“ 你是说;他们向你隐瞒了此事?”
“当我得知的时候;伯符兄已经………”
“ 那你又为何会带兵吊丧?”
“ 你也认为我这样做不对吗?当时;我的确犹豫了很久;吴候年幼;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我若只身前往;很可能被人一网打尽;我岂不是有负伯符所托?”
我叹了一口气 “ 原来;做与不做都是错的。”
他苦笑了一下 “ 是啊,我当日决定之时就已经预想到了的结果,然而,两害相权,我宁可自己背负。” 
“你是对的,你知道吗?当年我祖帅得知孙策新亡,孙权年幼不能服众,打算在动荡之时出兵,从而摆脱江东的挟制,若不是看到你带兵归来,江东平稳过渡,山越已经出兵了。”
“哦,是么?”
“我说的是真的,并不是安慰你,你以自己的委屈换取了江东的和平,伯符若地下有知,也会感激你的。”
他凝视着我,半响,说道“谢谢你,锦云,此事一直是我的心结,虽然我从未后悔过,却一直如鲠在喉,我无人能诉,今天,你让我释怀了。”
我们相视而笑。
半月之后的一天,大雾弥漫,傍晚时分,东南风起,周瑜聚将,沉闷了两个多月的赤壁大战,终于将走向□!
黄盖一身戎装前来领命。
周瑜紧紧抓住他的手,缓缓道出“老将军,保重!”
“韩当,周泰,带火船隐蔽于黄老将军船后,待见黄老将军船头起火,即放火船直奔曹军。”
同时嘱咐道“韩当,作为黄老将军接应,一定仔细观察动向,保护好老将军。”
“甘宁,埋伏于乌林附近,以火为号,烧毁曹军屯粮大营。”
“吕蒙,截断曹军合肥援兵。”
“蒋钦,凌统,配合刘玄德,埋伏于乌林,截断曹军通往夷陵的必经之路。”
诸将领命而去。
我凑过去提醒道:“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回南郡,那里可有人埋伏?”演义里说关羽华容道放曹,不知道历史上是怎样的,但我必须提醒他,如果曹□于此,是不是周瑜就能实现大业?
“华容道?你认为曹操会走那里?那条小路鲜为人知,且泥泞难走,曹操一向多疑,肯定怕此处有埋伏,未必会走这里?”
“相信我,他一定会走这里,一定要有人把守。”
他点点头“嗯,不过,诸将均以派出。”他略加思索道 “程老将军,曹操若兵败必然逃回南郡,我已经派出各路人马阻截,唯独华容道不曾设防,请老将军带一队人马在此设伏。”
程普不以为然道 “ 火攻之计还不知能成功否,何谈阻止曹操逃跑?”
周瑜终于面露怒色,“在此紧要关头,老将军就算怀疑周瑜的能力,也不该说此消极之语扰乱军心,难道,老将军希望此计不成吗?”
程普语塞,“当然不是。”
“既然如此,请老将军执行军令。”
“大都督好大的军威,程普自然领命,不过,这条小路,当地人都未必知道,曹操怎么会走华容道呢?”
“自古用兵虚虚实实,越是不可能的事情越要留意。”
“要是他不走呢?”他这是杠上了。
周瑜无奈道“那周瑜登门向老将军谢罪。”
“哼,”程普转身离开。
我感激他的信任,希望我知道的历史没有错,否则,置公瑾于何地呀。
我随周瑜及鲁肃登上高大的战船督战。
一行船在墨青色的江面上缓缓前移,走到两军之间2/3处时,曹军大船上有火光出现,想是发现了此船,但是,并没有阻挡,应该是相信了黄盖真心投降吧?船继续逼近,由垂直渐渐向两边分散,由一条竖线渐渐变为横线,突然,所有船只在几乎同时火光四起,然后向曹军大船冲去,这时,才听到对岸的嘈杂之声,火光,浓烟四起,借着东风之力,迅速连成火海,
周瑜再次下令,“韩当,周泰点火。”
跟随在黄盖之后的第二战队也立现火光,只见火箭连弩齐发,更有一些纸鸢也被燃烧着放飞。 
周瑜看着我说:“这是你给我的灵感。”我开怀而笑。
熊熊烈火照亮了天际,映红了江面,真是东风染尽半壁胭脂色,凄美,壮丽。这场大火千古传颂。
我侧身看了看周瑜,他半眯着双眼,望着远处的火光,白色披风随风飘动,如一尊雕塑屹立江边。



、赤壁(下)如饮佳酿

赤壁烽烟已过,曹军溃败,曹操逃走,军士或死或降,又一场战斗结束了。
众将纷纷回来复命。 
刘玄德派人来报,劫杀曹军,但是曹操从华容道逃走,未能追上。
周瑜钦佩地看了我一眼,我也长长舒一口气。
“程老将军可有消息?”
“程老将军他,他,他还在帐中。”
“帐中?他不是在华容道吗?”周瑜震惊万分。
我颓然,历史真的不能改变吗?
“带他来见我!”周瑜这次真的动怒了。
程普被带来了,
“程老将军,我命你驻守华容道阻截曹操,你为何不执行?”
“我,我想曹操肯定不会走华容道,”程普已有悔意。
“老将军是三代忠臣,如今居然违抗军令,放走曹操,坏了吴侯大业,我该如何处置你!”
程普自知理亏,甘愿受罚。
众将都跪下求情,周瑜道 “将程普绑了,送吴侯发落。”说完只身返回帐中。
傍晚,将士们本打算庆功,因为程普一事,大家都不敢做声。周瑜一个人在帐里,也没人敢进去吵他。
韩当吕蒙都来找我,“云公主,你去劝劝大都督吧。”
“你们都不去,我也不敢去呀。”
吕蒙到“那不一样啊,大都督会听你劝的。”众人都要我去,我只好硬着头皮进去。
周瑜拳支着额头,闭着眼睛,蹙着眉,我知道他心里难受,可是该怎么劝呢?
突然见他手扶着胸口,我一惊,忙跑过去,帮他揉着胸口,
“怎么了?心口又不舒服了吗?”
他颓然看着我“功亏一篑,怎么会舒服。”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操命不该绝。”
“你已经提醒我了,是我用错了人,如果我让子敬去。。。。。。。。”
“你不要这么想。”
“我以礼相待,一忍再忍,是因为我认为他公私分明,就算不服气,也不会置国家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