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禅话禅画 >

第8章

禅话禅画-第8章

小说: 禅话禅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天,一位女士请月船禅师帮她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子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
月船禅师允诺跟着前去,原来那女子家中正在宴客,月船禅师以上好的毛为她作画,画成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那女士就对宴桌上的客人说道:‘这位画家只知要钱,他的画虽画得很好,但心地肮脏;金钱污染了它的善美。出于这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说着便将自己穿的一条裙子脱下,要月船禅师在它后面作画。月船禅师问道:‘你出多少钱?’
女士答道:‘哦,随便你要多少。’
月船开了一个特别昂贵的价格,然后依照那位女士要求画了一幅画,画毕立即离开。
很多人怀疑,为什么只要有钱就好?受到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的月船禅师,心里是何想法?
原来,在月船禅师居住的地方常发生灾荒,富人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座仓库,贮存稻谷以供赈济之需。又因他的师父生前发愿建寺一座,但不幸其志未成而身亡,月船禅师要完成其志愿。
当月船禅师完成其愿望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不复再画。他只说了这样的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钱,是丑陋的;心,是清净的。
 
有禅心的人,不计人间毁誉,像月船禅师,以自己的艺术素养,求取净财救人救世,他的画不能以一般画来论,应该称为禅画了。因为他不是贪财,他是舍财,可是世间人有多少人能懂得这种禅心呢?

禅话禅画074

禅的妙用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
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你!’
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
这时,仙崖禅师听后就对过路行人大声叫道:‘你们来看啊,看斗牛,要买门票;看斗蟋蟀、斗鸡都要买门票;现在斗人,不要门票,你们来看啊!’
夫妻仍然继续吵架。
丈夫:‘你再说一句我不像男人,我就杀人!’
妻子:‘你杀!你杀!我就说你不像男人!’
仙崖:‘精彩极了,现在要杀人了,快来看啊!’
路人:‘和尚!大声乱叫什么?夫妻吵架,关你何事?’
仙崖:‘怎不关我事?你没听到他们要杀人吗?杀死人就要请和尚念经,念经时,我不就有红包拿了吗?’
路人:‘真岂有此理,为了红包就希望杀死人!’
仙崖:‘希望不死也可以,那我就要说法了。’
这时,连吵架的夫妇都停止了吵架,双方不约而同的围上来听听仙崖禅师和人争吵什么。
仙崖禅师对吵架的夫妇说教道:‘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时都会溶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时都会煮熟;夫妻,有缘生活在一起,要做太阳,温暖别人;做柴火,成熟别人。希望贤夫妇要互相敬爱!’
 
仙崖禅师就这样活用‘禅’了。

禅话禅画075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带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
学僧:‘学僧根机愚昧,禅师的开示,颠倒难明,恳求禅师还是用简明易晓的言辞开示吧!’
峻极:‘所谓恶者,恶不从善。善者,善不从恶。’
学僧如堕五里雾中,仍然茫然。良久,峻极禅师问学僧道:‘懂了吗?’
学僧:‘不懂。’
峻极:‘行恶者无善念,行善者无恶心,所以说善恶如浮云,无所生也无所灭。’
学僧于言下有悟。

善恶,在世间法讲,做好事名曰善,做坏事名曰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世因果,历然俱在,在事相说,一点不虚。但在本性上讲,善恶之名都不立,若能不思善不思恶,即名见性(见到自己本来面目)。所谓‘罪恶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空’。行善是枷锁,作恶名禅定,这不怪禅师颠倒,在真理上讲,作福行善,一味执着人天福报,岂非为枷锁所囚?作恶为非,虽要恶道流转,但本性仍是如此。故峻极禅师兴大慈悲,发此高论,乃要吾人莫为善恶所迷。应该知道,为善上生时,就一味执著有为法,以为是究竟解脱,这就错了;作恶下堕时,就心灰意冷,以为人生无望,这也是错的。实则‘善恶是法,法非善恶’也。

禅话禅画076

天生暴躁
盘圭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圭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盘圭:‘是怎么一个“天生”法?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盘圭:‘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此开示,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的发脾气了。
 
天生的,世间上没有天生的东西,大自然因缘聚合会生森罗万象,吾人的本性上包含了善恶诸法,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任何人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禅话禅画077

安住何处
唐朝丹霞禅师有一次想要去拜见马祖禅师,在路上碰到一个白胡苍苍的老人及一个髻龄的童子,丹霞禅师见老者器宇不凡,因此向前恭谨的问道:
‘公住何处?’
老人用手一指上下,回答道:‘上是天,下是地。’这意思是说宇宙之内都可为家。
丹霞好像抓住了老人的辫子,追问道:
‘若遇天崩地陷怎么办’这意思是说宇宙天地毁灭了怎么办呢?
老人高声呼叫道:‘苍天!苍天!’这意思是说宇宙天地是成住坏空的。
童子就在旁边‘嘘’了一声,这嘘声的意思是透露自家本性的住处是不生不灭的。
丹霞大大的赞美道:‘非其父不生其子。’
老人与童子随即入山而去。
 
住,吾人要住何处?慈航法师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所以上是天,下是地,处处无家,处处为家。
但世间人把自己住在声色货利里,住在功名权力里,而声色货利功名权力都在变异不停,那里能平安无事的安住?
人若能肯定自己,不被五欲六尘的境界牵着鼻子走,心能安住,则天崩地裂又奈我何!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看到月亮在空中四无依靠,像是非常危险,其实非常安全,就因菩萨住在般若空性之中,了无挂挂,菩萨才能生活得自由自在。

禅话禅画078

禅的心要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惟宽:‘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合一而修,身口意皆名心也。云何于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惟宽:‘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都要不可起念!’
白居易:‘垢,可以佛拭,不可起念;净,能无念可乎?’
惟宽:‘如人眼睛,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乌云遮蔽天空,白云同样遮蔽天空。’
白居易:‘无修无念又何异凡夫?’
惟宽:‘凡夫长无明,二乘长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得动,不得忘,勤者近执着,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云尔!’
白居易有悟,后终于成为佛教实践的行者。
 
世间一切,有好有坏,有大有小,例如布施,布施多,多功德,布施少,少功德,故一切都有分别。身修则有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修则有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修则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身口意的修行,当然各各有别。若于真心自性上讲,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何假修证?何有勤忘?故惟宽禅师以此为禅之心要耳。

禅话禅画079

如虫御木
有一次,沩山灵祐禅师在百丈禅师身旁,百丈禅师问道:‘谁?’
沩山禅师答道:‘灵祐!’
百丈禅师道:‘你拨一拨火炉中,看看还有火没有?’
沩山禅师在炉中拨了一拨,回答道:‘无火。’
百丈禅师亲自站起来,走到炉边,用火钳在炉中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取出来给沩山看,然后说道:‘你说无,这个不是火吗?’
沩山灵祐禅师说道:‘我知道是有,只是未能深深一拨!’
百丈禅师道:‘这只是暂时的歧路,经典上说,要了悟佛性,当观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一到,如迷忽悟,如忘忽忆,那时才知道自己本来一切具足,不是从外而获得的。所以,祖师说:悟境同未悟,无心如有心。凡圣虚妄,本来心法,原自备足。你现在已经如此,好好保护并把握它吧!’
第二天,沩山禅师随同百丈禅师入山出坡(劳动服务),百丈禅师问沩山道:‘火种带来了吗?’
沩山禅师答道:‘带来了。’
百丈禅师追问道:‘在什么地方?’
沩山禅师捡起一枝柴,吹了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欢喜的说道:‘如虫御木,偶而成文。’
 
‘火种’,代表了什么?暗示了什么?此即所谓佛性也。百丈禅师要沩山到炉中拨火,此即暗示他要找到自己的佛性。找到佛性本心,谈何容易?百丈禅师不得不亲自示范,要深深一拨,自性才能现前。甚至师徒在出坡时,都在策励生活中不要忘记自性,一句‘火种带来了吗?’这里面多少慈悲、多少智慧、多少生活禅也。

禅话禅画080

是邪是正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着茶杯道:‘是邪?是正?’
仲兴走近道吾禅师的跟前面对着他,一句话不说,道吾禅师道:‘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摇摇头,表示意见道:‘我不认为如此。’
道吾追问:‘那你的看法?’
仲兴就把道吾手中杯子抢到手里,大声反问:
‘是邪?是正?’
道吾抚掌大笑,说道:‘汝不愧为我的侍者。’
仲兴便向道吾禅师礼拜。
 
道吾禅师开示的‘是正?是邪?’这内中的道理,所谓‘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有些天天说道的人,却破坏人的信心;有些好打喜骂的人却能给人入道。名医治病,砒霜毒药皆成良药,因此说‘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禅师认为宇宙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能体会时则不执断,亦不执常,作如此会时,则一切皆正。若将手中物执有执空则皆是邪。以此见地反问老师,道吾禅师欣慰嘉勉,终于师资相契了。

禅话禅画081

不可向你说
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请问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
老翁:‘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吗?’
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学僧:‘难道说你也学禅吗?’
老翁:‘不止是禅,连佛法也全会。’
学僧:‘那你试说看看?’
老翁一句话也不说,挑起盐篮便要走。
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
老翁:‘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僧:‘盐翁!’
老翁:‘有何指示?’
学僧:‘你叫做什么?’
老翁:‘不可向你说这是盐。’

要去覆船禅师处参学,路要怎么走?‘既曰覆船,何有道路?’道,有难行道,易行道,有大乘道小乘道,有出世道世间道,一般学者,总要循道前行,但禅门学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虽是覆船,又何无路?

禅话禅画082

晒香菇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呀!’ 
老禅师毫不犹豫的道:‘别人并不是我!’
道元:‘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
老禅师:‘大太阳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
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指导万方,可是遇到这位老禅师,终于认了输。
 
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别人不是我’,‘现在不做,要待何时?’这是现代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禅话禅画083

飞越生死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二斤半的衣单,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消息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的再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我用功就是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契机的回归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处,萌发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大鹏鸟与小麻雀的惭愧。’
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的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