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金刚经持验录 >

第3章

金刚经持验录-第3章

小说: 金刚经持验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十余年离杀业,手抛刀秤暗修行,

 

今朝得赴菩提路,水里莲花火里生。’

 

书毕,端坐而化,所有见闻的人无不瞻仰称叹。

 

五一百三十八须菩提

 

袭仲淳,明朝公安人,他的妻子祝氏在袁宏道的弟弟那里听闻净土法门,非常深信,就专心持诵佛号,兼诵金刚经。

 

有一天,祝氏告诉她的几个儿子说:‘佛告诉我,三天后要来接我。’

 

到了那一天,祝氏沐浴后坐在堂上,家中眷属环侍在侧,过了很久,祝氏说看到一尊佛,自称是须菩提,佛相庄严无比,又说看到一尊接引佛,眉间白毫放出一道银光,飘扬宛转,长有数丈,祝氏伸手握住白毫,佛即将她接入掌心。

 

须臾,她见到须菩提化成一百多尊佛,庄严无比,有人从旁说:‘这就是经中所谓的一百三十八须菩提。’眷属们焚香,同诵佛号,夫人面现微笑而逝。

 

这时,一位年方九岁的婢女忽然倒在地上,但又立刻站起来说:‘我看到几位金甲巨人拿著幢幡为夫人做前导,幢幡的柄碰到我的脸,就倒在地上,因为疼痛才惊醒过来。’大家看她的脸上确有明显的伤痕,经过约一个月以后才逐渐痊愈。

 

祝氏入殓后,棺材里还不时地发出异香来。

 

六不再入冥为吏

 

于昶,唐朝人,曾任庆州司马。武后时,任职并州录事。他每天晚上睡到初更以后,胸口就微微喘息,全身流汗,天亮时,则恢复正常,虽然不很痛苦,但是身体却非常虚弱。

 

别人见他每天面带倦容,气色憔悴,都觉得很奇怪,询问何故,于昶默然不予置答。

 

于昶的妻子柳氏,眼见丈夫的身体如此羸弱,准备延请大夫为他治病,但为于昶所拒。柳氏私下探询原因,他不得已的才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病,只是白天办理公务,到了夜晚,仍须进入冥府为吏,因此体力有些不支而已。’

 

夫人感到惊奇,想继续追问冥间之事,于昶只说善恶必有报,其他的不愿多说。夫人虽然再三询问,亦不作答。

 

于昶能预知灾咎发生,都会事先暗中准备,但终不明说,纵然夫人或者亲兄弟询问,他也绝口不提。

 

如此过了五六年,每天除了白天办公以外,一到夜里,就要入冥为吏,虽然很辛苦,但无法自己作主。后来他的母亲去世,他持诵金刚经,勤修功德回向,以报答养育之恩。没想到,从此就不必再入冥为吏了。

 

这时,于昶才知道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在诸经中福力最大,遂要求他的子孙持诵,广为流传。

 

他不到五十岁,就辞官返乡,朝中左相苏良嗣、右相韦待价,以及大将军李冲玄,与他都是姻亲,三人力劝他不要辞官,但为于昶婉拒。

 

不久,朝中的奸臣酷吏诬陷忠良,于昶虽已退居田园,仍被这些为非作歹之辈所诬,终被构陷入狱。

 

于昶在狱中,内心毫不忧惮,仍然一心持诵金刚经,昼夜不停。没有多久,果然得以昭雪,亲友们都赞叹佛法无边。

 

于昶生平虽然屡遭困厄,却藉著金刚经的功德力而化险为夷。

 

八十四岁的那一年,染上重病,仍旧抱病诵经,濒死之前,精神仍很清朗。一会儿,忽然异香满室,氤氲芳馥,于昶说:‘有化佛来迎接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遂与亲友诀别,言讫而终。

 

七刺血写经报亲恩

 

明朝万历年间,桐乡有一位吴君平,童年时极为孝顺,但父母很早就去世。他参加科举,却累试不第,借读暂住于灵隐寺的韬光房。

 

‘子欲养而亲不待’,每当他念及亲恩难报,哀叹无法承欢膝下,不禁黯然泪下,有时更痛哭不已,流露出一片纯真的孝心天性。

 

有一次,君平正为此掉泪时,一位和尚见状,告诉他说:‘为人子者,若要报答亲恩,以写佛经的功德最大。’

 

君平闻言有省,遂发心茹素四十九天,剌血写一卷金刚经。

 

当他决定刺血写经的消息传出后,远近的僧俗都前来聚集观看,君平在两臂及胸前,一共刺了十一刀,用身上的鲜血来写经,写完后,大家无不赞叹!一位和尚说:‘先生这份诚心苦行,必能感动诸佛菩萨,以此殊胜的功德,来报答双亲的恩情,比你用功名来耀祖扬宗,更要胜过千万倍。’

 

有人指出‘补阙真言’尚未书写,君平又在胸前刺了一刀,写完‘补阙真言’。

 

当天夜晚,君平梦见父母站立于云端,告诉他说:‘你刺血写经的孝心,不仅感动佛天,我们已仗持经力,往生净土。你命中本来注定无子,佛已派遣一位善童子,来继承你的子嗣。’

 

那年,君平的妻子果然生下一位男孩,如果用荤腥之物喂他,马上就闭口不食。

 

君平见状醒悟,也立下誓愿,要终身茹素并持诵金刚经。

 

八虔诵金刚经及地藏经

 

黄端伯,明朝建昌人,曾任南京仪制主事。他的母亲李氏,晚年非常虔诚地持诵金刚经及地藏经,一天晚上,梦见自己趺坐在山顶,佛光照在身上。醒来告诉端伯说:‘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快到了。’没几天,身体稍感不适,就念佛而逝。

 

九冥王示咒

 

宋朝绍兴九年,明州有位王氏,时常持诵金刚经,后来跟随丈夫前往岐州任所。王氏怀孕后,过了二十八个月,孩子仍未出生,又因体弱多病,一直担心分娩时会难产,全家为此忧惶不已。

 

有一天,王氏倚立于家门口,适逢有位出外云游的和尚,沿门化缘,和尚向王氏说:‘如能布施,功德无量。’

 

王氏向来就很尊敬出家人,于是恭敬的布施供养。

 

和尚接著说:‘你宿世种有善根,如今却遇到大灾厄,为何不印施金刚经呢?若肯发心印施一千卷,不仅可以免除此厄,并可增延福寿;父母子孙均能团圆,不必遭受别离的痛苦;一切所求都能如愿以偿;七世的祖先及眷属,均能超升善道。’

 

王氏宿根深厚,闻言猛省,马上遵照和尚的嘱附,印施金刚经一千卷,斋僧千人,并延请僧众念经千卷。王氏又亲赴天宁寺,礼拜诸佛菩萨,忏悔宿世的恶业,祈求三宝护佑,分娩时,母子平安。

 

当天夜里,她梦见金刚神,手持金刚杵指著她的腹部,她觉得痛不可忍,惊醒之后,安然的生下两个男孩。

 

两儿的相貌端正圆满,很讨人喜欢,加以母子平安无恙,全家欣喜万分。王氏从此更持斋茹素,一心诵经不辍。

 

到了六十一岁,王氏无疾而亡,被两位鬼使引入冥府。阎摩天子问她生前曾作甚么善业?

 

王氏回答说:‘自幼持诵金刚经,以迄于今。’天子一听,很恭敬的赐金床给王氏坐,请她在殿侧朗诵一遍。她的诵经声,所有系于地狱的众生都普沾恩利,一切辛酸痛苦,得以暂时停息。

 

王氏诵毕,天子问她为何不诵咒?她说世间没有咒本。

 

天子遂命鬼吏取咒本交付给她,并且嘱咐说:‘你回到阳间之后,将这咒本辗转流通,切勿遗漏。’又说:‘你寿终之后,将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再来这里了。’

 

补阙真言:

 

唵呼卢呼卢社成契莎诃

 

三种回向:(回同回,回向即功德回转归向之义。)

 

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

 

二、回向无上佛果菩提念念圆满

 

三、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同生净土

 

十清凉水

 

钱炳,明朝人,曾在富阳县做官,不久辞职修行,每天持诵金刚经,临终时,命左右取清凉水来喝,左右问他:‘清凉水在那里?’他说:‘就是放生池的水。’水取来喝了以后,合掌说:‘我以佛力,直接往生净土了。’语毕,欣然坐逝。

 

十一冥王放回诵经

 

张爱,明朝万历年间内监,晚年持诵金刚经。他将病死前,家人嘱咐他说:‘不要忘记持经的正念。’张爱虽然深信并牢记在心,但却说不出话来。

 

张爱看到两个青衣鬼卒来对他说:‘要送你到山东去投胎。’他们一路上行走如飞,看到那里的山川以及受生的父母。

 

张爱一心持经,被押到东岳殿时,殿上有位王者告诉他说:‘你应当到这里投胎。’张爱回答说:‘我持诵金刚经,愿生净土,不愿投胎。’

 

王说:‘可是你持诵的功德力少。’

 

张爱说:‘我曾听说十念成就,即可往生,何况我已持诵数年。’

 

王说:‘暂且放你回去再持诵金刚经。’便命青衣鬼卒送张爱还阳。

 

张爱醒来之后就离家,住在西山碧云寺,专心持诵金刚经。又过了十一年,有一天向大家说:‘我以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力,现在要往生西方了。’说完后端坐而逝。

 

十二壁现佛像

 

沈春郊,明朝湖州双林镇人,本是官宦之后,娶妻费氏。可惜少时守寡,靠著织布自给自足,持斋四十余年,供养一幅佛像及一尊檀香木刻成的观世音菩萨圣像,每天晨昏必诵金刚经一卷,佛号千声,不论寒暑从未停止。

 

崇祯戊寅年,该地发生瘟疫,只好移居到女婿张世茂家的楼上,仅供奉观音大士的圣像,佛像则仍留于旧居,她每日焚香诵经,祈祷此香直达佛所。

 

转瞬三年过去,岁次辛巳年春天,忽然从空中飘来异香。围绕楼阁数日,粉壁上涌现佛像,庄严而精妙。这个消息远近传播,来瞻仰的人很多,如用净巾擦拭,色彩愈为光明。

 

又经四年,乙酉年春天二月,费氏告诉女婿说:‘我要返回故居,即将往生西方。’她一回到家门就洒扫焚香,礼佛诵经,到了第三天早上,沐浴更衣,端坐念佛,午时忽然大声说:‘我已登上莲舟,就要往生西方了。’遂别众而逝,享年七十有三。

 

十三异香满室

 

周廷璋,号楚峰,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云南人,为人朴实忠厚,虔信佛法。他每天清晨起来,必定持诵金刚经、弥陀经及观音诸经。

 

他平日乐善好施,经常帮助穷人,尽管别人经常取笑他,但是他毫不以为意,仍旧欣然自得,颇契‘无我相,无人相’之义。

 

他八十七岁的那一年,告诉妻子说:‘我将要走了,阿弥陀佛来迎接我,还有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也都来了。’一会儿,又说:‘观世音菩萨要我绝荤五天,就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从那天起,他每天仅吃一粥一菜,并净持斋戒。

 

到了第五天,他沐浴端坐,令子弟诵七宝如来名号,自己诵经而逝,身体散发出异香,面貌如生,环侍在侧的人,无不称赞他的成就。

 

十四莲华开花

 

朱氏,宋朝霅川人,持诵佛号三十年,兼持金刚经。开卷时,每次都说有众多圣人驾临察看,故不敢高坐。有一天忽断食,之后每天只喝几杯水,过了四十天,梦见三位和尚,手持莲华说:‘我为你种的莲华,今日开花了,所以来迎接你。’醒来之后,朱氏就不停地念佛,端坐而化。

 

十五观佛三昧

 

唐时,明朝湖州人,跟莲池大师受持念佛法门。他的眷属也都能背诵金刚经及普门品,白天各自受持,到了晚上,全家人则聚集于佛前礼诵。唐时更修成观佛三昧,常常见到佛现瑞相,临终时正念而逝。

 

十六念佛坐逝

 

慧安尼师,宋朝明州人,在小溪杨氏庵修行,专修西方,持诵金刚经,不论寒暑都精勤不懈,常看到烛光中现出佛像。有一天身体不适,凝神端坐,告诫大家不要喧哗,过了一会儿说:‘佛来了!’叫大家一起念佛,不久就坐逝了。时年九十六。

 

十七跏趺坐化

 

沈炳,字敬孚,清朝长州人,二十岁时得了气喘病,三十岁时病情更重,五十岁越发厉害,就开始念佛并吃长斋。他的朋友杨广文劝他持诵金刚经,于是每天念三遍,病情渐渐转好。

 

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岁末,身体稍感不适,在月底时,早上起来,盥洗沐浴后,就面向西方,结跏趺坐念佛。当时妻子在他身边,就挥手叫她离开,过了一会儿,便寂然坐化了。

 

十八佛现大身

 

王仰泉,清朝杭州人,平日以屠羊为业。有一天生病,看到群羊向他索命,于是就改行,并从此长斋持诵金刚经,满千遍后,又开始拜法华经。八十一岁的那一年,忽然看到冥吏来追,他抗声说:‘我等待佛来才去。’到了第五天他果然看到佛现大身,垂手接引,欣然而逝。

 

十九道心不可退

 

明朝时,海盐渔户张元和他的弟弟张贞,有一天夜归,船航行到了青松塘,看到水面上有奇异的光芒,于是潜入水中捞起一个石匣,打开之后,原来是一本金字所书金刚经。

 

当天晚上,张元梦到金甲神对他说:‘你前生是长水法师,讲坛作务,由于道心不坚固,所以退堕至此,但是宿因未泯,特别赐你大法,应当精进持诵。’张元回答说不识字,金甲神叫他把嘴张开,拿一粒丸药投入他的口中。

 

次日,张元醒来后,读诵金刚经,好像是久读熟识。张元将这个情形告诉昭庆寺的传如和尚,传如勉励他回向西方。过了三年,张元告诉亲友说:‘莲台已经出现了。’就端坐而化,这是万历丁丑七月间的事。

 

二十乘此福力也可往生

 

房翥,唐朝人,生平崇信佛法,每天念佛,持诵金刚经。

 

有一天,房翥突然暴死,到了阴间,冥王告诉他说:‘您持诵金刚经,并且曾劝一老人念佛已生净土,您乘此福力,也可往生。’

 

房翥说:‘我曾发愿持诵金刚经一万遍,现在还没诵完。’

 

冥王说:‘诵经满愿固然是好,但早点往生净土更好。’冥王看他非常坚决,就派遣冥吏送他还阳。

 

二十一诵经可消互用佛物之罪

 

法藏,唐朝鄜州宝室寺的和尚,戒行高远淳厚,普行慈悲。他曾在隋朝开皇十三年,于洛交县苇川城造寺一座,佛殿讲堂数座,僧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