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就登基-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灾”
“陛下,自从你们率兵出征后,大明西北一滴雨都没有下去,百姓田地里的红薯玉米水稻几乎都干死了。
旱情不但影响到西北粮食安全,连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也是如此。
内阁首辅孙传庭大人束手无策,已经从江南调济很多粮食到北方救灾。”
”可是汉情依然没有缓解,因此让臣出海寻找陛下,希望陛下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朱由检是穿越者,他当然知道这是明末小冰河期造成。
旱灾?这老天爷是在和大明开玩笑吗?
冬天河水湖水全部结冰,连长江都能罕见被冻住,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60度。
现在寒冷刚刚结束不久,大旱又开始在大明肆虐。
幸亏大明现在已经把巴达维亚和吕宋拿下,这里作物一年三熟,可以送到大明去救急。
朱由检略一沉思说道:
“爱卿不要着急,总会有办法的,朕决定从南海省和吕宋调济粮食回去救灾。”
张世泽一听,急忙说道:
“陛下,我们人口众多,这弹丸之地能产多少粮食吗?”
朱由检知道张世泽初来乍到,对吕宋巴达维亚这些地方不了解,他哈哈大笑道:
“哈哈,不要小看这里,他们一年三季熟,只要不外卖,完全能够大明吃两年。”
第590章 懵逼的英国公
大明建立的南海省面积很大,几乎涵盖后世印尼全境。
马六甲和吕宋都护府,也覆盖现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以及新加坡全境。
锡兰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全境,几个地方面积都不小。
特别是海南省和吕宋都护府两块新领土,水稻产量在当时都很高,至少比大明要高很多。
另外,台湾的水稻产量也不低,这些地方农产品完全可以填补大明西北干旱所造成的损失。
至于江南,朱由检知道不用去管,他们南方地区不会发生严重干旱。
历史上明末出现的粮食危机,在朱由检这里,完全不是太大问题。
因为他已经拥有足够的底牌,如果这些还不能让百姓吃饱饭。
那么还有缅甸和安南,这两个小国同样盛产水稻,要知道他们也曾经是大明领土。
现在从那里购买粮食应该不成问题,如果他们连粮食都不卖给大明。
对不起,朱由检会尽快让那里变成大明自己的领土,到时连买都不用买。
为了大明本土的百姓不再挨饿,为了大明安定团结,朱由检不在乎多灭掉几个不听话的小国。
作为穿越者,朱由检很清楚,这些小国都是白眼狼,特别是安南,根本就不值得同情。
拿下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一旦粮食不够吃,大不了提前统一就是,没有什么大不了。
可是英国公张世泽哪里知道这些,他只知道巴达维亚和吕宋都是弹丸之地。
听到皇帝说这里农产品可以让大明百姓吃两年,英国公直接趴在地上给朱由检磕头。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再也不会重蹈覆辙了,圣上英明呀……”
作为大明英国公,张世泽亲眼目睹皇帝是如何平定流寇,又杀灭东掳鞑子。
他对朱由检的话,绝对不会有丝毫怀疑。
那些年,大明流寇四起,流民遍地,饿死人是在正常不过。
大明江山在流寇和东掳的夹击下,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
甚至流寇大军已经把京师层层包围,很多大臣和士绅勋贵都暗中和流寇眉来眼去。
眼看大明大厦即将崩塌,正是皇帝突然大发神威力挽狂澜。
后来又是皇帝用非常手段整治贪官污吏,取消农业税,征收商税,又率领户部种红薯种玉米。
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明不但收复丢失的国土,也让百姓安居乐业。
以前武将在外打仗保家卫国,却不敌文官清流的嘴皮子厉害,地位和文官相比也低很多。
现在大明靠嘴皮子吃饭的文官,绝对会被饿死,朝廷根本没有他们容身之地。
整个大明是一团和气,即使出现严重旱灾,百姓没有一个人对朝廷有所不满。
在张世泽看到出现严重旱灾时,他又想起以前流民遍地,流寇四起的大明。
作为对大明忠心耿耿的英国公一脉,张世泽又开始担心大明重蹈覆辙。
可是没有想到圣上居然能轻松化解这个难题,张世泽能不激动吗!
看到英国公激动的模样,朱由检知道他是真心为大明高兴,并不是做给皇帝看的。
朱由检微微一笑:
“好了,英国公快平身,今天先去好好休息一天,明天朕让太子带你去运粮。”
“老天……”
“太子……”
朱由检话音未落,英国公张世泽更加激动了,表情当时就呆滞了。
好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皇上不但解决了粮食问题,居然又听到太子的消息。
在流寇大军围攻京师之时,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失踪。
后来一直就没有他们的消息,怎么会来到吕宋就听到有关太子的消息。
张世泽突然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除了问题。
感觉到自己失态,英国公老脸一红,对朱由检躬身施礼:
“陛下,有件事臣想确认一下,您刚才说太子?”
朱由检点点头:
“对呀,太子并没有什么问题,失踪后随流民去了陕西。
还有定王朱慈炯也回来了,他们兄弟都在陕西李岩麾下做事,现在都是文武全才。”
见皇帝亲口确认后,张世泽更加感到不可思议:
“老天呀!你终于开眼了,保佑太子和定王回到陛下身边。”
见张世泽开心的有些疯癫,朱由检对青龙说道:
“青龙,带英国公去休息,让人好吃好喝侍候。”
“遵旨”
青龙领旨,快步走到英国公张世泽身边,伸手拉住他的胳膊笑道:
“走吧!侯爷一路辛苦了,等下让人好好伺候你。”
“谢陛下,张世泽告退!”
英国公张世泽和青龙退出帅府,他也不和青龙客气,伸手搭在青龙肩膀上,嘻嘻一笑:
“嘻嘻,指挥使大人,恭喜你们为大明开疆拓土,回去后,本侯请你喝酒。”
青龙淡淡看看张世泽,突然在他耳边低声说道:
“侯爷,这里美女小巧玲珑,你要不要试试,让给你送几个如何?”
“哈哈……”
青龙说完不禁哈哈大笑,听到青龙这么一说,张世泽不禁有些心动。
他四下观察一下,见没有什么人注意他,张世泽才悄悄说道:
“本人此话当真,本侯还想想尝尝不同种族美女的味道,不过你千万不能告诉圣上。”
青龙本来是和张世泽开玩笑的,没有想到他脸皮这么厚,居然当真了。
“哈哈,侯爷好兴致,在大明没有少去宜春楼吧!放心本指挥使说到做到。”
见青龙当真,张世泽反而不好意思了:
“大人,一个就行,一路晕船苦胆都吐出来了,来一个会按摩的,给本侯放松一下就行。”
两个人边说边笑,一路来到都护府招待处。
这里是专门招待大明来吕宋官员住宿的地方。
有饭店也有宾馆,级别规格还不低,服务员有华人也有本地人。
管理人员看到青龙到来,立即跑上来问安:
“指挥使大人来了,快里面青请,”
青龙点点头轻松说道:
“叫两个漂亮的土著女孩来侍候英国公,要贴身侍候,直到英国公离开为止。”
“是”
“大人放心,这里女孩都很听话,保证会让国公爷满意。”
在大明勋贵和官员不一样,他们都是靠战功封赏。
他们只要不闹事,双方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发生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朱由检一般不会干涉他们。
再说,作为大明国公爷,在吕宋土著身上留下些优良种子也不是坏事。
第591章 太子出差
张世泽和青龙走后,朱由检看看站立在一旁的太子朱慈烺问道:
“皇儿,西班牙人留下的粮食,现在是否充足?”
攻破马尼拉之后,西班牙人库房的军需粮食和金银珠宝,都变成大明财富。
朱由检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了朱慈烺管理,到今天他还是第一次问这件事,金银现在对朱由检来说,只是数字而已。
朱慈烺急忙上前施礼:
“回禀父皇,儿臣已经在前几天将清单放在您房间,金银八百多万两,粮食满满五十几个库房,至少二百万石以上。”
尽管朱由检已经不缺钱,尽管他知道西班牙搜刮的民脂民膏肯定很多,但朱慈烺报出的数字,还是趟朱由检大吃一惊。
“这么多,殖民者真狠,上次拿下巴达维亚和几个小国,大明也得到很多粮食,应该有一百万石左右。
朕会让定王把南海那边统计一下,给驻军留下足够吃的口粮和军饷,剩下全部运回大明,到时你和英国公先回去,西北百姓肯定已经等不及了。”
留给驻军口粮外,其他全部运回去,这句话说来简单,可是那需要庞大的船队,目前大明在这里的商船,根本就没有那个运力。
“遵旨”
“父皇,可是我们现在哪有那么多商船呀?”
朱慈烺领旨后,才反应过来,大明这次来的几乎都是战舰,商船很有限。
朱由检并没有帮朱慈烺想办法,反而口气突然严厉起来:
“朱慈烺,你作为大明太子,以后的大明帝王,难道这点事情还要让朕教你怎么做吗?到皇明岛时把这个交给定王朱慈炯。”
朱由检说着,就把一张折叠的纸条交给朱慈烺。
是呀,现在无论是吕宋还是南海,都在大明时机控制下,作为大明太子,朱慈烺然后向做什么,出除了皇帝谁敢管他。
很明显,朱由检在锻炼他,让太子朱慈烺自己想办法解决运粮问题,如果这件小事都无法做到,他以后想要接班很难。
“遵旨,儿臣告退。”
朱慈烺领旨退下,他感觉父皇突然严厉起来,和以前大不相同,一股无形的威压让他瞬间感觉透不过气。
现在朱慈烺,也不是以前那个从未走出皇城的太子,在历经一番磨难后,早就成熟起来。
至于在朱由检面前看似有些拘谨,那是摄于父皇千古一帝强大的气场,他当然在父皇面前会不自信。
一旦离开朱由检身边,朱慈烺完全就像变了一个人,带着护卫直接去了海军基地。
一队人马很快到达海军基地,众人在营门前勒住战马:
“来人,让守卫通知施琅将军。”
“是”
护卫队长催马来到营门前:
“海军兄弟,我们是太子卫队,请通报施琅将军,太子千岁驾到。”
“原来是太子千岁,请稍等片刻,小的马上给您通报。”
守门百户在得知太子驾到后,立即飞奔向施琅报告。
大明现在军纪很严明,就算是太子来到大营,没有通报之前,也不能随便进入海军基地。
施琅接到太子到来的报告,还感觉有些意外,这位爷从来没有私自进过军营,他急忙前去迎接。
果然看到大明太子朱慈烺胯下战马,率领一百多护卫站在营门之外,施琅快步上前行军礼:
“参见千岁。”
朱慈烺翻身跳下战马,右手握拳放在胸前回礼:
“施琅将军,本宫今日前来想找你借一艘战舰去皇明岛。”
见朱慈烺开门见山,施琅微微一笑:
“千岁,冒昧问一句,可否有陛下手谕。”
皇帝还在吕宋,太子只是二号人物,没有皇帝手谕,朱慈烺并不能随意调动战舰。
施琅可以借战舰给他,但也可以拒绝。
“没有,父皇让本宫自行解决,本宫只好请将军批准,如果产生不良后果,所有责任本宫一人承担,还望将军成全。”
朱慈烺虽然是大明太子,皇帝的接班人,但他在将士们面前向来很和善,从来你不会居高临下说话。
就拿今天向施琅借战舰来说,他始终在和施琅商量,施琅稍微沉思一下,马上答应了朱慈烺。
“好,千岁路上注意安全,让正德号前往,马宝你率领三百海军护送千岁,如果千岁有什么意外,提头来见。”
“是”
正德号信任舰长马宝立即领令,带着朱慈烺一行人前往正德号停泊的海港。
在朱慈烺离开后,施琅马上返回军帐拿出对讲机,就算答应了太子借舰,他事后还是要向皇帝汇报的。
其实朱由检自从和定王和朱慈烺相认后,他对这两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这二位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不堪。
看到朱慈烺背影消失,朱由检传旨:
“曹正淳,让四大家族家主进见。”
“遵旨”
曹正淳急忙躬身领旨,随后吩咐东厂番子去传四大家主。
在接到皇帝口谕后,张善堂等人火速赶往都护府,他们还以为皇上在关心吕宋改革的事情。
“臣张善堂刘凤祥等,参见陛下。”
现在他们都是大明官员,已经不能再用草民自称了。
“免礼平身”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人平身后,刚想把招兵征税的事情禀报给朱由检,朱由检却率先开口:
“四位爱卿,朕问你们一件事,吕宋水稻产量如何,能否够这里百姓吃饱。”
朱由检并不是明知故问,他只知道吕宋盛产稻米香蕉椰子,产量并不是很清楚。
四人对视一眼,对吕宋最有发言权的李玉躬身施礼:
“回禀陛下,吕宋稻米一年三熟,产量很高,西班牙殖民者每年度要从这里运走大量稻米,年产稻米可以让百姓吃三年。”
李玉这个回答,让朱由检非常满意,他知道马上就要到稻米成熟季节,现在还有很多田地都是西班牙人遗留,这部分稻米都可以无偿运回大明救灾。
“很好,过几天就是收割稻米时节,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们四人,有你们负责找人收割,朕会发他们工钱。”
李玉急忙领旨:
“臣,遵旨”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