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74章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74章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概位置的,这些地方都会成为朱聿键未来建设的工业区。

    当然国内许多大矿,尤其是世界知名的煤矿、稀土矿和钨矿资源,都是相当容易开发的,可是朱聿键知道开矿对自然界的污染很大,他不愿意过多污染本土地区。更何况其他地区的矿产大量开采而保存本土矿产,一来可以平衡各地经济,二来可以将宝贵的资源留到后世,如果有最坏的情况发生,华夏民族衰落而领土收缩,后世子孙也能有足够的资源可用。

    在经过政务院各司提供的数据之下,朱聿键和宋献策等人很快对封地内的工业资源进行调整,首先是在澳洲西部、北美洲北部和南部,以及北方各省建立六个大型冶炼基地,对当地矿产进行深度加工,以提供各种金属材料。宁波的化学工业区未来将迁移到中南半岛,另外澳洲和高丽省也将各建立一个化学工业基地。

    在高丽省、乌拉尔省、浙南、澳洲北部和美洲五大连湖地区分别就建立机械加工基地,建立蒸汽机和部分轻工业机械的加工制造厂,当然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生产基地只放在浙南,算是控制住各地机械生产的最基本能力。

    未来北美洲将利用广大的平原地区,大量种植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并在那里建立起棉纺织和香烟制造基地,主要用于对欧洲倾销。澳洲、青海和北方各省南部地区将依靠现有的畜牧业优势,建立起庞大的畜牧业中心,只不过三地各有侧重。

    北方各省南部地区主要提供皮毛肉奶等产品,青海主打养马,他们将改良当地大通马,并引入北海府畜牧区的良种战马,为唐军提供能够进行高原作战的新马种。至于澳州南部的畜牧区主要是养羊,除了提供肉类之外,那里还会成为羊毛加工中心,主要是建立各类织呢和毛毯厂,同样对欧洲进行倾销。

    西域地区气候干旱日照长的特点,让其能够种植纤维最优的长绒棉,那里未来将成为华夏最大的棉纺织基地,主要用于内销。几内亚岛、古巴岛和夏威夷群岛将大量种植甘蔗,作为蔗糖生产的主要来源。

    福建作为茶叶基地,远东利用高产土豆和红薯成为酿酒基地,同样的酿酒基地还将在浙南、中南半岛和中美洲地区分别建立,不过这些基地不同于远东专门销往欧洲的伏特加和红薯酒,它们都是使用高粱、小麦和稻米,进行华夏传统酿造的白酒和黄酒基地。

    造纸业同样很重要,不过这是个高污染行业,朱聿键不打算将其放在本土,除了要在北美洲和澳洲各建立一个造纸业基地之外,朱聿键还打算在九州岛设立一个,以就近为亚洲提供各类用纸。

    在粮食方面的布局也很重要,东印度群岛和苏禄群岛除了生产倾销欧洲的各种香料之外,还要与中南半岛各处一起,大量种植水稻,作为未来华夏重要的粮食来源。北美洲主要会种植玉米和小麦,不过那里自给的需求就不小,尤其是未来人口大量扩张之后。北大荒被重要用于种植大豆,那里将是未来华夏的榨油工业区。

    总之按照朱聿键的计划,华夏的粮食需要就近建立种植区补全,重工业的核心部分必须要在本土,另外就是规模不大但绝对齐全的工业门类以及全部研究部门。重要的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基地必须有半数以上在亚洲和澳洲的土地上,美洲除了必要的机械工业之外,全部建设轻工业基地,这是为了就近倾销欧洲做准备。

    以这样的工业设计,未来华夏本土会变成一个拥有尖端技术,掌握各地工业命脉,同时减少污染的核心区域。北方各省和澳洲会成为外围区域,负责比较高端的各种工业生产,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成为粮食基地,而美洲主要用于对欧洲倾销,这样的设计将让华夏拥有三层工业圈,在保护核心地区的同时,兼顾各地经济链条的完整性,以刺激华夏工业的发展。

    这个计划被制定出来以后,很快变成了政务院的新政策对外发布。澳洲和美洲建设工业区并面向民间开放,让那些在工业领域尝到甜头的商人趋之若鹜,很快在这两个地方建立工厂的申请就堆满了工商司的案头。当然这种工商业开放也是有限度的,至少各地矿场都会属于八贤王,由朱聿键刚刚建立的三家矿冶公司进行掌控。

    农牧业商人们同样高兴,大量的土地可以用于开垦,而经济作物的价值也不低,他们只需要招募政府政策额度内的农民数量,就能占据从政府租用大片土地建立种植场,生产各种经济作物。

    在东印度群岛和中南半岛的则大部分是自耕农,他们对于那片肥沃而温暖的土地更加感兴趣,尤其是在唐军将那里大部分土著人都变成奴隶,以及开始兑现战争债券之后,大量可耕种土地被发放到债券拥有人手中,这就更加刺激了自发的移民活动。

    北方移民同样不少,工业基地的建立需要大量工人,另外伐木场和皮毛加工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手,哪怕是耕种也是一样,虽然气候寒冷但土地很肥沃,耕种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大部分荒地都已经被奴隶开垦成熟地了。

 第八百九十一章 六大财团

    经过这一次政务院出台的优惠政策刺激,让华夏的移民工作从政府出钱的被动移民,转化成了自己出钱的主动移民,财政司这一方面的巨大支出开始迅速下降。

    除了政策刺激之外,朱聿键对自己麾下的产业也有更好的想法。昔日作坊式的管理方法已经落后了,他打算建立起更加现代化的工业模式,很快财团的概念被他引入了。

    在唐王财团的治下,将建立五家矿业集团公司、两家机械制造集团公司、两家化工集团公司、两家武器制造集团公司、一家船舶制造集团公司、四家农牧业集团公司和三家涉及食品、棉纺、毛纺、制茶等产业的轻工业集团公司。

    这些集团公司都将由这些年具备了大量管理经验的王府各管事分头负责,每个集团公司都会建立大量下属工厂和公司,分别管理各地的业务。朱聿键依靠自己的权势,也算是弄到了不少好处,虽然没有建立制度,但各地矿产和土地都成了名义上的八贤王产业。

    尤其是那些新开拓的土地,农牧业和劳务公司大多数都以租赁的形势获得,尽管租赁金额低到几乎忽略不计,而且一租就是五十年,让大家都很放心,当然土地的所有权名义上是属于八贤王朱聿键的。

    对土地上只是名义拥有,但矿产却是实实在在的,实际上如今朱聿键所有控制土地上的矿场,尽管有个人参股的情况,实际掌控都在朱聿键的手中。集中开采和管理,能够让朱聿键利用最新的采矿技术,更好的利用这些矿产资源,同时大量投入资金关注环保和安全,尽量减少安全事故和对当地环境污染,又能控制矿产价格,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有了这些矿产的支撑,朱聿键每年的收入是不会少的。唐王财团的建立,让朱聿键手下各种工业资源被整合起来,互相补足和促进,让经济运作变得更加顺畅。尽管这些管事对大规模公司的经营能力尚有欠缺,但规模优势已经开始显现。

    那些与朱聿键合作多年的大商人,早已习惯了他标新立异却又相当有用的各种新奇思维。在大量商人和农民关注开发各个新领地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朱聿键建立唐王财团的优势,所以这些人也纷纷跟进,或是自己建立,或是与友人联合,建立起了几个新的财团。

    建立财团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在本行业内有庞大的影响力,有足够的产业规模,同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才行。在唐王财团之后,第一个建立财团的是陈式舫,如今他在华夏已经成为了海运贸易的霸主,同时涉足对欧洲的贸易。

    为了加强自身船队建造,陈式舫甚至在朱聿键同意后,开始涉足福州和厦门的造船业,如今他在华夏海运方面,已经成为了当然的龙头老大。依靠海运贸易和造船业的陈氏财团就这样建立了起来,经过他的整合,海运优势迅速凸显了出来,将许多小的海运公司打压得很惨。

    第二个建立财团的,就是商业嗅觉极为灵敏的吴正鑫,他将原本龙游商帮的势力整合起来,成立了龙游财团。这个财团主要涉及造纸、铁路、烟草、棉纺和农业,其经济实力甚至还在陈氏财团之上。

    宁波商帮没有那么统一,主要是因为三位首领各有各的想法。其中沈仲文和虞世枫两人留在宁波发展,建立起新的宁波财团,主要向海运、棉毛纺织和机械制造方向发展,同时也在朱聿键的帮助下,涉足造纸业和钢铁冶炼产业。

    林庆怀喜欢冒险,他与部分支持他的宁波商人北上,在汉城建立了高丽财团。这个财团主要开发高丽当地农业资源,同时涉足钢铁冶炼、化工制造,以及利用地理优势,投入北方的酿酒业和大豆榨油工业,甚至还对北海地区的畜牧业进行投资,整合那里的资源。

    建立财团最晚的恐怕就是李春玉了,毕竟河南地区的消息传递要比宁波晚上许多,在听说宁波五大财团建立之后,他建立了自己的南阳财团。因为涉及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所以南阳财团依靠着南阳府与朱聿键合作的工业体系,也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财团,除了机械制造、钢铁冶炼、日用化工和水泥厂之外,他还涉及铁路与内河航运业务,其发展潜力也不算小。

    这六大财团建立之后,让封地内的商人拥有了更强大的统筹周转能力,他们依托财团的庞大势力,开始插手国内各地事务,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网络,兼并各地小商人,将全国的经济力量整合起来。

    在宋献策等人关注的,朱聿键取代崇祯上位的情况出现之前,对国内各地的经济入侵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根本没有现代商业思维的大明朝廷,对此却一无所知。

    南方热热闹闹的财团建设,并未影响到风雪呼啸的塞北之地,在乌拉尔山新建立的胜利堡中,袁崇焕见到了北上刚刚抵达的多罗大福晋和苏泰大福晋,甚至连本打算下嫁他人的斯琴图福晋这次也跟了过来。

    这三位如今察哈尔部的首脑人物,还是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当她们听着隆隆声,看着窗外景物飞速倒退的时候,三个人已经被吓得浑身发抖不能言语了。在经过两天的火车旅行,三人从青海湖抵达了胜利堡,这比她们骑马赶路要快了十倍。

    听说三位大福晋一起前来觐见,袁崇焕第一时间在自己府邸会见了他们。如今袁崇焕被任命负责东欧和中亚事务,所以常驻胜利堡。他用工资买了一座不错的宅院,将家人也都接了过来。

    尽管袁崇焕是广东人,对北方的苦寒不太适应,但冬季有暖气让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水土不服。这次三位大福晋到此,袁崇焕为了保密没有让她们在司令部见面,而是低调的安置在自己家中。

 第八百九十二章 上书崇祯

    见到袁崇焕的第一时间,三女连忙跪了下去:“王爷仁德,我们归降来迟,还请赎罪。”

    见到三女下拜,又听到她们话中意思,袁崇焕就知道她们误会了。他连忙笑着说道:“三位大福晋快请起来,在下受不起诸位一拜,更何况我也不是王爷,在下是八贤王麾下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袁自如。”尽管如今八贤王麾下的人都已经不拿崇祯当回事了,但是为了不给朱聿键找麻烦,在外人面前袁崇焕依然用他的化名袁自如。

    “袁大人安好。”三女起身后连忙再次施礼。满桂只说上级要见她们,结果让三女误会了,如今闹了个大乌龙,让她们颇感不好意思。

    袁崇焕连忙将三女让到座位上说道:“林丹汗与我大明素有盟约,想不到如今却是兵败而亡,实在令人唏嘘。如今察哈尔部没落,未知三位大福晋有何打算?”

    听到袁崇焕的话,三女都是心下黯然,她们在路上早有定计,如今袁崇焕问起,自然有身份最高的多罗大福晋来回答:“袁大人费心了,其实察哈尔部已经名存实亡,我们实在没有多少去处可以选择。”

    “如果你们愿意,可以住到我们的城市里。八贤王治下各地的优厚条件,相信诸位也都有所耳闻吧。生活富裕我不敢保证,但也绝对不会比你们现在差,最大的好处是安全绝对没有问题。”袁崇焕解释道。

    三女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苏泰大福晋说道:“袁大人,我们是否能见见八贤王。”

    “要见王爷?”袁崇焕有些吃惊,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女子执意要见王爷,似乎要想安顿在唐军治下,也不需要如此麻烦啊。看到三女似乎有难言之隐不想说出,袁崇焕点点头道:“这个先不急,我先将察哈尔部安顿下来,然后再向王爷汇报,请求王爷定夺。”

    “如此也好,那就让袁大人多费心了。”多罗大福晋叹气道。

    袁崇焕笑着站起身道:“察哈尔部就入住胜利堡好了,我们必然给予最优惠的待遇。虽然无偿调拨物资并无此例,但这次我就破个例,我个人出资给察哈尔部购买五百斤细盐和三百斤红茶砖,算是我的小小礼物好了。”

    “让袁大人破费,实在不敢当。”三女闻言赶快起身下拜,这些东西可都是对蒙古部落很重要的物资,以前在草原上时常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啊。见到袁崇焕如此礼遇,三女也答应将部落安顿在胜利堡,静待八贤王的召见。

    袁崇焕利用电报给朱聿键送去了三位福晋要见他的消息,不过此时连接高丽省的海底电报线路尚未建设完成,这个消息通过电报只能送到汉城,然后再用飞剪船迅速送到宁波城去。

    这样的传递方式,同样能够将胜利堡的消息,在十天内送到宁波府城。尽管比后世要慢上许多,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迅捷无比了。只需比较一下就能看出来,从宁波城到北京城传递奏折的距离比袁崇焕的传讯距离短三倍,耗费时间却要多出六倍来。

    奏折从宁波出发的时间早上许多,在送信的飞剪船抵达象山港时,那份奏折也已经抵达了京城。

    崇祯刚刚看完了一天的奏折,他放下手中朱批用的御笔,闭上眼睛揉着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