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64章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64章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工商司司长潘独鳌笑道:“王爷放心,这次我们可不敢无的放矢。这些计划都是从内部逐级进行测算,然后由我们亲自汇总得来的,我们又在上面增加了一成的余量,相信不至于有太大出入。”

    “当然如果铁路有新的加建计划,我们不敢保证资金足够。”这是铁路局局长夏允彝的发言,毕竟随着唐军的攻势,地盘在逐步扩大,铁路的修建任务也一天多似一天。如今他掌控的铁路局比政务院下辖各司的规模还要大,有大量官员和技术人员在各地修建铁路,他们的脚步几乎遍及封地各处,成了整个政务院最忙碌的一群人。

    朱聿键知道铁路修建计划变动太多,尽管如今铁路线已经超过了两万公里,摊子却是越铺越大,夏允彝已经连续多次向基建司司长何刚诉苦了。他笑着说道:“各司临时增加的任务会另外拨款,这个你们无需担心,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他说话间翻看着那一摞纸,朱聿键发现这里面除了经费分配方案之外,还有各司制定的未来一年发展计划书。

    因为新的行政体系建立十来年,已经完全形成了规范化系统化的新模式,各司的官员也都越来越专业了。他们所制定的计划书不会如大明官员那样,满篇都是空话套话,而是全部以数据为根据,以详实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测算,让使用经费的误差很小。

    这些计划书让朱聿键感觉到非常满意,他点头道:“你们都写得不错,尤其是民政司的这一份,未来一年要在身份证制度之外,普及地方户籍制度这个想法很好。有了这个地方户籍制度,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百姓去留,加强封地内的管理。不过你们的政策也要灵活掌握,千万不能让土地捆绑了百姓,影响到移民工作。”

    “这个我们已经有了具体措施,保证不会出现问题。”民政司司长徐孚远说道。

    “这次经费分配得非常好,我看这上面居然还有近千万银元的盈余,实在太好了。”朱聿键笑着说到,他获得封地之后十来年,还是第一次财政司有了盈余。

    财政司司长沈继荣说道:“王爷,这盈余也不一定能剩下,毕竟唐军的作战和基建计划的增加,都是需要额外拨款的。另外我们现在手中还有一笔五千万银元的额外巨款,还不知道应该运用到何处。”

    “怎么会有这么多?哪里来得?”朱聿键闻言颇为惊讶,沈继荣解释道:“这些银元实际上得自对日本的作战,其中有从德川幕府和四国岛搜刮来的财物,也有将日本奴隶转卖劳务公司的所得,各种古玩珠宝在出售之后也都折算在内了。我们将所有白银都铸成银元,并刨除了军队各级官兵所得,如今还剩下了五千万银元。”

    “对外作战就是赚钱啊,想不到打一个小小的日本,还不是全部占领也有弄到这么多钱。”朱聿键不无感慨得说道。

    潘独鳌闻言却有些不高兴:“王爷有所不知,这从日本的掠夺是一锤子买卖。如今日本已经陷入混战,我们的各种工商业产品少了一个销路,今后恐怕会影响工商业发展的。”

    朱聿键笑道:“这个你无须担心,如今北方平定,我们可以通过俄罗斯帝国,由陆路向欧洲倾销货物,这样可以避开了四国海军的干扰。如今我们在打通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又将贸易做到了莫卧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些利润都是很大的,足以弥补日本和欧洲沿海地区的损失。更何况今后我们还要发展内向型经济,以国内购买力支撑工业的发展,依靠新增人口拉动经济,这一点我们不需要太过担心。”

    朱聿键回过头来对着宋献策说道:“这个经费配额的问题不错,就照此执行吧,盈余先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你们不是说有两件事情吗?另外一件是什么,说说看。”

    宋献策点头道:“主公可还记得,崇祯三年末我们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今年已经到期了,等到假期过后,我们就要进入新的五年计划,此时尚未定夺自然需要商讨。”

    “原来如此,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结束了吗?”朱聿键感到这似乎只是昨天的事情,想不到转眼五年已过了。他转头问道:“诸位可以说说五年以来封地内的发展,哪里做到了计划所说,哪里没有做到,我们也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进行弥补。”

    “我先来说吧。”潘独鳌站起身来说道:“我们当年对工商业的计划太过激进了,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要求五年计划结束后,每年单是工业税收就将达到四千万银元,加上商业和农业等各行各业的税收,八贤王封地每年收入将达到近九千万银元。可是因为我们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并未刻意扶植自己的工厂,加之与欧洲的战事影响了部分海上贸易,所以如今我们每年的工业税收只有三千三百万银元,加上商业和农业税收,每年只有五千七百万银元。”

    “这一点无需担心。”宋献策解释道:“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当今北方战事比预想中扩大了许多,我们的地盘大量扩充,造成资金都投入到基础建设之中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人到北方建立工厂,我们的矿场也相继建立,相信未来五年那里会出现一个大爆发的情况。另外美洲的战事造成那里的建设停滞,而且我们低估了美洲的距离对商人心里的承受能力,许多商人不愿意到那里建设工厂。”

 第八百六十七章 新五年计划

    “这一点没有问题,等到美洲战事结束,我们自然要继续加大移民力度。另外随着对印第安人的教育工作大力投入,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已经能够胜任重体力劳动之外的工作了,未来他们的投入会让美洲建设越来越快。”教育司司长陈肇公说道。

    “看来今后五年的总税收我们应该订的稍微低一些,至少要切合实际。”朱聿键说道:“或许五年时间达到一亿银元就差不多了。”大家闻言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数字就被定了下来。

    “铁路建设可是要大大超出当初预测了。”铁路局局长夏允彝笑着说道:“这五年时间里,我们可是修建了超过两万公里铁路。”

    “另外还有两万多公里的公路,五十多个新港口,以及宁波和福州的新城,另外在澳洲、北方和美洲,我们新建的城镇超过了一百个。”基建司的司长何刚也颇为兴奋,如今的工作可比他当初与几社的几位同道中人,评论时政捶胸顿足可要有意义多了。

    “你这基建修得的确快,不过人死得也多,据我所知各劳务公司为了建设道路,死了足有三十多万人吧。”民政司的司长徐孚远也是几社中人,他负责这个方面的情况自然知道内情,而他也与何刚是老朋友,说这种话对方也不会着恼。

    果然何刚嘿嘿笑道:“要建设得快,总要死些人的嘛,更何况那些死得都是劳务公司的奴隶,死了也没关系。”

    “对,只要建设的速度大幅提升,死些奴隶不怕。”朱聿键支持道:“最近我们又从日本搞到了五百多万奴隶,足够你们消耗了。不过奴隶死活我不管,工程质量必须保证,同时不能死我们的自己人,这是底线。”

    “遵命。”何刚笑眯眯的坐了回去。除了最重要的工商业和基建之外,其他各司也都是各抒己见,很快将封地这几年的发展情况勾勒了出来。

    宋献策点头道:“情况已经非常明了,八贤王封地之内各种行业欣欣向荣,发展是可以预期的。我想第二个五年计划不妨订的高一些,将铁路再翻一倍,税收提升到一亿三千万银元。”宋献策如今对铁路影响经济的问题,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了,他相信只要铁路继续修,经济就会飞速提升。

    “不要给大家太多压力,如今我们做得已经非常好了。”朱聿键阻止道:“我看税收还是订在一亿银元好了,铁路可以翻倍,但是要保证质量,除了经济发展铁路之外,战略铁路也不能少,我们要巩固国防。今后不妨放开手脚修铁路,我们政府修建战略铁路和干线铁路,将支线铁路的修筑权卖给商人,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极大的提高铁路修建速度。另外有线电报网还要修,争取与美洲正在建立的电报网联通,这样我们的消息传递会更快。”

    “只是对欧洲的战事最好能快点结束。”沈继荣这个新的财政司长说道:“如今国家军费太高,长期对欧洲作战是很亏本的,如果照这样打下去,今年的盈余再多恐怕也要入不敷出的。另外战事毕竟影响商路,哪怕有法国的运送,海上贸易额仍然在下降,这不是个好兆头,不但会影响我们的海上贸易船队发展,还会影响到工业规模发展的。”

    “我不是说了嘛,外部贸易不行,我们就拉动内需,我还打算向皇上上表,请求全国进行改革。”朱聿键最终决定,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让这些政务院的精英一起研究。

    宋献策听到这句话愣了半天,他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最后还是潘独鳌先说话了:“王爷,我以为大可不必,东林党人遍布朝堂,他们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我以为王爷上表,除了被东林党人注意,徒增诽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的确如此,潘兄说得对极。”宋献策说道:“登位之初扫清阉党,世人皆说皇上励精图治,但据我所知如果没有王爷挺身相救,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宋献策说出这句话,却让朱聿键有些想笑,他知道历史上崇祯没有他的帮助,一样消灭了魏忠贤的阉党,甚至比他参与其中还要彻底。历史上魏忠贤可是被发配中都守灵的路上,自缢而死的。哪像这一世魏忠贤逃亡满清,甚至操纵东厂内线诬害袁崇焕,如果不是自己调动了血狼团,不知道这个老阉人还能嚣张多久,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己的参与反而是弄巧成拙。

    “此事我是不能贪功的,就算没有我,皇上一样可以灭除魏忠贤。”朱聿键没法明说,他只能含糊的一带而过。

    “就算如此,这些年来皇上所作所为也令人齿冷。斩杀袁崇焕、熊文灿等数位督师,还有一干大臣近二十人,罢免官员更是不计其数,内阁阁员犹如走马灯般变换没个完。”宋献策冷笑道:“别人说皇上杀伐果断,但反过来说这也可以被叫做志大才疏,残忍好杀。”

    张口闭口说着崇祯皇帝的错处,宋献策没有一丝犹豫,这也就是在朱聿键的地方,才有人敢如此放肆的诽谤皇帝。实际上如今整个八贤王封地内,下至百姓上至官员,都是只知有八贤王不知有皇帝了,所以其他官员听着宋献策的话,也都能坦然接受。

    “不能这么说,皇上勤于政务,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这也是实情。”朱聿键却不忍心说崇祯的不是,先不说崇祯在国家大事处理上的对错,单指勤政一项就算是个好皇帝了。

    “勤而无当适得其反啊,看看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内有流贼四起糜烂北方,外有皇太极虎视眈眈,如今他又并吞蒙古日渐势大。如果没有八贤王和唐军,我真不知道大明会走向何方,我看亡国也不为过,说不定又是蒙古侵宋的旧事。”宋献策反驳道。

 第八百六十八章 争位建议

    宋献策的话说得没错,如果没有朱聿键这些年来的努力,大明王朝的确会如他所说被清朝推翻,让满人压迫华夏民族两百多年,直到西方列强入侵国家沦亡,满人还在说着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想到这里朱聿键也不禁长叹一声。

    “主公,臣以为当今皇上才德不足以安天下,我等愿意辅助主公荣登大位,以复兴明室,强我华夏。”宋献策突然正了正衣冠跪倒在地,其他各个司长竟然也都起身在朱聿键面前跪了下去。

    在封地内,跪拜礼已经基本上被废除了,今天众人一起行跪拜礼,就是为了提出争位的建议。这些官员都已经加入了公仆党,他们事先是经过串联的,今天联袂而来其实就有这方面的意思,只不过被朱聿键首先提起而已。

    “你们,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朱聿键的头脑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接愣在了当场,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手下的这些官员竟然要劝进,而且是要推翻当今皇帝崇祯的地位,让自己去当皇帝。

    “这怎么行,当今皇帝乃是名正言顺继承大统,我身为一个藩王如何能反?”朱聿键声音变得严厉了起来。

    宋献策说道:“主公当为黎民百姓着想,如今天子虽然勤政却不懂治理国家,致使大明日益衰败,照此下去亡国之期不远。大明若是亡国,主公百年之后,如何见列祖列宗与地下。”

    “宋献策你大胆。”朱聿键是真的生气了,宋献策句句都是谋反,口口声声称亡国,实在有些肆无忌惮了。

    “王爷,我等都是一样的心思,还请王爷三思。”潘独鳌突然出声了,其他人紧跟着也都说了出来。

    “你们……你们这些人,你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却向让我背骂名。”朱聿键看得出来,这些人都有野心,他们都希望获得更高的荣誉和权位。不让大明亡国,只是他们心中所想的其中之一,建功立业成为开国功臣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有吸引力。

    宋献策抬起头来,看着朱聿键一字一句的说道:“主公,这么多人愿意跟随你,总不能全是为了国家民族吧。他们都是人,是人就会有私利。如果只为了私利,我们这些人自然不会无端生乱,但是如今皇上暗弱,我等只是顺势而为。若主公上位,则上可保社稷下可强国家,何乐而不为?”

    宋献策的这句话可是绝对的大实话,有多少人跟随着朱聿键没有自己的私心。以前封地尚未发展起来,他们自然会埋首于工作,如今封地连续击败各路强敌,疆域扩张到几乎有大明的四倍之多,而工商强盛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八贤王封地,比起越来越糜烂的大明局势,已经是此消彼长攻守易势,这个时候想要登位简直易如反掌。

    自己真的想要当皇帝吗?朱聿键扪心自问他真的不想。他很清楚当上皇帝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为了权势地位累死累活,还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