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23章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23章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聿键,竟然抓住把柄帮起卢象升来,这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无需再议,就命八贤王即日派兵出征,限期三月荡平叛贼。”崇祯一挥袖子说道。

    熊明遇问道:“命八贤王出兵,军饷粮草当如何计算?”

    “这个……”崇祯思虑片刻说道:“让他今年少缴纳五十万两纹银,作为军饷即可。”这道旨意由秉笔太监王承恩书写,又经掌印太监曹化淳用了玉玺,即可发往浙南。只不过朝廷驿路不通,要送过去至少也要半个月时间。

    比起朝廷缓慢的传讯速度,用信鸽和快船传递消息的夜枭可要快多了,这个消息五天之后已经送到了朱聿键的手中。接到这份消息之后,朱聿键急招文武官员前来王府议事。

    在宁波城内的文武官员到场之后,朱聿键将这份情报展示给了大家。宋献策首先接过来看了一遍冷笑道:“皇上这是要借刀杀人啊,希望用孔有德来消耗我们的兵力,我认为可以上书一封,以我军久战疲敝,且粮草不济为名要求朝廷发放军饷粮草,这样至少能拖上两个月。”

    “不错,朝廷只免去我们上交的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军饷,粮草提也不提,这怎么够用?”孙鋡也表示不能接受,毕竟如果真的出兵,他的财政司又要亏大本了。

    “事情不能这么算,我们如果出兵山东,应当能获得更大利益。”茅元仪摇头道:“这是我们在国内崭露头角的一次尝试,只要能够成功,未来我们在国内大展拳脚将有先例,这会容易得多。”

    “我也认为可行,最近一年移民日益稀少,就连河南的移民也从每月十多万,降低到了一万多人,长此以往我们的殖民地人口难以扩充。去山东或许可以搜罗大量人口,让我们的移民速度大大增加。”民政司副司长孙镐也表示同意。

    朱聿键点点头:“我的意思也是去救援,更何况登莱巡抚那是我的师兄孙元化,就算是去救他我也义不容辞。我今天请各位过来,是希望了解一下如果动用近卫师去剿匪,所用资金究竟有多少?是否会影响下半年的建设。”

    “王爷不可。”茅元仪连忙站起阻止道:“孔有德手下有两万辽东精锐,更会裹挟大量百姓,近卫师仅有不足一万五千人,实在难以抵敌。”文官们起先没听出什么问题,当茅元仪解说了双方兵力对比之后,他们也吓了一跳,顿时纷纷劝阻,财政司司长孙鋡甚至表示库房尚有六百万两白银,足以支持两到三个师数月作战之用。

    朱聿键摇了摇头:“兵贵精不贵多,近卫师兵强马壮装备精良,要对付孔有德叛军足矣。我最担心的还是运输问题,一旦到了山东就是外线作战,一切后勤物资全靠封地内供应,如果有流民也需海上运回,我们的运力是否足够。”

    徐骥当即起身道:“王爷放心,宝船的修造还在加速,最近有三艘同时开工的宝船即将竣工,加之此前的三艘宝船,足以运送物资和运人。”

    “这样就好。”朱聿键点头道:“我宣布三日后誓师出征,调集两万民夫随行,这次我从陆上进发,待到了山东之后,物资补给由水路调度。”朱聿键之所以要从陆地上去,而不是选择两栖登陆,是害怕崇祯起疑心。

    众人连忙大声答应着,此时医学院院长吴有性起身道:“回禀王爷,云南白药的配方属下已经找出来了,此次制药厂日夜赶工,应该可以赶制一批交给王爷,以为作战之用。”

    “这么快?”朱聿键眼前一亮,吴有性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神医,当初美国人多方试验,企图找出云南白药的配方,历时数年花费上亿都没有成功。没想到吴有性仅仅一月有余,就找出了真正的药方,看来这也与中医的共通性有关,毕竟美国人对中医是一窍不通的。

    “好,就将这些云南白药调往近卫师。如今瘟疫虽然有所控制,但尚未彻底消除,何司长和吴院长可要多多费心了。”朱聿键还是不放心领地内的瘟疫,又嘱咐了两句。

    “谨遵王命。”两人连忙躬身。

    朱聿键三天起行的愿望并未达成,因为圣旨的速度实在太慢了。如他还未接到圣旨就出发,等于是告诉崇祯,自己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这可是崇祯最忌讳的事情,朱聿键怎么也要避嫌一下。

    足足等了十天的工夫,王承恩亲自送来的圣旨才抵达宁波。朱聿键在王府内跪接了圣旨,王承恩说道:“此次本不该让王爷出征,但是皇命如此也只好勉为其难了,还望王爷能够旗开得胜。”

    对于王承恩这个忠心的太监,朱聿键还是很有好感的,他不但是所有太监中最有军事指挥能力的一个,而且为人正直,对崇祯又是忠心耿耿。后世崇祯上吊煤山的时候,王承恩的唯一从于地下的人,可见其忠心了。

    两人自从在魏忠贤叛变时结缘,关系始终不错,平时还有书信往来。今天王承恩正好到了宁波,朱聿键自然要尽地主之谊了,他赶快命令在王府内设宴款待王承恩。

    朱聿键对饮食没有太多要求,所以王府中也没有好厨子。可是王爷请客去酒楼订餐也不像话,无奈之下只能从宋献策等借重臣那里借了几个大厨,这才置办了一桌丰盛菜肴。

    两人在花园里摆下宴席举杯共饮,席间说着一些闲话。等到酒过三巡,王承恩问道:“王爷打算何时出兵?”

 第五百三十一章 誓师出征

    朱聿键看了看天色说道:“今日已经晚了,我想明日一早就出兵北上。”

    “明日?”王承恩险些被菜噎到,按照他的想法此次让藩王出兵,对朱聿键来说实在有些不公平。按理说朱聿键应该多拖延些日子,至少以粮草不足为由拖上半个月再说。没想到朱聿键如此急切,明天就要全军上路,这反而让他有些担心。

    “王爷可要准备充足再行出兵,免得粮草不济动摇军心。”这个时候王承恩反过来要劝慰朱聿键,让他慢点进兵了。

    朱聿键哈哈一笑,心想我这哪里是准备不足,而是准备的太过充足了。都快半个月了,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不过心里这么说他嘴上却要大义凛然一些。

    “身为臣子自当为国分忧,我恨不得肋生双翅赶往山东,为国家剿除叛逆,又怎可耽误时日。”朱聿键大义凛然的样子,让王承恩颇为感动。

    “王爷如此心胸天日可鉴,如果大明臣子皆有王爷之胸怀,大明何愁不兴。不知道王爷有什么难处,我自当上报皇上,为王爷解困。”王承恩也表示要大力支持。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尤其是崇祯的便宜朱聿键绝不放过,他故作为难得说道:“其他没有难处,只是军饷难以筹措,不知道公公回到京城可否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再减免今年入贡一百万两白银?”

    王承恩闻言却是脸现尴尬之色:“王爷有所不知,我这次一来是传旨,二来是在王爷军中监军,所以叛军剿灭之前,我是无法回京复命的。不过我立刻上书一封,为王爷请命。”

    崇祯本是害怕朱聿键故意拖延不进兵,所以派王承恩随时催促的,结果枉做了小人。王承恩也感觉崇祯这样做有些不地道,所以说起来很不自然。

    没想到朱聿键却是哈哈大笑:“王公公来我军中监军,实在太好了,我是求之不得啊。我听闻王公公对兵法颇有研究,今后可要多多亲近才好。”

    见到朱聿键毫无芥蒂,王承恩有些吃惊,不过既然朱聿键能够如此大度,他也就不需要太过难为情了。席间虽然不再谈论公事,但两人却是相谈甚欢,直到天黑了这才散去。朱聿键为王承恩准备了单独的小院,并亲自将他送去,自己这才回去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朱聿键在宁波城中誓师出征。在宋献策的张罗下,这次送大军出征的活动规模不小,闹得城内人尽皆知。朱聿键更是登台祭告天地,进献三牲,放礼炮撒祭酒闹得好不热闹,直到念过一篇侯歧曾亲自执笔的讨伐檄文之后,这才率领大军从宁波府开拔,沿着官道向北方前进。

    这次誓师出征之所以闹得如此之大,都是宋献策的主意。既然这次是崇祯正式下诏书,命令朱聿键出兵讨伐的,索性就让大家全都知道。这等于是有了个先例,今后朱聿键的军队要想在国内有所动作,也就有了先例可依,这样质疑声会小了许多。

    除了这一点之外,宋献策也是为了提升民心士气,为将来大捷做准备。只要朱聿键再打败了叛军,报纸大肆报道一番,这八贤王的声望能更进一步了。之前朱聿键的胜利都在国外,这对华夏百姓没有多少切身感受,而此次是国内平叛,一旦大胜之后,百姓们对于八贤王的信任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不是在国外任何大胜能够比拟的。

    为了确保此次战斗的胜利,朱聿键特意让孙传庭暂时成为近卫师的师长,直接指挥山东境内的战斗。另外除木兰卫贴身保护朱聿键之外,还有血狼团随行打探消息,以及做些特种任务。

    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出了宁波府,一路快速行进,沿着刚刚修好的水泥路,他们很快抵达了长江边上。王承恩身为朝廷钦差监军,可以随便调动各地官府物资,有他帮忙调集船只不在话下,很快就帮助筹集到了数百条船。依靠这些船只的帮助,近卫师和两万民夫,以及大量物资车辆都被迅速运过了长江。

    但是路途依然不算好走,因为渡过长江之后,他们还面临淮河的挡路。在整个明朝黄河都是夺淮入海的,所以此时黄河的下游是在淮河之中。这造成淮河水量丰沛,渡过难度不差于长江,不过有王承恩的卖力帮忙,以钦差的身份在附近各州县张罗船只,淮河依然在八天之内就渡过了。

    过了淮河之后,就进入了江苏的大平原地带,军队的行进速度明显加快起来。有大量马匹和马车代步,全军行进速度达到每日六十里都轻轻松松,还不会过多消耗战士的体力。如果不是为了节约马力,避免马匹掉膘,他们还能更快一些的。

    即使这样的行军速度,一个月之后他们已经进入了山东地界。这一路行来,王承恩暗暗观察近卫师的军力,他发现这些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甚至还配有大大小小数十门火炮,看得他暗暗心惊。他将这支部队与朝廷各路官军相比,却发现没有任何一支官军能够匹敌。

    对于朱聿键身边近卫师的精锐,王承恩只能以这是他最精锐的部队来自我安慰了,如果他知道朱聿键手下军队只是番号不同,实际上唐军每一支军队的训练程度和武器构成都差不多,估计他会吓晕过去的。

    大军很快抵达了江苏与山东交界处的安东卫,在这里他们接到了一个消息,孔有德的叛军已经于半月前攻破了登州府城,俘虏了登莱巡抚孙元化。此时叛军在登莱二府大肆劫掠地方,同时猛攻莱州府城。如今莱州府城急需支援,情况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朱聿键连忙召孙传庭前来询问,现在应该如何救援。孙传庭暗思片刻说道:“如今情况危急,我们必须要保住莱州府城,才能减少损失,也让孔有德少了一处可以坚守的大城。我看不如由我率领骑兵先行,去骚扰叛军的行动,等到大军抵达再行剿灭。”

 第五百三十二章 轻骑远袭

    “这怎么行?近卫师只有一个直属的侦察连,如何能够与数万叛军周旋?”朱聿键当即制止道。

    孙传庭却是微微一笑:“难道王爷忘记了各营所设侦察排了吗?他们都是骑兵编制,如果都搜罗起来统一指挥,可以聚集起十五个侦察排,近七百名骑兵。如果再加上血狼团,我们可以用召集近两千骑兵,足够骚扰敌军了。”

    血狼团都是有战马配置的,以他们特种兵的身份,骑马那是家常便饭,骑兵作战也毫无问题。朱聿键想了想点头道:“好吧,你明日一早就率领骑兵先行,我会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尽快支援你的。”

    “多谢王爷。”孙传庭拱手道谢,他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神情。

    等到孙传庭离开了,王承恩不无担心的问道:“王爷此事还需三思,虽然登州城危如累卵,但以两千骑兵对抗数万叛军,实在难以取胜。”

    “王公公想错了,他们只是牵制对方,让叛军不能全力攻城而已,相信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朱聿键安慰了他几句。

    第二天刚刚三更天,新组编起来的骑兵营和血狼团一起就出发了,他们利用一人双马的优势,借着月色加速疾行,很快就消失在了山路上。孙传庭所率领的这些骑兵路途并不远,他们只是要横穿整个青州府而已。此处尚未遭受兵灾,还显得比较平静,所以官道上行进也颇为顺畅,只是经常能看到因为瘟疫而倒闭在路旁的尸体,让战士们心中不忍。

    在八贤王封地内,所有病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治疗费都是由王府负担,百姓只花费医药费,如果是瘟疫或者家中太过穷苦则全部免费。而在皇上所管辖的各地,百姓生病根本无人去管,只要不传染到衙门里就行,小民百姓的死活没人在乎。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那些贫民的大量死亡,路边倒毙的情况非常多,如果不是八贤王派出大量医疗队分赴各地,这种情况恐怕会更加严重。

    孙传庭带着一路的叹息,以极快的速度越过青州府,直接冲入莱州府的地界。虽然全军都在抢劫,但是孔有德没忘记可能出现的朝廷官军,所以李应元的三千兵马被摆在了高密这个交通要道,作为防备朝廷军队第一道防线。

    “报大人,有官军骑兵在据城十里外出现。”一名传令官大叫着冲入府衙,向正在这里喝酒的李应元报告。

    听说有官军骑兵出现,他被吓得酒意立刻就醒了:“你说什么?官军的骑兵?有多少人?”

    那名传令官道:“看不清楚,但是人数很多不少于两千。”

    “两千骑兵?”李应元倒吸了一口凉气。官军骑兵本来就少,只有陕西甘肃那边临近产马地,骑兵才会多一些。如果是从临近省份抽调来的官军,拥有两千骑兵意味着对方后面至少有六万步兵跟随。如果是陕西官军就更加麻烦,那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