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面战场的战斗渐渐平息了下去,刘体仁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亲兵也只剩下了几个人,至于其他战士基本上都已经阵亡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八旗精兵,刘体仁挥舞着手中长枪左冲右杀,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在这个壮实的陕西汉子面前,昔日趾高气昂的八旗兵们似乎没有了勇气,他们纷纷后退,谁也不敢冲上去与他对打。当啷一声轻响,刘体仁那舞成一团的枪花散去,露出里面已经变成血红色的枪尖,那顺着枪缨滴下的鲜血昭示着它已经饱饮了多少生命。
能够挡住他一招的正是阿巴泰,看着已经喘息不定的刘体仁他用华夏语说道:“这位壮士,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勇敢,就算你现在投降我们也视你为英雄。放下武器吧,我们给你最优厚的待遇,就像李廷芳那样。”
阿巴泰口中所说的李廷芳,乃是原来的抚顺千户,在努尔哈赤破城的时候,他选择了投降后金。后来他还成了女真人的驸马,而嫁给他的就是阿巴泰的大女儿,只可惜他的大女儿就在今年四月已经病逝了。
对于刘体仁这员大将,阿巴泰是真的非常欣赏,他希望能够降服这个人,让他为后金效力。然而他低估了刘体仁的刚烈,也低估了朝鲜军中始终在广大官兵中灌输的民族主义精神。当面对民族敌人的时候,这些战士的意志是最为坚强的,他们比那些用金钱收买的士兵更加视死如归,也绝不会背叛。
刘体仁率领的第二师,到现在拼杀的只剩下几个人,却没有一个逃兵,包括那些辎重团和宪兵,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所有人都战斗到最后一刻。这就是在思想纯真的年代中,民族主义所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面对着数米外的阿巴泰,刘体仁露出了一抹蔑视的微笑:“不要将我和那样的败类相提并论,一个人如果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就背叛了一切。不要废话了,来战吧。”
他说话间一抖长枪喝道:“全体听令,出刀,前进。”
“遵命。”残存的几名亲兵勉强提起手中的雁翎刀,奋起余勇冲了上去。
“放箭。”旁边的岳托有些不耐烦了,他挥手命令周围弯弓搭箭的八旗兵放箭。一道道锐利的箭矢划破空气,射向了勇往直前的刘体仁,他的身上被数十支羽箭命中,瞬间就断气了。可是他死后的尸体却杵着长枪,双眼死死盯着眼前的敌人,致死不肯让膝盖弯曲。他的亲兵也都在八旗兵的攒射来全部阵亡,没有人回头逃走,更没有人跪地投降,所有人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阿巴泰没有阻止岳托的命令,他看着刘体仁等人光荣战死,禁不住长叹了一声:“他是个英雄,这些战死的人都是英雄。”
“那又如何,我们胜利了。”岳托对刘体仁的壮烈牺牲却没有多少感触,他所需要的只是胜利。
阿巴泰看了他一眼说道:“不要小觑这种精神,朝鲜军在万人以上,却没人因为恐惧而逃走或者投降。如果他们的军队都是如此,如果连华夏的军队也是如此,我们的战士再精锐,也只有灭亡一途。”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战场起誓
“或许吧,但我认为这只是特例而已。朝鲜军和明军都是一样的,往往一个好的将领,能够带出一群精兵来。但是将领一死,他的精兵就失去了作用,当年戚继光那样风光,他的戚家军在萨尔浒还不是一战而败?”岳托说道。
“但愿你说得是对的,否则我们就危险了。”阿巴泰摇头道。
“闲话少说,我们赶快搜索附近的山上,看看咱们的妇孺是不是都被藏起来了。”岳托说道。
“对啊,赶快搜山。”一想到自己的家人还没找到,阿巴泰立刻命令搜山,甚至连打扫战场也顾不得了。
一万多八旗兵将五龙山里里外外都搜了个遍,却找不到任何妇孺的踪迹。岳托当即脸色大变:“糟糕了,他们必是有另外一支军队押解着我们的妇孺,这支军队的任务只是拖住我们的。”
“什么?他们会去哪里?”阿巴泰顿时心中大急。
“这些人必然是返回朝鲜,我们直接向东追下去,相信很快就能找到了。”岳托提议道。
“没错,我们往东追。所有人上马,追击。”为了找回他们的家眷,阿巴泰连战场也顾不得打扫,赶快率领全军绕过五龙山,向着鸭绿江的方向冲去。
八旗军如一阵风般,越过五龙山向着东方冲去,很快就失去了踪影。等到八旗兵去得远了,吴之番赶快带着骑兵团冲出山林,向着五龙山的正面战场冲去。
“快分散找找,有没有还喘气的。”吴之番急促的命令着,战士们也不敢怠慢,他们全都下了马,在尸体堆里还会寻找着可能的生还者。然而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时候,重伤倒地的人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八旗兵在山上来回搜索了足有近一个时辰,就算有重伤员也已经冻死了。
看着满地战友的尸体和始终屹立的刘体仁,吴之番将牙咬得咯咯作响,双眼死死盯着横七竖八的尸体。“团长,没有喘气的了。”军官们寻找后纷纷回来报告。
“血债要用血来偿。”吴之番在刘体仁身前跪了下来,那些骑兵团的官兵也都聚拢了过来,纷纷跪倒在地。
“将军,我吴之番在这里起誓,杀灭建奴,复我河山,血债血偿,不受降卒。”吴之番双眼看着刘体仁,口中一字一句的说着。
“我们起誓,杀灭建奴,复我河山,血债血偿,不受降卒。”官兵们皆忘情高呼,一直喊了三遍才罢休。说来也奇怪,骑兵团誓言已毕,刘体仁的身躯才慢慢倒了下去。
“弟兄们,不能让战友们弃尸荒野,把刘将军和兄弟们的尸身都放上马背,我们带回朝鲜安葬。”吴之番说道。官兵们纷纷起身,开始在尸体堆里搜索起来,幸好他们缴获了大批优良战马,将这些尸首全都放上战马也足以承载。
本来下了一天的小雪,突然大了起来,这给尸体的搬运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但是骑兵团的战士们却没有任何犹豫,坚持将整个战场搜查了两遍,直到确认再没有同袍的尸体留下,这才罢休。
“团长,那些建奴的尸体怎么办?”一名营长问道。
“不给对方收尸的机会,堆起来烧掉,然后全军随我返回朝鲜。”吴之番回答道。
“团长,我们为什么不继续在辽东劫掠,要让建奴血债血偿啊。”营长询问道。
吴之番摇了摇头:“刘将军之所以在战斗的最后时刻,也不许我们出击,就是希望让我们保存力量。我们如今是唐勇唯一的骑兵部队,这是未来训练骑兵的火种。如果真的想要报仇,返回朝鲜以后你们给我狠狠操练,操练你们自己,也操练新兵,终有一天我们将率十万骑兵再临辽东,将建虏彻底杀光。更何况我们还要护送弟兄们的尸身回家,绝不可以出现意外。”
吴之番的话打动了众人,大家只好收起了现在就报仇的念头,全军带着尸体回返。不过这次的经历,成了鼓动骑兵团锤炼自我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在未来的日子里,唐勇的骑兵部队迅速变大变强,并最终成了让女真人乃是所有游牧民族闻之胆丧的强大力量。
吴之番的消息很快传回了朝鲜,引得朝野震动。实际上在吴之番返回之前,袁宗第已经知道事情有变了。在利用浮桥将前两队人员引入朝鲜并加以安置以后,第三队却是怎么也等不来。
袁宗第心知不好,立刻命令一个师在浮桥附近岸边布阵,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因为气温已经到了零下六度,鸭绿江上的冰层虽然还不足以支撑人的重量,却已经封冻了。到了下午雪突然大了起来,气温也开始直线下降,这让袁宗第的担心越来越重。
土地已经冻得梆硬,根本无法挖掘反骑兵战壕,袁宗第没有办法,只能命令众人伐木搬石头,在河边建立了一道高于地面的胸墙做防线。这样的防线不够结实,只要骑兵冲击,木头石头很容易滚落,达不到阻挡对方的目的。袁宗第灵机一动,让士兵凿开鸭绿江的冰层,取水浇在木头和石头上。
因为雪越来越大,气温很快降低到了零下十度以下,冷水浇在石头和木头上,立刻就会结成坚冰,冻得比钢筋混凝土工事还要坚固。这样的防线修建简单,众人一口气在江面较窄的河口地区,修建了足有六里长的防线才罢手,为了加强防御能力,袁宗第又将第一队带回的炮队都留了下来,以补充自己的炮兵。
袁宗第刚刚结阵完毕,阿巴泰的骑兵已经到了鸭绿江边。看到是庞大的八旗骑兵队伍,袁宗第脸色一变,他知道后两队的人马已经凶多吉少了。他立刻命令全军准备战斗,同时偷偷将炮兵摆在了阵地的两翼,随时准备发动偷袭。
“七叔,今年的天气反常,三九天鸭绿江也没有封冻,如今虽然江面被封上了,恐怕难以支撑人马经过。”岳托阻止了准备渡河追击的阿巴泰。
第三百六十章 惊闻噩耗
阿巴泰救人心切,他扫视了一下江面,用马鞭指着两座浮桥说道:“那里不是能过吗?我们加快速度纵马而过,料想他们也挡不住。”
“七叔不可,这浮桥太窄,只能单骑而过,如果对方用火炮堵住桥头轰击,我们有死无生啊。何况对岸已经修了一道墙,后面还有军队驻守,我们要冲过去无异于送死。”岳托连忙劝阻道。
阿巴泰看了看情况,的确很难冲过去,可是他又救人心切,一时间竟然没了主意。“你说应该怎么办?”阿巴泰问道。他知道岳托这个侄子足智多谋,一定能想出好办法来。
岳托说道:“我们在江边扎营,就能给对方最大的压力,他们根本不敢撤军。只需要驻扎在这里,不时命人去试探冰层的厚度,待到冰层足以支撑马匹奔驰,我们在全军出击。到那个时候对方的防线成了摆设,他们的士兵也已经疲敝,我们还不是纵横驰骋吗?”
“说得有理,就这么办。”阿巴泰满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八旗兵向来抗冻,他们在江边背风的山壁下扎营,很快点起了篝火。有篝火的温度,又能靠着温暖的战马,他们足以在这里捱过很长时间。
袁宗第在望远镜里看着对面的八旗兵营地,嘴角露出了一抹残忍的微笑:“这些家伙跟咱们耗上了,也好。我倒要看看,你们能耗多长时间,这次不给你们一点厉害尝尝,你们还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对方找了背风的地方扎营,朝鲜军自然也不能冻着,袁宗第立刻命令派出三分之二的部队伐木修建木屋加固帐篷,准备长期驻守,同时在防线上也修一些岗亭,为哨兵挡风。双方隔着鸭绿江,都做好了在严寒中长期坚守的准备。
很快吴之番的部队绕行上游的浮桥,越过了鸭绿江返回到朝鲜境内,在将所有阵亡将士安葬之后,吴之番亲自率队沿鸭绿江而下,来找袁宗第。
“刘体仁和第二师全体阵亡?无一生还?”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袁宗第在得到消息之后,还是感觉眼前发黑。他与刘体仁共事一年多了,双方配合默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次刘体仁执意率军进攻辽东,本就是为了将皇太极从北京城下吸引回来,以减轻王爷的压力。刘体仁在出发之前,就做好了遭受巨大损失的心里准备,没想到他却一语成谶,真的阵亡在辽东的战场上。
“所有弟兄们的尸首都已经安葬了?”袁宗第问道。
“全都安葬了,只不过有些弟兄的脸上都被砍碎了,实在辨认不出来是谁,只能从军装上验证是不是咱们的人。”吴之番说道。
袁宗第点了点头:“有没有名字都不要紧,至少他们都已经入土为安了。”
“将军,杀害我们弟兄的建奴就在对岸,我们现在如何报仇。”吴之番询问道。
“稍安勿躁,对方兵力强悍,不是我们能轻易阻挡的,暂时以静制动,看看对方如何做。”袁宗第拍了拍吴之番的肩膀:“刘将军让你们保存实力,可不是为了给他们收尸的。你们立刻回到平壤去休整,等待扩编的命令。”
“将军我们还能战,请你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报仇雪恨。”吴之番表示骑兵团还能参战,袁宗第却不同意:“你们转战大半个月,已经非常疲累了。现在你们的任务是休息,然后将你们的作战经验,转化为训练的方式方法,为唐勇训练出更多的骑兵来。”
“将军,我……”吴之番还要分辩,远处却突然跑来一名传令兵,他走到袁宗第身边说道:“报告将军,有宋执政派人带来的一封信,说是紧急军情。”
“拿来我看。”袁宗第接过那封信展开看了一遍,他的脸色慢慢阴沉了下来,吴之番在一旁看到似乎情况有变,连忙问道:“将军,出什么事情了?”
袁宗第转头对着他道:“你的骑兵团真的还能战斗?”
“没有问题,而且我们又缴获了一批战马,现在可是一人四马,千里奔袭也没有问题。”吴之番表示道。
袁宗第点点头:“这就好。现在有个紧急的情况,那个光海君和他手下一干大臣,对我们掌握了整个朝鲜颇不服气,总想将权力拿回来。平时我们人多,他们不敢反抗,但是此次刘将军入辽东,带走了很大一部分人马,他们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最近宋执政打探到,他们各家大臣正在纠集家丁,准备驱逐宋执政一举掌握汉城,再号召全国朝鲜人反抗。”
“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没有咱们的支持,他们如何能够安享高位和富贵,现在却是贪心不足。”吴之番皱眉说道。
“是啊,他们朝鲜贵族经营这里上千年,却还是那样贫困落后。咱们来了一年多,将朝鲜建设得越来越富庶,他们却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贪欲了。”袁宗第冷笑道:“如今在汉城守备的军队只有两千余人,兵力太过单薄了,而对方纠集的家丁据说超过两万。我估计一旦他们得知刘将军阵亡的消息,必然会立即发动,所以你们要星夜兼程赶回汉城,增援宋执事。现在骑兵团是唯一的机动力量,你们的动作可要快。”
“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