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唐极品县令 >

第66章

大唐极品县令-第66章

小说: 大唐极品县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翟长孙从旁边军卒手中取过弓箭,弯弓扣弦。

    瞄着最前面马上一人,嗖的一下,一箭射出。

    箭似流星,去如闪电。

    这小子在马背上骂的正欢,毫无防备的被一箭射穿了喉咙,直接咕咚一声,摔在了地上,支支吾吾挣扎了几下,便一命呜呼!

    旁边的军卒大惊失色,还不等回过神来,又是两箭射了过来。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三人毙命于,余下的军卒,慌里慌张,忙不迭地往回退。

    一直退出去了将近两百步,这才停了下来。

    很显然经历了这么一折腾,他们谁也不敢再高声谩骂,唯恐惹恼了城墙上,再被人一箭要了性命。

    秦王李世民安安静静的吃罢了早饭,仔细的擦拭完自己的铠甲和长枪,这才吩咐带马,准备出城迎敌。

    谢哲在一旁关切的劝阻,“殿下,您连夜赶路,一路颠簸,尚未来得及歇息,要不今日还是挂了免站牌,明日再说。”

    李世民哈哈一笑。“无妨,无妨,一夜未睡又如何,待我杀退敌军再来睡觉。”

    谢哲见拗不过,只好命人擂鼓助威,打开城门。

    城外的敌军见突然城门洞开,居然下意识的又后退了五十步。

    连日来,守将谢哲高挂免战牌,坚决不出。

    城外指挥作战的突利可汗儿子阿里东求战心切,天天玩了命的攻城,造成双方都有较大的伤亡。

    今日见唐军居然主动出门,他自然知道这是唐军的援兵到了。

    顶盔挂甲穿戴利索,阿里东提着长枪赶到了两军阵前。

    一看是秦王李世民,不由得愣了。

    秦州城外,秦王李世民也看到了他催马而出,手里长枪一指。“阿里东,出来搭话。”

    此时的阿里东心里有些矛盾。

    他的爹爹突利可汗可是和这位秦王李世民拜了把子的,换句话说,对面这位那是他的干叔叔。

    心里打鼓,但阿里东不得不催马出来。

    对着秦王李世民一抱拳,低声说道,“两军交战不谈私情,还请叔叔原谅。”

    “哈哈哈哈哈。”听到他这句话,秦王李世民冷笑了几声。“好你个不谈私情,若不谈私情,当日我便该宰了你的爹爹,也就没有今天这档子事了。”

    一句话说的阿里东脸色有些发烫。

    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再次对李世民说的。“叔叔若没有其他的事,我便要回去,请叔叔做好交战准备。”

    说完也不等李世民答话,阿里东拨马而回。

    旁边闪出一员黑脸的大将。“少主,待我乌塔前往,会会这位天策将军。”

    阿里东点点头,嘱咐了几句,“将军万事小心,李世民骁勇善战,若觉得不敌,速速退来。”

    乌塔答应一声,催马而出,一挥手里大砍刀冲着李世民就奔了过来。

    李世民手中长枪一挺,“来将通名,我李世民,枪下不死无名之鬼。”

    乌塔哇呀呀怪叫几声。“你爷爷我叫乌塔,李世民,快来受死。”

    李世民一声冷哼,纵马上前,两人交错之际,躲过对方的大砍刀,回手一枪。

    这一枪,不偏不倚,正中乌塔的肋下。

    噗嗤,枪尖刺进去有半尺多深,差点儿就给乌塔来个对穿俩眼儿。

    乌塔做梦也想不到对方,居然出枪如此之快。

    就他这一愣神之际,李世民双膀一较力大喊一声。

    硬生生把这个乌塔给举到了半空中。

    可怜的乌塔,在半空中挣扎了几下,就被李世民嗖的一下甩了出去。

    扑通,跌落在地上。这小子努力挣扎着想坐起来,可几次都告失败,最后伸伸胳膊蹬蹬腿,一命归西。

    “好!”

    “天策将军威武!”

    “秦王殿下威武!”

    身后的唐军当时士气大震,喊声震耳欲聋。城上的战鼓声更加响亮。

    而再看阿里东这边士气却明显低落了许多,没有人发出任何的声响。

    待了几个弹指之后,终于有一人发声了。

    旁边一员黑不溜秋的大将又冲了出来,一看这肤色和长相跟乌塔,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此人乃是乌塔的弟弟,名叫乌冬。

    乌冬催马来到阿里东面前,“少主,请允许我为大哥报仇。”

    阿里东点了点头,“万事小心,若敌不过,速速退回,莫要勉强。”

    乌冬怪叫连连,催着战马直奔李世民。

    一看对方的长相,李世民就明白了几分。

    “来将通名!”

    乌冬怪叫着通报完自己的名字,“李二,今日我定要砍下你的脑袋,为我大哥报仇血恨。”

    李世民也懒得跟这种人废话,催马上前,一枪扎向对方前胸。

    乌冬大刀一横双手握住刀柄,想要来磕李世民的枪。

    哪料到这只是李世民的一个虚招,见对方中计,李世民枪猛然间往回一收,往下挪了三寸,再次往前一递。

    这一挪不打紧,枪尖就到了乌冬刀柄的下方。

    此时的乌冬猝不及防,正使出了浑身力气,正举着刀柄往上磕,就觉得身子被闪了一下。

    啊。

    不等他收回刀来,李世民的枪已经到了。

    噗嗤。

    这一下可真的是冰冰棒,爽歪歪,透心凉。

    乌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跟大哥一样挫,在李世民的手下,连一招都没走下来。

    李世民晃动双臂,将乌冬挑在枪尖,在空中晃了几圈之后。

    一甩手,嗖,直接把乌冬甩出了几丈开外。

    可怜的乌冬落地之后,哼都没哼一声,身子微微抽动了几下,便一命呜呼!

    李世民身后的唐军再次沸腾起来。

 第143章 演一场戏

    谢哲也打着手势,吩咐城头上的军卒擂鼓,给我往死里敲。

    此时的阿里东终于明白了,就自己手下这几员将,根本就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就算是自己上去恐怕也白搭。

    想到这,阿里东急忙命人抢回乌冬的尸首,鸣金收兵。

    不过眨眼的功夫,损失了两员大将,阿里东在大帐之中,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思前想后,无奈,只能命人去给自己的父王送信。

    此时的突利可汗。尚在五十里外的大本营。

    他选准了秦州进攻,就是看中了这里唐军防守薄弱。

    同时为了以防万一,他只派自己的儿子带了几万兵马在前面,他则率领大部在五十里外扎营作为策应。

    听报信的军卒讲是李世民来了,眨眼的功夫杀了乌塔和乌东两人,他不由得一声叹息,“两人不知天高地厚,那秦王李世民可是唐朝的上将军。”

    叹息完毕,吩咐手下,点了二百护卫。穿戴整齐,随着报信之人前往秦州边关前线。

    阿里东看老父亲突里可汗来了,行礼相迎之余,不免惊诧的问道“父可汗,您此次前来,就带这么点人手?他们之中,可有谁能敌得过李世民吗?”

    突利可汗摇摇头。

    “三军之中,能抵李世民者,只有一人,可惜不在我帐前。”

    “哦,父亲,你说的是何人?”阿里东有些懵。

    突利可汗叹息一声。“便是我的老友,你的恩师,弘远道长。”

    听到提起自己的恩师阿里东也是叹息了一声“可惜,师傅回白云观处理事务,要不然今日便是那李世民的死期。”

    突利可汗一脸苦涩,无奈的摇摇头,“我军中无能敌得过李世民,不宜硬拼,保存实力要紧。”

    阿里东一脸担忧,“父亲,若是我们不去进攻,那颉利可汗问起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突利可汗哈哈一笑,“无妨无妨,我与那李世民曾经有结拜之谊,待我前去跟他说上几句。双方各自退兵,倒也体面。”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睡醒了,对于他来说,早就习惯了这种长途的奔袭,一夜不睡,中午睡上一个时辰便已经是生龙活虎,看不出熬夜的痕迹。

    见他醒了,卫队长翟长孙才小心的进来,“殿下,刚才城外的敌军射上城来一封书信,说是交给您亲启。”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大概是突利可汗来了。

    果然,打开信件一看,信上的突利可汗言辞恳切,邀请李世民到城外一叙。

    看完之后李世民微微一笑,“是老朋友来了,约我到城外叙叙旧,你去准备吧。”

    翟长孙在此躬身说道,“殿下现在两军交战,敌情不明,您不可贸然出城,万一中了他们的圈套,该当如何是好,别忘了我们可只有八百军卒。”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走了两趟,缓缓的说道。“老翟,你跟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可曾见我怕过谁。”

    “这个,殿下勇猛无比,乃天策上将军,自然是谁都不怕。”

    “好!”李世民转过头看着翟长孙一脸严肃的说道。

    “待会儿你随我出去,其他的都留在车上,你可敢!”

    翟长孙就是心里怕,嘴上也不能认怂啊。

    “殿下,末将愿跟你前往。”说着话,他表决心一般,举了举手中的长剑。

    秦州城外,突利可汗见秦王李世民只带了一名护卫便出城来,惊诧之余,笑着催马上前迎接。

    待走的近了,才拱拱手笑着说道,“贤弟多日未见,依旧勇猛无比,我佩服佩服呀!”

    李世民微微拱了拱手,算是回应,正色问道,“你既称我为贤弟,当知你我有结拜之谊。”

    突利可汗脸色微变,“李贤弟,大哥我也是实在难做呀,你我私下结拜,这亏的没有别人知道。”

    “若是被那颉利可汗知道了,我的下场有多惨,相信你也会清楚。”

    颉利可汗的残暴,那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李世民自然清楚,他换了话题问道,“今日约我出来,不知大哥下一步要如何,是战还是和呢?”

    突利可汗连连摆手,低声说道。“贤弟,今日你连挑我两员大将,三军早已被吓破了胆,谁还敢跟天策上将军来打?”

    “只是我若就此退去,倘被人告发,我在颉利可汗那,也不好交差。”

    “那你要如何?”李世民态度也缓和了许多,反正对方的意思似乎也不想打下去。

    “贤弟请退守城内,每日我派军卒聒噪攻城,你只需远了放箭,近了扔些滚木雷石,我等不得靠近,只能退走,一来二往,双方既无损失,也能掩人耳目。”

    听到这个主意,秦王李世民点点头。说白了就是演戏,自己无非就是配合一下而已,等北恒州和居庸关退敌之后,突利可汗自然也会退。

    “好,就依大哥所言,你我各自退去,明日就按你所说之计进行。”

    回到城内,李世民隐瞒了一部分与突利可汗交谈的内容,只是告诉谢哲,明日开始敌军只是佯攻,让他做做样子,稍作抵抗即可。

    此时李世民与那突利可汗结拜,尚处在保密阶段,除了亲近之人,谢哲他们自然是不知道。

    日落时分,李靖率领的大军也到了。

    听谢哲汇报说战事已经结束,秦王李世民已经跟敌军商定,接下来只是装样子给外人看。

    李靖,李药师。一脸的茫然,这是哪种高端操作?

    自己率着三万大军辛辛苦苦的赶来,别说吃肉,汤也没捞着啊?

    见到秦王李世民之后,李靖迫不及待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李世民听完以后哈哈大笑。抬手禀退了左右。“爱卿,你有所不知,去年在益州之时,我便与那突利可汗结为异姓兄弟,他长我几岁,我尊他为兄。”

    “今日与我在城外,他道出了实情,被颉利可汗胁迫,不得不来攻城。”

    “故此他才提出佯攻之计,以此迷惑颉利可汗,免得回去之后再受责罚。”

    李靖听完,眼中满是喜悦之色,“殿下,颉利可汗为人残暴,部下多有反意,可暗中派人策反,若夷男薛延陀部与突利都与他反目的话,我们再消灭他岂不是容易得多。”

 第144章 居庸关是关键

    听完这番话,秦王李世民赞许的点点头,不愧是大唐第一战神,兵马大元帅,看问题不但准确而且长远。

    策反是个系统性的活,这个需要回去以后,从长计议。

    第二天一早,吃罢了早饭,突利可汗命人在秦州外列阵,准备攻城。

    看着黑压压的敌军,听着震天的鼓声,李世民的心里还是有一丝的忐忑,命令手下军卒,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但是。很快他便看出来了,突利可汗,是说话算话的。

    虽然喊杀声震天,鼓声阵阵,可是出战的军卒,松松垮垮,离着一箭地开外,就减慢了速度,只是聒噪却并不上前。

    李世民自然也是心领神会,命手下军卒放一拨箭。

    等到他的弓箭停歇,突利可汗才令旗一挥,这帮军卒又慢吞吞的来到了城下,围着护城河,冲城上不断的叫喊。

    李世民也不着急,命军卒回骂。

    骂人,可是这个时候的必修课。

    近的不说,说远的,诸葛亮老先生两军阵前,活活的能把王朗骂死,这就说明三寸不烂之舌还是非常有用。

    双方你来我往,轮番上阵,骂了足足有半个时辰,骂的那叫一个口干舌燥。

    见火候差不多了,突利可汗再次挥旗准备攻城。

    有军卒抗来木板,铺在护城河上。紧接着有几十名军卒试探着走过了护城河。

    李世民自然明白,急忙吩咐手下人,擂石不要砸着他们,往空地上扔。

    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石头便从天而降,落到这些人旁边的地上,发出几声闷响,这些军卒立刻倒头就跑,一边跑一边哇哇怪叫。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差点笑出声来。

    强忍着笑,他转头对谢哲说道,“若是敌军这般进攻,你便这样应对,他不强攻,你便莫要伤他们的性命。”

    说完,李世民下了城头,回到营中休息。

    秦州大概就是这样了,他也在担心北恒州和居庸关的战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