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县令-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杜雷的话是很对两人的胃口。
房玄龄手捻胡须,笑呵呵地问道。“杜雷啊,那你说说怎么个快刀斩乱麻法。”
杜雷再次一抱拳。“以我看来,自古便是成败论英雄,既然非要三选一,那就要让另外两个消失。”
此言一出,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长孙无忌却暗自佩服杜雷的眼光和胆量。
他佩服杜雷敢在众人面前说出这样的话,他更钦佩杜雷有这样的眼光,看到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其实他哪里知道现在这个杜雷来自几千年后,那历史书早翻得滚瓜烂熟,玄武门之变已经是妇孺皆知。
房玄龄也惊叹于杜雷的观点。随着他的话茬对李世民说道,“微臣也觉得杜雷言之有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李世民转头又看了看自己的大舅哥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握紧自己的右拳,轻轻砸在了自己左手的掌心。
李世民缓缓在椅子上坐下来。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可是他也很清楚,明天到了早朝之上,是死是活不是自己说了算。
就算躲过了明天。
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段志玄都被调走了。自己再想翻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
所以今天就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要么孤注一掷,还有机会活下去。
要么就像那鱼肉躺在案板上,是死是活听了自己老爹的摆布。
可是,有些话,不能自已主动说出来呀,那样不好,很不好。
见李世民沉默不语,旁边的翟长孙忍不住仓啷一声拔出佩剑。
第495章 你能干啥
翟长孙对着李世民一挥长剑大声喊道。“殿下,我等随你出生入死,杀人无数,不在乎再多杀几个。”
看到翟长孙说得热血沸腾,杜雷也想表态,可是他没有资格带佩剑来见李世民,所以他只能挥舞拳头。
“殿下,翟队长说得对,明日早朝之时我们就在玄武门设伏抓太子跟齐王殿下,到时候局面就是您说了算。”
他这算是抛砖引玉,并没有直接说杀,而是只说抓。
长孙无忌立刻接过话茬说道。“不妥不妥,抓了之后如何处置?”
李世民也是眉头皱得很紧。他当然不能自已说出杀这个字的。
房玄龄当然明白李世民的心思,立刻接过话茬说道“长孙先生说得对,抓了以后如何处置太麻烦了,如果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再把他们放了,那岂不是放虎归山。”
好吧,大家都在藏着掖着,时机已经成熟了,杜雷干脆就把话挑明了吧。
他再次对着李世民一抱拳。“殿下,杜某以为,既然要做就做得彻底,以下犯上也是死罪,倒不如斩草除根。”
“既然太子殿下想对您动手,那咱们就先下手为强。”
有人开了口,剩下的就好办,长孙无忌跟房玄龄两人也极力劝说李世民,干脆干净利落,斩草除根。
其实李世民何尝不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不忍心背上兄弟阋墙,诛杀兄长的恶名。
他点头同意了,接下来便是商量具体的方案。
这时候杜雷就不能往前冲了,因为他就去过一次太极宫,按理说他对整个皇宫的结构应该不了解。若是再说得过于具体,恐怕无法解释清楚。
而且他也很想看看这个方案到底是谁提出。
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个方案居然是秦王李世民自己说的。
看起来李世民早有准备,变戏法一般从一个角落里找出来一张地图,上面画的是整个皇宫的布置结构。
他指着太极宫沉声说道,“明日早朝在太极宫。”
“我大哥跟三弟要去太极宫,必经玄武门。”
“我觉得就在这里动手,你们看如何呀?”
长孙无忌跟房玄龄两人对视一眼。
长孙无忌略显担忧的说道。“殿下,虽然我们这里属于内宫,卫队就算带进去也不能有兵刃。”
“况且,太子的卫队人数比我们要多很多,恐无胜算。”
长孙无忌说道是实话,正常人的思维当然是这么想,真扔掉了兵刃,抡起拳头打架,当然是谁人多谁占优势。
房玄龄却暗自皱眉。“是呀,若是我们能把兵刃带进去那就好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房爱卿说得对,我正是想把兵刃带进去。”
“若我八百军卒,暗中藏于玄武门内,在李建成跟李元吉到时,一拥而上。岂不是瞬间可以结束战斗。”
杜雷暗自佩服李世民果然早就想好了,主意只是隐而不发,等着众人都说了他才开口的,免得自己背下骂名。
房玄龄依旧摇着头表示反对。“殿下,虽然常何于我表了忠心,可我也不敢确定他不会把咱们埋于玄武门内的事情,告诉对方。”
李世民微微一笑。
“这个本王早有考虑,今晚罗斌罗定兄弟两个会去解决这个问题。”
果然心思够缜密,连这个都想到了,活该他能成功呀。
商议已定李世民看向了房玄龄。“一会儿还要劳烦爱卿,去尉迟老将军家走一趟。”
房玄龄一躬身,静静地听着李世民接着往下说。
“请转告老将军,明日一早,混于我的军卒中,进到内宫,务必要保护好我父皇的安全。”
房玄龄当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这是防止太子李建成的人把皇上给劫走啊。
所谓侠天子以令诸侯,若是皇上落到了对面的手里,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按照李世民的计划,杜雷和翟长孙要紧随着他进入玄武门。
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李世民对杜雷有相当的信任。
杜雷相信,这是自己跟翟长孙剿灭青狼部落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翟长孙转达给了李世民,要不然自己一个县令绝不会得到李世民这等的青睐。
所以晚上自己也得去把部下召集起来。
此时的白顺已经跟卫俊等人汇合一处。
听白顺说明来意,卫俊知道肯定马上要有重大行动,要不然绝不会把韩庆等人一股脑的安排进城来。
好在以前马彪留下的院落足够多,虽然一大部分已经被查抄充公,但毕竟还有没有登记在册的。
几处地方安排这一百多人还是轻松愉快。
安排完毕之后为朕回到自己的家中,这时候杜雷也就到了。
见面之后两人略作寒暄。
“杜老弟,是不是有什么重大的行动?”
杜雷知道也瞒不过,卫俊便坦然说道,“秦王与太子之争已趋于白热化,想必你也知道。”
卫俊听了神色微微有些震惊。“你是说他们两方要……”
杜雷点了点头。“这正是你的一个好机会。”
“将来你若还想继续在长安待下去,投靠秦王是必然的选择。”
听了这番话,卫俊眼前一亮,对着杜雷一抱拳。“愿听兄弟指点。”
杜雷再次放低了音量。
“明日城里会有大的动作,你是地下圈子,正八经的露面自然不合适,只要暗地里做些动作,事后算起来,能让秦王记得就足够了。”
卫俊点点头,但接着又摇头。“我还是没明白长安城这么大,我到底能做些什么?”
好吧,事到如今也只能跟他挑明了。“你想想看谁是秦王的部下,谁又是齐王和太子的部下。”
“那你去杀人肯定不现实,但是你只要能阻止他们增援,这就足够了。”
听完了这个,卫俊终于明白了。
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杜老弟此计甚妙,就算诸葛再世也不过如此。”
杜雷摆了摆手。“为大哥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务必要保全自己没被人抓了什么把柄,到时候可要当心倒打一耙呀。”
卫俊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带着感激的心态,再次对杜雷道谢。
第496章 一文一武
送走了杜雷,卫俊立刻召集桑志勇寇景中等人。开始商议起来。
这两人虽然功夫一般,但是对他的忠心,那绝对是没的说。
张志勇先开口了,“俊少主,拼武力,我们自然拼不过那些将军们,不过嘛,我们要阻止他们进宫还是有办法的。”
“比如说冯立的家离的皇宫比较远,他要上早朝,必然要经过兴化坊,兴化坊靠街是咱们的院子,我们可在那里做着手脚,我们无需伤害冯立,只需弄脏了他的朝服,他必定得回家更换衣服。”
听完了桑志勇的这番话,卫俊赞许地点点头。
“很好,桑志勇的这个办法不错,尽量不要伤人,只要延缓他们进宫的时间就够了。”
此时的杜雷已经把散落在几个宅子里的军卒沟通完了,韩庆,柳力等人,都会提前一个时辰赶往玄武门。
安排完毕,他返回了秦王府。
李世民专门给他安排了一间屋子,屋子里除了他,还有长胡子老猿。
见到他来了,长胡子老猿很是兴奋,对着他比比画画。
虽然不太懂这畜生的意思,但杜雷隐约能感觉到这个老猿肯定也是能预知到什么,显得很是兴奋。
杜雷轻轻抚摸着他的胳膊,小声的说道。“老猿啊老猿,明天你可要稳住了,听我的指挥,不要乱打,伤了自己人可不好。”
长胡子老猿似乎能听懂他的话,居然轻轻地点了点头。
然后蹦到一把椅子上,蜷缩成一团,睡了。
三更天,常何刚要睡一下。忽然屋顶上有轻微的声响。
屋顶有人。
反应过来之后,常何一抬手打灭了屋里的油灯。
哪知道下一个瞬间,窗外一个声音传来。
“常统领,既然在屋里,那为何灭灯啊?”
认识自己,这是奔着自己来的。而且既然主动开口,就说明并不想暗算自己。
常何没有开口,只是重新火折子打亮了油灯。
从卧室走到外间,把门打开,沉声说道,“何方朋友,有话进来说吧!”
话音未落,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罗斌,罗定兄弟俩走了进来。
陌生,非常的陌生。常何的心里不免有些打鼓。“二位是?”
罗斌对他一抱拳。“我叫罗斌,这是我的兄弟罗定,我俩都在秦王手下效力。”
原来是这样。
常何点点头,指了指椅子。“有什么话坐下来说吧。”
罗斌微微一笑。“秦王殿下明日要带护卫进入玄武门。”
常何点了点头。“这个大可不必担心,明日我会亲自在玄武门迎接秦王殿下。”
罗斌接着补充道。“我还没说完呢,秦王殿下要带着兵刃进去。”
常何的脸色微微一变。“准许带护卫进去已是破例,要带兵刃恐怕……”
“秦王殿下说了,事情办成以后,你当记首功。”
常何只是叹了口气。“可是在皇上面前,这事儿真的无法交代。”
罗定没有说话,而是轻轻把手中的长剑放到了桌上。
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常何,岂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常统领请放心,我兄弟两个就留在你的府上,保证不会有人能伤到你的家人。”
说得义正词严,但常何却明白。这是李世民担心自己反水变卦,派人来给自己施压了。
哎呀,秦王还是不懂我的心啊。
天象已经说了,你要做帝王,我哪能再有异心呢?
想到这儿,他勉强挤出了一丝微笑。“好说好说,就有劳二位了,我要休息片刻,三更天就得去当值。”
罗斌罗定两人也不搭话,斜靠在椅子上闭上了双眼。
看到这一幕,常何明白,自己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想回头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明天自己要稍有差池,自己的家人恐怕就得一起陪葬。
所以现在不但要绝对地忠心于李世民,还要祈祷他一切顺利。
今晚的高祖李渊也显得异常的烦躁。
都要三更天了,他还依旧在御书房里,没有丝毫的睡意。
贴身太监,德贵见状小声地劝道。“皇上,已经三更天了,早点儿歇着吧。”
高祖李渊摇了摇头。“我的心里呀,总是觉得憋得慌,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要不传御医来给您看看。”
李渊再次叹了口气。“我的心病岂是药能医得好。”
听完了这个,德贵再次沉默良久之后,他才小心的说道。“皇上,明日早朝万事可解,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呀,就是担心这个早朝。”
“太白出于南,明日若是建成他们以这个来弹劾世民,朕该如何处理呢?”
德贵略一寻思也是很挠头。
是啊,天下如此,你怎么解释这事儿呢?
“我想秦王殿下聪明过人,肯定会有办法的。”
高祖李渊在地上来回踱步。“你说是不是给我的暗示呀?”
德贵心中一惊,原来是这样的意思。
“皇上太子殿下为人忠厚,深得大臣们的喜爱,再说他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若是以此便把他废掉,恐怕难以服众。”
高祖李渊点了点头。“那氏民间又如何说?”
德贵显然没有料到皇上会接着问这个问题,他也只能咬了咬牙接着往下说。“皇上请恕,老奴直言,大唐万里江山三分有其二是秦王殿下打下来的。”
“这要论战功,秦王殿下当居首位。”
“加之秦王殿下爱兵如子,在军中有极高的威望。”
“太子殿下主内,秦王殿下主外,一文一武,兄弟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最佳的选择呀。”
听完了德贵这番话,高祖李渊手捻胡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唉,若是两人能够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朕也就不用如此操心了。”
“皇上,事到如今您只能一个办法。”德贵往前凑了凑。
高祖李渊猛的转过头看向德贵。“你有何良策?”
德贵再次躬身。“皇上请恕老奴无罪,我才敢说。”
“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我几时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