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县令-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要求对于习惯了以武力,征服的高祖李渊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对他的断然拒绝,土谷浑使臣莫罕似乎早有心理准备。恭维了一番李渊,便退出了太极宫。
大家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谁想到莫罕并不死心,趁着夜色来到了东宫。
听到禀报太子,李建成也十分的错愕。
使臣跑来见自己,这又是几个意思?
一见面,莫罕先是奉上了一份长长的礼单。
对于钱财之物,李建成并不是特别的在意。
“莫罕,你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莫罕陪着笑,“殿下,还是白天之事。”
第223章 和亲?不和?
一听又是为了和亲,太子李建成也是无奈的摇摇头。
莫罕不为所动,接着说道,“殿下,唐朝心腹之患,并非只有突厥,西面吐蕃也是对你们虎视眈眈,若我们联手,就可压住吐蕃,你们可以放心的对付突厥了。”
李建成听了哈哈一笑,“尔等弹丸小国,能有几多兵马,也敢来跟我谈联合。”
莫罕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殿下说的对,我朝兵马并不多。可个个都是可拼死一战的勇士,要不然我们也不能在强国环伺间立足呀!”
这一番话让太子李建成沉默了。
似乎很有道理。
想想也是这么个理。没有点本事,吐谷浑也早就没了。
“莫罕,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可这和亲,父皇不答应,我也没办法。”
莫罕往前一步。“殿下,老臣听说您有十几个姐妹,这里面随便一个给我们的可汗不就行了吗?”
“我这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公主到了我们,咱们两家可就成了亲戚,到时候殿下若是有什么难处,我们可汗还能坐视不理吗?”
这几句话说出来,让太子李建成心动了。在他看来,自己那么多的妹妹,留在宫里也是吃闲饭,送一个出去也无关紧要嘛。
想是这么想,但是这件事还得老爹点头。
自己能做的只能也是给老爹吹吹风。
而李建成显然没有想到,莫罕的手段可不仅如此。
从东宫出来,莫罕回驿馆转了一圈,又直奔齐王府。
对齐王李元吉几乎还是一样的说辞。
不得不说这莫罕摸的脉还真准,李元吉立刻就被他说动了。
等他从齐王府出来,天色已经二更半。
但这莫罕真的时分敬业,转头来求见秦王李世民。
对着秦王李世民,莫罕还是同样的说词。
但在秦王这里情况就没那么简单,送走了莫罕,秦王李世民立刻派人把长孙无忌找来。
听了情况介绍,长孙无忌开口说话了。“这么晚了才找到您这儿,相信他一定去过东宫。”
“以东宫的做事风格来看,多半会被他说动。”
“殿下,婚嫁虽然是您家里的私事,但是与异族通婚,事关我大唐威严。”
“若是就此开了头,后面恐怕不好收。”
李世民点了点头。“言之有理,那我们该当如何?”
长孙无忌一躬身。“此事说也简单,只要您劝告皇上,此事无限期给他拖下去,先哄着莫罕离开再说。”
让李世民想不到的是,太子李建成比他积极多了。
第二天并不是上早朝的日子,李建成一早就进宫求见父皇。
这么早就来,李渊还以为有啥急事。见到李渊,李建成规规矩矩跪下行礼。“儿臣建成,叩见父皇。”
李渊一边招呼他起来,一边在椅子上坐下。
“起来吧,有什么事直接说。”
李建成起身,试探着说道。“父皇儿臣琢磨一晚,觉得和亲之事,是否可以再议?”
一听这话,李渊脸色一寒,“此事朕心意已决,无需多言!”
太子李建成倒是不急,接着又说道,“父皇,现在我边境并不稳固,周边这几个部落,也没有一个省心的,我们国内初定,目前并没有同时开战的能力,若用和亲能稳住一两个,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听他说完,高祖李渊一阵沉默。
“此事容朕再想想,你先下去吧。”
太子李建成前脚刚走,后脚齐王李元吉又来了。
跟李建成说的是同一件事,用的也是同一个理由。
这下高祖李渊有点儿回过神来了。
这是莫罕私下里做了工作。
安排走了李元吉,高祖李渊就坐在御书房里等,他觉得秦王李世民也会来。
左等右等,半个时辰过去了,秦王李世民并没有来。
高祖李渊,终于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还好有个懂事的儿子。
转念一想,你不来,我也得派人去叫你,这件事我倒要听听你们三个的主意。
秦王李世民听到父亲召见自己,还以为发生了啥急事,穿戴整齐随着传旨的太监匆匆而来。
进到御书房跪地行礼,起身之后,高祖李渊就那么冷冷的看着他。
他的秦王李世民一愣一愣的。
“父皇,您召孩儿前来,有何吩咐?”
高祖李渊又盯着他看了一会,“世民啊,和亲之事你觉得该如何呢?”
一听这话,李世民一下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人来递话了。
“父皇,儿臣以为和亲之事,当缓不宜急。”
李渊听了眼前一亮。这跟另外两个儿子的思路不一样嘛。
“哦,那你跟朕说说,这缓是怎么个缓法呀!”
李世民一躬身,“父皇,土谷浑派人前来提出和亲,这短期之内,边境自然无虞。”
“若再拖个一年半载,我们或可解决北面突厥之患。”
“好!”
“好!”
李渊听了连叫了两声好。
“此计甚妙,甚妙。”
李世民见火候成熟,趁机说道,“父皇,儿臣愿出面与那莫罕说明此意。”
李渊十分高兴,“好,此事便由你去办,多赏他一些财物,莫要失了我们大国的威严和礼数。”
莫罕见这么快李世民就找上门了,心里还挺高兴。
双方见礼之后,莫罕试探着问道,“秦王殿下,有什么事差人知会一声,我到您府上听训便是,何必跟劳驾您亲自来一趟。”
李世民哈哈一笑。“我进宫面见父皇,回来正好路过,有件事顺道跟你说一说。”
莫罕一听一抬手,把身边的人全都禀退。
“殿下,莫罕瑾听您的教诲!”
李世民也随着他的话轻声说道,“关于和亲一事,父皇态度有所缓和,但你也知道,父皇对我们这些儿女一向疼爱有加,要把女儿嫁到那么远,他定然是心中不舍。”
这含含糊糊模模糊糊的几句话,让莫罕有点晕。
“殿下,那您的意思,这件事我们该当如何?”
李世民见莫罕已经成功的被自己给绕了进去。他故意叹了口气,一脸无奈。“这件事,我还要联合太子殿下和我的三弟一起上阵,希望能早日说服父皇。”
一听要兄弟三人联手,莫罕喜出望外。
第224章 李建成优柔寡断
可是很显然,莫罕只听了前半句,却忽略了李世民所说的后半句话。
李世民不着痕迹地继续说道。“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父皇说你大老远给我们带了不少的宝贝,这回去也绝不能让你空着手。”
“我们不但给你们可汗准备了一份厚礼,你的那一份也少不了。”
莫罕已经彻底被绕了进去,一听还有自己的一份,自然是喜出望外。
他对着秦王李世民一个劲的道谢。
李世民也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的说道。“我只是来给你透个风,具体的礼单,有礼部会送来,我来过的消息,你可且莫透露给别人。”
说完李世民拱手告辞。
送走了李世民,莫罕乐的在屋子里直转圈。
事情看到了转机,自己回去也能交差了。
很快,礼部的官员就来了。
而且来的还是礼部尚书高桥。
高桥一贯是和稀泥的高手,晕晕乎乎一番话,让莫罕是心花怒放。
再看给自己的那礼单,光绫罗绸缎就几十匹,自己跟着可汗混了这大半辈子,也没得到过这么多的赏赐。
给莫罕看完了礼单,高桥笑着说道,“现在已是深秋,再过些时日,玉门关外就要下雪了,这绫罗绸缎可莫要沾上了水,要不然这成色就不足了。”
听完了他这番话莫罕明白,这是暗示自己早点儿滚蛋。
好吧,既然是主人下了逐客令,自己这做客人的也不能赖着不走。
“多谢高尚书提醒,莫罕明日就去向皇上辞行。”
高桥轻轻摇了摇头。“莫罕特使,请恕我直言,这当面辞行就免了吧!”
见莫罕似乎不理解,高桥接着又说道,“皇上这几日心情不佳,还是不要去为好。”
“等过几日心情好转,我自会替你去说。”
既然如此,莫罕心里话,那我就干脆不如今天走了得了。
想到这他命人收拾东西,立刻回国。
莫罕突然要走了,让太子李建成十分诧异。
这咋忽然就要回去了呢?
他立刻派冯立来询问详情。
莫罕哪里懂得他们兄弟之间的这些内情,一五一十就把李世民来说
什么高桥来说什么,跟冯立讲了一遍。
听完了这些,冯立祝他一路顺风之后,便立刻回东宫禀告太子。
听完了冯立的报告,太子李建成立刻意识到事情似乎不对劲。
这跟土谷浑的使臣打交道,也算是外交,一贯是他这太子的事情。
可偏偏自己的二弟李世民跑在了前面。
而且还是自己的父亲授意的。
这不对。
谋士魏征更是显得忧心忡忡。
“殿下,您是该做个决断了,再照此下去,秦王恐怕。”
魏征话说一半,太子李建成却明白他的意思。本来李世民功劳就大过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自己。而且,李世民军权在握。
倘若是外交的差事被李世民抢了去,自己这太子岂不是有被架空的危险?
自己若真的被架空了,那也就离倒台不远了。
想到这里,李建成就不寒而栗。
一旁的冯立也接着话茬说道。“殿下,现在您的东宫卫队,有一千余兵马,齐王殿下那边也有一千多。再加上皇宫里的守卫,合起来足有四五千人。”
“而秦王那边能调动的人手不过八百人。”
“若我们趁夜围之,可图大事。”
太子李建成看了看冯立,没吭声,又转脸看向魏征。
“魏爱卿,你也是这意思?”
魏征轻轻点了点头。“殿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李建成站起身来,倒背双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我与世民,元吉,还有平阳,皆为一母所生,你要我如何下得去手啊!”
魏征上前一步低声说道,“殿下,您若下不去手,可借故外出,留给我们来做。”
李建成回过神重新坐到椅子上,半晌没有言语。
最后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再怎么说也是我的兄弟,此事以后再说吧。”
魏征一听有点儿急了。“可是殿下您若不做,那秦王那边。”
李建成微微的摇了摇头,眼神中闪现出了一丝的坚定,“我相信世民,绝不会对我动手的。”
“当年我俩随着父皇南征北战,他救过我,我也救过他,毕竟血浓于水呀!”
听他这么说,魏征和冯立只得起身告辞。
走出东宫,魏征仰天一声长叹。“妇人之仁,妇人之仁啊!”
冯立听了也是一声叹息。“若再这样下去,我们可就失了先机,魏兄,我们该当如何?”
魏征不愧是谋士,小脑瓜转的就是快。“既如此,我们只能请齐王殿下出面,来说服太子殿下了。”
傍晚时分,魏征和冯立相约出现在了齐王府门前。
听说他俩来了,齐王李元吉还很是诧异。
这两人晚上来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李元吉立刻派人把他俩带到书房去。
来到书房,两人齐齐的给李元吉见礼。
齐王李元吉也十分的客气。叫着招呼他们坐下。“到我这来,二位不必客气,请坐。”
很快便有宫女捧上了茶水。一边喝茶,齐王李元吉开门见山。“二位有什么事儿吗?”
魏征的屁股刚坐上凳子,立刻又站起身来。“我二人此次前来,有一要紧事,还需殿下出面。”
“哦,那你们说说看。”
冯立就把自己见到莫罕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魏征立刻补充道,“殿下,这对外本是太子殿下的事情,可秦王却抢在了前面,而且这还是皇上的授意。”
“若照此下去,对您,对太子殿下都十分的不利。”
“我等力劝殿下有所行动,可殿下念及兄弟情深,他还说秦王殿下必然不会动手,你们兄弟会和睦相处下去。”
李元吉自然明白太子李建成为何不动手?
如他所说,兄弟情深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太子李建成的性格偏于柔弱。这也是自己为何选择了站边太子的主要原因。
自己跟大哥李建成联手,先废掉李世民。
自己再夺李建成的位置,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有这么一个动手的机会,李元吉岂肯错过。
第225章 卢鹏回来了
李元吉立刻站起身来。“我这就去面见大哥,一定要说服他。”
魏征和冯立两人抱着极大的信心和热情,随着李元吉重新来到了东宫。
看到他俩和李元吉一起来了,太子李建成立刻知道是为什么。
不等李元吉给自己行礼,李建成转身就往书房走,“元吉,你随我进来,我有话跟你说。”
这个举动让魏征和冯立彻底蒙了。
李元吉心里也莫名的忐忑了几分。
果然,一进到书房里,太子李建成就让身边的侍卫,宫女们全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