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471章

三国末世录-第471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冯宇端起酒杯又品了一口殷红的葡萄酒。而已经听的津津有味的昆图斯迫不及待的催促道:“还请阁下继续讲解。”

 第1098章 西方学不了东方

    冯宇放下酒杯,继续说道:“广大的罗马国境需要庞大的军团来保护,共和国初期那种规模的军队肯定是不够了。然而按照马略之前的军制。只有拥有一定财产的人才能入伍从军。符合这个条件的公民,往往是那些出身于库里亚的罗马贵族公民。但他们只在人口中占很小比例,这自然就兵源匮乏啰。另外,这些贵族兵已经和他们的祖先不能同日而语,他们出生就生活富足,拥有大笔财富和奴隶。所以他们并没有如同他们祖先那样的征服扩张动力和。他们反而会因为留念奢侈享乐的生活,导致他们在战场上贪生怕死。很显然,一代强人马略也看到这点,所以他针对性的进行了军团改革。将此前的义务兵制改为任何公民都能参军的募兵制。这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为罗马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冯宇说到这,昆图斯非常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我想我已经猜到了阁下所说的隐患是什么。大量无财产平民进入了军队,而且这些公民绝大多数都是的归化公民,他们有的是来自罗马征服地区平民,有的则是从境外移民而来归化了罗马,有的甚至本就是因为打算从军才被接纳为罗马公民的,比如大量来自北方森林的蛮族兵将。这些人大部分对罗马并没有认同感,虽然有罗马公民身份,却没将自己真正看成罗马人。他们参军纯粹就是为了军饷报酬。所以实际上他们是佣兵。即然是佣兵,那么自然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他们就会效忠谁。所以他们只会忠于那些千夫长,军团长,大军团执政官等高级军官,而不会忠于罗马。这就是我们的罗马军团军阀化的原因!”

    冯宇点点头表示认同后继续说道:“这除了造成军阀化外,还会在一定条件下造成战力低下。他们即然是为钱而战,那么在国家财政不足或是征战一些贫瘠地区时,或是打一些没有油水的战争时,他们往往就会出现厌战惧战情绪。这就是现在的罗马军团为什么又显得孱弱的原因。而这一点,同时也恰恰是我在军营中引入基督教的原因。”

    昆图斯这才想起自己初始提起的话题,不知不觉间,话题已被冯宇岔开好远。但此时对方又恰到好处的将话题拉了回来。他惊讶的问道:“这个基督教能解决这个问题?”

    冯宇微笑道:“当然。战斗意志和凝聚力的问题终究是精神和意识层面的问题。而宗教正是这个范畴中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宗教来解决更合适的了。而宗教之中,这个基督教是罗马民众接受最广的宗教,不仅仅公民,自由民。在那些奴隶中,信者也为数不少。仅仅我军团俘虏的那数万反叛的奴隶,就有超过三万的基督教信徒!”

    冯宇说这话时还暗道,昆图斯若是也像自己一样知道宗教狂热在十字军和大航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就不会问这种问题了。

    昆图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而后他两眼爆射出两道精光,接着问道:“也就是说你用宗教解决了军队中战斗意志和凝聚力的问题。那么对于当前罗马军团军阀化的问题你有没有解药?”

    冯宇默然不语良久,又端起红酒酒杯小口小口的品饮着。看上去他是在思索问题。但实际上,他对这个问题早就思考过很长时间,有自己的答案。他现在只是在思索该不该将这些告诉昆图斯,若要说又该如何说合适。

    不料昆图斯却抢先自己回答起自己的问题起来:“冯虎总督,其实我自己对此也有过思考。我认为只有一个解法,就是学习你来自的东方梁国。废除官,解散元老院。全国的财政和军事大权都集于皇帝一人之手。这些军团军队不是谁能给他们金钱,他们就效忠谁吗?那就只让皇帝陛下一个人有能力养的起他们。如此,便能解决我们罗马当下面临的潜在危机。”

    昆图斯以为自己会和冯宇不谋而合,谁料冯宇眉毛一挑,连连摇头道:“你是想让罗马学习梁国,西方学习东方?不,这不可能成功。在我来自的东土有句……淮橘为枳。意思是河流南岸的橘子移植到北岸就成了枳。其所比喻的意思,昆图斯阁下应该能懂。在东土,部族融合,统一语言已经上千年了,统一文字也有近五百年历史了。而且有一套统一的,类似宗教的礼法制度,能够起到凝聚万民的作用。而罗马现在有虽然看上去是几十个行省在帝国统一的治理之下,但却有数以百计说不同语言的种族。作为官方语言的拉丁语,大多数名义上的罗马人却是不会。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可能是在东土,没有罗马这样山河大海阻隔碎裂的地形。”

    冯宇说完,见昆图斯脸上还是有不信服的神情,继续肃穆的说道:“实际上,马略军团改革在间接造成军团军阀化之前,却是导致罗马政坛独裁化。在罗马,从凯撒开始,一些罗马皇帝独裁官就有了阁下所说的这种尝试。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本身就是这些尝试的表现。但他们最终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失败的结果并非回到此前的共和时代,而是军阀化。所以军阀化和独裁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并非相互制衡的东西。为了抵消一面就选择另一面是很愚蠢的行为,最终要抵消的那一面还是会落在自己手中。”

    冯宇说了这么多,但却只是给昆图斯说了些肤浅表面的道理。他的真心话并没有吐露出来。实际上他认为,硬是要罗马模仿东方那套也不是不行。前提是要以强力手段将罗马的庄园经济用君主集权的小农经济取代,将数以千万计的奴隶,平民全部变为自耕农。只是他早已决定不会这么做。

    昆图斯显然没被冯宇说服,连灌十几杯红酒的他脸色已涨的通红,自言自语的小声嘀咕着…

 第1099章 奥勒良和狄奥多西

    第二天,在给昆图斯送行的路上,他对冯宇说道:“冯虎总督,现在罗马帝国看上去太平,但实际上已是危机四伏。你所经历的铸币厂叛乱和西西里奴隶大暴动都是这场危机的前奏。真正的总危机还在后面。实话说,在罗马纷纭的各派势力面前,我从没有站队的想法。但现在我只能支持亚历山大。总督阁下,我想无论您认为罗马以后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在罗马四分五裂,分崩离析之时,维护亚历山大陛下的法统和权威也是您所赞成的吧?”

    冯宇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那当然,我曾经在入籍时发过誓言,一定会忠于罗马。只要有利于罗马的事,我都会全力以赴的支持。若罗马真的四分五裂,一些地方显贵裂国自立,阴谋篡权或叛乱夺权,我自当会承担起一名罗马行省总督,一名罗马大军团执政官或一名罗马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昆图斯满意的点点头道:“很好,听阁下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此外,我认为这场大危机对罗马也是一件好事。我们罗马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都是在走下坡路。这场大危机也许也是个机会,我们可能会在克服它的同时,还能荡涤现存的各种弊病,一举扭转罗马的颓势。”

    说完这话,昆图斯又压低声调说道:“总督阁下,当下罗马几十个行省中,能被亚历山大陛下所信任的只有三个,你的西西里是其中一个,另外两个是埃及行省和不列颠行省。不列颠行省太远了而且还隔着其它行省,但埃及行省从你的西西里岛斜跨过海就能到。阁下应该多和埃及行省的总督奥勒良多多来往交流下。”

    冯宇听到奥勒良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却想不起来何时何地见过这个名字。实际上,在原来世界历史上,奥勒良是通过军事才能和铁血手段暂时解除罗马三世纪危机的一代雄主。不过此人只统治了罗马四年,便被刺杀,也没留下子嗣继承帝位。所以在历史上的名气还没有到能让冯宇这样的人也能记住的地步。

    冯宇点点头,又问道:“我听说前不久不列颠岛中部的边境长城附近发生了一些骚乱,原来元老院任命的那名总督已被撤职,那么现任的这名总督是谁?”

    昆图斯笑道:“正是因为这场小骚乱,才得以让亚历山大陛下替换上自己信的过的人,他叫狄奥多西,曾经是亚历山大陛下近卫军团中的一名千夫长。哦,对了他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若知道你能将教堂设在军营,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冯宇听到这个名字不禁惊呼了一声:“狄奥多西!?”

    这声惊呼让昆图斯无比诧异的问道:“怎么?你很熟悉此人?”

    “哦,我怎么可能认识他。只是这个名字和我早年在叙利亚认识的一个人同名,但肯定不会是同一个人。因为叙利亚那个狄奥多西是个年老体衰的盲人平民。”

    昆图斯笑道:“当然不可能是一个人,狄奥多西这辈子都可能没去过叙利亚。”

    冯宇当然说的是胡编的瞎话。实际上狄奥多西这个名字让冯宇立刻想起了罗马分裂前的最后一任皇帝狄奥多西,正是他将罗马分成了东西两部分给自己两个儿子治理。此人同样也是个军事强人,虽然比奥勒良差那么一点,但比后者可是有名气多了。其人和其家族堪比东土中原的司马氏。他将罗马帝国的皇权推到了该国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稍微对罗马历史有点兴趣的人都会记住他的名字,冯宇自然也不例外。

    此时,冯宇暗道按原世界历史的时间表,狄奥多西不应该是这个时候出现啊,整整提前了一百来年。应该不是一个人。不过一切都很难说,这个世界的历史已和原世界大相径庭。

    一条条船只离开码头,向大海深处行去。昆图斯看着越来越小的码头暗自感叹道:“冯虎啊冯虎,若你是罗马本地土生土长的且能和我的理念一样,你肯定是罗马之主的最佳人选。”

    此时,他看到许多名士兵抬着些物件从甲板上鱼贯走过,便问道:“你们抬着的是什么?”

    “回特使大人的话,这是西西里行省送给特使的礼物。本来是装箱放在甲板上,甲板上的水手说碍事,让我们移入船舱。船舱门小,过不了这么大的箱子。我们只好将箱子拆开,将里面的物件分别取出放入船舱之中。”

    昆图斯这才想起来,昨晚自己乘着酒意向冯宇讨要了些西西里军团中特有的武器。包括他们步兵主战武器单兵弩炮,便携弩炮,还有威力堪比罗马其他军团的巨型弩炮,体积却只与普通弩炮同大的新式弩炮。他要这些东西自然是为了拿回罗马城,让那里的工匠看能不能仿制,以便亚历山大的近卫军团也能用上。

    当时,他只是随口一说,睡了一觉后这事就忘记了,没想到冯宇却记在心上还照做了。此举让昆图斯对冯宇的信任又多添加了几分。

    昆图斯顺手从一名兵士手中取过一支草垫包裹扎好的物件。打开一看,果然是支崭新的单兵弩炮。他摆弄一阵,弄明白原理后,上了一发弩枪,对着一块船舷木板试射了一发。随着蓬的一声闷响,那寸厚的船舷竟然被弩枪射穿。震颤的枪尾发出久久不息的嗡嗡声。毫无疑问,这东西罗马军团的普通大盾肯定是挡不住的。

    昆图斯惊叹此物威力巨大的同时,也明白过来要完全仿制出这东西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单兵弩炮中的绝大部分机件以罗马工匠的技艺仿制出来一点问题没有,但是那根起关键作用的筋弦是不可能仿制出来的。因为这种可从指头粗拉的只有一条蚯蚓般粗细,蓄能巨大的筋弦都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

    昆图斯顺手拆下那根筋弦交给一个贴身亲信并且吩咐道:“等回到罗马城,调用官署一切能够动用的人力和资源也要弄清这东西是什么,从什么地方可以得到。”

 第1100章 西西里学院和亚历山大图书馆

    巴勒莫城以南五里处,几个月前还是一片荒野的地方,赫然出现一片崭新建筑群,而且还被高高的石墙围住。这片新建筑还未完全完工,还有许多工人在满是石块,泥灰木材的工地上来来回回的穿梭着。

    一辆马车悄然停在了围墙大门口处,马车后还跟随着百余名全副武装的罗马兵士。车上下来两个人,一个便是冯宇本人,而另外一人却是个有着一脸雪白络腮长胡子的老头。

    这片建筑即不是军营也不是什么其堡垒要塞一类的建筑。而是冯宇建起的三所学院中的一所………西西里综合学院。另外两所学院是分别设在南边波扎洛的西西里海军学院和设在中部尼科西亚城的西西里陆军学院。

    职业学校在古罗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专门的军事院校却是冯宇首创。传统的军官提拔都是从普通入伍者中挑选。而且这座西西里综合学院也和罗马普遍存在的那些职业学校也不是一回事。

    冯宇和这白胡子老头一边往围墙里走一边说道:“瓦罗先生,你看这学院的校舍马上要完工了。你那边的人才学者招募的怎么样了?”

    这瓦罗先生是罗马城中著名法学家,哲学家。被冯宇重金挖来做西西里学院的首任院长。瓦罗先生捋捋雪白的胡子说道:“总督大人放心,我已招募到了几十个知名的学者愿意来我们学院任教。有哲学学者卡拉维,法学家乌索伦纳,雄辩家…”

    冯宇听着听着眉头就皱了起来,瓦伦所说的这些人中,大多集中在哲学,法学,神学,音乐,辩论演讲,天文学方面。少部分冯宇认为有大用的也仅限于几何学,辩证法,数学,医学等几个方面。

    冯宇连忙说道:“瓦伦先生,你我此前对学科进行过规划。将计划中的所有学科分为基础,人文和自然三大类。您找的这些人怎么大多都是人文方面的?剩下小部分也几乎都是从事基础学科的教学,而自然学科的却仅仅只有一个医学学科招到了人。这也太不平衡了!”

    瓦伦无奈的将两手一摊道:“总督大人,这没有办法。您说的那些自然学科,在我们罗马传统中没人去学。没人学自然就没人愿意去研究。罗马市面上的高等学校大多是教授法律,哲学,逻辑辩证,演讲辩论,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