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丰淡然一笑向昆弥回道:“不然。如今是冬季,风势向南,所以大火不会烧向我军,只能烧毁敌军的藏身之处。另外为了防止万一,我军还可以砍伐树木,做一道数仗宽的隔离带,确保火头不会烧向我军。”
昆弥略微思索几息,便点头说:“此法可以一试。”
乌孙兵士迅速行动起来,伐树的伐树,砍柴的砍柴。到了傍晚日落时分,一切都准备完毕。堆积的柴垛被点燃后,大火迅速蔓延开来,不过正如李丰所料,火头向南面扑去。将整个夜空映照的通红。
大火整整烧了一夜方才熄灭。尽管昆弥和李丰都竖起耳朵听火海之中有无兵士的哀嚎惨叫之声,但是树枝草木噼啪燃烧的声音嘈杂,即使有也不会听的清。
当天色大亮的时候,山口处的两边山坡上已被烧的光光秃秃,里面自然连半个人影都没有。藏于其中的梁军不是被烧成了灰,就是被大火驱赶出山林。昆弥高兴的哈哈的大笑起来,将李丰大大的夸奖了一番。
昆弥心中暗道,尽管耽误了一夜时间,胜利终究属于自己的。他一挥手,大军鱼贯而行,向峡口处开去。
打前锋的几百战骑刚刚转过山口,便见到一片开阔且树木不多的盆地绿洲,有一小半面积是沙地。三十余战车已在那里一字排开。还没等乌孙兵看清车上的人,三十余支重箭就向他们袭来。在接二连三的惨叫声中,眨眼间就有二十九名乌孙战骑中箭身亡。
其余乌孙战骑拍马加鞭,如同离弦之箭般向那些梁军战车冲去。但这些战车上的长弓手射速极快,还没等他们靠近,又是一轮攒射又多出近三十具尸体。接着战车也开始飞驰起来,向后撤去。
梁军的长弓战车在这片位于火焰谷南端的盆地中,又和乌孙战骑玩起了放风筝的老把戏。以速度和射程上的绝对优势戏虐着对方。随着大股乌孙战骑在追逐着这些战车,但却追不上,同时不时有兵士被对方长弓手杀伤。
乌孙昆弥亲自策马穿越这个峡口后,见到这一幕,立刻吩咐后方的战骑加速通过峡口。他心中盘算,对方虽然有速度和射程上的优势,但毕竟为盆地所限制。只要有足够的战骑进入盆地,那对方的这两个优势就不会体现出来。
大批乌孙战骑涌出峡口时,一支响箭从某乘长弓战车上腾空而起。三十乘战车向盆地的南端出口撤去,后方乌孙战骑紧追不舍。一股从山坡边缘处悄然绕来的乌孙战骑突然出现在这些长弓战车的前方。他们与这些长弓战车不到三十仗距离,正挥舞着战刀快速冲去。
若是让他们接近了,三十乘长弓战车必然会全军覆没。战车上的长弓手连忙取箭拉弓,但这已经来不及了。
在这危急时刻,二十骑梁军重装骑兵突然从盆地南端出口处冲了进来,齐举骑枪向追击来的乌孙战骑戳去。乌孙战骑中十几名骑手眨眼就被骑枪捅落马下,重骑们又取下狼牙大棒四处乱打。
二十梁军重骑如虎入狼群般来回冲杀,顿时将乌孙战骑的势头抑制住。三十乘长弓战车乘机撤出了盆地。但是这二十骑梁军重装骑兵却是被乌孙战骑缠住了,想安然走脱已是没那么容易。后方涌上来的乌孙战骑越聚越多,将二十重骑逐渐围拢起来。
昆弥对身边的众骑高声说道:“我们过了这个盆地,便出了天山。今日便是我们的胜利之日!乌孙的勇士们,用你们的刀和鲜血来荣耀天神,杀啊!”。无数战骑立刻在山呼海啸中向那二十梁军重骑排山倒海般杀去。
二十骑已被重重围困住,丝毫没有脱逃的可能,但依旧在顽强作战,左右冲杀。其中一名骑士又加快起马速,向着层层叠叠乌孙战骑猛冲过去。他的狼牙大棒悬于半空之中。
随着蓬的一声闷响,大棒再次将一名乌孙兵扫落马鞍之下,几把乌孙弯刀同时向他前后左右斩下。在他和坐骑的甲胄上留下数道刀痕,其中一刀将他的肩甲劈开。刀锋甚至斩入锁骨。
他的巨大战骑继续高速向前冲击着,在巨大的撞击声中,与一骑乌孙战骑碰撞在一起。对方的战骑被撞的七窍流血,立毙当场。坐骑上的乌孙兵士也被撞飞。但是这梁军重骑的马匹也受了重伤,前肢双膝一软,瘫软到地上。骑士也滚落马下,他举起狼牙大棒还要再战,几支乌孙战骑的弯刀又向他斩来,其中一把刀刃切开了他的脖颈…
也就片刻钟的时间,二十余名梁军重装骑兵便被乌孙战骑的洪流所吞没。后者欢呼雀跃着,向盆地的南边出口涌来。这是一条平均宽约两百仗,长约三里的峡谷。出了这道峡谷便能达到开阔的大漠边缘绿洲地带。
当乌孙战骑驰入峡谷时,才发现梁军已在一个最狭窄处构筑了一道百余仗的防线,将峡谷完全封锁住…
第388章 艰苦的狙击
昆弥抽出腰间佩刀向峡谷中那道防线遥指:“全军冲锋,冲过这个峡口,我们就赢了!”。乌孙兵的坐骑开始四蹄飞奔起来,有弓的都取出了弓箭,在马背上弯弓搭箭,准备攒射。没弓的将寒光闪闪的弯曲战刀举于空中。
七十仗外,那条简易的防线其实只是条深不过四尺,宽约不到三尺的壕沟,刚够一个人蜷缩在沟内。若不是一边沟沿处竖置了一些拒马,乌孙的骑兵纵马一跃便能跳过。不过时间太过仓促,梁军人手也不够,拒马的数量不够,导致拒马之间还是会有些空隙。
此时,壕沟中仅有五百名梁军兵士在看守,平均每仗仅三个人。这些兵士,有的是枪盾兵,有的是辎重兵。他们都是昨夜在押运粮草从天山南麓经过时,被那个梁军巡逻小队要求留下协助防守。
因为冯宇此前有过敕令,所有部旅以堵截天山北面的乌孙军南下为优先任务。所以这营押运辎重的队伍停了下来,协助巡逻队在此峡口堵截乌孙兵。
乌孙人的箭矢已如同瓢泼大雨般向梁军防线扑射而来,在唰唰噗噗的音响中,壕沟两侧像长满稻草一般遍布箭矢。就连那些拒马都变得跟刺猬一般。不过,那些梁军步卒全都蜷缩在壕沟内,被抛射盲区所掩护,几乎没有人受伤。
但紧接着,乌孙人的战马蹄声已如雷鸣般传来。大地都为之微微发颤。空中传来咻咻的箭矢破空之声,这些箭矢是从防线后方射来的。三十名长弓手此时隐蔽在防线后方五十仗外,利用长弓射程可达百余仗的特点,对乌孙战骑展开狙射。
这些长弓手在战车上尚能进行精准射击,更何况他们现在在平地上静立射击,几乎是一箭一个,箭无虚发。冲在最前方的乌孙兵士在马嘶人喊中,不停的有人被重箭射落马下。一但掉落马下便会被后方的战骑踩踏成肉酱。
但是梁军长弓手毕竟只有三十人,三十支弓无论再怎么射速快,再怎么精准,对如同洪流般涌来的滚滚战骑也只有微弱影响。乌孙战骑在付出六七十骑的代价后,终于冲到距离防线不到五仗的地方,并分成几股向拒马的十几个空隙处发起冲击。
只听壕沟中一声暴喝,那些梁军枪盾兵直起身来,飞矛标枪从壕沟中齐齐抛投出来,集中向拒马墙的十几个空隙处抛射而去。乌孙战骑的滚滚洪流如同被一道从天而降闸门封住般,顿时止住势头。
最前面的百余骑乌孙兵士马倒人亡,战马和人的尸体在惯性做用下向前涌动,最前方的尸体一直滑到沟沿边方才停止。除了这百余骑,后面还有许多奔驰的战马来不及刹住脚步,被生生绊倒,而后是便被无数战骑铁蹄踩踏而过。
后面的一名乌孙战骑被迫放缓马速,踩着前方的马匹和兵士的尸体前行。当他越过尸堆最高点,正要纵马飞驰时,一支重箭咻的射来,不偏不斜正中他坐骑的脑门,那匹战马都没嘶鸣一声,便直挺挺的向前跪倒下去。
马上乌孙骑兵跌落马下,一个滚便翻落到尸堆之下,正好到了壕沟沟沿边。他还没来及起身,一支矛枪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捅了过来,将他捅了个透心凉。
拒马缺口处的尸堆越堆越高,越堆越宽。渐成了一座小山。一些乌孙战骑试图直接从拒马上跳跃过去。其中一名乌孙骑兵,仗着自己的坐骑马大腿长,奔驰到一个拒马旁,一勒缰绳,战马前蹄扬起,后蹄猛蹬,已跃入半空之中。
这骑战骑果然越过了拒马,前蹄也越过了壕沟,只要能安全落地,便能穿过梁军的防线。但是两三支矛枪从壕沟中自下而上捅刺出来,顿时将那坐骑开膛破肚。
战马痛苦的长嘶着,摔落在壕沟对面的草地上。肠子内脏拖了一地。马鞍上的骑兵也摔出去几仗远,刚好脑袋着地,在咔吧一声轻微脆响中,他的脖颈脊椎已完全折断。
在后方观战的昆弥知道这样靠骑兵硬冲行不通,急令令兵吹号收兵。乌孙人的牛角号呜呜做响,速度早已放缓的铁骑洪流齐齐调转马首,向后撤去,又撤入盆地之中。
乌孙昆弥对他的狗头军师李丰道:“不如我们还是用火攻之法。”后者摇摇头否定说:“此一时,彼一时。这条峡谷曲折,并不是完全南北走向,在梁军防线那一段刚好是东西走向。所以燃起火来,火头并不会只烧向他们那边。更何况,这个峡谷内几乎都是石头山,并没什么草植。让兵士们去伐柴来烧,这个要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
昆弥皱皱眉道:“那先生你说该怎么办?”
李丰眨了两下眼回道:“如今只能用笨办法,让兵士们下马步战。我估算对方壕沟内也只有数百人,我们以步卒人海列盾掩杀过去。无论是那壕沟,还是拒马都没什么作用。”
乌孙昆弥一拍自己的脑袋道:“我这是急糊涂了,这常规的战法我怎给忘了。”
在震天的号角和牛皮鼓声中,乌孙军再次发动了如同潮涌般的攻击。只不过这次,他们完全下马做战。前方兵士挺着三尺大圆盾,持着矛枪钢刀,列成数排向前挺近。后面还跟着黑压压一片兵甲。
尽管每个梁军长弓手竭尽剩余的气力射出最后的数发箭矢,但对于如此多的敌军步卒也是杯水车薪一般。
很快“洪流”的前锋距离梁军的防线不到十仗距离,他们开始越过那些“尸山血海”,
壕沟内的梁军却毫无反应,他们的飞矛标枪早已用完,他们也不是新编的枪盾兵,没有装备附加弹弓的盾牌。此时,他们只能握紧手中的缳首钢刀或最后一支矛枪,等待着敌兵的靠近。
尽管不时有呼啸而过的长弓重箭射到一两个乌孙兵,但绝大多数乌孙兵越靠越近。有的已越过了尸山,有的正在将拒马挪开。昆弥王也咧嘴笑了,他心中清楚,只要双方一接战,几百敌军被消灭不过半个时辰的事…
第389章 想不通的事
几名乌孙兵士正搬挪着一段拒马,伴随着咻咻声,两名乌孙兵士应声被重箭贯穿身体,歪倒在一边。称重的拒马失平衡摔落下来,一名乌孙兵躲闪不及,刚好被砸到脚尖,哀嚎不止。
但是拒马已经被移开一段距离,后方的乌孙兵士们如洪流般向前冲来。“杀”伴随着一声暴喝,壕沟中的梁军兵士们挺直了腰杆,矛枪齐出,向乌孙兵的下盘扎去。最前方的乌孙兵绝大多数中枪后,向前扑倒在地。
但是依旧有不少乌孙兵冲入壕沟之中,壕沟内的梁军兵士只得用两尺长的缳首短刀与其近距搏杀。双方立刻在沟中厮杀成一团。一名梁军兵士还未来及将钢刀从对方尸体中抽出,自己的脑袋便被后方的乌孙兵用弯刀斩下。
除了这一段,其余各处的战况莫不是如此,后方的乌孙兵继续涌来,越来越多的乌孙兵士跳入壕沟之中。尽管梁军兵士的个人战力占优,但如此形势,他们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峡谷的上方突然传来如同雷鸣般的响动,几个硕大数尺见方的岩石正顺着山崖向下滚落。岩石砸落到人流密集的谷地,两名乌孙兵士躲闪不及,瞬间被碾成肉泥。大石滚落时,腾起仗余高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些大石落地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弹跳翻滚着,向密集的乌孙人流处碾压而去,在一片惨呼哀嚎声中。数十上百的乌孙兵被碾压的血肉模糊,面目全非。
阵后的乌孙昆弥王惊呼道:“那悬崖上怎么可能有人?莫非梁军早有准备,已料定我们会从火焰谷经过,几日前就派人绕上崖顶?”
乌孙军中对火焰谷的地形地貌早就探查的清清楚楚,这一段峡谷两边的悬崖崖顶,要从下面上去,得绕好几天的山路。所以除非提前几天时间,梁军不可能上得了崖顶。这也是乌孙昆弥敢于大模大样,贸然进入这段狭窄峡谷的原因。
李丰用目光向两边崖顶瞟了几眼,说道:“也许只是梁军一些善于攀岩爬山的兵士,沿着崖壁攀上了崖顶,他们人手必然没有多少。昆弥王不用担心。”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李丰的话打了他自己的脸。巨石滚落让乌孙军进攻的势头顿时一挫,但接下来更让人心悸的事发生了。一个个“火球”从天而降,从两边悬崖上抛向谷底的乌孙兵士。
这些“火球”每每落地后,便腾起仗余高的烈焰。不少乌孙兵立刻被火焰吞噬,变成一个个鬼哭狼嚎的火人。其余乌孙兵慌忙躲避,拥挤成一团。
这些火球自然是梁军弩炮所用的火爆弹,它们本是由辎重队运往柳中城前线的,现在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只不过现在它们是被徒手抛投出来,梁军兵士为了将他们抛投的更远,想了些法子。
只见一名梁军兵士用一段三尺长的绳子拴在火爆弹陶罐的罐耳上。然后将火爆弹拎在火堆上,点燃包裹在它外面的稻草麻布。斥候又将点燃的火爆弹抡了起来,越抡越快,最后脱手而出。它便如同一颗火流星般向峡谷中央飞去…
火爆弹不停的落下,峡谷中已是火海一片,乌孙兵士们鬼哭狼嚎成一片。即使没有身陷火海的人,不少也因为拥挤踩踏,倒地后被活活踩死,然后又被火海所吞没。
乌孙昆弥气的吹胡子瞪眼,他对李丰怒道:“看他们的抛投的密度,崖上绝对不止一点人。而且,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