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末世录 >

第137章

三国末世录-第137章

小说: 三国末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彪冷声回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现在明显梁军主力不在镇北城,大单于想得到的那些东西很可能就在城中。所以这么好一个机会岂能错过?若是我们就这么撤走,白白折损这么多人马,却什么都没捞到。”

    石彪看了一眼众人为难的表情,继续说道:“放心,只要我们这仗赢了,大单于定不会怪罪我们。若败了,我是全军主帅,是我下的军令要攻城的,所有罪责由我一人承担,与他人无关!”

    众人听石彪如此说,只好依他之命,各自领兵对镇北城展开围攻。鲜卑人攻城没有别的手段,依旧是依靠钩爪绳索攀城强攻。五千战骑开始围着镇北城奔跑起来…

    城头的魏锋见此情景,心头一紧,高声喝道:“敌军要攻城了!备战!”他的话音刚落,城下的箭矢已如雨点般向城头抛射而来。

    这些箭矢密集到,有的梁军兵士不小心暴露了一下身体,便会中箭伤亡。有的梁军兵士被迫将身体低伏蜷缩在垛墙后,一动都不能动。有的辎重兵则是蹲在大盾之后,时间不长,他们的大盾都变的如同刺猬般。

    首批鲜卑兵已攀到城头,本蜷缩在垛墙后的屯垦兵手中缳首钢刀齐出,刺向对方。绝大多鲜卑兵命丧刀下,但也有少数武力高强的鲜卑兵躲开这一刺,并且反手一刀反杀了对方。

    其中一名鲜卑兵刚从梁军屯垦兵尸体上拔出沾满鲜血的兵刃,就发现对面插满箭矢的一堵“墙”突然闪开,七八支矛枪齐齐刺出。

    矛枪过于密集,即使这鲜卑兵左右腾挪,还是被一枪扎在大腿上,直接将整个大腿刺穿。那鲜卑兵痛呼着跪倒在城头甬道上,手中的兵刃还胡乱的劈砍着,但早已没了章法。矛枪再次扎来,这次三枪都扎穿了他的胸膛。

    登上镇北城城头的鲜卑兵越来越多,同时城下射来的箭矢却少了起来。城头,双方在激烈的搏杀着,但随着时间推移,鲜卑兵的优势将越来越大。

    魏锋噗的一声,刚将左手的缳首刀从对方脖颈中拔出,右手又出刀砍翻另一名鲜卑兵。此时,他浑身浴血,双刀舞的如同风火轮般,已是杀红了眼。

    他的心中却焦虑无比,如此下去,时间一长,镇北城必破无疑了。就在此时,镇北城的南方地平线上突然升起无数旌旗,整个大地颤栗起来。

    魏锋又挥刀斩下一个鲜卑兵的人头,方抽空向远方眺望。他确认是张辽主力回援后,心中大喜,高声喊叫道:“弟兄们,咱们的主力回来了,都给我甩开膀子杀!”

    城头的梁军顿时士气大振,而城下的鲜卑兵已停止了攻城,鲜卑的部族首领们陆续带着本部仓惶向长城外的方向逃去。

    石彪自己也带着羯人本部仓惶而逃。长城倒塌的缺口宽度有限,鲜卑众骑争相奔逃,在豁口处胡乱拥挤成一团。梁军的三千铁骑转瞬就杀到,排山倒海般向乱成一团的鲜卑军杀去…

 第308章 智狙轲比能

    石彪奋力挥舞着手中的弯刀,不时能见到刀光闪过之处,飞起一个人脑袋,那都是鲜卑人的首级。护在他身旁的羯人亲兵也是策马疾冲,大砍大杀。挡住他们去路,妨碍他们奔逃的鲜卑兵无不被砍杀马下。

    石彪终于冲出了长城的一个豁口。他稍稍收拢了些他的羯人兵士,便马不停蹄的向东北方逃去。此时,他身边只剩五六百本部族的羯人战士。

    他身后的几千鲜卑战骑却还拥堵在两三个长城豁口处。其中除了少数一些战骑能够逃出生天外,其余在梁军的重装骑兵碾压下都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尸体。

    ……

    轲比能的境况还不如石彪,身边只有四百余亲兵。而且他犯了个错误,他不应该选择从巨石堡附近撤到长城之外。

    这大概是因为轲比能已被梁军攻袭的如同惊弓之鸟,按原路返回让他心理上觉得更安全。只是他忘记了,那里还有个梁军驻守的坞堡………巨石堡。

    此时,巨石堡内,张发将堡中所有斥候和哨卒集合起来,布置军令。

    “诸位,据前方斥候禀报,鲜卑人已在黄土塬上被我军杀的大败,部分残兵再次向巨石堡内接近。看样子,他们打算从巨石堡附近逃回塞北。而且这里面很可能有敌酋轲比能,所以我们要尽力截击他们。最好一个都不放过。”

    张发刚说完,一名队率问道:“那他们大概有多少人马?”

    “不多,也就四百人上下的样子。”张发轻描淡写的说道。众人听了此话,却不禁吃了一惊。

    全堡官兵包括伙夫,杂役在内也不过一百五十余人,对方虽然是溃败之兵,但鲜卑战骑个个都是精骑。当然,巨石堡内的斥候也都精兵,但斥候擅长的是侦查破袭,这面对面的对仗肯定是不如对方的。

    众人中已有人开始出口劝谏道:“头儿,这样不行啊…”。他们刚开口,就被张发打断了话语。

    “某知道诸位担心什么。但大家毋须担心,某当然不会蠢到让汝等与敌军进行阵仗,拦截敌人我自有安排。诸位且听我军令…”

    ……

    轲比能带着残军败将终逃到巨石堡附近的长城段,此时他方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轲比能挥挥手,数百骑便奔涌起来,向百仗外的长城缺口飞驰去。突然,数支火箭从两旁残破的城墙上落下,迅速在城墙缺口处引燃大火。一道火墙将城墙的缺口封死。轲比能吓的一勒缰绳,他的战马也稀溜溜的一声嘶鸣,前蹄高高扬起。

    巨石堡的守军并没有石脑油,他们只是在此处的荒草丛中,堆积了枯木干草,抛洒了普通灯油。加上现在正是初春季节,草木刚刚露出点新绿,因此火势很容易起来。

    两端城墙上的梁军并没有收手,又躲在残破的垛墙后面,不断对近前的鲜卑骑射出冷箭。随着一声马啸嘶鸣和“啊”的一声惊叫,轲比能附近一名亲兵因战马中箭滚落马下。

    轲比能惊慌失措的喊叫道:“撤,找另外一个豁口出去!”说完,他便勒转马首,沿着长城向西北方跑去。

    众骑紧随他而去,但那几个失去马匹的倒霉蛋只能徒步跟在后面奔跑,但哪里能跟的上?

    其中一名正徒步奔跑鲜卑兵士突然被股巨大的力道扑倒,而后闻到一股腥风。一只撵山恶犬摁住了他,探出口去一下咬断了他的后脖颈。

    还有一名鲜卑兵士跑着跑着,就听到后边传来马蹄声,而后脖颈一凉,他就两耳轰鸣,感觉自己飞到了半空中。实际上是他的脑袋被对方斩了下来。

    轲比能终于来到了另一长城豁口,他有了上次教训,这次先派出十几名兵士前去探路。

    这十几名兵士经过缺口时,仔细搜索,没有发现这里有堆积的引火之物以及其它可疑之处。他们便打出手势,示意这里没有危险。轲比能便一马当先,带着鲜卑众骑策马涌过长城缺口,在这里果然没遇到什么麻烦。

    但是当他们出了长城片刻钟后,十几匹战马突然不约而同的悲鸣起来,十几个鲜卑骑兵都滚落马下。其中一人惊叫起来:“铁蒺藜!这里到处都是铁蒺藜!”

    他说话的这功夫,又有几匹鲜卑战骑踩上铁蒺藜而受伤跌倒。轲比能以及其余鲜卑兵们连忙勒住马缰,停了下来。轲比能跳下马,鞠身细看,果然草丛中布置着无数铁蒺藜。

    巨石堡这样的梁军哨堡平时就备有铁蒺藜,这一次他们将堡中所有铁蒺藜用了个精光,在此布了一个阵。只要鲜卑人兜两圈,就难以逃脱。除非他们发现铁蒺藜后,立刻按原路返回。但张发料定他们不会如此做。

    为了保证鲜卑残军能进入这个阵中,张发派出几小股部队,在其余几个长城缺口处设伏,引燃火墙,吓退鲜卑兵,迫使他们从这个缺口处出长城。轲比能和鲜卑军果然上当。

    果然,轲比能立刻下令道:“调转方向,向西走!”。但他们行了半刻钟,又遇上密集的铁蒺藜。又是近十战骑中了铁蒺藜跌落马下。

    鲜卑人被迫再次折向北。如此三转两拐后,他们左冲右突,无论往哪个方向都会碰上铁蒺藜。此时跟在轲比能身边的只有三百余骑。那些中招落马落在后方的鲜卑兵,无一例外的遭到巨石堡斥候的追杀。

    轲比能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对方有意布好的阵中。他嘴角抽搐着说道:“全员下马,徒步行军!”。对于鲜卑战骑而言,放弃马等与丢掉半条命,但现在弃马徒步而行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三百余人下了马,只随身带着兵刃和水囊干粮,徒步向北走去。即使如此他们行走时,也不敢将脚抬的太高,以免被铁蒺藜刺入。

    他们行走片刻后,几支鹰隼便盘旋在他们头顶。不一会,天际线上显现出一支马队。轲比能开始以为是自己人,等对方近了方才大惊失色。七八十支箭矢已密集射来,霎那间就射到二十余名鲜卑兵卒。

 第309章 会谈吕布

    见梁军骑兵来袭,剩余的鲜卑兵撒开腿就逃,但他们哪能逃过对方的快马?箭矢继续向他们咻咻的追射而来,身后马蹄声急如骤雨。

    轲比能急的高声喊到:“大家分开跑,否则谁都跑不掉…”他话还未说完,就觉得背心一凉,一支箭矢射入他的后胸…

    ……

    郿县,吕布军大营校场之中。众兵士正在紧张的训练着。军阵行进中的鼓号声响彻云霄,将士们的齐声呼喝如同雷动,营外荒野上的骑队操演宛若潮水奔涌。

    新调来的一批弩炮手和长弓手正在进行射击演练,吕布本人则在射击场上观看。吕布军团虽然地处郿县,但和其它军团一样,所有兵士,哪怕辎重兵都是由系统城池中的军营统一训练出来。吕布军团的兵士基本都是来自筑阳。

    吕布自己的那两千子弟兵也在筑阳军营被重新训练过,部分人再次被分配到吕布名下。

    “报!王上…王上来军营了。”一名令兵急匆匆过来向吕布禀报道。吕布惊讶的一下从小马扎上站了起来,他做梦也没想到冯宇会这个时候亲自来郿县,连忙问道:

    “王上行驾现在已到了何处?”

    “启禀将军,已离郿县不到三里路了!”

    “传令,全军出城列阵,迎王驾!”

    当冯宇一行人快接近郿县东门时,远远就看到吕布军团的将士们在城门外列阵而立,黄沙铺道一直铺到城门口处。

    吕布策马来到冯宇车驾前,下马叩拜道:“臣吕布恭迎王驾!”。一行车驾是停了下来,但并没有人从马车上下来。

    倒是有一人策马从车驾队列后方上了前来,哈哈笑着高声说道:“孤在车厢中觉得闷,便下来乘马遛遛,奉先毋须多礼,快快请起。”

    冯宇边说边跳下马来,将吕布拉了起来。吕布抱拳说道:“吕布已听闻鲜卑大举入寇我梁境的事。某猜测,王上此番前来定是召布前去抵御鲜卑的吧。”

    冯宇呵呵一笑道:“若只是让汝做此事,孤也就不用亲自来郿县了。”

    听了此话,吕布心中疑惑不解,等待冯宇的下文,谁知冯宇却没有继续相关的话题。而是向吕布问道:“奉先,汝自投孤后,感觉如何?”

    这个问题让吕布一惊,连忙回答道:“吕布自投梁国来,王上对布的厚待有加。如今布在梁国高官厚禄,生活安定,家眷再也不用受颠沛流离之苦。这些都乃王上所赐,布不甚感恩于王上。”

    此时两人都已上马并肩而行,冯宇却对吕布说道:“不。汝没有说真话,这些不是你真正追求的,汝依旧有颗建王侯之功业的心!”

    冯宇这番直白的话更加让吕布惊惧不已,急忙辩解道:“王上,切莫猜忌臣对王上的忠心。若是王上也似天下人一般,认为布是惯于悖主之徒,布即刻卸下这官职,带着家眷回归田园。”

    冯宇哈哈大笑起来道:“孤若不信汝,当年就不会派人将汝迎入梁国。孤不知道汝对他人如何,但孤知道你是忠于梁国的。孤只是说汝依旧有颗雄心。这和汝忠于孤并不矛盾。”

    冯宇说这话倒是有根据的,因为吕布头上的友好值还是满点的一百。

    吕布听到这更是疑惑不解了,勒住马缰对冯宇说道:“王上,实不相瞒。当年,布确实不愿长久居于任何人下,一是因为布早年所遇之人皆非明主。二是布当年年轻气盛,认为别人做得诸侯,自己凭这一身武艺,统军之能还有数千并州子弟,也当为一方诸侯。

    但这么多年来,布深知自己不善于理政,更不精于政斗治人之术。实在是当不起这一方诸侯。硬求的话,不仅自己一生下来难有个好的结果,也会连累到家人。布有幸在遇难时得到王上收留,由此认定了梁国是某的最终归宿。某的成就未来也只能在战场上获得。”

    冯宇微微一笑道:“孤知道奉先说的这些都是真心话。”

    说到这,冯宇突然收住笑容,正色道:“不过现在汝倒是有个机会,能够不居于人下的独挡一面。能够凭汝自己的个人武艺,统军之能,还有梁国的后勤支持完成一件大事。完成了此事,汝亦算是建了王侯之业,算得上统御一方的诸侯。”

    吕布急道:“王上!布刚才的话说得很清楚了,布不是那块料。某缺少政斗治人之术,即使将吕布硬扶上那个位置,也会被人轻易算计下来。就像当年徐州一样…”

    说到这,吕布沉默下去,冯宇也不再说话,他要说的话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在这路上说清楚的。两人策马疾行,很快就入了城。在城门会晤郿县各官吏后,他们便来到吕布军团的中军大帐。

    按冯宇的吩咐,桌面上的沙盘换成了一个超大的军事地图。冯宇指着地图的北边一大片区域对吕布说道:

    “这一块地方就是漠北草原,最北的这片水域叫北海,但它实际是个大湖。这张地图最北就到此处了,但实际上向北再行两千里,才能到达真正的北海。那是片冰封万里的大洋。而这漠北草原实际上只是个超级大草原的一小部分。这个草原东连大海,向西两千里便可直达西域之西北。万里之外甚至都已接近大秦国的东北边境地区”

    吕布一愣道:“莫非王上要将这草原纳入梁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