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刚刚在梁国入仕,多少有点少年气盛。他对高顺应道:“朱罗番兵对此已有所提防和准备,属下当然不能绝对肯定,但认为非常有这种可能。将军可派少量斥候一试,若是属下错了,这一月俸禄甘愿输给将军。若是…”
高顺哈哈一笑道:“一言为定。若是某输了,某这月的饷银都是你的了。”
高顺说完,便回营做抽选兵士,备置器具,挑选登崖地点这些准备工作。
夜幕降临后,两百名精挑细选的山地斥候已整装待命,另外还有三百名精选出来的步卒以做后应。
高顺陪他们喝完践行酒后,纷纷将陶碗摔的粉碎,便向山崖下进发了。
第238章 孔明之策
夜幕下,二十名身如灵猴的身影,悄无声息向山崖上攀去。
高顺还是听取了诸葛亮的意见,只是让少量山地斥候先上崖刺探一番。其余一百八十名斥候与三百精锐步卒依旧在山崖下待命,暂时按兵不动。
很快,这二十名山地斥候就攀爬了三十余仗,距离崖顶还有十仗左右的距离。这个高度的崖壁上长满了藤蔓,更加适合斥候们攀爬。
但就在这个时候,高顺的耳朵一动,隐约听到崖顶传来奇特的铃铛声。他立刻低声惊呼道:“不好,朱罗人在山崖上设有报警机关!”,旋即吩咐左右传令,让正在攀崖的二十名斥候撤退下来。
原来朱罗人通过细绳连接崖壁上的藤蔓,而丝线另一端悬挂着铃铛。当有人在崖壁上攀爬时,触动藤蔓自然会让崖顶上的铃铛发出响动。
这些铃铛集中在几处,分由几股朱罗兵士监控。因此用百余名兵士就能看护住长达两里的悬崖。
朱罗人警示的鼓声在崖顶密集的骤然响起。梁军收兵的铜锣声也在崖下响起。二十名斥候听到本方收兵的命令后,急忙向山崖下爬落。但来不及了,箭矢,滚木已纷纷从崖顶袭来。
片刻间,就有三名梁军斥候躲闪不及,被滚木砸落山崖,还有两名斥候中箭负伤。等这些斥候都从崖壁上撤下时,已伤亡大半,只有六人全身而退。
崖顶上,几十名朱罗兵冒出头来,耀武扬威的挥舞着兵器,叽哩哇啦的叫着。似乎是在向崖底的梁军示威。高顺无可奈何的一跺脚,便转身离去。
……
军帐之中,少年诸葛亮正挑灯夜读。高顺一撩帐帘,就闯了进来。
“孔明啊,汝说的果然不错,那番军果然在山崖上设了机关。某这个月的俸禄算是输给你了。”高顺说完,就将一个钱袋放在诸葛亮面前。
后者也不客气,哈哈一笑便将那钱袋收入囊中,又对高顺道:“多谢将军的银钱了。改日我们南征大捷,凯旋回成都后,这个钱留着请你喝酒。”
高顺眉头一皱道:“现在别扯大捷那么远的事了。就是眼下大蛇口我们该如何过去,都是个门槛。”
诸葛亮悠然道:“高将军勿需担心,孔明自有一策。”
高顺带着惊喜又怀疑的表情问道:“哦?孔明已有破敌良策。说来听听。”
诸葛亮施施然道:“高将军可知,宜宾城的驯鹰场来了一批新品种猎鹰,这些猎鹰有个特殊的能力。我们大军从宜宾出发前,某就向王上禀奏,请求带些这样的猎鹰出征。但是当时猎鹰还未完全训练好,王上说要再等一个月给我们送来。某估算着,现在差不多应该送来了。”
高顺点点头:“哦。某对驯鹰场的事知之甚少。但我们军团斥候队的队率似乎跟我提过这事,还要某向王上多申请调配一些。这新猎鹰学名好像是羌鹫,这东西据说经鹰房训练后,可以空中搬运物品。但这种老鹰体型没多大,不可能将个成年人拎起来。汝不会是想用它们将兵士运到崖顶上去吧?”
诸葛亮听了高顺话直乐,回道:“当然不是,这世上也没有哪种大雕能将一个成年人拎着飞起来。它们是另有作用。但是某这破敌之策还不能光依靠他们,还需一物。得烦劳将军集中军中工匠打造。”
“何物?”
“将军请看。”诸葛亮一边答道,一边摊开一整套早就画好的图纸。高顺仔细查看,发现这图纸上的图像线条流畅纤细,图形规整,直是直圆是圆,绝非以普通手法用毛笔所制成。
“这是什么?我们的工匠可不一能看懂汝这东西。”
“这是一种灯,能飞到空中的灯。某现场指导,这些工匠就应该知道如何制作。”
“灯?飞到空中?那可以做传递信号军令使用,但对我们破敌有何用处?”
“只要将这灯做个超大尺寸的,它就能载人升入空中。”
诸葛亮说到这,高顺就已完全明白了他的意图,他立刻回道:“孔明此计甚妙。本将这就去召集军中工匠前来。”
……
第二天清早,六百余里之外的宜宾猎鹰训练所,冯宇正在此巡视。他主要是来查看羌鹫的训练进度的。
这羌鹫是他见过最大的老鹰。两翼展开后竟有六尺之长。正当他观看羌鹫的表演时,系统的任务面板又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
【任务:攻克大蛇口;任务内容:南征大军顿兵大蛇口隘口之下。尽早攻克大蛇口关隘。任务奖励:热气球工场设施建筑卡x1】
看到这个任务,冯宇猛然想起诸葛亮曾经请求过他的事。他立刻吩咐人将刚刚训练出来的一批羌鹫,给前线的南征大军送去。除此,还调派了一拨驯鹰人随同前往。因为无论高顺军团,还是典韦军团,都还没人经过驾驭羌鹫的培训。
此时的大蛇口前梁军营寨中,诸多工匠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他们破竹为篾,扎着一个个巨大的竹笼。而后在竹笼外蒙表上一层层绵纸。
数日后,羌鹫被运抵梁军营寨时,这些巨大的孔明灯也制作好了。梁军开始逐一测试这些孔明灯。
高顺见诸葛亮施放过小型的孔明灯。对于这号称能载人的巨型孔明灯,他还是将信将疑。但事实很快让他打消了疑虑。
只见点燃“灯罩”下的大号油灯一段时间后,热空气取代了灯罩内的常温空气,整个孔明灯获得巨大的空气浮力,开始冉冉升起。
坐在吊篮里的三个人紧张的抓着吊篮边沿。孔明灯没有动力系统,为了保证它不被风吹跑,每个巨型孔明灯都有四根缆绳牵挂固定着。地面的兵士转动绞盘,便能将孔明灯拉回地面。
孔明灯的燃料还是用的普通灯油,而不是用的石脑油。这主要是为了安全,石脑油的燃烧太猛烈。诸葛亮还是不敢用它。
当三十具巨型孔明灯一一测试通过后,诸葛亮对高顺道:“万事俱备,明日我们便能攻破这大蛇口的朱罗军关隘。”
第239章 空袭大蛇口
又是一天清晨,太阳刚刚从山梁那边升起,一名朱罗兵从崖顶的军帐中出来,用口哨吹着小调来到崖边,解开裤子朝着崖底撒了泡尿。
猛然,他看到几十个巨大的白色物体漂浮在空中。他以为是天神显灵了,浑身激动的哆嗦起来。连尿液飞溅到他的脚背上,都茫然不觉。
当那巨大的白色物体升的比崖顶还高时,他才在最近的一个白色物体下发现了吊筐,那吊筐里还有三个人影,分明是梁军的装扮。
这朱罗兵惊惧的连裤子都来不及穿好,就高声喊叫起来:“敌人!…梁军来袭了…”他的话语还未说完,一支重箭就带着尖锐的破空之声而来,噗的一下射入了他的胸膛。朱罗兵身形晃了两晃,便向悬崖下掉落而去。
这重箭自然是来自吊筐中的长弓手,每个吊筐中载有两名长弓手,另外还有一名驯鹰人。
在崖顶巡逻,看守铃铛的朱罗兵士,也已经发现了这个异常情况。报警的小鼓骤然响起。崖顶的营寨堡垒中,可以见到朱罗兵士们陆续奔出。
他们本能习惯性的向崖边扑去,却不料重箭咻咻的破空而来,接二连三的被重箭贯穿身体,射翻在地上。他们这才发现漂浮在空中的庞然大物。
朱罗军弓弩手在头目的指挥下,迅速集结起来,将手中箭矢向这些庞然大物抛射而去,然而这些庞然大物看着近,但实际上距两边崖顶营垒均有七八十仗距离,远超普通弓弩的射程范围。所以他们的攒射毫无效果。
反倒是对方的重箭一支接着一支射来,几乎发发皆中,每一支重箭都能洞穿一名朱罗弓弩手的身体。如此片刻时间后,这两百余名朱罗弓弩手就溃败而去,躲入营垒之中。
吊筐中的梁军长弓手又展开随机猎杀,崖顶上,所有暴露在露天里的朱罗兵士都成为被狙杀目标。到了这个地步,两边崖顶的朱罗兵士哪还敢呆在外面,纷纷躲入营垒土木结构的掩体之中。
这个时候,只见长弓射出的几支轻箭,向几个营垒飞去。这些轻箭的尾部系有一段红色布条。过了片刻,只听空中传来几声鹰啸,几十只翼展六尺的羌鹫向这些营垒扑去。
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大雕的爪子上还抓着东西。那是装满石脑油的陶罐。当这些大雕飞过崖顶的营寨堡垒时,看见了红布条的指引,纷纷丢落爪子上抓着的陶罐。
陶罐从高空落地,自然是摔的粉碎,里面的石脑油飞溅的到处都是。这些大雕抛落爪中陶罐后,向崖底滑翔而去,不一会,就再次抓着陶罐返回。
崖顶的朱罗军头目立刻警醒过来,他们冒着重箭的狙射危险,从掩体中探出身体,用手摸摸那石脑油,再闻闻气味,已经大致猜测到对方要干什么。
“快,都出来用弓弩射那些老鹰。再派些人打水。敌军要放火烧寨。”他们纷纷高声叫嚷起来。
他们话音刚落,十几支轻火箭就被长弓手抛射而来,如同飞火流星般落在洒满石脑油的地方。几个营垒陆续腾起熊熊烈焰。一些朱罗兵眨眼间就变成火人,哭嚎着从营垒中逃窜出来。痛苦哀嚎之声遍布崖顶。
朱罗军弓弩手聚集起来,向着那些还在投放石脑油的大雕攒射。很快他们发现这行为毫无意义,而且立刻遭到那些吊筐中的长弓手重箭狙射,纷纷四散逃去。
营垒中,一些兵士担水救火。但是这油火岂是水能救的了的?而且山崖之上取水困难,也没多少水可用。不一会,几个营垒就烧成一片火海。
长弓手向那些逃出火海的幸存者射出发发重箭,如同靶场上射活靶一般。与此同时,数以百计的山地斥候,步卒精兵攀上两边崖顶,挥舞着兵刃向这些残存的朱罗兵杀来。不多时就将他们斩杀一空。
隘口营垒中的朱罗军并不知道崖顶的详细战况,但他们能听到厮杀哀嚎之声,以及望见崖顶冒出的滚滚浓烟,闻到木头和皮肉的焦糊气味。
守将已心知不妙,再看看峡谷前的那些巨大白色悬浮物更是心惊不已。
他立刻派出兵士沿着临时搭设的软梯,登上崖顶查看情况。这些软索结成的软梯是连接关隘营垒和崖顶营垒的唯一通道。
这些朱罗兵士刚刚沿着软梯临近崖顶,几把缳首刀就向他们迅猛扎来,噗噗几声就扎入他们的脑袋,尸体从陡峭的山坡上滚落下来。梁军已经攻占了两边崖顶,并封锁住了这些软梯通道。
朱罗军守将心里清楚,一但失去两边崖顶制高点处的营垒,就等同于失去两臂。大蛇口关隘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他内心焦急万分,但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应对之法。
此时梁军的大批步卒,长弓手登上两边崖顶。弩炮这样的重型装备也被巨型孔明灯吊到崖顶之上。只等高顺一声令下便对大蛇口要隘发起总攻。
高顺先让几个朱罗战俘在关隘的山脚下喊话劝降。但喊了半天,隘口的朱罗军也没有任何反应。
到了晌午时分,高顺一声令下,梁军对大蛇口关隘发起了总攻。
两边崖顶的弩炮将石弹,石脑油燃烧弹密集的向隘口处投射。顿时,隘口的朱罗营垒内,木折砖碎,土渣石屑四处飞溅。接着大火熊熊燃烧起来。
羌鹫在训鹰人指挥下,依旧向对方营垒投放着石脑油罐,只是这次它们居高临下,比上午轻松多了。
朱罗兵哭嚎着从堡垒掩体中跑了出来,重箭手立刻将乱箭攒射而去。朱罗兵身上孱弱的甲胄根本抵挡不住这些强矢,一个个被重箭贯穿了身体,哭爹喊娘的哀嚎成一片。
这样的攻击仅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朱罗兵就开始崩溃了,成群结队从后门逃出营垒,向南溃散而去。
前方,聚集着数以百计的梁军山地斥候,他们正沿着陡峭的山坡,飞快的攀爬上来。几乎未费吹灰之力便在隘口处站稳了脚跟,
他们抛下数百软索,成百上千的枪盾兵顺着软索也迅速的攀爬上来。而后前后两股人马合在一起,涌入已经完全失控的朱罗营寨中,大砍大杀起来…
第240章 千山如林
高顺与诸葛亮进入余烟缭绕的朱罗营垒。他们向大蛇口关隘的南方俯瞰望去,那是一片具备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的高原。
“事不迟疑,我们已在大蛇口耽搁了十余天时间,现在就加紧向不韦进发吧。”高顺开口说道。
诸葛亮却将头一摇,用手指着南方那片高原地带说:“这一片区域,虽不是崇山峻岭,但却是孤岭群蜂与坦原相间的复杂地形。而且亮还知道,这些山岭石林间多有天然溶洞,十分便于伏兵。所以将军不宜急于进兵。”
“那孔明认为如何是好?”大蛇口一战让高顺对孔明另眼相看,所以对这个少年参军的话也会听的进去。
“等孟获部上来后,与其合兵后再进军不迟。”
高顺赞许的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孟获的南蛮军对此间地形比我们要熟悉的多,与他们合兵同行再为合适不过。”
孟获的南蛮军团当下的任务是保障后勤辎重粮道安全。而典韦军团的大部分兵力还镇守在姑复县。
如今大蛇口已被攻克,大蛇口以北的粮道已无需大股兵力保障。姑复的守备也由宜宾调来的其余兵力接管。孟获军与典韦军团主力正向大蛇口赶来。
数日后,三大军团在大蛇口会合后,以孟获军团一部为先锋,孟获军与高顺军团一部为前军,高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