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隐世医女 >

第193章

隐世医女-第193章

小说: 隐世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说了几句家常,吴皇后才把话题一转,笑问道:“眼瞧着就要下雪了,这京城有几处善堂,夫人可清楚?”

    明夫人眨了眨眼,虽说心里有点乱,却也不得不压制着情绪,摇头照实答道:“回娘娘话,虽说往常外命妇募捐的时候,臣妾也曾捐过些银钱粮食和棉花,可要说了解得多细致,请娘娘恕罪,臣妾还真不敢说。”

    吴皇后没问出个所以然,倒也不以为忤,只笑道:“无妨,夫人别紧张,本朝不比前朝,善堂都是官办的,倒是一查就能明白。”

    “如今这天下,有善心愿施舍的官员和大商家多了起来,虽说要到官府备个案,可其中许多事,本宫也是不清楚,才想着找夫人来问问,夫人素日就不是个拘谨性子,便只有什么说什么就行。”

    明夫人连忙笑道:“多谢娘娘宽宏,娘娘素来不计较臣妾这个直来直往的脾性,那臣妾就拣些知道的说了。”

    吴皇后笑着点头道:“夫人但说无妨。”

    明夫人心里略转了转,才开口道:“臣妾就先说说这善堂里收养的孩子。一小部分,是生出来就不太好,爹娘付不起药资的弃婴。这些孩子若是病症轻些还好,若病重些,便是送到善堂,那善堂那么多孩子要吃要穿,银钱也是有个定数的,不可能可着一个孩子治,所以,这一部分,能活下来的极少。”

    “还有一大部分,都是女婴。总算是咱们这是京城,皇城根儿下,到底百姓得的教化多些,生了女婴不想养,养不活,还知道送到善堂去,那有些地方,干脆就直接溺毙了,可怜见的。”

    “当然,这里头有些是教化上的事儿,有些是律法上的事儿,臣妾就不敢置喙了。”

    说到这里,明夫人见得吴皇后一脸了然地点了点头,便也不再多言,又往下说:“还有一部分孩子,进善堂的时候已经大了些,多半是双亲亡故,无家族可依靠的,又或是流离失所,再或者是天灾人祸等等原因造成的,但也不是很多。”

    吴皇后点头道:“所以说,善堂里,大部分都是女孩儿?”

    明夫人连忙点头,接着道:“早先刚开始私办善堂的时候,出过些恶事,有些心术不正的,借着收养的名头,把女孩儿卖到伎家什么的,不过后来出了档子大事,这条路就被堵死了,收养这事儿,查得极严,尤其是女孩儿。”

    吴皇后有些讶然道:“还有这样的事,本宫倒未曾听过,夫人是如何知晓的?”

    明夫人笑得有些尴尬:“臣妾在家无事,就喜欢看些话本子,只怕也当不得真,但是臣妾好奇心重,就问了臣妾家老爷,他说是虽有些添油加醋的成分,但是如今从善堂收养女孩儿这份严苛,倒还真是从那事儿上来的。”

    明夫人见得吴皇后一脸好奇,便也干脆把那话本子上的事儿,拣重点,说了个大概。

    说是从前有两个读书人,关系非常好,各自成婚之后,一家得男一家得女,就定了娃娃亲。

    后来这女孩儿两三岁上,因为家里也没什么人,这家阿爹就带着妻女一起上京赶考,那个男家因为要承继家业,荒废了举业,就留在了当地。

    那会儿路上还乱得很,女家爹娘在路上被贼人抢了不说,还给杀了,那女孩儿被她娘捂在怀里捂晕了,倒是被贼人放过了,后头有人报了案,这女孩儿倒是被救过来了,可他那爹娘身上啥东西都被抢光了,连个身份文书都没有,这女孩儿就被官府送进了善堂。

    这女孩儿打小儿就长得漂亮,五六岁上,就被善堂管事的,以有人要收养的名义,把女孩儿卖进了伎家。

    再后来就是和她订过亲的男家儿郎长成,往京城一边准备参加科举,一边寻找自家未过门的媳妇儿,那话本子上把那儿郎写得玉树临风、超凡脱俗,后来就是他如何找到了自己那已经成了当红女伎,却未过门的媳妇儿,两个人如何缠绵悱恻,对那善堂和伎家恨之入骨。

    那儿郎就运筹帷幄,收集了许多证据,递到了当时最刚直的御史跟前,那御史一查,发现许多善堂都干过这样的勾当,这事儿就上达了天听,天子大怒,惩处了许多人,然后就成了如今这样了。

    吴皇后一脸好奇问道:“那话本子上说没说,那对儿才子佳人后来如何了?”

    明夫人抿了抿嘴,她本不想再说那结局,却也不得不答道:“说了,说是那才子用情不移,要迎娶那佳人归家,那佳人不愿耽误那才子前程,在他迎娶那日,抹脖子自尽了。”

    明夫人说完又讪笑道:“这就是为了赚眼泪的话本子,这后头可不就是个瞎写的,这娶和嫁的事儿,哪那么简单的。但是如今,这些善堂的女儿家,虽说大出路没有,可也会教些过日子的手艺,到了十三四,也会帮着寻人家婚配,可这样的女孩儿,没根没基,也没个嫁妆,一般也配不上什么好亲事。”

    “至于男孩儿,倒还稍微好些,六七岁上,若是便当的,还会送去家学什么的,认个字读点书,能读出来的,善堂也会供着,读不出来的,就送到自家商号什么的,学些手艺,倒比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家儿,还稍微好些。”

    吴皇后这才点点头道:“早几年,宫里送了几位司药局的女使,去江南西路君山女医馆习学,如今学成回来了,她们说,君山女医馆那些年轻的女医,许多都是从君山善堂里选出来的。”

    吴皇后说到这处,又顿了顿,才道:“今日召夫人来,就是想和夫人说说这女医馆的事儿。”

    明夫人听得这处,心里抖了抖,却不由暗自感叹,娘娘这圈子,也绕得够大的。

 第284章

    锦和宫大殿里,吴皇后让换了杯热茶,又笑着让身边侍候的严尚宫,把官家给她那份折子,递到了明夫人面前。

    吴皇后抿了口茶道:“夫人先看看这份折子,这是早几年,广南王府老太妃还在君仙山时,递回来的。”

    明夫人有些不明所以,广南王太妃是什么人,她老人家递的折子,一般都是极紧要的家国大事,这样的折子,让她看,是为的什么?

    今日娘娘这话,是从善堂说起的,善堂和广南王太妃的折子,难不成还能扯到一处?

    明夫人虽心下有些惴惴,可如今那折子都窝在手上了,看不看的,不都得看吗?

    明夫人有些木然摊开那折子,一个字也不敢错过,却只越看越惊心,这样事关国本的大事,哈,什么时候轮到她这个妇道人家……

    不对,想出这些手段的,是个女孩儿,还是个那么小的小女孩儿,穿过那些治病救人表面,看到更远将来的,是位曾经叱咤沙场的老太太。

    明夫人这样经过苦见过难,又跟在自家夫君身后,走到如今这样地位的女子,看完这折子,早已从心惊变成了心热,热得有雾气在眼眶里打转,热得握着折子的手,仿佛都在发烫,忍不住跟着颤抖起来……

    吴皇后见得明夫人看完那折子,竟低着头在发呆,再看了看她那有些颤抖的手,只笑了笑道:“夫人看完这折子,可有何感触?”

    明夫人猛然从呆怔中醒过来,抬起头道:“请娘娘恕罪,是臣妾无状了。”

    吴皇后笑着摇头道:“不妨事,不要说本宫,便是官家第一回见得这折子,也是一样的心头发热。虽说本宫是从广南王府进的这皇宫,可要说经多见多,本宫自认不如夫人,夫人觉着,这折子上的设想,可能实现?”

    明夫人连忙摇头苦笑道:“臣妾不过是从前多吃了些苦头,这眼界见识上可差得远。就说这事儿吧,臣妾从前就只想到了第一层,就是能多活人命,就能多些人种田养桑缴纳赋税,多些人服徭役兵役,别的,还真没敢多想。老太妃这份高瞻远瞩,实在是,别说是叫臣妾了,只怕这满天下,也不得不叹服。”

    吴皇后笑道:“这事儿若说真论功劳,肯定是要算在那个小丫头身上,她若没这些手段,老太妃也不敢想这样的事儿。可现如今,这一个小的能做出来,一个年长的都已经替朝廷打算好了,咱们这些人,总不能只站干岸看着,总得跟着伸把手吧。”

    明夫人听了吴皇后这话,当即起身屈膝道:“这样的大事,只怕臣妾能力有限,倘若有用得上臣妾的地方,但凭娘娘差遣就是。”

    吴皇后示意严尚宫搀了明夫人起来坐下,又笑道:“夫人先听听君山善堂的规矩,听完了,大概齐也就能明白,咱们如今,可以先干些什么了。”

    严尚宫听得吴皇后这话,便转身到偏殿,召了从君仙山回来的司药局童女使进来回话。

    那位童女使行过礼,便把君山善堂的那些规矩,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末了又加了一句:“因为君山药行和君山女医馆要的人多,如今佐近几个县和两浙路的一些善堂,都已经在照着君山善堂的法子行事,为君山送人了。”

    吴皇后听完笑着看向明夫人道:“叫夫人看,咱们要照着老太妃设想的这样,把这件大事做下来,眼面前,最缺的是什么?”

    明夫人听了这许久,从善堂说到如何教导出女医,哪还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连忙答道:“如今这天下,医婆药女在百姓眼中,可是轻贱得很,当然,这里头也有许多缘由,总有那许多是靠着哄骗和一些神魔鬼道的度日,可这样打小儿跟大夫一样教导出来的女医,除了君仙山,也没别的地方有了。”

    “女医要立起名声,照臣妾看,也不是一年两年光景就得成的。那如今最缺的,自然就是医女。现如今这世道,好人家的女儿肯定不愿送去做医女,可一般穷苦百姓家的女儿,各种牵绊不说,单论这打小儿就让读书识字,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若说先从善堂里入手,倒是个极好的法子。关键是君山善堂这套规矩,放到哪个善堂,也是积功德的事儿。就是学个最简单这一项,药膳茶水四时养生的,别说嫁人,被高门大户聘回去当个教习,那也都是极好的。”

    吴皇后点头道:“夫人果然眼明心亮,一说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明夫人连忙摆手道:“这都是现成的法子,臣妾虽说愚钝些,可若是人家把路都趟出来了,再手把手教到这个地步,还不明白,那也是白吃了这么多年的米粮了。”

    吴皇后笑道:“老太妃就喜欢夫人这份爽利,夸起夫人来就赞不绝口,既是话说到这份上了,若是京城这一处,交到夫人手上,可有了章程?”

    明夫人略沉吟了片刻便道:“臣妾这也是比照着君山善堂和君山女医馆的规矩,现想了个大略的,娘娘先听听,若是有什么不对,还请娘娘指正。”

    明夫人见得吴皇后笑着点了头,便又接着道:“咱们京城,如今也有了女医馆,臣妾想着第一条儿,先在万寿观佐近,建个善堂。”

    “第二呢,臣妾想着看看能不能在京城找几个帮手,先往京城这些善堂挑一遍,有合适的,先送到万寿观建好的善堂里,请女医们先教导着。”

    “第三呢,这京城和京城周边,也可以透些消息或是直接贴告示,像君仙山那样,招募些有真本事的医婆药女加入,也和君仙山一般,按照各人长处,再教导和分派差使。”

    明夫人搬着指头数了个一二三四五出来,到末了又道:“这京城里年年到了这时候,高门大户年年都有施粥赠衣的事儿,要臣妾说,那有些花子,可不是真花子,与其把米粮银钱用在这样的地方,倒不如趁着还有日子,把这善堂的银钱米粮先募捐出来,把粥棚搭到城外去,要混顿饱饭的,用工来换,把善堂立起来再说。”

 第285章

    明夫人说得干脆明快,吴皇后听得一脸的笑,又看向眼里闪着光的童女使道:“童女使有何想头,也可一并说出来。”

    童女使连忙屈膝道:“奴婢几人不才,若是娘娘能允准,也想跟着出点力,揽了那挑人的活儿。”

    吴皇后失笑道:“瞧瞧,这就坐不住了,她们可是在那君仙山上都不愿回来的。行,这挑人的事儿,你们几个去办,若是有什么烦难,只管找严尚宫说话。”

    那林女使极聪明,听得这话,立时便跪下谢恩,退了出去。

    吴皇后又看向明夫人道:“夫人说的第一条儿和募捐的事儿,其实是二而一的,本宫那娘家弟妹是如今刚得了个女儿,不太方便出门,若是她知道了,定是最愿意不过的了。”

    “她虽说不好出门,夫人可以邀约了人上门去扰她,本宫再让人给她带个话儿,她如今可是这满京城,除了夫人以外,对这女医馆最推崇的妇人了。你们俩在一处,这差使当能办个八九不离十了。”

    明夫人连忙道:“这是娘娘的恩典,娘娘一句话,管叫这京城的夫人们,一呼百应,臣妾这样的,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能帮着跑跑腿打打杂,臣妾明日便去请见王妃,再去看看小郡主,粉妆玉琢的小娃娃,真可人疼得紧。”

    明夫人说到这处,眨了眨眼,又补了一句:“臣妾可是沾了这小郡主的光,若不是因为王妃要照看她,这样大功德的事儿,可轮不到臣妾身上。”

    吴皇后略略抿了抿唇角,才有些似笑非笑道:“夫人这话,可就折煞了小郡主了。这样的大功德,若真要说个沾光不沾光的,可都要论到正主儿头上。”

    “夫人可能不知道,北边安远城,自打念丫头去了,万寿观建起来了不说,君山女医馆也已经立起来了,便是安北王妃,都在北地万寿观边上,建了一所怀德堂。如今若不是咱们这正主儿念丫头分身乏术,照理说,这京城的善堂,也该是她来操心的。”

    “不过也不打紧,反正往后,往大了说,是全天下妇人孩童的事,往小了说,可都是你们自家的事,虽说婆婆替儿媳效劳的不多,可你们家这儿媳,那不是一般的孩子,夫人自然要多经些心。”

    明夫人怔了怔,再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了吴皇后一眼,只见她依旧那般似笑非笑看着自己,明夫人只恨不好娘娘面前失仪态,不然还真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