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吏-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实验归实验,青州左营各部的操练,却已经开始朝着新技术的方向转变了。
就在这种疲惫却又兴旺的过程中,日子过的很快,很快便是来到了九月中旬。
这天,李春来好不容易忙里偷闲,正准备去东大牢找黄公公喝个小酒吹牛皮呢。
京师方向,噩耗陡然传来。
刚刚登基一月的泰昌皇帝,驾崩了
饶是早就对此有着一定的准备,可真正听到了这个消息,李春来还是有些懵,一种无法言说的懵
这里面,有惊恐,有畏惧,有不知所措,却又有着一种不太好言说的兴奋
时代,又变了啊
天子驾崩,俨然是天下间的头等大事。
饶是距离老百姓很遥远,但不可避免的还是要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一些影响。
毕竟,该避讳的东西,总是要避讳的。
李春来原本想找黄公公喝完酒,再去找秦玉奴的,到此时,俨然只能是作罢。
不过,事情虽是重大,对此时沂源老百姓的影响却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毕竟,就在不到两月之前,他们刚刚经历了雄主万历皇爷的驾崩。
思虑良久,李春来也做出了决定。
此次泰昌皇爷的驾崩,他便不去京师凑这个热闹、当戏精了。
一方面,李春来想去扶柩,究竟还是不够资格。
另一方面,饶是即将即位的朱由校仁厚,但自己究竟还是太年轻了,这般去要赏,俨然有点着相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大战在即,便是李春来,说没有压力又怎的可能?
便是南京的花魁大赛,李春来都是放弃了。
好在此时陈如意和秦玉奴都已经与李春来很稳定,有着李春来的强力支撑,两女对此倒也看的淡了。
当然,她们更害怕的是,李春来若是去了南京,再给她们找回来几个姐妹怎个办
但没多久南京方面便传来消息。
因为天子驾崩,他们的花魁赛也搞不成了,只能是拖到明年。
只是到来年这个时候,陈如意和秦玉奴怕是想去也去不了了
陈如意现在已经确定是有喜了,秦玉奴那边虽还没有动静,却是想来也快了
总不能,她们两个,到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参加吧
就在李春来埋头苦练基本功,稳步提升的时候,时间过的也是很快。
跟李春来预料的差不多。
泰昌皇帝的突然驾崩,的确给大明的朝政运作带去了不少的压力,一切却还是在轨道中。
毕竟,大明的整个框架还是很完善的,长幼有序。
就算其中有着什么幺蛾子,谁又敢跟整个体制作对?
眨眼,时间便是到了腊月,李春来部青州左营主力,战力已经是初步成型。
而随着沂源春这个白酒新牌子,逐渐在大明打开市场,李春来也是收获颇丰,粮草辎重补给,也都是日益充盈。
这个过程中,辽地那边的动向也是愈发清晰。
后金鞑子已经是厉兵秣马,大干一场的迹象,尽显无余。
腊月初三,朝廷方面终于是发来了公函,要求李春来即刻率本部主力入辽,准备参与接下来即将展开的大战。
饶是李春来一直在精心准备此事,可真等事情来临,还是不免有些手忙脚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相比于明军其他诸部,李春来他们青州左营的各种辎重,着实是多了一些。
而这段时间,辽地也发生了许多事。
一些细节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其中最核心、也是直观李春来利益的一大变动,便是熊廷弼已经去职,取而代之的是袁应泰。
不过,这位爷或许其他方面水平还不错,但是军事方面怕就不太能让人信服了。
只可惜,这是朝堂斗争的结果,李春来此时也发不上什么力。
两天之后,李春来部已经全部准备就绪,随着李春来大手一挥,青州左营五大营合计战兵四千余人,辅兵近两千人,民夫两千余人,近万人的庞大队伍,便是直接出发了。
而这时,李春来也给新皇朱由校发了一封密报。
事情的核心,自是奇袭老寨的战略规划。
说白了,到此时,李春来已经不想跟辽地那些大爷们玩了。
毕竟,跟他们混在一起,除了浪费时间,勾心斗角,生一肚子闷气,还能有个鸟用呢?
乃至,李春来都不怕未来的天启小皇帝不批此事。
哪怕他真的不批,李春来也还是要这么做!
因为他很明白,跟着明军主力走,那注定是死路一条。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现在这个大环境,虽还不好直接公开推诿,但是推脱的理由俨然还是很多的。
更不要提,只要李春来有功绩,哪怕没攻破老寨,只是搞到三五十级鞑子首级呢。
就这功绩怕是就等笑傲群雄了。
与上一次出征辽地相比,李春来部不仅是队伍更庞大了,随之而来的软硬件设施,包括李春来的主动权,俨然也不能同日而语。
上一次出征,李春来几乎碰到谁都得喊哥,可现如今,不管是谁,见到李春来,都得喊一声将爷了。
另外,得益于上一次的声名,李春来他们青州左营此次出征,几乎每路过一个地方,都会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这也让儿郎们的那等精气神,也是越来越高。
而等到达莱州港后,李春来又哪需要找什么中人了?
已经挂在青州左营名下自己的船队,便已经足够承担此次运输任务。
而且是绰绰有余。
没办法。
这些时日内,李春来通过各种关系途径,又搞到了各种大小船只二百余艘。
其中,仅是大沙船就有六十七艘。
这等大型沙船虽是没啥战力,可装载能力却都不是盖的。
宽松点,一艘大沙船也能载个二百多人。
若是挤一点,塞个三四百人也是轻松又愉快。
这一来,一百多艘大型船只,加之二百余艘中小船只,几乎将整个莱州港都遮蔽了。
这不仅解决了莱州大量渔民水手的生计问题,莱州人也有幸见到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
放眼望过去,不论码头上还是河上,皆是巍峨威武的各式战船。
而在这些战船上,那一个个艳红色的身影,又是那么耀眼夺目。唯一可惜的是,此次李春来就不能红袖添香了,因为他的大小老婆们,包括二少奶奶在内,现在都已经有了身孕
更让李春来遗憾的是,俞瑶可能正月间就要生了,预产期就在那个时节,李春来却也不能陪伴,无法亲眼看到自己的第一个血脉降生
不过,很快,李春来的心神便被碧蓝的大海和庞大的船队所填满。
此次兵强马壮,准备充裕,何愁大事不成?
登莱虽与辽地隔海相望,路途并不远,但李春来等人的运气却并不是太好,出发的第二天凌晨,路程刚刚走了一小半,天空中便是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原本,李春来想经营的垦利岛,曹妃甸岛,因为一直忙于斗争,也没有时间经营,在海上都没有落脚地支撑的。
好在此时船队的规模足够大,人手又是充裕,这点小自然灾害,还构不成什么威胁。
只是李春来此时却还是无法真正的放松下来,将精力都聚集到纯军务上,还是得大肆扯皮。
不仅要跟朝廷方面扯,跟新任经略袁应泰扯,跟毛龙那边也要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此时这些嘴皮子官司打不下来,后续,就是会有麻烦,无法让李春来和他的儿郎们,保持最大的主动权。
出乎预料李春来的是。
两天后,当李春来部抵达旅顺沿海的时候,天启小皇帝,朝廷,包括袁应泰那边,都是给与了李春来充裕的自主权。
反倒是毛龙这边,有点扯皮扯不开了。
这次给毛龙送信的,是他的心腹陈继盛。
李春来之前倒也算是跟陈继盛认识,却不过只是一面之缘。
主要是陈继盛当初一直在暧阳堡负责后勤工作。
旅顺西南方向的近海边,庞大的船队,就像是一片移动的海上城堡,傲然耸立在惊涛拍岸之间。
舒适的船舱内。
李春来略有些冷的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小四十的老军汉,一字一句道:“这么说,陈爷你这次过来,是能替我大哥做主了?”
“”
陈继盛止不住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忙急急道:“三爷,三爷,您就别为难卑职了啊,卑职怎敢做这等主啊。主要是我家将爷的意思是,这一次,究竟是我家这边出人出力更多些啊”
只是,说着说着,陈继盛都没有什么底气了。
这他娘的,跟睁眼说瞎话又有什么分别呢?
不说其他的,便只说李春来此时的船队规模吧,便是将毛龙部每个人都卖了,那也凑不够啊。
这一来,他们还谈个锤子的主动权。
人家李春来不带他们,明显也能玩啊。
更不要提,李春来青州左营部无论装备还是士气,都明显胜过他们许多。
毛龙此时能拥有的,无怪乎只是辽地地头蛇这一个便利而已。
但人便是这般,无理还争三分理呢,况乎现在还是处在公平状态。
反正他陈继盛与李春来撕破脸,只能是小事,毕竟毛龙又没与李春来撕破脸,一切还可以再谈嘛。
“行了。陈爷的意思,我李三儿已经明了了。你便回去告诉我大哥吧。若是这般,那,此事就当我李三儿没提。咱们各家玩各家的吧。”
李春来却不给陈继盛继续墨迹的机会,干脆果决的做出了决断。
“嗳,三爷,这”
陈继盛登时怂了,纠结片刻,忙道:“三爷,卑职绝不是这意思啊。我家将爷在心底里,自是以三爷您为主的。只是,在事后的战果分配上,三爷您,您能不能再加点”
第430章 厚颜无耻的毛文龙
强势压制住了陈继盛,让他去催毛文龙赶紧出兵,李春来这边也开始缓节奏了。
别看辽地与青州只隔海相望,可不论气候、地形、包括很多其他方面,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李春来麾下青州左营的老兵们,自是没什么,可新兵们,俨然需要一个熟悉环境的过程。
所以,早在来时,李春来的船队里,不仅备下了大量的炭火,更是有着大量的老姜、老蒜之类。
就是为了防止儿郎们不适应环境,引发流感或是什么其他疾病。
再者,李春来虽是凭借着他积攒的优势,有点‘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真正要动手,还是需要精准的把握时机的。
甚至,李春来推测,如果他隐藏不好,或者说没有设置好前置,被后金发现了他的战略意图,依照这些鞑子的狗性子,怕是都能放弃此次的战略计划。
这玩意李春来也不能说好与不好。
但一旦被鞑子拉住了节奏,可能不仅他李三爷要陷入到巨大的被动中,辽地实际的局面,怕是也不一定有改观。
最简单的。
鞑子直掠沈阳城、辽阳城下劫掠,谁能拦得住呢?
……
李春来部主力并未在旅顺海岸停留太久,一天多之后,便是游弋向了复州海域,目的地正是辽地大岛之一的西岛。
事实上,早在很久之前,李春来就瞄上了包括西岛在内的长生岛、中岛这三大岛。
这里,不仅地理环境优越,关键人口稀少,没有那些臭鱼烂虾的破事,着实是为数不多的宝地之一。
特别是长生岛。
仅听其名字便是能知道,这个大岛有东西的。
传闻,正是当年徐福为始皇帝寻长生不老药到过的地方,甚至有传说这就是徐福的终点。
那肯定不会差了。
一天多后,抵达了这片海域,通过小船观察环境的李春来很快发现,这里的环境比他想象中要恶劣许多。
长生岛还好些,似是有几个小村子的模样,中岛西岛却几如不毛之地,而且岛上地形明显也更为复杂,似乎不太宜居。
但这却正合了李春来心意。
他此时,就是要找一个没有什么人烟的地方,先猫下来,适应环境,猥琐发育。
几日之后,陈继盛便风尘仆仆的去而复返,带给李春来最新的消息。
毛文龙已经全盘答应了李春来的条件,至多十日之内,便会走海路过来,与李春来汇合。
但陈继盛同样也带给了李春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便是老二满桂这次是肯定过不来了。
满桂升为游击后,发展比毛文龙要好很多。
短短时间,麾下便有了几百人的队伍,而且,有小二百号骑兵。
这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甚至让人会寒心……
满桂之所以能这么顺,核心之一,还是因为他是蒙古人。
恰巧袁应泰上任之后,收拢了不少蒙古人,并且,将他们安置在沈阳和辽阳这种大城中,正需要有人来震场。
满桂正好赶上了这个时机,得到一部分实权的同时,却也是被袁应泰给拿住了。
对于此,李春来自也不好说些什么。
毕竟,袁应泰给他李三爷开了绿灯,已经是给了很大的面子,若李春来再去不讨巧,那可就是不识趣了。
另外,就满桂本身而言,他俨然也需要这种大场面的锻炼,李春来这种剑走偏锋的山地奇袭路线,未必就真适合他。
陈继盛随之也为李春来介绍起了沈阳现在的形势。
怎么形容呢。
简直就是群魔乱舞。
为了应对此次辽地危局,天启小皇帝虽是像他的祖父一样,提前便是招天下精锐过来支援,但却依然还是老样子。
那些大爷们,顿时又使出他们的各路招数,抢占资源,占领道德的制高点。
“呼。”
李春来闻言也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这玩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
现在明军这般状态,怕是都快要跟前宋差不多了。
当初的宋军,按说靖康这个阶段,不过才百多年,究竟还是应该有那么一点战力的。
实际情况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