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然已经有了醉意,但意识尚在,知晓陆言这是要谋求文道上的成就。
“朱老哥,你我何不一同前去,再赏那扬州明月?”
“我?我就不去了!”
朱闲晃悠着酒杯,闷声道:“京城大劫刚过,百废待兴,皇帝一人操持不过来,我还得多多帮衬着。”
陆言点头,朱闲作为当今皇帝的叔叔,如今京城遭逢大难,进入重建,确实需要有人来操劳,便也不再邀请。
“今夜一壶酒,便为老弟践行,此去江南,一路顺风!”
朱闲举杯,陆言大笑着碰杯:“今日别过,待到小弟归来,再与老哥痛饮!”
“一定!”
次日一早,朱闲酒醒离去,陆言则是准备离京前往江南。
他此去,一来是游山玩水感悟风土人情,二来,便是提升自己的文道修为,不求同样晋升化神,至少也得晋升文道大宗师!
别人炼精之后专修一道,乃是因为没有多余的精力修行其他道行,亦没有那个时间。
但陆言不同,他有碑林图辅助,得诸多宝物秘法,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将江湖道修成化神之境,如今又有了空闲,便可以专心修文道。
关键是,随着文道修为的提升,他的诸多宝物,如西山霁雪图,威力也会跟着大增,到时候若是遇上什么掘墓人朝圣者,乃至于其背后的推手,也多了几分底气。
拿定主意,陆言取出一个竹筒,其中有一把竹签,上面刻有不同的诗文。
这是前不久他刻碑得到的一个凡品一等奖励,乃是给一个饱读诗书的道士刻碑得到的,名为千文卦筒,功效和黄历差不多,观运势算命相的。
陆言轻轻一晃,就见那竹筒跳出一根竹签,捡起一看,其上乃是一句诗文。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这是一句描写江南的诗词。
陆言将竹签重新插回竹筒,轻叹一声,随后闭眼仰天。
“今日解签,宜下江南!”
。。。。。。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沿大运河顺流而下三日,便是三吴都会,杭州府。
陆言原本是可以御剑乘风直抵钱塘,但看到运河两岸的美景,又想到自己的初心,还是决定走水路,溯运河而下。
他也不是第一次来到杭州了,当初因为江南云章书画大会,他便来过一次。
故地重游,曾经的人和事,都一点点浮现在眼前,其中印象最深的,要属曾经荷风院的对对子和惊闻淮河坠龙一事。
不过他这次来到杭州,乃是带着目的,一来就逛逛此地的文道遗迹和名胜,二来,就是依凭朱闲的玉佩信物,拜访居住在此地的一位名家,吴中四才子之一,唐伯琥。
要说陆言和这位大才子,还是有些缘分的,当初给黄家后人刻碑时,陆言就在碑林图中见过这位吴中大才子,买下了黄家那幅手稿。
如今特地前来拜访,也是听闻这位唐大才子手上,有不少名画墨宝珍藏,希望能够借过鉴赏感悟一番。
随着碑林图的蜕变,不少得自其中的秘法,也跟着有所蜕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清风正气诀。
这一神品奖励,原本的功用是从书画之上攫取其上附着的文气,而这些书画大多来自历代或当代名家之手。
但是现在,其功效却是大变,成为感悟名作书画之中的文意和画意,亲手动笔临摹,聚沙成塔,临摹一副名画或是书法,便能积累下一些文气。
按理说原本的清风正气诀纳气的速度更快,但陆言却认为,现在的正气诀,显然更好。
文道不同于江湖道,江湖道原本便是江湖市井、人生百态,纳得也是市井百道之气;而文道,则更为纯粹。
之前陆言就有所感知,从不同书画上攫取文气,虽然速度快效率高,但纳入文庙之中却显得驳杂不堪,并不精纯,只因这些都是别人养出的文气,而非他本人的。
如今,陆言亲手作画写字,养专属于他一人的文气,这才算是走上了文道正途,养出的文气,也更为精纯纯粹!
原本他是打算在宫廷画院修行一段时间,将那里的名画都临摹一遍,心说差不多也能到达文道大宗师的级别。
结果后来才发现,宫廷画院不少都是高仿,只是留了样本,真正的真迹,多是掌握江南的名家手中。
甚至朱闲告知陆言,江南诸多书画氏族掌握的名作真迹的数量,比之皇帝的国库珍藏,还要多!
这也是为什么,陆言打起了江南之地的主意。
进了杭州府城,沿街繁华热闹,不比之前的京城差多少。
只是相比他第一次来那会,少了许多贩卖文房四宝和书画摆摊的,也是,毕竟当时正逢江南云章大会,无数文人墨客聚集,书画用品自是大卖。
陆言进城之后,并未急着去寻唐伯琥,而是选择先找了家酒楼。
并非像前世诸多玄幻小说那般,来到酒楼是为了打探什么消息,他此来,目的很纯粹,吃。
江南之地,鱼米之乡,不仅是盛产各种河鲜,各种茶文化异常发达之地,加之南方食物偏甜,尤其是杭州,还有不少有名的糕点。
难得来一次江南,别的不说,咱是来旅游的,自然要先把口腹之欲满足了!
“客官,龙井虾仁,您慢用!”
之江名菜之一,龙井虾仁,聪慧的临安百姓将此地特产的龙井茶和河虾结合诞生的美味,清香软嫩,虾鲜中带着茶香,令人回味无穷!
随后,一道道名菜端上来,定胜糕、醉虾醉蟹、西湖藕粉、醋鱼、东坡肉、叫花童鸡,接二连三,一时间陆言的筷子都管不过来!
最后再上一壶龙井茶解腻,美哉!
“哎,这不是陆兄?”
陆言正啃着一只鸡腿,全无雅相,此时听见有人喊他,不由定了定神,看到一位青年刚巧进门。
“你是,刘一本!”
陆言先是一愣,随后认出了青年,当初云章大会上比画初识,后来大晚上在荷风苑,还闹了对对子那么一出好戏。
他其实也挺惊讶,这刘一本记性倒是好,竟然只是一眼,便把他记起来了!
“陆兄,我叫刘友全!”
“知道了,刘一本刘兄,来坐!”
陆言招呼着黑个脸的刘友全坐下,笑道:“咱倒是有缘,没想到吃个饭,都能撞见!”
“嘿嘿!”
刘一本也很快不在意,突然笑眯眯道:“陆兄这好菜好肉,怎能不配上好酒,我便请陆兄喝两盅!小二,上酒!”
“哎,可别!”
陆言连忙打住,把鸡骨头一吐:“吃这大鱼大肉,就得喝龙井茶解腻,不喝酒了,你有什么事就说吧!”
刘一本闻言眉头一挑,然后竖起大拇指,笑道:“嘿嘿,陆兄果然非凡,连刘某人有事相求都看得出来,在下佩服!”
“马屁少拍,你若不是有求于我,怎会突然见面就要请我喝酒?”
“哎,陆兄这话就错了,就算无事,咱们兄弟见面,也得好好喝一盅!”
刘一本马上严肃,随后又恢复嬉皮笑脸,也不贫了,直言道:“确实有这么个事,原本我是准备过些时日去求几位名家的,但如今碰上陆兄,这才厚着脸皮请陆兄帮忙。”
随后他也叹息道:“那些名家单纯跑一趟,银两便是难以计数,但如今碰上陆兄,就不一样了!”
陆言心中直翻白眼,合着我出手就便宜呗!
他倒是也不在意,皱眉问道:“什么事,还要请动名家?”
所谓名家,一是指那些书画造诣极高者,二是指文道修为极高者,但往往这两者,都是重叠的。
一般需要请名家出手,多半是遇到了难以鉴定的未知书画;亦或是一幅名画没有署名落款,想要提升其价值,便需要名家出手署名落款。
“是这样,我们刘家,说是书画世家,但也只是算半个。”
刘一本凑到了陆言耳边,低声道:“其实我们刘家,乃是金石行业起家!”
陆言闻言挑眉,金石行业是一种委婉的说法,通俗点来讲,就是中介,沟通收藏家和倒斗的。
这种属于灰色产业,只要不玩大,哪怕放到明面上,官府也不会管,不少金石行业的大手子,干着干着就转正,成为收藏家了。
显然,刘家应该就是这种,转正收藏,收集各种古玩字画,既有市面上的,也有新鲜出土的。
“陆兄有所不知,这事还要从前阵子,我刘家收来一尊残破石刻画说起!”
。。。。。。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南金石会馆
“陆兄,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陆言点头,不置可否,随后由刘一本招呼着,把茶菜挪到了二楼的一间雅间里,二人密谈。
“不知陆兄可还记得李悦?说起来,如今这事闹起来,还跟这家伙的家族脱不了关系!”
刘一本面上愤愤不平,听完他的一番描述,刨去其中的添油加醋,陆言大概明白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说是就在前不久,李悦所在的李家,和刘友全所在的刘家,会同其余几家搞金石行当的家族,搞了个江南金石会馆。
这么一个玩意,说着好听,叫会馆,但其实就跟洗钱差不多,说白了就是摆在明面上的黑市,江南地界发丘倒斗得来的明器,都可以来这销赃。
关键是,刘家和李家背靠着徽商商会本部,只要人家金石会馆没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哪怕你是官府,也不好动人家。
就是这么一个财大势大的合办会馆,结果刚成立第一天,就出了问题。
怎么回事呢?一个字,争!
争权夺利,争夺会馆内的地位,争夺会馆首席的位置!
别的家族虽然也算是小有名气,可是跟临安府这刘、李两家比,那便不够看了!
两家背后是徽商本部,而且刘李两家也早已转正,人家现在是正儿八经的收藏世家,家主也是字画古玩圈正经的行家!
于是乎,会馆首席的位置,就得在这两家决出来。
而决定首席的方法,乃是这金石会馆的第一批货品,两家分别请出家主鉴赏这一批货品,比的便是一个眼力见。
干他们这一行,尤其是作为如金石会馆这样一个拍卖会性质的首席,眼力见相比所谓财力,都更为重要,一旦有珍宝被看走了眼,高价低卖,那便是天大的损失!
这第一批明器,一共二十九件,两家各鉴赏出十四件,这剩下的一件就成了决胜局。
正是刘一本口中的残破石刻画!
但是问题也出现了,两家都想赢,都鉴赏了这最后一件明器,也都认不出来,一脸茫然。如此,总不能两家平手,都是首席吧?
于是李悦的父亲,李家家主就提出折中的办法,请一位名家来掌眼,谁家请来的名家都最先鉴赏出名堂,那谁家便是首席;若是两家的掌眼都鉴赏出来,那么便拼估价。、
刘家也点头同意了,于是乎两家就以三天为限,各自请掌眼去了。
若是说之前是比试眼力见,如今便比拼的是掌眼之人的眼力见,比的是人脉了!搞类似典当拍卖,人脉也一样重要!
“所以说,刘兄你找上我作甚?”
陆言面露古怪,夹了一块龙井虾仁放入口中,嘟哝道:“你我年龄可谓是大差不差,万一李家请来一个沉浸古玩大半辈子的老掌眼,那我当如何?”
刘一本若只是和他谈笑一番,转头去请个老头子,他倒不觉得有什么;但看对方言辞之中,是真要他去做掌眼,这就奇了!
“唉,不瞒陆兄说,这一次双方没有规定掌眼只能请一位,而且此次事关重大,关系到族中一些事,以及在下于族中的地位!”
“哦!”
陆言挑眉,这下就明白了,各家的掌眼都不止一位,想来刘家家主也请了老掌眼,这次过去,估计没他什么事。
刘一本作为刘家长子,将来要承袭刘家基业,如今碰上这种关乎家族利益的大事,请来的掌眼厉害与否不重要,关键是能请来人!
这是作为大家族的长子,起码要彰显自个已经在临安府有了人脉!
“嗯,我答应你!”
陆言片刻沉吟后,给出了答复,随后不等刘一本开口,他又道:“你先给我仔细说说,那残破石刻画,长什么样?”
“哎,这没问题!”
刘一本说的口干舌燥,饮了口茶,努力回忆道:“应该是白描浮刻,但是之所以难以鉴赏,也是因为太残破,根本看不出来什么!”
说着,他比划了一下:“大概,半张桌子这么大。”
“嗯,到时你带我去看看就是了!”
陆言眯起眼,心中有了些许猜测。
。。。。。。
寻了家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临近晌午,刘一本才来找他。
二人同行来到城南,一座大宅院,刘府,就进入陆言的视线内。
“好家伙,确实有钱!”
陆言如今修为是何等高深,单单是一眼,就看出刘府门口那两尊石狮子,都是青玉质地的老东西,只不过表面一层包浆,这才看去不甚明显。
进入刘府之中,也不似京城中的大户人家那般,考究布局,讲求建筑对称性。
江南如刘府这般豪绅宅院,都是具有水乡风情的布置,香兰花草假山,一池幽水,其中有水上回廊,直达一座湖心八角亭。
“陆兄,这边请!”
绕过院门后的花草小湖,陆言来到了一处更大的人工湖前,这也让他对于江南之富庶,有了新的理解。
江南之富饶,甚于燕京!
大湖中心也有一个湖心亭,不过比起八角亭,那更像是一座宽敞的水榭歌台。
歌台之上,足足立着二十人,却依然不显得拥挤。
“见过父亲!”
刘一本上前见礼,刘家家主是一个两鬓微白的中年,面上不怒自威,带着一种常年居于上位的威严。
此刻他望向刘一本,又看了眼年轻的陆言,沉声道:“全儿,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