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贞观俗人 >

第573章

贞观俗人-第573章

小说: 贞观俗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意思?”

    “反攻的时间到了,轮到我们出手了 还不明白吗?”

    一群将校振奋 “这么多地方一起打?这是要包谈州城下沙人的饺子?”

    “不,兵法有云 围必阙之,方为上策。”

    “我们这次是要三面合围 留一面。”

    “为啥要留 谈州城下一劳永逸的解决掉他们,多省事。”

    “干就完了。”

    “直接决战。”

    一群将校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不热闹。

    “卫公乃我大唐霍骠骑,难道用兵还不如你们?直接围死 句町沙人必做困兽之斗 到时拼个鱼死网破,必然会造成很大伤亡,实不划算。所以故意围三缺一,先瓦解其斗志,令其亡命溃逃 到时我等再从容追杀,则便可不费吹灰之力 将其歼灭也。”

    “那我们打哪里?”

    “我们的任务第一是守好镇南关,总得防着到时有沙人狗急跳墙 万一有人慌不择路的往我们这边跑,总不能让他过了镇南关 窜到我们武安州境内做乱的 一个句町蛮也不得入境 这是死命令!”

    “咱们镇南关如此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句町蛮溃军怎么能过去?就算大军来,也攻不过去啊,我们这么多人,也不能干坐在这啊?要不,抽调点人马去增援其它地方?总不能别人在打仗,咱们在看风景啊?”有将领忍不住道。

    卫公的作战计划一透露,大家都为之惊叹,确实比关门打狗要强,可问题是镇南关这里的众人却有些不太乐意了,能上战场才有机会挣军功啊,身为军人,谁愿意缩后方呢。

    阿黄倒不是那些一心想立功的骑士们,他做为秦琅派回来坐镇武安州的大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守好镇南关,这是武安州的北边门户绝不容有失。

    随便漏点溃兵过去,都会给封地造成极大的破坏。

    守好镇南关,就是功劳。

    “你们也不要急。”阿黄笑着摆摆手。

    他看着沙盘,其实镇南关确实安稳,兵曹钱德兴带兵早已接防了石西城,这本来是左溪十八蛮州之一,句町入侵后,石西蛮王带垌丁主力在广源、龙州等一带与其它蛮王一直阻击沙人,结果数次大败,损失惨重。

    钱德兴奉命带兵增援,实际上就是已经接管了石西,而秦琅后来也干脆在邕州将石西降为县,并将其临时划入了武安州都督府代管。

    北以思明江为界,东以北仑河不界,秦琅实际上把武安州向北扩了百里,镇南关已经不再是北大门。

    石西凭祥,思明宁明二城,成为镇南关北面的两道保险,想到镇南关下,还得拿下关北百里内的这两城。有钱德兴、秦勇各率三千人分守二城,沙人就算先前兵锋正锐的时候也没机会,更别说眼下已经疲乏之时,一旦兵溃,更不可能窜到镇南关下。

    不过小心总无大错。

    何况秦琅的计划也是很周祥的,打笼州也好,打龙州也罢,其实都用不了太多兵。兵越多,后勤补给压力越大,指挥起来也越不灵活。

    所以反击战都不用太多兵,在精不在多。

    可武安州和诸溪垌都接到命令不断征召青壮。

    召集起来的这么多人马,其实不是用来攻坚决战的,只是用来等主力精锐击溃句町蛮后,好痛打落水狗的。

    说白了,就是要拉起大网,把句町蛮一网打尽。

    不管大家能不能理解,阿黄还是给大家传达了卫公的战略意图,然后做了任务分派。

    镇南关的八百精锐战兵不动,抽调过来的团练留下一千协防,其余的垌丁屯民这些,可以出镇南关。

    一部出镇南北向北,前往石西和思明二城,到那边去做些辅助任务。

    另一部沿奇穷河往西北进发,近年秦家沿穷奇河谷修建道路,开设商路,从镇南关下的门县沿穷奇河往西北,修通了一条长达二百里的道路。

    这条道路向西北延伸,经七源州,直抵广源州,最后到达秦琅的飞地高平堡。

    上次阿黄带领武安州的兵马子弟前往句町部打劫的时候,就是走的这条路,近两年,阿黄等不少武安州封臣,甚至沿这条商路在两边开拓了不少新的屯庄。

    “七源州已被卫公降为七溪县,此地是左溪上游,很是重要,我们得防范句町蛮万一突破龙州后,沿平而江而上抵达七溪。”

    七溪是一块不错的山间河谷盆地,因此早就有不少蛮部聚集,并有势力不小的蛮王部落联盟,也是左溪十八蛮州之一,在先前的沙人围高平一役中,七溪也被沙人袭击,损失不小,后来秦家兵北上,击退七溪沙人,解高平之围。

    眼下七溪就是秦家与高平飞地的一个必经之地,同时他又是武安州的西北侧门,谈州蛮很有可能沿左溪上游平而江一路撤到七溪,甚至有可能再沿奇穷河绕到镇南关的后面来。

    “谁愿意去思明、石西,谁又愿意去七溪、高平?”

    众人这时也看出来了,不管去去东北还是西北,其实都是去打辅助的,不过往东北去,估计还能寻点机会,好歹估计到时能搜捕个溃兵,打扫下战场什么的,若是去西北的七溪和高平,估计到时连汤都喝不到一口,大家不认为沙人能够从谈州一路逃到高平来,更不可能说还有胆子来打七溪,甚至再南折武安州。

    众人都争着带队去东北。

    “把土团壮丁都拉上去,说不定到时总还会有些机会的,镇南关有一千八百人防守,总不会有事的。”

    “要我说,干脆把新征召起来的中男,也拉上一半出关去,历练历练,让小子们开阔下眼界。”

    一众人都觉得这次机会难逢,既然把青壮都征召起来了,干脆除了一千八留守的,其余人全都带出关去,而武安州内诸县,各只留下少量乡勇镇守,用中男补充协助维持治安。

    大家都一副机会难得,不可错过的样子。

    阿黄考虑了下,觉得也没错,先前大家可都是杀进去句町境内的,句町蛮也就能怂样。如今在一个女人的率领下,也就嚣张几天,现在南有安南李大亮已经杀进了句町腹心,东有秦琅正在收网,而谈州蛮又开始奉命反击牵制,在这样的天罗地网下,他们确实没必要太小心了。

    被点名留下的那些军官们都一脸晦气,明明领着的是精锐了,却只能在大战来临之际,坐在后方连点战争号角也听不到。

    他们纷纷嚷着不服,要求宁愿去带乡勇、中男们出去,也不愿意留下来坐镇。阿黄考虑了一下后,还真就同意把这些带兵的骑士们,抽调三分之二带队出去,甚至原本留下的一千八百精锐,阿黄最后也只留下了五百精兵和五百乡勇,硬是又扣出来八百人,让他们也随着出击。

    “能不能捞到机会,就看你们各自的运气了,但是有一点我要强调一下,你们到了石西、思明、七溪、广源、高平各地后,第一要务就是要把城寨的城防控制权拿到手,我不管以前他们是哪个蛮王哪个垌寨的,既然卫国公已经将他们降这县,并将他们暂时划给武安州都督府代管,那我们就必须得管起来。”

    朝廷最终会不会同意把这几个羁糜蛮州划入安南道,并划到武安州下,还是疑问,但卫公既然如此做了,就是一个试探,不管成与不成,他们都要先趁机把控制权拿到手。

    总不能到时朝廷同意了,可大家却没能拿到控制权吧?

    这可比打什么句町蛮重要多了,灭了句町蛮,武安州也没机会分什么地盘,但左溪蛮这次被打惨了,趁机挖他们几块肉还是有机会的。

    总得试一试。

    就算万一到时朝廷不肯把各地划给武安州,可大家这次拿到控制权后,以后也还是能保留许多好处的,这不仅是秦家的利益,而是事关武安州上上下下几乎所有人得利益。

    不仅是石西、广源等几城,东面的思陵州、瀼州、苏茂州、新安州这四州这次也被秦琅降为县,阿黄也一样计划派人前往,以加强防御为名,要把控制权拿到手。

    要是这一步成功了,武安州能一下子新增八蛮州之地,地盘能扩大一圈。

 第826章 军令

    刘小三又夹起一大块鸡肉,如饿虎一般的猛嚼起来。

    在他的旁边,一起从平登堡来的同伴少年们,吃相也大多一样,面对着外皮金黄的大盘白斩鸡,一个个双眼放光,撸起袖子就猛吃。

    这个时候,甚至完全忘记了训练时的疲惫,也不记得被教头们骂的浑浑恶恶甚至是被抽的身上起淤斑之事了。

    “太好吃了。”

    刘小三吃的都快哭了,他家也养了不少鸡,可家里基本上只养母鸡,而母鸡是要用来下蛋的,下的蛋是要拿到集市上去换盐茶针线的,一只母鸡能养好几年,养到不怎么下蛋了一般也舍不得吃,而是卖掉。

    自来到安南后,刘小三倒是没怎么再挨过饿,家里的杂粮饭天天能管饱,还经常能吃到点咸鱼海带啊,山溪小杂鱼啥的,但是大荤大肉还是太少了。

    过年也就是吃碗猪肉,鸡是吃不上的。

    何况面前这盘鸡真是美味,鲜嫩多汁,吃的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一起吃下去。

    一整只鸡起码四五斤,满满一大盘,结果一会就被他们十人吃光了。

    大家意犹未尽。

    这时有人提着一个木桶,一手拎着个勺子过来,走到他们桌边,看了眼桌上空空的盘子,愣住了。

    “就吃完了?”

    刘小三不太好意思的抹了下嘴,“嗯,太好吃了。”

    “棒槌哦,这白斩鸡得配上蘸水吃才美味呢。”伙夫看着空空如也的盘子,又看了眼自己桶里的蘸料,这伙棒槌,转手拿个蘸水的时间,他们就已经把鸡吃光了。

    大家都有些尴尬,没想到还要配蘸水。

    赵老二笑呵呵的把个木碗递过去,“现在吃也一样嘛。”

    伙夫愣了下 还是给桌上舀了一勺蘸水 其实这蘸水也非常简单,就是盐、姜蒜葱末 再加了点醋、酱油、香油 再加了点花椒,最后加入了南方的一样常见野草 辣蓼,又弄了点薄荷。

    加上点骨头汤那么一拌 十分简单。

    味道却很浓 用来蘸白斩鸡还是很不错的。

    赵老二看着这碗五颜六色的蘸料,有些好奇,端起来就准备喝。

    伙夫赶紧叫住。

    “棒槌,这玩意味道很重 又咸又辣还有些酸 哪是这样吃的,是把菜蘸点吃的。”

    刘小三等则对老二怒目而视,大家都没吃过呢,你吃独食?

    赵老二讪讪一笑,给同桌一伙人每人分了一点。

    望着桌上空空如也的白斩鸡盘 都吃没了还拿什么蘸。

    今天因为是这些中男们到镇南关下的第一天,所以检阅过后 上面给了犒赏,每一伙十人有一只鸡 还有两条鱼,两斤猪肉 一只鸭的赏赐。

    这赏赐还是十分丰厚的 反正刘小三他们这些平登堡来的移民少年们 以前在中原时大家日子都过的苦,否则也不会背井离乡前来天南之地。

    抛弃祖坟,这可是不孝,若非万不得已,谁又敢这样。

    第一道白切鸡,就让他们直接抢光了。

    “别干吃,一会还有道白斩鸭,你们蘸鸭子吃,没蘸料,白斩鸭可是有些腥的,还有白切肉也要蘸着吃才美味。”

    伙夫摇了摇胖胖的头,看着这些稚嫩的面孔,其实倒没多少嘲讽之意,都是从中原南下来的移民,他们被安南的溪垌蛮称为客家人。

    客居他乡的一群人,便也天然的亲近。

    刘小三拿筷子蘸了点蘸水放嘴里,顿时感觉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好吃。”

    其它少年们也纷纷尝试,都觉得这味道复杂,很好。

    伙夫再来时,端来一大盘白斩鸭,这白斩鸭其实做法跟白斩鸡倒也差不多,虽然看似简单,可其实很考验本事。

    尤其是做好的白斩鸭,切的时候也很考验刀功,刀功不好,一只煮的再好的鸡鸭也会被砍的稀烂,而刀功好,能大小均匀,并能摆放的整整齐齐,十分美观。

    “不用抢,今天都能吃饱的。”胖伙夫笑着把一盘摆放的很整齐的鸭子放到桌上,他刚特意挑了一盘最大的,这只鸭子起码得有六七斤重,装了满满一大盘。

    “谢阿叔。”刘小三记的父亲的交待,在外面要有礼貌,嘴要甜。

    “试试吧。”

    夹起一大块鸭肉,放进蘸料中转了一下,然后迫不及待的送进嘴里。

    “好吃,哇,太好吃了吧。”那边赵老二却已经抢先发表意见。

    有人看到赵老二又伸筷子要去夹鸭腿,马上站起来道,“赵老二你也太不要脸了,刚就夹了一个鸭腿,现在又夹,一只鸭子才几个腿?不行,咱们还是把这盘鸭子先分了再吃,要不然,一会到让这赵老二一人吃掉小半了。”

    “就是,刚才的白切鸡这老小子吃的最多,比我多吃了两块!”

    大家对赵老二很不服气。

    胖伙夫笑眯眯的站在那里看着,觉得很有意思。

    赵老二嚷道,“手快有,手慢无嘛,你们慢还怪我。”

    可他的反对没有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得分了再吃,于是刘小三负责分肉,你一块我一块,一人一块来。

    一大盘白斩鸭其实也没多少块,每人分到三四块也就没了。

    好在刘小三分的也比较公平,数量相当,大小肥瘦也相同,大家没意见,于是愉快的继续蘸料吃。

    白斩鸡、白斩鸭,又来一个白切肉。

    三道份量十足的硬菜上来,每次刘小三他们一伙,都要先由刘小三来负责分好再吃,大家狼吞虎咽,胖伙夫甚至还给他们每人额外添了一次蘸料。

    三道硬菜过后,胖伙夫给他们上了一道水煮,把叶子蔬菜和芋头丝、山药块等一起放在煮鸭子煮鸡煮肉的汤里面煮,使的这些蔬菜汤,既鲜又有肉味。

    每人一大盆,这下不用分不用抢了。

    可这些少年一个个咕咚咕咚的三两下就喝光了。

    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馒头来了!”

    白面馒头蒸的蓬松柔软,口感带甜,饭碗大的馒头,管饱任吃。

    少年们每人一手抓了两个,赵老二还要抓。

    “别抢别霸,能吃多少拿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