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长随-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还充满着火热的憧憬,可转眼就凉凉……
巨大的转折之下,探春禁不住樱唇微张,‘啊’的轻轻叫了一声。随即就问道:“他……他打算怎么办?”
“他说没有过不去的坎。”
……
夕阳余红中,李桂乘车拉到了荣国府……
他是应贾政之邀来的,贾政已经从梅知孚口中知道了这件事,把李桂喊来主要是想安慰他一番——家政虽然迂腐,但这是他身在其中,因此很清楚,这是忠仁王在敲山震虎,把板子打在李桂身上,来敲打他。
李桂到了荣国府之时,这件事已经在荣国府传的沸沸扬扬……在众仆看来得罪的东宫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贾政和李桂好像不应该这么做,但里面好像又有原因……不过不论如何,他们都觉得这事不是他们可以随意议论的,这个层次太高了!而现在李桂好像不仅参与了,而且好像还是主角,因此对李桂,众仆心里的敬畏又多了一分,看到李桂时无不恭恭敬敬,当然也有心里幸灾乐祸的。
李桂到时,贾政早已在王夫人的房间里等待,满满的一方桌菜肴……
而与此同时,荣国府内眷谈论着这件事,不过只是暗中谈论,比如王熙凤和平儿。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和薛姨妈,这样小范围的谈论,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这重时就不是她们公开议论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封建女子是不问外事的。
而对于这些事件中贾政与李桂暗含的抉择,他们也不好置喙,原因很简答,一是上次的事件让他们真实的感觉到了忠仁王的不可靠;二是泰宁帝现在的态度;另外一个就是,对于他们来说,前方就像迷途,他们无法看清。
李桂与贾政饮酒之时,潇湘馆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也在小声交谈着。
第二零九章 帝极
“颦儿,你说爹爹会怎么做?”
坐在锦墩上,贾宝玉一边呷着茶,一边盯着林黛玉问道。
贾政把阴伊拒之门外所暗藏的态度,贾宝玉是能觉察出来的,而忠仁王命令的指向是谁,是什么,贾宝玉也能觉察出来,毕竟他是有点儿灵气的!
而虽然他不喜欢这些事,但是他也清楚荣国府的荣华富贵现在就在贾政的一念之间,这当然也牵扯到他,因此也不由的关注起来,并因为牵扯太深,他心里有些些微的风雨飘摇之感。
而同样的因为在此一巢之中,林黛玉也不能保持平时出尘的心态,手中的书本一合,抬起螓首说道:“舅舅为人颇有读书人的风骨,只怕越是给他压力,他越是不服气,而那李桂又是有主见的,舅舅这么做只怕也是因他而起。”
林黛玉的分析很清晰,毕竟她也有着一颗细敏的心,贾宝玉闻言也觉得有理,沉思了一下,继续问道:“你说他们这么做是对是错?”
林黛玉闻言沉思了一下,然后摇了摇螓首。
“你说爹爹和他能坚持住吗?”俄而贾宝玉又问了一句。
林黛玉想了想,再次摇了摇头
与此同时王熙凤的三间大屋里,王熙凤与平儿也谈论着这件事。而同样的王熙凤的想法其实和贾政的想法差不多,毕竟大把的银子是经过她的手送出去的,对于上次事件中忠礼王的不作为,她心里也是有牢骚的。
不过对于贾政、李桂这样做是否正确,她也无法判断,但是处于女子的本性她并不喜欢这样折腾,而且对于忠礼王搂草打兔子似的对李桂的打击,因为缺少了赖大这个帮手的缘故,她心里竟有着少许的幸灾乐祸!
而对于贾政和李桂,特别是李桂,面临着直接的打击,能否坚持住,在她们心里也是一个疑问。
而在他们谈论的时候,薛宝钗和薛姨妈也在谈论着这件事,她们的心思和贾宝玉、林黛玉基本相同,而与她们不同的是她们心里多了一层无助感,一种身在其中而又无法参与的无助感。
月上中庭之时,邓会依然在荣国府的大门口等待着,他黧黑的面孔已经和黑夜一色,而且脸色也沉重的像是夜幕——自从知道是李桂把他特意要过来的之后,他心里对李桂一直有一种慧眼识珠之感,而到皮尔记之后,李桂对他的重用,给他的待遇,更是让他感恩戴德,而现在他知道李桂遇到了麻烦事……
虽然知道这种麻烦事不是他能解决的,但是他却已经不由自主的替李桂担心。
“也不知老爷会怎么办?他会不会挺住,能不能……”
心中可能是第一百遍思忖着这个问题,而就在这时他看到偏门处灯笼晃动,注目一看,却见李桂背负着双手,施施然走了出来。
“他样子好像挺轻松啊!遇到这样的事还这样……”心里念叨着,不知为何邓会的心也突然间轻松了起来,跳下车辕,解开了拴在柳树上的马缰绳……
……
当李桂和邓会回到皮尔记时,皮尔记的前院依然灯火通明,马蹄声停下的时候,山童就打开了皮尔记的大门……
“回来了……二老爷唤你干什么?”晴雯性子急,门开之际,直接问道。
其实此时在晴雯心里有一个想法,这么晚贾政让李桂过去,会不会商议向忠礼王妥协。
而在心底深处,因为看不清前方,晴雯的内心是倾向于妥协的,她认为李桂这样做有些不值得。
同样的,詹光、卜固修、邓会、牛大、牛二等心里也有这个想法,因此晴雯问话之际,他们一边行礼,一边暗中注意着李桂。
“不过是安慰我两句罢了。”下一刻,李桂带着哈欠的困倦都声音响了起来……
……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点之后,李桂便进了书房……
而这时忠礼王命令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了,一上午只来了一波客人,而到中午时分只有俞图一人派人给他下了帖子。
李桂估计这是俞图还不知道忠礼王的命令……不过他也拉俞图进入这个浑水里,因此对俞图的小厮推说身体不适,婉拒了。
而当开快到中午的时候,卜世光和山子野却回来了,之所以回来的那么晚,还是因为前日下雨的缘故,城外道路泥泞,卜世光是拔腿去的,然后两人拔腿回来的。
闻听山童的通报,李桂立刻接见了山子野,然后简单地把东宫之事向山子野说了一下。而赖大的园子压实出自山子野之手,一路上他还想着怎么改造那园子,以符合李桂现在的身份,同时留下改造的余地以匹配李桂未来的身份,可他没想到李桂哟遭此变故,而他本来是呐于言、敏于行的人,听了之后,立刻呆了,随即忧虑之色在脸上闪现……
随后李桂吩咐在府中设宴……酒过三巡,具备之际,詹光突然说道:“老爷对我之恩重,吾此生未遇也,今老爷有难,然吾低微,无能为抱,愿老爷消减吾之月例,以尽绵薄之力。”
对于詹光、卜固修、单聘仁三人,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虽然李桂认为他们有些个人与社会才能,但在品德上他还是心存疑虑的,原来接纳他们只是因为打算用其长。不过在随后的交往中他发现这几人品德并非那么差,只是喜欢赚些小便宜而已,比如詹光就借着采购之便,中途喝了不少酒,对此李桂只是装作看不见。而令李桂有些侧目的则是詹光与卜固修在赖大挖墙脚时的反应,不论两人这样抉择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这样的立场李桂是很欣赏的!
而如今詹光这句话则令李桂有些刮目相看了!
而詹光此言一出,卜固修与山子野微微一愣之后,也纷纷抱拳道:“正该如此,我等愿与老爷共度时艰。”
“仗义每多屠狗辈,这就是古人的思想状况吗!看来人情自古长存,只是有的时代厚些,有的时代淡些,有的人身上厚些,有的人……”
思想决定着认得行为,透过行为也可以窥视人的思想,詹光、卜固修、山子野的纷纷声里,李固感觉自己对古人心理的了解又加深了一份,同时他心里却有一股热流滚滚……
而实际上,詹光说完这些话之后,还是有些肉痛的,毕竟他的经济基础实在太差,又半生穷困潦倒,对银钱看的还是很重的,因此说完这话之后,心里就开始嘀咕起来:“他会不会答应,多半会答应,这铺子半天都没来一个客人了,他会减多少……”
其实山子野和卜固修的心态和他差不多,毕竟他们的出身差不多,附和完詹光的话之后,心里都有些肉痛,心里也都嘀咕着。
而就在这时李桂朗朗的声音传入了他们耳内:“诸位盛情后庭心领了,月例之银,后庭还是有的,千金散尽还复来,诸位勿替后庭为忧。”
随后四人大醉……
……
时间入流,不知不觉间两天过去,时间到了四月二十二日,这期间东宫命令道的效果愈发明显了,四月二十一号那天居然一件衣服都没卖出去,而李桂也仅仅收到了俞图、李沐阳两个人的宴饮帖子!
至于柳湘莲,可能行踪不定的原因,也一直没有出现。
第二一零章 踏月
如此皮尔记上下彻底清闲了下来。
不过面对这份清闲,众人的心态并不相同,李桂是知道忠仁王的结局的,清楚眼前不过是一时之难,因此心情最为淡定!
而且他觉得这一时之难对他来说也并非一件坏事,首先是他越是坚持,因为他与荣国府特殊原因的缘故,越能显示出荣国府对忠仁王远离的态度,风物长宜往远量,这对他以及荣国府都是有极大都好处的!
其次他觉得这样的时刻可以看清很多人,很多事。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桂心里渐渐起了一丝隐忧,那就是坚持是会产生影响力的,虽然忠仁王的这道命令意在拍打贾政,但未必不包含着让他低头的意思,起初忠仁王可能不在意他的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呢,见他始终不低头,看经济封锁不行,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在后世这样的例子很多,漂亮国为达目的就是这样说,为达目的,选对对手经济封锁,经济封锁不行就武力攻击。
但是李桂又觉得这个问题他不应该多虑,因为往后的日子忠仁王会自顾不暇,而他会试一过,作为士子中的凤毛麟角者,忠仁王即使想对他动手,也要斟酌一下。
因此李桂的心情最终还是淡定了,不过这隐隐的担忧还是在心底!
而面对这份清闲,李桂外在的心情虽然淡然甚至是有些享受,但皮尔记其他人,甚至包括晴雯的心情就不一样了,纵然李桂对他们讲了熬一熬就过去的话,但他们却没有后眼,在心里并不能完全认同李桂话里的潜台词——忠礼王会倒台,也因此他们认为李桂在赌,赌错了以后极有可能是万丈深渊!
这是长远的!而眼见都却是天天颗粒无收,坐山吃空,又因为他们的利益,晴雯更是连人身都寄托在了李桂身上,所以不论是长远还是眼前都让他们感到焦虑。
当然门前的人丁冷落也让他们感觉到了不人心的薄凉。
而皮尔记众人中最焦虑的当然是晴雯了!她又是急性子,荣国府里还有些剩下的活计没完,因此她依旧天天往荣国府里跑,与探春一起共话衷肠,停留在荣国府的时间甚至比以前还长了……
……
而每月的二月二十二、二十三号正是下弦月之时,也就是月牙紧是一弯细线,接近于无的两天。
也因此太阳落山没多久,夜幕就已是漆黑一片,星阴月微,但李桂可以秉烛游……
当然不秉烛游夜没有法子,李桂可以猜测此时如果他邀请别人宴饮,只怕几乎都会推脱身体不适,而即使遇见他也会退避三舍。
这是人之常情,趋利避害。
因此李桂早就打消了外出消遣的心里,晚上又闷热,这么早又睡不着,因此他让山童在桂树上挂了红灯笼,摆上了象棋,喊来了卜固修……
画面仕女的折扇轻摇之间,时间慢慢流淌……而李桂才和卜固修杀了三局,就听到了大门”铛铛”的相声。
“这是谁?这么晚来,有些不合礼数啊……”
这个时代拜访人是有讲究的,一般在白天,最好在早上到中午这段时间。而至于来人可能是买东西的,李桂想都没有想——这白天都没有人买,何况晚上!
而在他思忖之间,山童已经匆匆跑了过来,脆声声对李桂说道:“老爷,俞老爷求见。”
“这个时候他居然敢来!他一定听到消息了……板荡见人心啊!此人可深交……”
闻言李桂‘唰’的一下站了起来,一边思忖着,一边往前院而去,心里已是有些感动。
……
刚进入前院,李桂就看到俞图一身黑衫,手里提着个酒坛,站在门口处挂着的气死风灯笼旁。
黑衣夜行,李桂估计俞图还对东宫有所顾忌,但他毕竟来了,更说明他有心结交他。
至于俞图之所以敢来,按照李桂的理解,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士子一层与皇权的争斗,红楼世界也是如此,士子一层与皇权的关系既合作又斗争,一句话士子一层并不完全卖皇权的帐!
之所以如此,这背后其实是士子理念与皇权的分歧导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出世的思想,使他们对国家治理权有着很深的渴求,很希望皇帝是个傀儡,他们写个治理的章程,皇帝只管盖章;而皇帝则希望士子像个工具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而这种争夺也并非一天两天,为了控制士子,古往今来皇帝也采取了很多手段,最为明显的是党争于锦衣卫,党争实际上是皇帝有意让士子内部乱起来,至于锦衣卫则是皇帝依靠外力打击士子。
当然,敢这么做,需要有几根硬骨头,用儒家经典修炼出来的硬骨头,即使黑衣夜行,也说明俞图有几根这样的骨头!
而在这时,俞图已经一提酒坛,笑道:“明月皎皎,长夜漫漫,后庭可愿与我共饮否?”
看着近在眼底的黑窟窿洞,李桂抱拳笑道:“不意远达兄如此风骨!在此庭中可好?”
“好极。”
闻言邓会急忙去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