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长随-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桂跨步而入,却见中堂内已经摆了一个小四方桌,桌上菜肴也不多,只有六个,但李桂清楚世人的心里大概就是这样,越是对外人越讲究外在的排场,对于自己人讲究的却是实惠!
“参见伯父。”心里一暖,李桂行礼道。
“免礼。坐吧!”
……
“……前天赖老嬷嬷找上了我母亲,求我母亲放了她一家子,母亲心善,怜惜赖家老嬷嬷,也就同意了,后庭,此事没什么不妥吧?”
酒过三巡,李桂又劝了几杯酒,贾政开口说道。
还是那就话,李桂当初是为了预防赖大把恶奴的帽子划落掉,才做的这防备的一招,此时尘埃落定,留不留赖大已经无所谓了。
因此笑道:“回伯父,没什么不妥,把此人去了也好。”
“然也,我一项也不喜此人……”闻言贾政拂须笑道。
但随后话锋一转:“我找你来还有一事……”
“伯父请讲。”说着李桂给贾政满满斟了一杯。
贾政一饮而尽,意态休闲的再次拂了把胡须,然后微笑道:“是这样的,那赖大不是欠着你三千五百两银子吗,他现在却没有那么多银子了,求到母亲那里,说想用他那宅子抵你那三千五百两银子,母亲大人心慈,于是让我问问你话。”
贾政纵然迂腐不通世事,但经过修建大观园一事,也知道赖大那宅子绝对不值三五千两,因此说话之时再次拂须了一下,意态更加悠闲。
实际上李桂心里从来没想过要谋夺赖大的宅子……
“这不是离荣国府越来越近了吗!”闻言李桂有些呆愕。
然后他心里本能的想拒绝——不提荣国府的麻烦,反正已经陷进半条腿了,但是天下住在老丈人屋檐下舒适的能有几人……
然而他又不好拒绝!他清楚这事在贾政眼里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对荣国府自然不用说了,自家都女儿住在家门口,好处自然多多;对于他来讲就是捡了个便宜。
甚至对赖大来说都是件好事,在他要赎身而去的前提下,这宅子卖出去自然是好事,但是他这宅子其实并不好卖,平常人家买不起,也不愿在荣国府屋檐下。富贵权势人家不愿意买,毕竟泰宁帝丢了脸子给荣国府,又接二连三的出事,没人愿意粘这份晦气。
“一只脚已经插进淤泥里了,再插一下又有何妨,唉,这‘拳拳’爱心……”
思索了一下,李桂勉强笑道;“这自然可以。”
“呵呵……来,喝酒!”
……
而在此时三间大屋的东厢房、贾政的书房里,探春、王夫人、赵姨娘等正坐在屋里,端着茶盏,说着闲话,意态也很是休闲。
毕竟对于此事,她俩的态度和贾政的态度几乎是一样的,不仅赞成,还认为李桂这是捡了便宜。
当然探春的心理和她们也基本一致,只是比她们多了些紧张和期待。这也是她来此的原因,也是她让侍月在门口听着的原因——虽然她很想自己到门口去,但是理智告诉她,这不是大家闺秀的风范,王夫人一定不允许的。
因此在门外,侍月听到李桂肯定的回答后,细细的眉梢立刻扬起了笑意……
“夫人,小姐,姑爷他答应了。”
莲步飞动,裙裾蹁跹,跑到书房后,侍月便一边行礼,一边笑道。
“哦……”
第二零三章 奇美
虽然预感李桂会答应,但听到侍月的这句话,探春还是有一种大石落地的感觉,轻轻喘了口气,唇角眉尖笑意暗暗浮起。
而这时赵姨娘已说道:“他能不答应吗,他又不傻!唉,要是没烧就好了,这还得花一大笔银子。”
“是啊,唉,真可惜!”王夫人接话道。
……
于此同时潇湘馆里,斜躺在林黛玉的床边,望着细雨里的葱茏翠竹,贾宝玉叹道:“没想到他离这里居然越来越近了,唉……”
说着,忽然间贾宝玉感觉窗外的密密麻麻的竹叶一下子被全部塞进了他的胸腔里,又湿又密,没有一点缝隙。
“造化弄人!”
闻言坐在锦墩上的林黛玉抬起了螓首,含烟带雾的眼睛与窗外的细雨连成了一色,俄而才说道:“你也不用如此,你毕竟是三妹妹的哥哥,何必再在心里和他过不去……”
贾宝玉沉默了。
……
快到中午的时候李桂和贾政喝完了酒,其间贾政也提到了给王子腾去信的事,贾政告诉李桂王子腾还没有回信。
这在李桂想来也很正常,王子腾现在在南安州打仗,关山遥远,纵然是八百里加急来回也得近半月,而且贾政一定不会用八百里加急,这等大事,王子腾收到信后,一定会仔细斟酌。
而酒宴散尽的时候,虽然这时的酒度数很低,但却是存正的粮食酒,后劲很足,所以贾政已经醉态明显了。
而李桂却是有意控制着少饮,所以只是微醺,和贾政、王夫人、赵姨娘告辞后,李桂直向二门走去。
而这时水榭的抄手游廊边,侍月已经等了很久了,看到李桂出来,急忙撑着油纸扇迎了上去,然后微微曲膝,笑道:“姑爷,小姐找你有些事。”
从封建规则上来讲,探春这时候找李桂是有些于礼不合,探春心里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上两次找李桂说事,都是在路上简单的说几句。
但是今天下了雨,而且主要是因为薛宝钗要见李桂,就不好采取以前的见面方式了。
而实际上探春在这方面有些多虑,因为李桂的出身,不是外来客,又定了关系,所以两人见面说些事情其实不会引起多大的动静,甚至没有动静,只是探春心疑而已!
也因此闻言撑着伞的伴鹤眼睛一骨碌说道:“姑爷,我,我先回去了。”
“回吧。”李桂摆了摆手。
……
天地一色,迷离的细雨也笼罩着秋爽斋让探春闺房窗下的层菊也清翠欲滴。
而在闺房里,杌凳上,探春于薛宝钗一个一身淡紫,一个一身浅红,神秘与端庄相应,高贵与雍容对望。不过同样的明丽的少女的清辉,却像白炙的火焰,划破了雨天的阴沉。
脚步声响起的时候,红晕在两人的脸颊一闪而过——虽然有着少女的羞涩,但她们两个,一个明中管家,一个给家暗中掌舵,都不是寻常的少女!
而在这时,莺儿的声音也传了过来:“小姐,李老爷和侍书姐姐过来了。”
……
李桂跨步而入,迎面是两个美丽的螓首,闻说江南高一尺,宫中争学牡丹头,两个都梳着新潮的牡丹头髻式,不同的是乌云流瀑上一个插着凤钗,一个挂着步摇。
“打扮的倒是精致!”
虽然和探春、薛宝钗都单独见过面,但李桂心里还是微微惊艳了一下。
当然两人这个新潮的髻式就是因为为见他而梳的,也不是有意,女为悦己者容,不来就是心里常态,而且雨天也无事。
“见过薛小姐、三小姐。”随即李桂行礼道。
行礼,坐定,侍月上茶之后,探春轻轻咳了一下,脸儿还是微微的红了下,随即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请你主要是宝姐姐有点事问你。”
“这样子!像办公家事似的……”
想着前世情侣间的亲密无间,李桂心里正有些好笑,不过听了探春的话,心里却微微的愣了此时,“她找我干什么?”随后李桂随意想着,向薛宝钗抱拳问道:“薛小姐请讲。”
薛宝钗虽然大气,但不知为何,听到李桂的话脸上却不知不觉的飞上了两朵红晕,神态娇艳欲滴……
微微停了一下,“嗯”的一声之后,才说道:“是这样的,前几日我听说姨丈把太子詹事阴伊拒之门外了,不知姨丈对太子是不是……你知道吗。”
而实际上李桂在向贾政建议时真的没考虑过薛家,原因一是当时他正全力对付赖大,当中的火候需要拿捏,心无旁骛。
另一方面则是心里的作用,怎么说呢,和薛宝钗所想象的那样,在他心里薛家已经是败落了,也找不到可供商议事的人,特别是这样的事!
不过薛宝钗这一问,却让他猛然警觉这事确实牵扯到薛家。
“见微知著,敏感聪颖的女子!”
闻言李桂暗暗赞了句,同时心里思索着,思索着该不该向薛宝钗说,该不该由他向薛宝钗说。
向薛宝钗说说李桂认为是应该的,毕竟薛家也在其中;而至于该不该由他说,李桂觉得他的身份有些不合适,薛宝钗的身份也不太合适,最合适的方式应该是由贾政向薛蟠说……
想到这里,蓦然间李桂找到薛宝钗找他问这件事都原因了——薛蟠太不争气,这等大事贾政不会向薛蟠说,而以贾政迂腐的性格,相较与自己,自然找他比较方便。
而薛宝钗既然问了,薛家也应该知道这件事,而且薛宝钗是个妥当的人!
“一母同胞,相差何其大也!”
心里微微感慨着,李桂说道:“薛小姐以为太子如何?”
此时薛宝钗与探春的明眸都暗中盯着李桂——探春也想知道内幕。
可她们两个都没想到李桂会反问这样的问题,她们根本没考虑过这样的问题,这里既有这个问题牵扯到皇家的原因,也有她们所受的大家闺秀教育的原因——男主外,女主内,女子不问外事。
因此闻言两人鹅颈一僵,容颜一滞,但是两人毕竟都是冰雪聪明的女子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李桂的反问中透着肯定,实际上已经回答了问题。
第二零四章 何似
这样的回答方式,这样的结果,纵然她们两个隐约猜到了,可是这么大的事,这样改换门庭,两个还是互相望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的眸中的惊意!
而这时李桂继续说道:“此事重大你们心里有数就行了,伯父已经向王统制去信,商讨此事,这次只是恰逢其时,所以投石问路,看一看反应,伯父没向薛大哥说,可能是觉得还不是时候,额,薛小姐还有什么事吗?”
“没事了……”
微微沉思了一下,薛宝钗继续说道:“多谢李……兄弟。”
这个称呼是她刚才沉思的结果,直呼其名不对,叫他李举人她又觉得过于生分。
而说话之时薛宝钗的脸色还是不由的暗了一下——李桂后面的话,薛宝钗还是听的懂的,是在替贾政周转,但是这却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一个她薛家无顶梁柱人物的事实。
而后她不由的想到了贾宝玉,这个她母亲一直努力撮合的人……她的心情却更加黯然了!
而这时李桂已拱手向探春说道:“三小姐还有什么事吗?”
此时的探春依然对这件事有些震惊,不过心里也有些温暖与骄傲,温暖的是贾政居然什么大事都和李桂商议,骄傲的是从一系列的事件中,她看出了李桂是可以做大事的人!
想到这里,不知为何她觉得心里热乎乎的,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
因此听到李桂的话,她雪白的脸颊微微红了一下,说道:“我没有事,我送送你,对了那宅子的事,你打算怎么办?何时修缮?”
说话之间,探春站了起来。
因为雨水的缘故,在这个时代修建房子,一般在春、秋两个雨水较少的季节,“秋年吧!”抬头看了看屋外的丝雨,李桂回道。
“李兄弟,慢走。”在李桂和探春迈出门槛之际,薛宝钗停了下来,躬身行礼道。
李桂转身回了一礼。
随后李桂和探春各自撑着一把油纸没入了丝雨中,而看着两人亲密并行的样子,一股带着微微酸气的失落蓦然在薛宝钗的心里涌起……乱卷的风吹来了雨丝,落在了她的脸上,虽然只是微微,但她却感到了一股沁骨的薄寒!
而与薛宝钗相反,她还是第一次单独与男子并肩而行,又有些怕别人看到说闲话,但是又觉得没什么闲话可说……
但是不管怎样她的一颗心‘怦怦’的踢的厉害,也因此走了一段路探春的心才平静下来,随即小声问道:“你说这件事你有几……你能肯定?”
探春说的是改变立场的事。虽然在闺中她也清楚这是关系到阖府、甚至阖族的大事,这种事情实际上也是容不得存在几率的事,因此她刚才‘几’后面的几层把握没说出来。
而这也是她送李桂出来的主要原因。刚才在屋里她就想问李桂来着但当时一来薛宝钗在场,二来又顾虑这事有些私密性,李桂可能不好说顾虑李桂的面子,所以她才没当场问。
李桂没在意探春送他的目的,至于内在都原因很现实,那就是一个男子可能会时时猜测陌生女子的心思,但对于自己都媳妇却不会!
李桂也是这个原因,对于这个跑不了的媳妇的心思,他有些微醺的脑袋也是懒的去猜!
细雨空濛中,大观园处处清翠欲滴,身边又有兰香暗来,李桂感觉正美妙,因此听到探春的话他不禁微微愣了一愣……
而后他就思索该不该回答探春这个问题。事情与关系发展到这个地步,李桂觉得已经没有隐瞒探春的必要,只是在措辞上需要斟酌,总不能说太子一定完蛋,书里定下来的。
因此微微思索了一下,李桂说道:“这是一定的,太子德不配位,久之必丧人心,当中或有波折,但终究无望。”
李桂的话还是有些含糊,但历经秦可卿之变,以及铁鹞子派人抢掠之事,她对李桂已经极为信任,因此闻言轻轻的“哦”了一声。
然后她又不禁想到了那暗中之人,再想想现在之事,不由得谈道:“没想到府里那么多事,真是亏了你。”
“亏什么,没有伯父提携,我还不过一小奴尔,哪有今天。”李桂随意回道。
而就在这时,“咳咳”一道声音从两人左侧传来,两人转头一看,却是贾环,正站在花径里,手撑着一把油纸伞,两眼骨碌碌的转着。
见此探春‘唰’的一下红了,也‘唰’的一下从李桂的身边离开了,紧接着便对贾环斥道:“你去哪里,怎么没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