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长随-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后话,随后众人脸上带着难以自禁的津津笑意随着贾母往她的两间小屋而去,这是人之常情,大难已去后的庆幸,与其间蕴藏的衷肠,总要倾述一下,发泄一下。
而欢乐,特别是重压之后的获得的欢乐,人总是不由自主的想与别人分享,所以世上才常有呼朋唤友的买醉者。
扶着贾母,行走间,不知为何,贾政竟想起了李桂……扭头瞧了瞧,伴鹤不再身边,探春倒在跟前,随即他脑中就想起了狱中李桂与探春郎才女貌的画面。
“你派人把后庭叫过来。”
“额……”
贾政的声音平和醇厚,不见一丝平时的眼里,探春有些不习惯,也不习惯贾政吩咐她,不禁呆了呆。
但随即一抹笑意从她的唇边飞起,屈膝应是之时,雪腮却是暗红。
……
而此时泰宁帝对荣宁二府的处置向一股飓风一样刮向了京师百万户。而对于这样的结果,与荣国府里众人的庆幸不同,所有人不论是是否认识到这是泰宁帝暗中敲打太子,但都认识到贾家败落了,失宠了。
而与荣国府贾母、贾赦、贾政的欢庆不用,夏秉忠走后,赖大立刻揣着银票去了礼王府——他要把赖升买过来,并给他脱离奴籍。
他总不能让赖升当他的奴仆!
当然,对于这事他门儿清,前有他儿子赖尚荣,后有李桂,脱籍的事都是他操办的。
唯一的不同在于以前可以仗着荣宁二府的威势,少花些银子,而现在却必须处处用银子铺路!
当然没空闲的还有贾琏,他不及庆祝,就去了西城大牢,把惜春接了回来。然后去了江夏。
这是后话,当天荣国府的私人庆祝却一直持续到傍晚。傍晚时分,按照惯例探春去给王夫人、贾政昏定之时,才进王夫人的莲花门,就看到伴鹤守在门外。
而看到探春,伴鹤从廊台上走了下来,小声笑道:“小姐,姑爷还没走呢?”
“哦……”
……
如此,因秦可卿之事引发的动荡告以段落。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因为世上有一个普遍的道理,墙倾众人推,鼓破万人捶,也因此衍生出一个成语,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而现在在外人眼里,甚至是荣国府里的人也清楚荣国府这面墙已倾,这面鼓已破……
当然,此时暂时是安宁的,甚至有些温馨。
温馨的是探春的秋爽宅。
或许女孩子或者说女人都喜欢这样,都喜欢自己的丈夫或喜欢的人在自己面前一览无余……
探春对李桂早就存在很多疑虑,比如秦可卿为什么会向李桂借银,而不是向其他人借银?他们是不是以前就有过来往?李桂和贾政谈的什么等等。
这些她都想知道,但是因为身份的缘故,或者说因为身份未到的缘故,她不好意思直接向李桂询问,但在她想来晴雯一直在李桂身边,她或多或少应该知道些。而且她也觉的问一问晴雯也没什么,只要叮嘱晴雯别说给李桂听就行了。
因此当晴雯来发货后,探春便让如画把晴雯喊了过来。
……
“小姐,他们何时有来往的我倒不知道。”
“哦……你也不知道。”
“不过,不过,我决定他们两人之间可能有些不清楚。”
“哦……怎么?”
“她学了老爷的琴曲……而且,而且,临走前还送了老爷一块玉!”
“额,这样!”
“据老爷说……”
……
静静的红烛里,晴雯把所知道的向探春叙说着,侍月在旁边侧耳倾听着。其实有些话即使探春不问,以后有机会她可能也会向探春说,这种事情女子总是喜欢叙说——以女子的敏锐,晴雯清楚的知道,秦可卿送给李桂的那块红玉所代表的是什么!
这样的藕断丝连,会不会连接上,晴雯不好预测,也不好阻止。
不过她觉得探春应该可以的,不论是从身份上,还是在机敏上。
……
而与此同时,铜迹斑驳的油灯下山童摸着圆圆的肚子,躺在锦被之上,并且闭上了眼睛。
他很享受!常年跟山子野在外漂泊,不说寒衾似铁,风餐露宿,他们很少有这样吃的好、睡得暖、过的稳的时候却不多。
门吱的一声开了,看着山野惬意的模样,山子野无声的笑了。
而山野却一挺肚子,像一个弹簧似的站了起来。
“爹爹,你知道老爷铺子里的衣服多少钱一件吗?”
说话之时,山童的眼睛像水晶球一般清澈、滚圆。
“多少?”
铺子里都是女孩子,来的时间又短,山子野还没注意到这些细节问题。
“十两!十两一件!长英亲自对我说的。”
“额……”
纵然山子野见过大富贵,但这样贵的衣服还是让他有些惊讶了。不过随即他就想到了柜台里的那个扎着双丫的丫头,嗯,感觉和山童很般配。
“爹爹,老爷说给你多少银子了吗?”随即山童目光灼灼的问道。
“还没说,不过他一月倒是真给你师叔十两银子,想来给我也不会太少。”
“呀,那爹爹你把我娘接来不?”
“等等看。”
……
灯光昏黄如豆,父子俩随意交谈着,不过含着憧憬的喜悦,却如夜影一般,随风到了故乡。
第一六六章 消涨
贾政单独和李桂谈话的内容是改弦易辙的事,告诉他已经去信和史鼎、王子腾商议。或许是因为心中有愧,对秦可卿之事他闭口不谈。
这样的结局在李桂意料之中,毕竟兹体事大,而且他们同气连枝。
不过对于他们是否能改变,李桂心里存疑,毕竟这两家和太子的关系非同一般,前几日就听说了史湘云和卫若兰订婚的消息。
当然李桂清楚剩下的事已经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同时他认为为了预防以后少受波及,或者说波及伤不了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去抱礼王爷大腿;第二,紧抱士林,准备做官。
也因此接下来的日子,李桂倒是清闲了下来,偶尔和俞图、赵沐阳、裘安、刘德山等同窗、同年等饮酒作乐,偶尔也说些时评,以拉进距离。
……
如此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三月三十,此时天气已热,世人都换上了轻衫。
三十号晚上,赖大从自家铺子里归来,换衣之际,赖大拉了拉内裤的腰带——他明白这是李桂衣服的核心所在。
沐浴完毕,雕花小酒饮了几杯之后,带着微醺,赖大躺在了太师椅上,闭上了眼睛。
这是他的习惯,是他放松的方式,也是他思考的方式……
他觉的他现在应该走了,该离开荣国府了。
原因很多,政治上的原因是他觉的荣国府已经不行了,而且又找到了新的靠山。另外他继续做奴,不仅令赖尚荣难堪,更会耽误他的前途。
经济方面的原因则是他清楚荣国府现在已经虚有其表了——作为荣国府的大管家他当然一清二楚。
另外一个可拍的现象是她隐隐觉察到王熙凤有让他反哺荣国府的趋势。她已经从他的铺子里拿了很多东西,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的,而且他还从账上划拉不到银子……
或许荣国府还有很多资源,但大多数都是拿不到的,所以综合利弊得失,赖大决定离去。
当然还和以前一样,赖大决定临走前再捞一笔,而且这份心比以前还要迫切,因为为了有备无患,为了把赖升捞出来,也为了迎合高无忧庞大的胃口,最近他花了很大一笔银子!
而捞一笔的目标赖大还是放在了李桂的身上。
他以前就有这种想法,他认为以他的势力可以达到,只是没想到贾政居然让李桂当了他的女婿……
他清楚李桂与贾政有了这样的关系,要动李桂,贾政一定会力挺,以贾政当时的势力,赖大不认为自己能得手。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荣国府落势了,荣国府最大的靠山泰宁帝不喜欢荣国府了!那么分析高下,赖大认为荣国府的势力已经不如他了!
事情很明显,在荣国府在泰宁帝面前失宠的前提下,荣国府和他表面的最大靠山就只有太子了,而因为种种因素,他和东宫的关系比荣国府还要亲近,最起码他和太子詹事阴伊的关系要比贾政、贾赦亲近。
另外而他赖大暗地里又找到了一座靠山,而且是很做实事的靠山——赖大认为他如果有事,求到高无忧身上高无忧一定会帮他。
因为只有他搞到银子,才能给高无忧送银子,这个简单的道理,赖大认为高无忧一定会懂!
也因此,对李桂他已经不满足捞一笔就走,历经人世,他很清楚独门生意是很赚钱,也是很稳当的一门生意。
同时在赖大看来,李桂的靠山只有荣国府而已——一个举人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势力。以前县令都要看他的脸色!
‘势’这个东西,在长期的实践中,赖大很懂。
因此势运彼消我长之下,赖大认为他的胃口不妨大些,当然也要考虑最轻松的方法,也要有预案……
另外隐忍了这么长时间,赖大心里还是有些急不可待了!
……
第二天,四月一日,风和日丽,阳光温煦的都起了泡影。而这一天对于詹光与卜固修、玉娘等人来说也是很期待的一天,因为今天发薪。
将近中午十分,晴雯用红纸包了十二两银子往拐角的茶室而去,这个数目是昨晚她和李桂商议好的,因为第一次给山子野发薪,所以晴雯才亲自送过去,一是表示尊重,第二是看看山子野有什么意见。
“程先生曾云,格物穷也,犹其理也,穷其理然后可以致知,欲思格物,则近于道矣,以收其心之不放也。
而《大学》有云,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
此两种说法,先生认为哪种妥当?”
所谓格物在古代起初是对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而对格物的看法在程先生,也就是宋代理学家程颢那里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格物的作用,在于明心,使心不外延也。也就是磨练自己的心智。
而后朱熹又发扬了他的这个思想,认为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内在的意思是天下的道理虽多,但你研究多了,就会发现天下的事情千头万绪,终归一礼。
至此,对格物的认识完全走向了唯心主义,也扩大了格物中物的范畴,犹自然科学扩展到万事万物。
而这与《大学》里格物的本意是相悖的,《大学里》格物的本意是通过诚心的学习格物之识来修身、治国、平天下,而程朱理学把格物当作修心的过程!所以后三来章太炎才说程朱对格物的思想是本末倒置!
李桂之所以谈论这个问题,是因为知晓山子野通晓格物之学,所以才聊起了这个话题。
当然他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找话题,一个人的学识、胸襟、品德从谈话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以晴雯的学问自然听不懂李桂话里的意思,不过这却丝毫不减少她心中的骄傲。
“老爷就是有学问,样子也好看。”
透过床缝,看着李桂一袭白衫,谈笑风生的样子,晴雯红唇带笑,默默想到。
春风忽来,漫卷了裙裾,露出了欣长玲珑的曲线……
同样的,山子野通晓的是格物之学的运用,比如数学在建筑、测量等方面的运用,李桂所题的这种提纲挈领似的东西他却从来没想过,当然他学问的层次也没到这个层次,因此闻言微微一愣,心中思忖:“不愧是中了举人的,这学问……真高深!”
而他毕竟是实在人,随即抱了抱拳,说道:“回老爷,你说的这个,这个,我有些不太懂。”
李桂也清楚他提的这个问题既大又精微,需要一定的学问见识。《红楼梦》里说山子野是山野高人,又通晓格物,他本以为山子野对这个问题会有独到的看法……
不过山子野这样回答也在他意料之中——毕竟山子野不是做学问的!
同时山子野这样回答也让李桂感觉出山子野是个实在之人,可以任用,“哈哈”一笑道:“是我孟浪了……”
晴雯见两人谈话暂落,莲步一抬,跨过了门槛。
第一六七章 下石
进屋之后,晴雯曲膝行了个礼,一落一起之间,红色比肩,浅绿的裙裾,让她犹如一株笔挺的、绿叶红花的青莲,因风而摇曳。
“老爷真是好福气,这样的女子又美丽又能干……”
山子野思忖之间,晴雯已经把红纸包拿了出来,放在了他跟前的茶几上,同时贝齿微启,说道:“先生,这是你的月例,暂定十二两,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而实际上以山子野的名声与技术,一月赚他个一二十两也并不难,但是每月赚一二十两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有活干!而且是含有技术的活!
但是这种活并不常有,山子野有时甚至半年都没有什么活!而现在他来李桂这里不过半个月,而且李桂现在还没安排他什么活……
“无功不受禄,这怎么行?”
山子野急忙站了起来,惶恐的抱歉回道。
而在这时李桂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些许黄白之物,还望先生不要推辞,我正打算建一庄子,倒时少不了先生帮忙。”
“这……”
山子野还要推辞,而就在这时人影一闪,于此同时门外想起詹光的声音:“老爷。”
“进来。”
李桂应了一声。下一刻詹光和山童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山童手里拿着一根红红、晶亮的糖葫芦,但已吃了一半。
山童还是小孩子,活泼而又好热闹,所以一早便跟着詹光采买去了。
行礼之后,山童看着山子野手上的红纸包,眼睛便挪不动了,脑海里却冒出成堆的糖葫芦、酥饼、烧鸡、板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