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长随-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在王熙凤跟前说他忘恩负义、不肯出力。而同样的随后府里的人也议论开了,特别是几个年纪大的婆子,只差没啐到周瑞家的脸上。
而不知为何,可能是人受的压力越大,反弹力也就越大,周瑞家的收到了众仆的压力……而也可能是因为时间越长,周瑞家的越发肯定李桂没有法子,至少是不敢出法子,也是急于让李桂低头难堪,她也好摆脱压力,第六天周瑞家的又去了王熙凤那里,在再次得知李桂还是没来时,周瑞家的居然找到了王夫人,然后巴拉巴拉的说了一通,主要还是说李桂不肯出力。
虽然她本意是想借王夫人之力,让李桂尽快低头,但她的这种行为直接让荣国府内外炸开了锅——他们很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很怕周瑞家的把李桂惹急了,要是李桂真献出法子,他们就要受到李桂和周家之争的池鱼之殃了!
而王夫人的背后是贾政,如果贾政说话……而贾政极有可能说话,因为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这年还能不能好好过了!
因此在这天,也就是十二月初九的晚上,在周瑞家的到王夫人那里去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众仆的心也甭到了极致,即使赖大都坐不住了,找了周瑞,要他劝他媳妇收敛。
其实赖大这早已知道这事,初时李桂的推辞让他安心,但随后周瑞家的的步步紧逼又让他的心提了起来,不过这事他也不好过问,问了,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只是现在感觉周瑞家的做的实在有点过了,他才迫不得已出面!
而池鱼对城门之火的反应总是慢的,当赖大想劝阻时一切已经晚了,傍晚贾政回府后,王夫人还是把王熙凤请李桂帮忙,李桂答应,但至今没有声息的事情告诉了贾政。
而金瓶之事还没过去几天,这种事越想就越会让人后怕,贾政心中余辜犹巨,因此闻言直接吩咐伴鹤去找李桂。
第六十九章 火候
外面风雪依然弥漫,虽然还没到日落的时间,但阴云压空,天色已是灰暗。而因为是贾政的命令,风雪、灰暗是挡不住伴鹤的脚步的,
伸手一遮僕帽,伴鹤投进了风雪之中……
当然伴鹤此时的心情还是有些忐忑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也是偶尔从贾政的书房里拿些茶叶、宣纸什么的,有时也拿几本落尘的书卷……而从李桂让王荣和赵若华开口的本领来看,伴鹤觉得李桂把他的内裤都能扒下来,要是真想出力,他这些小外快肯定是没了……
“这坏娘们惹谁不好,偏偏惹他!”
心里愤懑着,下一刻他就感觉到碰到了什么东西,随即就听‘咕咚’一声,伴鹤瞩目一看,原来是邢夫人跟前的粗使丫鬟,好像叫绣娘什么的。此时已被他撞倒在地,好在食盒没受损。
“对不起,风雪眯眼。”伴鹤一边说着,一边弯身去扶。
而绣娘一边起身,一边忍着怒气,说道:“干什么去,屁股着火了,这么急毛火燎的!”
“这些娘们,就是嘴大舌长……”
心里嘀咕着,伴鹤也没时间和她斗嘴,匆匆说道:“老爷让我去喊李桂,还真是屁股着火了!”
说着顶着风雪,伴鹤匆匆走了。
“老爷找李桂?”
闻言刹那间绣娘想起晚间的传闻——周瑞家的为了挤兑李桂,找上了王夫人。随即她就想起了她谎报碎了的汝窑碗碟……
“这坏娘们!”
断人财路,如要人命!绣娘咬牙切齿的狠狠的骂了句。此时她没有怨恨李桂,只是怨恨周瑞家的,同时觉得李桂有些无辜——毕竟这么被人挤兑着!
……
而当伴鹤到了二门时,刘婆子和两个婆子正好在屋里烤着炉火,敞着门赏雪。而刘婆子是经常从伴鹤那里打探荣国府上层的动静的,因此看到伴鹤,刘婆子,立刻站了起来,圆圆的脸上满含笑容,关心的说道:“伴鹤干什么去?这么冷的天,进来烤烤火。”
“不烤了……”伴鹤一边走,一边回道:“老爷让我喊李桂去。”
“喊李桂干什么?”刘婆子一动问道,同时心里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还不是周瑞家的找麻烦!”风雪中,伴鹤抛来了一句。
刘婆子的感觉很准……但听到这句话时笑容却立刻僵在了脸上。
……
伴鹤到李桂的小院时,李桂的屋子里炭火正红,春杏也正送来晚饭,晴雯正和她一起从食盒里往外端菜肴,李桂则正在洗手。
“大秀才、大秀才……”
当伴鹤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的时候,李桂闻声立刻一愣:“他来干什么?”
而晴雯与春杏闻声也是一愣,但随即晴雯就反映了过来,一边应着:“来了来了。”以便匆匆跑去开了门。
当李桂擦完手,来到堂屋的时候,伴鹤和晴雯已经进来了。最近一点时间和伴鹤想处甚多,也变得更加熟稔,随即李桂看着伴鹤僕帽上的白雪,笑问道:“什么事这么急,这大雪天的?”
而因为熟稔,伴鹤的回话也变得随意,一边草草作了个揖,一边带这些闷气回道:“还不是因为周瑞家的事,老爷让你过去,咱们快走吧,老爷在夫人那里等着呢!”
“居然捅到贾政那里去了!”
李桂还没想到周瑞家的会如此卖力!闻言李桂心里暗暗笑了——火候已到!
这时晴雯已经从里屋拿来了灰狐皮的大氅!
灰狐皮大氅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名贵之物,因为那个时代皮毛易得,大多数人御寒依然用动物的皮毛,至于棉,产量低,倒是上等之物。
而李桂和伴鹤刚刚跨过门槛,晴雯已经拿过一把油纸伞,跑了过来,然后撑开伞,把伴鹤落在了外面。李桂清楚晴雯好动的性子,估计也是有些不放心,心里微微煦暖着,没有言语。
伴鹤:“……”
风雪交晦中,走了一段路,到了二门前的拐角处时,伴鹤禁不住一探头,小眼嘘嘘的问道:“大秀才,我想问你一句,不知当不当讲?”
“怎么客气了,有话说就是!”李桂随意答道。
“我想问你,你想到防盗的法子没?”
说着伴鹤禁不住再次窥视了李桂一眼,而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晴雯想知道的,闻言,她抬起了鹅颈……
李桂早已猜出伴鹤问的事这个问题,而这个时候他还是不能说的,于是继续含混的回道:“有了一点小想法。”
“额。”
伴鹤闻言应了声,但脑袋里却陡然产生了很多迷雾:这小想法是什么想法,有多小,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宣纸、古书,这小想法会不会对李桂来讲是小的,而对他们却很大……
但李桂这样回答,他也不能再继续问下去,只能再次满含疑惑的瞥了李桂一眼。
至于晴雯,再次听到这样含混的答案,她真的想去扭李桂的耳朵。
……
而当李桂一行人经过二门时,刘婆子小小的门房里已经满满一屋子人!看见李桂进来,本来叽叽喳喳议论的场面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而后刘婆子就三步两步跑了出来,到了李桂跟前,深深的曲身唱了个诺,笑道:“大秀才来了。”说话时她胖脸上的笑容更加甜蜜,神态也更加恭谨。
李桂知道这些人没什么事情,这样的态度其根本是怕得罪了他,只能安抚,随意笑了笑,‘嗯’了一身,抬步而去。
他清楚这样的不在意,更能化解刘婆子这类人的担忧之心。
当到了王夫人的三间大屋时,里面已是灯火恢弘,随后伴鹤快走了几步,上前禀报,俄而就跑了出来,对着李桂招了招手。
李桂上阶,到了门口就看到贾政一身青色便袍坐在中堂最上面右侧的、垫着银红撒花椅搭的黄花梨太师椅子上,王夫人则坐在左侧,金钏儿、银钏儿等四个大丫鬟,红锦衣,翠锦裙分别站在两侧,再往两边则是一对梅花式洋漆高几,上面摆放着茗碗瓶花。
“这倒和书上说的一样!”
心中嘀咕着,李桂跨门而入,走到贾政面前,抱拳作揖道:“侄儿参见伯父、伯母。”
此时的贾政对李桂已是满意之极,即使王夫人话里的意思是李桂有推脱之意,他心里却已主动给李桂找了推脱的理由,比如此事重大,或许他正细细思量,或许是天气的缘故,大冷天的冻住了脑袋。
因此闻声立刻笑道:“不必多礼,起来吧,且坐那里。”
说着贾政往东侧上首的椅子上一指。
感谢乾元乐善、斗烧、脱离低级趣味、不想成年男性、临风揽月、跨步戈、码帝等的额打赏,感谢各位的投票。
看了评论,不要急,主角会发展的,这只是在铺垫,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第七十章 埋人(一)
李桂没有往上坐,而是主动坐在了中间的平椅上,而这时玉钏儿已经端上了茶。接过茶盏、放在茶几上之后,李桂再次拱手问道:“伯父找侄儿何事?”
见李桂居中坐下,行事端谨,又不卑不亢,贾政更加满意,捋须笑道:“我听说琏哥媳妇请你想个防盗的法子,又听周瑞家的说你有推脱之意,这是怎么回事呀?”
贾政并没多想让李桂想法子会对李桂有多大的影响,因为他实际上是个不太通世事的人,也因此在到地方上人学政时,才会出现他向府里要银子,而随从却吃得钵满罐满的现象,引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他是不喜俗世!他认为李桂在他的庇护下不会有事
这一点李桂是知道,而他不想、也不能解释这方面的原因,而从道理上讲,贾政也不会理会这方面的原因,对他而言,他不可能在小偷偷进他家里,他伸手捉时,还要考虑小偷的心情!
因此李桂一拱手,从另一个角度笑着回道:“回伯父,事情是这样的,古往今来,虽严刑峻法,但盗窃之事未曾有绝者,所以完全防住盗贼是不可能的,防盗之措如网,窃贼如鱼,小侄只能把这网编制的紧密些。如今小侄倒是有了些想法,明天告知二奶奶就是,这事也不是一撮而就的,以后再慢慢缝补也可。”
这古往今来,虽严刑峻法,但盗贼未曾绝者,乃是实情,贾政完全认同。而李桂的话里透露着他已认真去做,但却做得而还没完美的意思,这样一说周瑞家的所谓的‘推脱’也就无从谈起,而贾政要的其实就是李桂的这个态度,又听明日李桂将把法子交给王熙凤,心情立刻大畅,再来捋须笑道:“贤侄言之有理,如此甚好……”
而他刚说到这里,就听伴鹤在外面小声说道:“先放在这儿吧,老爷……”
贾政估计是送晚饭来了,心情又好,于是说道:“我倒有些话与你说,咱们边吃边谈。”
长者赐不可辞,李桂闻言,应了声:“是。”
而王夫人却有些呆了——贾政晚上向来是在赵姨娘那里吃饭的,长久习惯,他并没有吩咐橱里准备贾政的酒菜,更别提李桂的。
好在她也机灵,侧身对金钏儿说道:“快去厨里!”
说话之间,玉钏儿并几个粗使丫头已经搬来了桌椅,然后先上了送来的酒菜,玉钏儿等两个丫头倒酒,三巡过后,贾政问道:“冬季可曾读书?”
“回伯父,正读《中庸》,哀公问政篇。”
“哦,天下道有五,而达者三……哦,月初之时信王爷又找我邀你赴宴,我知你不喜,被我推辞了,我也没去。”闻言,贾政说道。
他开头的那就话就是出自《中庸》,哀公问政篇,意思是天下通行的大道有五个,而到达的途径有三个,隐藏没说的是大道中有朋友之道,路径中有仁爱,而后又说推辞了信王的邀请,显然他是认为信王的翠云社不是朋友之道之地,也没有仁爱之心,而是充满鬼蜮伎俩,也就是对李桂以前说法的肯定。
李桂回道:“伯父正该如此,此是非之所也。”
贾政闻言捋须直接笑了,而后却又叹道:“若非贤侄,我尚不知觉也!贤侄可知朝中之事否?”
“回伯父,这个小侄却是不知。”
“你性子隐逸,不惹事,这是好的,但男儿终要主外事,国事,天下事,也应有所闻……”
……
两人随意而谈,王夫人却是呆了,她就没见过贾政这么家常过!这么随和过!平时对她的可是一张铁板板的脸!
当然吃惊的还有晴雯、金钏儿、银钏儿,贾政的严厉古板他们可是有目共睹的,怎么在李桂跟前就成了和煦成风了呢!
不过王夫人的房间里虽然春风和煦,但是府里的仆役们却并不平静,从身体到内心都不平静!在李桂和贾政饮酒之时,王善保家的就悄悄喊了伴鹤,然后是探春的奶娘马婆子,然后是刘婆子……
而后贾政召唤李桂、李桂有了一些小想法的消息就如一场迅猛的东风,由内而外,迅速的席卷了整个荣国府……
晚饭之后,一日终了,往日就是闲谈之时,于是门房、浆衣房、厨房、库房、马厩等等凡是仆役聚集的地方,灯火比往日更加通明,人声比往日也更加鼎沸!
和伴鹤所想一样,李桂的小想法有多小,这在众人心里产生了诸多魔法的变化……有的甚至恨不得跑到李桂跟前去问问,但又不敢——这要是问了,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李桂向贾政告辞而出,与晴雯一起撑着油纸伞回了小院。途中李桂向晴雯问道:“你吃了吗?”
“我吃了,厨里有另外送来的。”晴雯清脆的答道,说话时眼里亮晶晶的。她想起了吃饭时杏娘等丫鬟羡慕的话——你可到了一个好去处!
……
回到小院之时,时间还早,左右无事,在晴雯收拾炉火、沏完茶之后,他还是手把手教了晴雯三个字,柔夷香酥,兰香袭人……
……
第二天早上却是一个大太阳——雪已在半夜停了。吃过早饭之后,估摸着王熙凤正在礼事堂吩咐事务,李桂便和晴雯一起踏着些碎玉琼浆往瑞萱堂西南侧的礼事堂而去。
并不是所有仆役都会到礼事堂听候王熙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