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红楼长随 >

第206章

红楼长随-第206章

小说: 红楼长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出于惧官的心理他们虽然害怕,但是见真的有士兵保护,他们预测这次一定是来了高僧,对于后面的讲经却是更加期待了。

    “咣咣咣……”“咣咣咣…”“咣咣咣……”三遍锣响之后,戏台下面人头攒动,怕是不下一千人……

    一千人对于这个小地方来说,人数并不少,来者足以将信息传遍这附近的十里八乡。

    随后再一次锣响,一个画着猴子脸的武生,翻着筋斗,滚进了戏台,随后手里的小木棍儿一转,车轮般一片影子,台下老百姓轰然叫好……

 第四四一章 差异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戏台后面响起的却是充满空寂之韵的木鱼声,清亮悠扬的钟鼓声。

    面对这种出尘的的声音,戏台下的老百姓毫无竹杖芒鞋听雨的逸兴,虽然他们都穿着芒鞋,很多年老者、路远者还手持竹杖。

    不过以为预知了下一步将有得到大师出来讲经,消灾禳福,再加上内心里对于佛祖的敬畏,所以原来的喝好声一下子没了,整个场面一下子变的寂静了下来。

    俄而他们就看到两个小沙弥先走了出来,一个手里拿着蒲团,在小沙弥放下蒲团后,一个身穿方面大耳、满面红光、身穿红锦袈裟的胖和尚走了出来。

    和尚乃是慧空的师弟,小相国寺知客慧然,之所以让知客来,是因为慧空知道来乡下的目的并不是传佛经布佛道,而寺庙的知客挑选的就是能说会道之僧,又懂几页经文,很符合李桂的要求

    台下老百姓几乎都是干瘦的,看到慧然这副堂堂福态,心里都禁不住赞道:“好和尚,果然是得道高僧,怪不得派兵丁保护!”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慧空出来之后,先是念了声佛号,随即在蒲团上盘溪坐下,然后双手一合什,开口讲道:“阿弥陀佛,贫僧今日来,乃是受李知府立大人所托,来此讲经布道,消灾禳福……”

    台下老百姓并没思索李桂为什么派人来消灾禳福,反而出于自古流传的惧官心理,神态不由一肃。

    而这时慧然已经开口说道:“在讲经之前,贫僧先讲一段现世佛的故事,谁为现世佛,当今皇上是也,为何说当今皇上乃是现世佛,是因为当今皇上真是心慈若海,普渡众生,为何如此说,是因为当今皇上正在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何谓摊丁入亩,可能你们还不知道……”

    慧然用最简单的逻辑演讲着……而他所说的台下老百姓还不知道摊丁入亩之事,倒不是他信口胡言,而是出于对老百姓现状的了解。

    现在的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也就是说朝廷的政策到里正、管事之类的这一级就戛然而止了,即使官府宣传也是靠里正、管事敲锣打鼓的,这些人自然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也就是说这些人基本掌握着朝廷政策的解释权与话语权。

    李桂利用和尚、道士本质上是对话语权的争夺!

    而对于贫穷的老百姓而言,千古以来生存向来是他们的第一目标,而赋税又是他们实现生存的很大障碍,甚至可以说是最大障碍,毕竟苛政猛于虎也!

    而现在听说雍元帝要按土地数收税,无地者不收,少地者少收,这对他们而言,简直就像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又像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足够一家人吃的饱饱的大馅饼!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慧然话刚说完,戏台下的老百姓就隔三差五的向北方跪了下去,参差着喊了起来,而到最后,台下的老百姓全部跪了下来,声音竟如山呼海啸!

    没想到老百姓会这样,这一刻慧然呆了,两个小沙弥呆了,而在台后,詹光呆了、修洪宝也呆了……

    这是李桂推行摊丁入亩的开局第一炮,他们两个当然要亲自过来。

    而在下一刻,詹光和卜固修就心潮迅涌……而卜固修毕竟是军武出身,身上的那股子血性并没有因官场的尔虞我诈而磨灭,心头潮涌之间,他再也难以控制自己,猛的站了起来,对着詹光一抱拳,大声道:“我先把举报的事情讲出去,念经的事往后推一推。”

    本来按照计划是等着慧然讲完经再说举报的事的……而詹光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同时心中思忖:“老爷这么做果然是对的……”

    当然惊呆的还有来周围村子来看戏的里正、管事,而且因为身份的缘故,他们都坐在戏台子的前面。此时他们也跪在地上,此情此景之下,他们不得不随众,只是身子瑟瑟发抖!

    而修洪宝一身甲胄出来之后,望台前一站,“呛啷”一声,腰间腰刀一抽,大声喝道:“肃静。本官有事宣布。”

    还是那句话此时的老百姓是相当惧官的,而且此情此景他们隐约感到修洪宝预定有有何他们有关的重要消息宣布,因此修洪宝腰刀回腰之际,整个街道居然已经变得鸦雀无声。

    而修洪宝见此,大声喝道:“奉李知府大人之命,现在将附近各村里,你们里正、管事向县里上报的田地亩数向你们通报一下,如有不实之处,可直接在此举报,也可去县衙举报,凡举报者赏银十两,你们勿要害怕,对于瞒报、漏报者李知府将严惩不怠,我再讲一遍,奉李知府李大人之命……”

    戏台下的老百姓太多,修洪宝怕下面的老百姓听不清,因此足足重复了三遍!

    而实际上老百姓在有关自己的事情的方面是最敏感的!

    修洪宝再讲第一遍的时候他们就听的一清二楚,而在修洪宝讲完之后,台下已经小声议论起来……

    “你说他们会漏报、瞒报吗?”一个比较憨厚实在的老百姓说道。

    “你傻呀,谁想多交租子,他们那么多地,肯定瞒报、漏报。”一个精明的老百姓说道。

    “那,那,他们这样,咱们……”一个介于憨厚与精明之间的老百姓说道。

    “那还用说,平摊到咱们头上呗,哪次不是这样!”

    “那,那岂不是和没改一个样!”

    “急什么,李大人不是正在整理这件事吗?咱们且看看他们报多少,你注意听着点,别听错了。”

    ……

    “十两银子唉!”

    ……

    而在修洪宝话落之际,戏台前面的里正、管事门脸“唰”的一下白了,随后老百姓的议论声更是让他们如坐针毡,待虞城县的书办出来之时,他们终于忍不住走了。

    只是他们走时心里带着惊恐,带着呐喊:“李桂,你真是老奸巨猾!”

    惊恐来自老百姓,呐喊却是因为李桂破坏了他们应付的方法。

 第四四二章 红火

    他们之所以敢瞒报、漏报土地田产数,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他们背后的人给了他们许诺,他们可以放心的去远方;另一方面则是一种赌徒心理。

    他们也认识到李桂如果一个庄子一个庄子的核查,不知道要送核查到什么时候,说不定弄到最后就不核查了,甚至摊丁入亩也不了了之,如此既得到了主子的奖赏,又躲过里事情,岂不美哉!

    至于被查到了,只能怨命不好了,但即使不好也有主子兜底。

    但是李桂的这种方式就越过了核查这一步!剩下的事情就变得简单,打板子而已!

    而在这时那书办已经大声念道:“清水湾水浇田三百一十亩,旱田四百零八亩,山田一百二十亩”

    “这不是胡扯吗,俺们清水湾都是水田,也不止这点地!”

    那书办刚念完,清水湾一个很耿直的村民就嚷嚷起来。

    “你小声点,俺还要听俺村的,心里有数就行了。”旁边一个身子比较精悍的村民不满的说道。

    而在这时那书办的声音再次响起:“后庙水田六十亩,水浇田三百亩”

    “放他娘的屁!”那强悍的村民脱口而出。

    “你庄就那点地!”

    “怪不得刚才李有财走了!”

    ”肃静!看这些黑了心的都怎么报的!”

    而在这时那书办继续念道:“戴楼村旱田六百亩,刘洼村水田三百亩,山田八百亩”

    “这不他娘的胡扯八道吗,刘洼哪来的旱田!”

    “要是都这么报,那不还是老样子!”

    “走,告他们去!”

    “他们会不会”

    ”怕什么,你这光腚汉子,连个媳妇都没有!”

    ”就是,李大人让告的,皇上推行的,咱们怕什么!”

    “对对,告他们去。”

    “告他们去。”

    “告他们去”

    人毕竟是互相影响的,热血也会互相碰撞、呼应、重叠,那书办三十二个村子刚念完,戏台下面的议论声由小到大,渐渐如江水澎湃

    慧然本来还想讲经的,但是听到由轻到重的民愤声,看着拥挤而来的破衣烂衫,佛心突然一阵悸动。

    而有同样心情的还有詹光、修洪宝以及跟随而来的县衙人员,只不过他们的心情是激动,是莫名的带着骄傲的激动。

    而后詹光反应了过来,随便对身边一个衙役说道:“你快去金陵禀告李大人,说事情异常成功。”

    金陵卫拱卫金陵,居军部调拨给王子腾的六卫之中,现在也成了王子腾的官衙,其实为了辖制南安郡王许寿,兵部拨给王子腾的六个卫是精挑细选的,这六个卫正好将金陵全府拱卫中间。

    下午时分,李桂坐着马车与邓会一起来到了金陵卫。

    李桂来找王子腾,是要让王子腾封锁关口,防止里正、管事们逃走,逃走虽然能够捉拿,而且这些人也不可能全部逃走,但总归是个麻烦,而且影响摊丁入亩推行的进度。

    王子腾现在已经隐约明白了雍元帝的用意,自己能够复出,并调来这里,其实就是雍元帝让他来帮助李桂,镇压场子的。

    而且即使他没猜到,以李桂与他的亲戚关系也不会推辞,因此听到李桂的请求后,立刻下令各关口要塞严加盘查,凭路引出行。

    下完命令之后,看李桂神色轻松,王子腾才笑道:“中庭,可是推行摊丁入亩之事有眉目了?”

    “正是如此”

    而在李桂与王子腾谈话之际,张府后宅,张居常所居的两间小屋里,张居常坐在太师椅上,妙玉则俏丽于张居常的一侧,而在他们的面前,两河口的管事张旺则匍匐在张居常的面前。

    “怎么回事?你说说。”

    张旺刚刚才求见到张居常,一见到张居常便跪在了张居常的面前,并请张居常救救他。

    张旺闻言,身体微颤着说道:“回叔父,事情是这样的,李大人出招了,好厉害,我悔不该不听叔父的话,隐瞒了十亩地。”

    张居常与妙玉一直关注着李桂的动静,闻言,张居常立即问道:“他出什么招了,你且起来说来听听。”

    “是,叔父。”

    张旺闻言站了起来,然后垂着手恭恭敬敬的回道:“今天正好金水逢集,一早上就有人在街头搭戏台子,打听下才知道今天下午到明天有两天的大戏,随便看,还有得道高僧来讲经,消灾禳福,侄儿就留了下来”

    张旺娓娓道来

    而当张居常和妙玉听到慧然居然解释摊丁入亩,并把雍元帝称作现世佛时,爷俩不由的互相看了一眼,眼里都有着深深的惊诧他们真的没想到李桂会利用和尚来宣传国策。

    而当张旺讲到老百姓的感恩戴德,群体向北而跪的场面时,即使不在现场,张居常的老心也是微微颤动。

    而随后张旺讲道:“那和尚讲完后,随即就出来了一位军爷,那军爷说回头回把各村管事、里正上报的田亩数公布出来,如有不符,让下边的人举报,还给他们银子。那军爷讲完之后,就出来了一位书办,随即就读了田亩数,刚读完,下面的人就围上去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张旺的话还没说完,妙玉清丽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还一网打尽啊!这李大人真是不简单!”随后张居常叹道。

    说话之时一双老眼亮晶晶的,满是赞许之色。

    其实相比较李桂所施展的计策,他更赞赏李桂心思的细微,居然知道民心可用,而且还将民心归于皇上!

    说完之后,张居常摆了摆手,说道:“你的事我知道了,回头我跟李大人说说,你把瞒报的再添上去就是,以后不可赚小便宜,你且下去吧。”

    “谨领叔父教诲。”随后张旺躬身而下。

    “他还真是厉害,居然想到用和尚去做这事,咯咯,只是和尚倒了霉。”张旺走后,妙玉越想越感觉有意思,禁不住议论起来。

    而张居常却摆了摆手,慈祥温煦的笑道:“有所思则必有所得,经此一事和尚固然会被士绅所厌,但在百姓间威望却高了,这倒和皇上的处境差不过,但不论如何,民心已向此,摊丁入亩之事可定矣。”

 第四四三章 扫叶

    “爷爷说的对,这样利用民心,他真是挺有眼光的!”妙玉禁不住再次赞道。

    “呵呵,是啊,开海禁的事我估计也差不多了。”随后张居常抚须笑道。

    不过张居常的这句话跨度有些大,妙玉闻言不仅愣了一下,而张居常见此微笑这简单的笑道:“因为现世佛。”

    张居常知道皇帝也是喜欢美誉的,这个心里甚至比平常人要浓,而现在李桂把这个现世佛的美誉借老百姓之口送给雍元帝,不仅仅让雍元帝得了民心,更显示了李桂有功不居,一心为国的心态,这必然会让李桂在雍元帝心中的地位再上一个台阶,倒时李桂提开海禁之事时又会顺利许多。

    当然张居常所不知道的是,李桂让那些和尚、道士传雍元帝现世佛之名,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薛宝钗、晴雯她们几个。

    “这人一项机巧。”妙玉再次说道,只是眸中有这藏不住的笑意。

    “玉儿,给爷爷磨墨。”张居常看在眼里,微笑着说道。

    “嗯……爷爷要写什么?”

    ”写奏折,把李桂的事情向皇上说一下。”张居常笑道。

    张居常写奏折的目的其实不仅仅是告诉雍元帝李桂的事情,传递他现世佛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